新年再起波澜,比亚迪豹5又登热搜,这次用的是扳手
2024年伊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个关于比亚迪方程豹豹5与扳手的视频,再次让阿基米德“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豪言壮语回响在很多网友的脑海中。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整件事情的起因,最近,一名来自陕西的博主,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该博主对着方程豹豹5上的大梁、下支撑臂以及悬架支撑臂等结构一顿操作,最后部分零部件在操作下直接被掰弯,在视频最后该博主直接质疑方程豹豹5底盘用料。在此次事件发酵后,很多博主和用户直接对自己的车辆亮出了扳手,一大堆博主更是借机蹭了大波流量。
其实有关注过汽车市场的小伙伴肯定知道,随着比亚迪最近几年的强势发力,其销量直接大涨,在2023年更是凭借302万辆的销量,拿下了多项重磅冠军。比亚迪方程豹豹5作为比亚迪旗下新星,从上市到现在,一直都是市场的焦点,在销量方面最近也是初战告捷,首月销量突破5000辆的消息刚让大伙觉得新爆款已经到来的时候。不和谐的声音就跟上了,不管是之前的姚十八,还是这次的扳手事件,都让很多用户感觉到了不和谐的气氛。
作为比亚迪旗下首款硬派SUV的豹5,我们从之前的产品曝光、发布以及上市,可以感受到比亚迪对这款全新品牌的全新产品倾注的心血,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比亚迪在这款车上的用心,比亚迪力求通过一款有代表性的车型,来打开越野市场。可想而知,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品牌的比亚迪,在用料、做工、技术以及各方面整合方面,绝对是达到了了企业内部,甚至是行业相当高的标准。显然豹5在各类场景工况下的用车安全也都是经过严格测试和考验,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数据显示,豹5车架高强度钢占比高达96%,屈服强度>750MPA,抗拉强度800MPA;底盘摆臂高强度钢材,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550MPA。从很多媒体以及用户的反馈来看,豹5凭借强劲的性能,已经获得了很多用户的认可,并且经受住了很多场景工况下的严苛挑战,验证了用户的期待。
回到最开始提到的这个扳手话题,根据很多用户的反馈以及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我们再配合一张用户实际测试图,我们不难发现。造成扳手掰弯话题的主要是受力距离以及杠杆力矩等因素造成的,同一块钢板上,通过调整受力距离以及发力位置,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不同的结果。这难免不会让很多用户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同时也开始怀疑原视频博主的用心。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不断推出,用户的选择更加丰富,并且更多个性化产品不断推出,让用户感受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魅力。诚然,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一个良性的竞争需要所有厂商来一起维护。但是,各种抹黑以及诋毁难免不会存在,一些为了博取流量,断章取义的事情也不会停止。相信,通过市场的检验后,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好的产品永远也会有用户愿意选择。
又见“荒唐测试”!比亚迪方程豹豹5大梁强度竟能用扳手测量?
所谓“人红是非多”,比亚迪方程豹豹5刚刚在2023年12月份单月销量达到了5086辆,这边元旦刚过便摊上事儿了。事情的起因是网络上有博主声称用扳手掰弯了豹5的大梁,引发了对其硬度是否合格的广泛质疑。
作为比亚迪旗下的首款硬派越野SUV,方程豹豹5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也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带有大梁。与普通家用车所用的承载式车身不同,带有大梁的越野车,它的车身只承受所承载人员和货物的重力,而大梁作为车身的骨架,是支撑全车的基础,同时在户外越野时,它也可以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力和能量,继而保护车身,所以大梁在材质的选用以及强度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对于豹5车架主体的用料,方程豹官方也及时进行了回应:豹5车架主体均采用高强度钢材,屈服强度>750MPA,抗拉强度800MPA;底盘摆臂高强度钢材,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550MPA。
从钢材的强度来看,比亚迪豹5的车架没有任何问题。随后,不少豹5车主也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显示即使全身悬挂在上面,大梁依旧毫无变形,从而证实了豹5的硬度和质量。
那么,到底谁在“说谎”?其实视频里已经有了答案。
首先,我们都知道,力矩的大小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扳手卡口只卡进去了不到一厘米,并没有卡到底,按照一个成年男性施加在扳手末端的力为50kg,扳手手柄长度为20cm,如此大的力矩施加到这不到1平方厘米的钢板,即便是豹5把钢材再提升一个等级,得到的结果也是相同的。
再者,视频博主掰的很“聪明”,他选择的点分别是车架控制臂安装点以及减重冲压孔位置,两个地方均不是主受力区域,而大梁的受力区域它却选择了避开。
像汽车主机厂在设计下支臂时考虑的是不同方向带来的受力,比如挤压力以及张力,受力传递满足硬度要求即可,而视频博主施加的是剪切力,属于混淆概念。举个例子,这就像是一把椅子从侧面把它推倒,事后宣称椅子不结实一样。
此外,车辆在量产之前会在测试台上对底盘进行反复的实验,包括了满载测试、颠簸测试等,像豹5这种硬派越野车还要拉到户外进行实际极限路况测试,这些测试远比用扳手来的更为严谨。
最后,抛开结构去看材质这本身就不科学。比如F1赛车的底盘结构件都是用碳纤维材质,在极速时需要承受几个G的横向支撑力,但是成年人却可以轻松的把它的转向拉杆掰到变形;不止如此,咱们得一些国产车如今已经开始使用复合材料控制臂,如果用扳手去掰它的边缘也很容易产生形变,以上两种设计用到车辆上时整体强度却没有任何问题。
写在最后:比亚迪方程豹豹5的汽车工程师们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了一万种工况,但是唯独没有想到还会有人去用扳手来考验它的大梁强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曾经有人用手把引擎盖按到凹陷便说车子不安全,回头看看,两个场景还是颇有些相似之处。对此我想说,面对越来越发达的网络和越来越懂车的消费者,如此“荒唐测试”是时候该歇一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