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外销量明细?
首先发一篇官方说法——比亚迪董秘办向媒体表示,原因是比亚迪交付的N95口罩不存在质量、也不存在标准问题,只能说是流程问题,且医用口罩交付没有任何影响。一位业内人士提出,比亚迪没有通过NIOSH认证,确实不一定是产品质量问题,如果不考虑NIOSH认证本身需要的流程时长问题,从国内运输到国外,还要考虑到时间推移和运输条件的损耗,所以要满足该认证,采用的熔喷布的级别要求实际上更高。
既然品质并没有问题,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因NIOSH认证时间延误,订单并没有取消,而是产品在5月交付延迟。比亚迪退回去的是加州提前支付的部分订金,实际他们的口罩还没有发货,也就无所谓损失,而且比亚迪一次性医用口罩交付未受影响,同时加州还追加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新订单。
然后再说一下我从比亚迪了解到的情况,内部朋友透露,这件事确实比亚迪要负一部分责任,原因在于比亚迪是以北美汽车销售公司的名义签署的,而该部门的常驻美国法务人员太少,合同审阅没有经过公司OA流程,国内的相关业务部门没有审批,也没有品质方面领导加签,导致无人愿意对此负责。而业务人员显然低估了NIOSH认证的取证难度,问题出在了“Paper Work”上。在短短几个月内,比亚迪多项工作一起进行,改造车间和生产线,疏忽了Paper Work。在极其重视档案工作的美国,这项准备不够的充分的“材料”,使比亚迪N95的NIOSH证比原定的时间推迟——但即便推迟到5月底,也比NIOSH认证的常规速度超前许多。NIOSH团队就“Paper Work”的改进,继续向比亚迪提供建议,以帮助他们顺利通过审核。
这件事情最终的处理结果无非两种:5月31号前拿到了NIOSH认证,合同继续履行,皆大欢喜。没有拿到NIOSH认证,退回预付款,丢了一笔大单,已经运到美国的货物自费运回国(目前到底有没有发货到美国仍然存疑),比亚迪损失了运费。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比亚迪的美国总部设在加州山景城,与加州政府的关系非常好,此前的加州电动大巴采购以及在当地投资设厂,州政府给了很大的帮助,并没有必要做政治文章。5月8日,美国FDA网站更新,60多家中国KN95口罩生产厂家被撤下进口白名单。这个开通尚不足一个月的口罩紧急进口绿色通道,仅剩14家厂商,其中包含比亚迪的KN95,这说明绝对不是质量问题。但与此同时,也将80家EUA供应商名单减少到了14家。对美国人的出尔反尔不能掉以轻心。
比亚迪就像一根筋的死硬理工直男一样,从来不会哄消费者开心,政府关系却做的不错。虽然在背后默默做了很多核心技术积累,本该是家优秀的科技公司而不只是车厂,但由于不会说漂亮话,青春期长得也不咋地(过去时,新秦汉唐都很美),所以提到它消费者都感觉很low,有点风吹草动就全是负面新闻。仅用两周时间比亚迪及时转产,成为世界最大口罩厂,说明干实事的人才济济。最悲催的是比亚迪总是做产业届的万年老二——消费电子仅次于富士康,电动乘用车仅次于特斯拉,电动大巴仅次于宇通,车用IGBT仅次于英飞凌,动力电池仅次于宁德时代,单轨列车被中车处处卡位……什么都能做得不错但什么都做不到行业第一。日产5000万片口罩终于做了一次隐形的行业第一可惜口罩股基本不带它玩(捂脸)……资本市场不但要会做实事,更需要老板会讲故事。论硬核技术,比亚迪完爆蔚来,论讲PPT,船夫真应该跟李斌学学,如果能把蔚来的营销团队挖过来,比亚迪的口碑应该不会像现在这么凄凉。
进口比亚迪是啥意思?
美国是最没有诚信,最没人性,最极端自私自利的流氓强盗。和美国人做生意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尤其是美国又处在疫情极其严重泛滥,整个社会一片混乱的状态下,他们的表现就更加突出,这些我认为比亚迪是知道的。和美国做生意,对美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比亚迪也一定是了解的,否则做什么生意。之所以被坑、被骗,就是大意,缺乏谨慎,把事情总往好处想,还没有吸取之前血的教训,没有最坏的打算,合同条款可能有遗漏的地方,让美国人钻了空子。总之,当下和美国人做生意千万小心,小心,只要风险不可控,宁可放弃。
官网更名、首个海外工厂落地,比亚迪出海加速
记者 | 周姝祺
编辑 |
比亚迪正在加速向一家全球化汽车公司迈进。
9月22日,比亚迪将公司网址由www.byd.com变更为www.bydglobal.com,新增了“global(全球)”字样,从侧面印证了比亚迪向全球市场布局的决心。
在过去20年时间里,比亚迪商用车业务已经扩展到欧洲、北美、拉丁美洲等多个海外市场,但现在,它正试图将乘用车业务发展到同等规模,甚至更进一步。
今年7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首批车型将从2023年1月开始在日本市场销售;8月初,继去年进军挪威后,比亚迪在欧洲新开辟德国、瑞典两个市场,预计在今年四季度开始交付;9月,有消息称比亚迪正和英国本土经销商Pendragon谈判,或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进入英国市场。
除了在终端销售领域布局,比亚迪开始将新能源产业链逐步转向海外。
在8月宣布进入泰国市场后,比亚迪首个全资投建的海外乘用车工厂也正式落地泰国,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能约15万辆。该工厂生产的汽车将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对外介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足迹,已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座城市,累计交付突破220万辆。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在乘用车业务板块,比亚迪布局的市场包括挪威、荷兰、瑞典、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印度、巴西、多米尼加共和国、巴哈马、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多个国家及地区。
在7月产销快报中,比亚迪首次披露了海外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达到了4026辆;8月,比亚迪海外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5092辆,环比增长26.48%。
海外市场销量大头或来自澳大利亚。8月初,比亚迪在澳洲市场的经销商EVDirect表示,自2月份比亚迪元PLUS海外版Atto 3上市以来,已经获得了4000多个订单。目前比亚迪在澳大利亚的展示中心共计12家,已经覆盖了澳洲全域的州和领地(除海外岛屿)。
另外,去年年底比亚迪在挪威顺利交付了第1000辆唐EV;今年6月,1200辆元Pro EV远销哥斯达黎加,这批订单创造了比亚迪拉美地区的销量新高。
从比亚迪公布的海外交付车型来看,销往海外市场的车型以比亚迪元EV、唐EV为主,比亚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则在今年3月进入到哥伦比亚市场。
多个海外市场的开拓为比亚迪产能再添压力。国内市场方面,8月最新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以16.89万辆销量,超越南北大众,位居全国汽车零售销量排行榜首位。
王传福在8月底投资人电话会上透露,目前比亚迪在手订单已有70万辆,新车下单交付周期长达4至5个月。保证国内市场交付同时,如何满足海外市场订单,是比亚迪接下来要解决的头号难题。
今年以来,多个汽车品牌都在加速出海。中汽协曾预测,今年汽车出口量有望达到240万辆。假如目标达成,则意味着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公司正处于从单一市场向全球公司转变的关键节点。在销售布局渠道外,成为一家跨国汽车公司还需要全球布局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以及产业链,人才来源和投资者也都需全球化的构成。
麦肯锡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以自主品牌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到2030年会有至少一家中国汽车公司达到全球销量四五百万辆,并且至少三分之一销量来自于海外市场。
比亚迪如今最接近这个目标,但它能否真正实现官方网站名更改的愿景,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比亚迪官网网址加入“global”,产品出海加速
9月21日晚,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因经营发展需要将于9月22日对公司网址进行变更。截止到笔者发文之时,比亚迪官网的域名就已经完成了变更,从www.byd.com变更为了www.bydglobal.com。
公司官网域名的改变,或许看起来只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实际上体现的则是比亚迪进军全球市场的决心。“global”意为“全球”的意思,在新能源车市场增长如此迅速的当下,比亚迪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出海的速度明显加快。
让我们回顾一下近些时间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一些动作。7月21日,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市场,元plus,海豚,海豹三款车型将会在日本亮相。7月27日,比亚迪宣布将会参加全球五大车展之一的巴黎车展。8月,比亚迪又紧接着宣布与欧洲的优质经销商合作,进军瑞典和德国市场。几天后的8月8日,比亚迪宣布与泰国当地的经销商合作,正式进入泰国市场。一个月后的9月8日,比亚迪又宣布将在泰国建立整车厂。近期,又有消息宣称比亚迪将在年底与英国当地签订协议,登录英国市场......且不说之前已经销售到挪威的唐EV和已经开拓的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近两个月以来的频繁海外动作足以看出的比亚迪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信心与决心。而此次比亚迪公司官网的域名变更,只是相当于是在官方角度上肯定了品牌走向世界战略而已。
当一个品牌做的好,做大做强了之后,必然是会走向世界的,比亚迪此举也说明了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新能源车就是世界上最前列的技术。而我们国家的产品也必将在世界舞台上书写新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