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实名举报比亚迪背后:常压油箱成为焦点,自主插混市场竞争加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左茂轩 报道
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打”起来了。
5月25日,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长城汽车于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产品型号BYD6470ST6HEV2)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长城汽车表示,其正在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
对于长城汽车的举报,比亚迪很快发布声明回击,表示长城汽车送检车辆不符合要求,检测报告无效。“经了解,长城所说的情况,测试车辆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中汽中心(天津) 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测试车辆严格来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即应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鉴于以上,我们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
同时比亚迪在声明中表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比亚迪的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认证,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过来调查、取证和检测。
从二级市场来看,“拉锯战”的发酵双方股价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截至今日收盘,比亚迪股价下跌2.41%,报255.60元,总市值为7441亿元;长城汽车股价跌6.17%,报24.80元,总市值2105亿元。
常压油箱成为焦点
从此次事件来看,目前的关键点仍然在于比亚迪的油箱是否满足排污标准。从目前来看,长城汽车应该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才能如此大胆地实名举报,而比亚迪称长城汽车的检测报告不合规,不能作为评判依据。
5月25日,一位在汽车燃油系统零部件企业工作的工程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增程式车型要求燃油箱需能承受高压,燃油箱产品需要提高刚度,所以要从常压油箱升级迭代至高压油箱。
资料显示,常压燃油箱控制汽油挥发的原理,是汽车挥发产生油蒸汽,由于昼夜温差变化导致燃油箱内气体热胀冷缩产生呼吸作用,油蒸汽通过通气管达到炭罐,炭罐内部的活性炭吸附油蒸汽。
对于一般油箱系统,当燃油箱内燃油蒸气压力达到4-7kPa时,位于燃油箱上的燃油蒸气阀打开,燃油蒸气将被释放到炭罐内。对于PHEV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运行时间短,炭罐冲洗机会少,导致炭罐内的油气无法及时冲洗充分,从而增加油气从炭罐大气口溢出的风险,蒸发及加油排放恶化。为了应对“国六”排放标准,收集行驶过程中油箱内挥发油气,PHEV车辆的油箱都采用高压密闭油箱,此类油箱一般可以承受35-40kPa的蒸气压力。
25日,有汽车发动机技术相关从业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传统燃油车蒸发的汽油,一般采用活性炭罐吸附,然后再利用真空脱附到发动机内燃烧,避免排放到空气中。但是,PHEV汽车在纯电模式下发动机不会启动,发动机运行时间短,碳罐中的油气无法及时被完全吸附,增加了部分向空气的排放,因此,就要用高压油箱将油气存到油箱里。
上述人士表示,若采用高压油箱,现阶段的车辆成本大约要高出近千元。
有消息显示,目前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除了比亚迪外的PHEV车型,全部采用高压油箱。不过业内也有观点认为,如今常压油箱已经可以解决炭罐脱附问题。
不过,25日的声明中比亚迪并未对是否使用常压油箱给出回应。比亚迪表示,“比亚迪作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企业,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发现,2021年3月30日比亚迪曾申请了一项“油气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的专利项目,在其背景技术中提及:由于汽油的挥发性,燃油箱内的汽油会由于挥发而产生蒸汽,从而使燃油箱内的压力增加。如果不对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汽进行处理,则需要设置高压油箱以满足需求,从而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而该项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气管理系统,以对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竞争加剧
作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自2022年上半年官宣停产停售燃油车之后,比亚迪销量一路走高,2022年全年累计销售超186万辆,同比增长超150%。今年1—4 月,比亚迪累计销售76.24万辆,同比增长94.30%。
而曾是自主品牌领头羊的长城汽车目前处于向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根据规划,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目标为1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40%,即60万辆左右。不过数据显示,今年1-4月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仅为4.27万辆。
事实上,长城汽车此次举报的比亚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正是比亚迪的两款当家车型。2022年比亚迪秦家族销量高达34.2万辆,同比增长81%。今年2月,比亚迪秦PLUS DM-i推出2023冠军版,以9.98万元的起售价击穿合资燃油车最后一道防线,DM-i车型价格首次下探至10万元以内。在这一价格优势下,秦PLUS DM-i销量大涨,今年4月以3.17万辆的销量位列轿车销冠。
比亚迪宋则是连续多年霸榜国内SUV市场的长城哈弗H6的竞争对手。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宋销售47万辆,取代哈弗H6成为SUV市场的年度销量冠军,同期哈弗H6仅位列第三,销售25万辆,同比下滑29%。今年4月,比亚迪宋PLUS DM-i以2.06万辆的销量位居紧凑型SUV销量第四,1-4月比亚迪宋家族累计销量超过17万辆。
哈弗品牌也在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日前哈弗推出了全新混动产品——哈弗枭龙与哈弗枭龙MAX,前者定位紧凑型SUV,共三款车型,售价区间13.98万-15.98万元,后者定位中型SUV,售价区间为15.98万-17.98万元。在业内看来,哈弗枭龙MAX和哈弗枭龙的技术路线和价格区间均指向比亚迪旗下的宋PRO DM-i和宋PLUS DM-i。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宋Pro DM-i冠军版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车型,即两款71KM和两款110KM纯电续航版本,官方指导价13.58万元-15.98万元,进一步加剧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上的竞争。
“身正不怕影子斜,标杆企业应经得起挑战。但行业内互相揭短,不利于规范竞争,还是应该由检测机构规范抽检比较好。”针对此次事件,有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问题如果存在,是否法规有漏洞?建议有关机构和行业协会进行调查和核实。”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比亚迪的错误决定:保养费用瞬间暴涨50%,车主的愤怒你懂吗?
比亚迪近期的保养费用突然上涨,确实让我感到非常意外。
以比亚迪保养商城五年来稳定的价格体系为参考,部分电动车型的价格上涨相对较小,例如海豹仅上调了10元;但是,电动汽车的常规保养主要是检查,电驱动系统的价值应该是在降低使用成本。
然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价格上调幅度相当大,最高比例上涨了60%,这在业内可以说是罕见的。
根据比亚迪的忠实粉丝们的说法,这次比亚迪汽车保养费用上调的主要原因是“工时费”,涨价比例是一线城市高于二线城市高于三线城市;那么问题来了,比亚迪4S店售后的员工工资是否也有所提升,理论上只有员工工资提高才能验证这一说法。作为比亚迪汽车用户,我决定放弃车辆的“动力电池组终身质保”。
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比亚迪是第一个提出动力电池组终身质保的品牌。这个方案并非由比亚迪员工提出,而是由一位比亚迪的资深粉丝在多年前提出的建议,这个方案逐步使比亚迪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品牌。坦白说,我选择这个品牌的汉DM混动汽车的原因也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因为后期更换动力电池的成本过高,只有消除这个顾虑,我才能放心选择电动或混动汽车。然而,虽然原始建议的初衷是好的,但要获得终身质保还有很多的规定要遵守。
首先是行驶里程的限制,比亚迪品牌的非商业车辆在用户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年的行驶里程绝对不能超过3万公里!否则就会默认失去电池组终身质保。那么该如何使用车辆呢?正常通勤不会超过这个里程,但在计划自驾游时就会很困扰。如果一年中要计划一到两次长途自驾游的话,剩下的十几个月就必须计算行驶里程,如果在一年还没过的情况下接近限制里程,那么结果只能是让车辆停下。除了行驶里程的限制外,另一个让人不得不放弃电池组终身质保的原因是“更换机油的里程”。
插电式混动汽车正确的使用方式是“以电驱动为主,混动为辅”,这是通勤车的使用方法。
因为充电后使用纯电驱动模式驾驶的成本最低,我使用的充电桩平均价格是0.8元,每公里的成本可以控制在0.1元左右;而混动模式的成本需要0.4-0.5元,所以显然应该使用电驱动模式来通勤。
但是售后曾经多次说至少每年要保养一次,即使混动模式的行驶里程非常少。
这种方案小了说是在陷害车主,大了说就是在浪费有限的资源。即使没有行驶混动里程也需要保养,也需要更换机油;机油是石油分馏产物,推动汽车电动化,把插电式混动汽车也纳入新能源汽车范畴的原因正是这种车能减少常规资源的消耗。反过来,如果没有足够的里程数也要去换机油,这就与推广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初衷背道而驰。不要以机油放久了会变质的理由来愚弄车主,只要发动机没有问题,机油怎么会“变质”呢?反过来,如果按照汽车手册的说明来看,恐怕每3000公里就需要换一次机油。
其用户手册明确说明,如果车辆频繁短时间启动发动机运行,发动机可能出现机油增多和乳化。增多是因为汽油进入曲轴箱和机油混合导致总量增加,混合后可能导致机油真正的变质(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机油乳化。
参考下图,这是机油乳化后的样子,仅作参考,并非比亚迪汽车发动机机油乳化的实物照片。在放弃终身质保后,发动机的换油时间可以大大延长;在外面保养发动机的话,只要使用的机油没有问题,那么后续即使发动机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质保和索赔,因为故障并不是由于更换机油的频率导致的。
反过来,因为发动机频繁短时间启动运行会导致机油乳化,结果就是不管有没有行驶混动里程都需要保养,建议的更换里程只有3000公里!而我刚咨询的售后服务人员给我的建议是这样的。不管怎么样,四五百块的机油看来真的不值钱了,平均一百多块一升的合成机油也算高标准了,许多插电式混动汽车的车主一年只能行驶一两千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混动里程,这就等于扔了几百块钱的机油。这种说法虽然很大,但这并不只是某一个员工的说法。所以,如果想要延长发动机换油的里程数,正确的做法只有避免频繁启动发动机和短时间运行;但这又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问题又回到了碳罐。
比亚迪部分没有使用高压油箱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其解决碳罐吸附汽油蒸汽的方式非常特别,是自动启动发动机,通过燃烧汽油的方式,同时燃烧掉碳罐吸附的汽油并实现脱附。一次脱附需要持续约4分钟,根据比亚迪的解释,现在这个季节一般六天就能达到碳罐吸附阈值,然后就需要自动启动发动机进行脱附。
感觉像是陷入了一个圈套,不管有没有行驶混动里程都要每年保养一次,即使放弃电池组终身质保,比亚迪插电式混动汽车也会定期自动启动发动机进行碳罐脱附,碳罐脱附的过程等同于频繁短暂启动发动机并运行,这个过程会导致机油乳化和变质,结果是不换机油也得换,不在这儿换也得在那儿换,反正都是要换,似乎还不如坚持电池组终身质保,去比亚迪4S店售后换了。
从碳罐脱附开始,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循环。但总有些车主有些坏脾气,即使去别的地方换,即使失去电池组终身质保,也不会在比亚迪的售后服务处换!主观和被动会让车主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失去电池组终身质保也要坚持换,只是因为去别的地方换机油的话,换机油的费用也会更低。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终身质保还有第三个影响:混动电池的磷酸铁锂电池必须定期激活,否则就会失去终身质保。混动电池是比亚迪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一大特色,它使用的电池也是磷酸铁锂电池,而不是锂离子电池。虽然混动电池的使用寿命没有动力电池那么长,但是比亚迪对于混动电池也有终身质保的承诺,但是需要按照比亚迪的规定进行保养,否则就会失去质保。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期激活混动电池,否则就会失去终身质保。这就是第三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