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在港区建厂

2017年桂林经济增长广西最低,经济结构调整完成后,桂林什么时候会反弹?

就目前来看,很难

毕竟不是北部湾经济效益好,现在的广西都是往北部湾去了,资源都在那,桂林吃老本儿!

想翻身只能看国家层面的扶持!科技不够工业不够,完全是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加上文化产业,不走高端的就是没有出路了

工资6000多,分期买18万的车,只为过年回家有面子,值吗?

桂林有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这一战略优势,就应该配备国际级视野的旅游开发发展规划和行动,旅游地建设,配套的交通,酒店,饮食,文化,商业等等都行跟上,而现实情况离目标差距较大,经济规模小,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工程建设拖延,现有旅游链配套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仍然悠然自得,没有紧迫感,何时反弹未可知。

新能源车除了特斯拉比亚迪小米,贵港规模也很大: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

近年来,贵港市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坚持“立足华南、西南,面向东盟,走向国际”的发展定位,建设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的思路,做强、做优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管材加工岛内,上料、切割、输送、钻孔、弯管......全程由机器人智能化操作,每一道工序都井井有条。机器人焊接保证了每一条焊道的强度和精度,不仅大大提高了管料焊接的效率和质量,也提升了车架的品质。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该公司实现车架制造、铁塑件涂装、电机、整车装配等关键工序的信息实时互联互通和自动化加工,产品从“制造”走向“智造”,通过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整车装配车间人均效率达到1.4台/人/小时,单线日产能可超过1100台。

公司人事经理朱小兰:我们今年的生产任务是增加78%。去年完成了93万辆,产值是15亿,今年挑战165万辆,同比上涨78%,产值可以达到25亿元。现在员工规模从去年的1100人增加到了1500人。

智能化、数字化成为我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新业态。走进广西鑫辰车业有限公司,机器轰鸣,注塑车间内的自动化设备不断运行,中央输送系统将原料输送到注塑机内,通过注塑机将原料加热融化、挤压成型,几秒钟一个塑件就加工完成,通过传输带传输到流水线末端。该公司是一家为二轮电动车企业提供配套配件的企业,主要生产电动车车架、塑件注塑产品,拥有全套电动机车架的工艺及技术,能独立开发不同车型的车架及塑件。

公司负责人李彬彬:我们公司现在自动化程度接近70%到80%,车间基本上是无人车间。我们是园区的所有的主机生产厂,包括爱玛、绿源、台铃、立马、方泰还有深豹,整个广西的电动车主机我们都提供配套。一个月车架能做4万5到5万个,注塑料件在4万5到5万套之间。年产量有将近40-50万套,产值1个亿多。

2015年,我市引进第一批新能源电动车生产企业,着力打造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9年来,我市通过引进一家企业、打造一个集群、发展一个产业,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实现规模“从小到大”、品牌 “从无到有”、链条“从短到长”的飞跃,形成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500万套零部件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爱玛、绿源、台铃、欧派、五星钻豹、立马6家行业排名全国前十的企业入驻,成为全国第四大电动车生产基地,打响“好电车,贵港造”品牌。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市产业的一张名片。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电动车产业集群,计划在“十四五”末及未来实现新能源电动车“311”目标,即每年生产300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完成1000亿元产值,纳税100亿元。

大动作!桂林新能源发展带来巨大惊喜(图)

2017年,新能源领域迎来爆发。不管是传统燃油车退市开始倒计时,还是政策加强对新能源的偏向,抑或是人们对环保要求的加强与渴望,都把新能源的发展推到了台前。

而2017年桂林的新能源领域,动作也不小。“Gofun出行”的新能源共享汽车登陆桂林、比亚迪在桂林投资建设新能源车产业基地、新能源公交逐步上路……一个个消息都牵动着人们的视线。新的一年,桂林的新能源产业还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热词回顾

  布局中的桂林新能源

去年五月,“Gofun”共享汽车现身桂林街头,为当时正处于五一假期的桂林增添了一道新的风光。而在人们被这种共享出行模式吸引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投放的共享汽车全部都是纯电动的新能源车辆。

5月12日,桂林晚报针对“Gofun”出行进驻桂林的启动仪式进行报道,其中就提到,新能源共享汽车的入驻,满足了市民对“低碳出行”提出的新要求,并希望把“共享汽车”打造成“低碳城市”试点及“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的亮点。

这或许是不少市民与新能源汽车的首次触电,而实际上,在此之前,新能源就已经成为了桂林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4月份发布的《桂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同时也明确了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苏桥和西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大健康、新能源汽车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在人们还沉浸在共享汽车体验新能源的热闹劲中,另一条重磅消息传来,直接把桂林在新能源领域打造产业的蓝图展现在市民眼前。

5月26日,市政府在南宁分别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跨座式单轨交通及纯电动汽车公共服务项目合作协议》。除了市民翘首以盼的云轨,同时制定的还有比亚迪在桂林投资建设桂林比亚迪新能源车产业基地、桂林比亚迪研发基地以及推广新能源车和规划充电桩建设等内容。

这也意味着,从新能源车辆的建设到研发,以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这一条龙的新能源产业链,都得以在桂林实现,而这对桂林新能源产业的推动,不言而喻。

其实,抛开产业打造这样的宏大字眼不提,新能源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贴近着桂林人民的生活。

6月份,桂林市政府出台《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中,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确定了两条主线:效率和绿色。按照《意见》,2020年桂林的新能源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比例不低于35% 。而根据当时的统计,2017年桂林公交加大了了黄标车淘汰和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全市已拥有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359台,占车辆总数的49.5%。

除了公交以外,桂林的“网约货车”也上线了新能源的“绿色配送”,在桂林骏达和杭州快货运同城配送平台合作推出的“滴滴打货”同城配送APP上线的同时,组建的“绿色环保”新能源车队也正式运营,每台车内放置了快速充电机,拉货一次可跑180公里,配送范围涵盖了桂林市区和各县城。

如今的桂林,无论是乘坐公交还是私人出行,或者是即将到来的云轨,随处可见新能源的身影。可以说,新能源早已在桂林人的生活中普及开来。

在年初逐步完成产业布局后,桂林的新能源建设情况究竟如何?又有着什么样的新情况?

  最新进展

  产业建设逐步完善

充电桩的布局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新能源车辆的行驶里程,而在如今的桂林,不管是公共机构还是市民,驾驶新能源车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就在去年,桂林市政府行政中心主楼二层平台、桂林市两江国际机场T1航站楼东侧、桂林站地下、榕湖饭店、丹桂大酒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青禾美邦广场、创意产业园、信息产业园、灵川县政府广场、阳朔大戏楼、雁山区政府广场停车场等15个重要节点的充电设施建设建成投运,实现了桂林市区范围内部分主要交通枢纽及重要节点的覆盖。桂林地区今年已建成150个充电桩,全市范围内的充电桩数量达到了300个。

“桂林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接近2000辆,其中大多数为交通投资控股集团的公交大巴和县乡公交巴士。为保证安全高效充电,去年桂林开发了PC端及手机端APP充电管理平台软件,实现了智能充电系统,充电桩能在待机状态下自动切断交流输入。”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何黎聪说,“目前,充电桩已接入众捷充电平台,支持充电卡支付与电子支付,并开通400服务热线,客服与运维工作已就位。”

新能源领域的共享汽车去年也基本完善了在桂林的首轮布局。“桂林地区现在有约150个网点,覆盖了万达广场、万福广场等核心商圈,和桂林北站、桂林西站等交通枢纽以及景区景点。除市区外,阳朔、临桂、灵川也有网点分布,已经投放了近500辆新能源汽车,近期还将增投数百辆共享汽车。”Gofun出行相关负责人潘悦表示。

另一边,同样限制着新能源车辆上路行驶的另一因素——— 汽车号牌也有了进展。去年12月26日,桂林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首日共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125副。与普通汽车号牌相比,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外观式样上突出绿色元素,增设了专用标识,展现电动特色。号牌号码也得到了升位,增加号牌容量。

在公共交通上,桂林也开启了“桂林制造”的绿色时代。今年2月,桂林公交有两条线路使用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进行试运行,这代表着从春运开始,市民就能坐上大运量、更舒适的电动公交车从市区往返临桂了。除了环保又舒适,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比亚迪新能源公交车全部是“桂林制造”,年内还将投入约200辆纯电动公交车,今后将覆盖桂林公交的大部分线路。

公交投放的背后,反映的正是桂林新能源产业完成布局、逐步完善的现状。

记者从桂林市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2017年,汽车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1.33亿元,同比增长0.3%,完成工业增加值24.27亿元,同比增长1.7%。“除了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下线外,桂林客车发展有限公司12辆6米新能源客车也成功销往福建宁德,并在当地上好牌照。”桂林市工信委装备工业科科长秦潮说,而这也意味着,桂林的新能源车不仅实现了“自产”,还实现了“外销”。“除了研制取得突破外,2017年桂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超过810辆,同样走在全区前列。”

一边是新能源车辆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一边是桂林新能源产业规划的逐步完善,2018年,桂林的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景似乎已经在眼前。

不过,新年伊始,新能源领域传来的第一波消息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将提速。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说,对政策补贴的依赖,私家车领域的进入过少都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因此,2018年的新能源,在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同时,也面临着同样大的挑战。

  新年期待

  私家车市场等待抢滩

就在近期,一股新能源车辆的抢购热潮正在全国掀起,多地的新能源汽车4S店都被席卷。而业内人士也认为,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的背后与补贴逐步退坡有关。

此前工信部也曾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分段平稳退坡,到2020年全面退出。而重度依赖政府补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逐步退坡也被认为会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市场化的重要拐点。

不过,回到广西,在去年年底时出台的《广西汽车产业新跨越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也让不少业界人士看到了政策明朗的希望。

《方案》规划了未来三年(2018-2020年)的发展蓝图,指出要通过合理布局壮大总量,其中桂林市客车生产基地与柳州、贵港、南宁等地的新能源生产基地一起,被视为未来广西发展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基地重点推进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比亚迪新能源车产业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记者从桂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到,目前客车生产基地建设已经开始,其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一期用地约315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建设跨座式单轨产业和年产能5000辆规模的新能源客车项目。此外,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客车建设项目和桂林大宇工厂搬迁项目也同样在计划中。

另外,《方案》也给出了政策补贴保障方案。其中,在支持汽车企业新车型上市方面,对乘用车生产企业、商用车生产企业都有一定比例的补贴和奖励,而针对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按国家标准的50%给予补贴。

逐步明朗的政策,给予了新能源车企较强的信心。今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进入桂林,针对其一款两座型新能源汽车开始试乘试驾的体验,而这或许正是新能源汽车抢占私家车市场的序幕。

“私家车领域是一个千万级别的市场,新能源进入是一个趋势。随着区内的政策出台,车企也都在等待各地的政策明朗化。”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黄晓军说,“桂林目前的新能源车辆还是集中在客车、大巴、公交这一块,私家车的领域进驻比较少。不过通过市场观察,相信很快桂林就会有更多的新能源车企进驻,抢占私家车领域。”

实际上,不管是从国家的政策退坡还是地方的补贴激励,所指向的,都是期望车企能对新能源车辆向更远的里程、更高的电池能量密度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并且让一些质量较差的新能源车辆退出市场。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或许将迎来行业的第一轮洗牌,而2018年的桂林新能源,也势必在这轮洗牌中,有着更明确的方向和加速的产业发展。

记者吴思思 文/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在港区建厂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