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我的超长日常vlog #夜市摊日常
早上好家人们,三点多才睡,我娃醒了要吃奶了,吃完奶给他哄睡了,我的头都要困掉了。他爹已经起床去菜市场了,睡醒快一点了,火速洗漱完去店里,这就是我的花甲店。正好赶上店里的午饭,我爱吃卤面,你爱吃吗?吃饱喝足拿上我的围裙开始干活。
收拾到两点时来了一群小可爱,全是吃我们家花甲粉的。凉菜马上准备好啦,可爱的小串串马上也好。还没准备好开始上人了,我煮我煮。烤串摆好了,快来找我喝啤酒,天气太好啦。抽空把我的啤酒摆满,不能让我的顾客看见空空的冰箱。上人了,来不及就先这样。
来了几个美女小姐姐,看姥爷遛娃,有人带孩子真好。今天的夕阳可真美,打包打包,我的职业就是天选打工人。我上菜上羊肉串,看见顾客都吃干净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快看,美女必选套餐嘎嘎香。我继续上虾尾,上菜是我的技能。上烤鱼,满满登登脚都想剁了,痛并快乐着。
抽个空来屋里和好朋友干一杯,走完一波客人又来了两桌老顾客,继续给我的老顾客上串串。最后喝一杯回去哄孩子睡觉,店里就交给孩子爸爸啦。每天都是踏着影子归,晚安吧家人们。
新晋“搞钱女王”,每句话都在狠狠打人脸
“治疗恋爱脑”,社交网络上永恒的母题。
最近广大网友又发现了一款“新药”——龙飞律师。
这位披肩发、戴眼镜的女律师主播,原本是在直播间连线解答情感问题,却意外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icon。
无数网友追直播下饭,顺便沉浸在她的婚姻人生教学中不能自拔。
现在网上做婚姻咨询的律师并不少,但火出圈的只有龙飞律师。
一条不到6分钟的切片视频,就能在B站收获340万的播放量。
因为无论对面讲述了多么缠绵悱恻、狗血复杂的爱情故事,她都会只会回你两个字——
搞钱。
01
要里子不要面子,才是真搞钱
搞钱学正在进入2.0时代。
这个词刚刚在互联网上流行的时候,固定用法是“不想恋爱,恋爱耽误我搞钱”。
含义很明确,当两性关系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时,要及时止损脱身。
钱,代指的是工作、个人成长,和独自面对外界风险的能力。
不过如今龙飞律师口中的“搞钱”,是真的要搞钱。
如果说其他情感主播端给网友的是热乎乎的感冒冲剂,那么她就是一管稳准狠的抗生素。
致力于探讨在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如何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哪怕没面子、姿态难看,反正最终得让钱包变鼓,堪称现实主义的胜利。
原本很多人对于情感连线这个领域的印象,还停留在叶文、万峰们的“愤怒主播”时代。
无论对面的问题是老公出轨、婆婆作妖还是男友不上进,他们的答案都万变不离其宗:
“你怎么如此软弱?怎么还不离开这个男人!”
但龙飞律师的劝导,仿佛绵里藏针。
乍一听是无害的。
婆婆刁难我、老公冷暴力怎么办?做全职太太三年,得不到家人尊重怎么办?
眼见围观网友义愤填膺,她只会慢悠悠甩出一句“没必要啊,咱没必要因为这点事儿离婚。”
但如果你以为接下来是一段维护家庭和谐的鸡汤,那就错了。
别忘了人家的老本行是律师。
画风一转,情感指点瞬间变成财产分割实操解析。
包括但不限于利用道德优势掌握财政大权,或是软磨硬泡让对方签协议送房送保险……
爱情保卫战x,财产保卫战?。
龙飞律师的情感指点,乍一看不够爽。
或者说,不是那种把围裙丢到对方脸上,拎走全部家当大喊一声“老娘不伺候了”的爽。
基本上都得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对面就算是大渣男,也得劝你忍忍。
但最后的目标都是真金白银。
经典案例一,结婚13年发现老公出轨12年,该不该离婚?
如果是国产剧来拍,多半会上演一出甩掉渣男、涅槃重生的戏码。
但龙飞律师上来先是劝你别冲动,因为要证明他重婚罪是很难的,如果只是有过错,那财产基本上还是一人分一半。
让对方净身出户,基本上只存在电视剧中。
不过——可以跟他谈条件,把家里的更多财产转到个人名下。
这个直播间里不谈爱情、尊严,只谈搞钱。
为啥不劝离?是因为不离婚能拿到更多钱。
“财产本来就有你的一半,只要你活的够久,还能分他的遗产。”
就像是两军交战时表面投降,实际偷袭对方粮草。相比于挥手拜拜的潇洒,可谓是深谋远虑。
经典案例二,“婆婆逼我家出钱买房,我该不该离婚?”
事件来龙去脉比较复杂,大概是原本是小夫妻住在公婆名下的房子里,现在公婆要收回房子。
然后另外出100万,并要求女方家里也出差不多的钱,买一套房放在小夫妻的名下。
女生就不乐意了:“凭啥不让我住大房子,还逼我爸妈拿钱呢?”
但直播间里都是睿智的网友,早就看出住哪套房不是重点,真金白银搞到手才是重点。
“这么一弄,你公婆的一百万就是你们夫妻俩的。”
配上龙飞律师给出惊天一招——想办法让老公签个财产约定书,这房子不就整个都是你的了吗?
绝,实在是绝。
我有个朋友,曾如痴如醉地在龙飞律师的直播间里蹲了两个月。
然后做了个精妙的总结:“这一派搞钱学的真谛在于,为了里子可以不要面子。”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女生因为气不过婆婆跟自己“耍心机”,连线中途一度表示要离婚。
“房子我也不买,我把这100万还给她,把我爸妈出的钱还给我爸妈,我就为争这一口气。”
最后还是龙飞律师一语惊醒梦中人:
“房子弄到手才是出气,你把100万还给她你算什么本事啊?这怎么能让她肉疼呢?”
无论爱情和尊严在人生中的排序是什么,反正钱得排在头一个——
这才是新一代搞钱学的真谛。
02
不谈恋爱,
也不见得能搞到钱
龙飞律师被网友捧成搞钱学的代言人,我愿称之为搞钱的消费降级。
从“钱和姿态我都要”,变成了“钱到手就行,要啥自行车”。
说实在的,这真让人有点沮丧。
毕竟以前那句宣言——“渣男离远点,别耽误我搞钱”——喊出来是多么过瘾啊。
搞钱这个词在互联网上频频出现的那几年,也是“大女主”最受推崇的几年。
断情绝爱、专心工作,两个元素共同构成了鄙视链顶端的女性形象。
女明星一离婚,全网都在“恭喜姐姐脱离苦海”。
表达自己有事业心,只要祭出一句“不想谈恋爱想赚钱”,立刻就能收获人间清醒的评价。
这时候的搞钱,指的其实是一套自我认知模式。
就好比我开了一辆车,恋爱婚姻(尤其是不好的恋爱和婚姻)就像是坠在车屁股后面的加油罐。
现在加油罐太重了,所以有人劝我要把它们扔掉,才能开得更快。
还说别可惜里面的油,因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油。
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刘敏涛。
她在某次演讲中提到过一个有关抹茶冰激凌的故事,几乎能够完美地套进这个模板。
有才华的女性步入婚姻,却完全丧失了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连买个冰淇淋都要丈夫点头。
勇敢抛下婚姻,工作也没有辜负她。事业获得的巨大成功,让她重新拥有的东西远远多过失去的。
年轻女孩喊“要搞钱”的时候,多半代入的都是这样的形象。
发现了吗?bug在哪儿?
身处娱乐圈、有演技、有运气,刘敏涛是金字塔尖上的那群人。
她是最快的那种跑车,“嗖”地一下就能开到下个加油站,大可以心无旁骛。
但多数人哪儿那么容易抛下屁股后面的加油罐啊?
所谓“只要断情绝爱就能事业成功”,很少发生在普通人身上。
婚姻、恋爱固然很难,可赚钱明明更不容易。
龙飞律师直播间发生过一段很受关注的连线。
对面是位女主播,后来跟榜一大哥谈恋爱后就不再直播,却发现对方一直在偷偷看其他主播。
按照前几年的搞钱剧情,那必然是建议美女姐姐快跑,“明明能赚钱,干嘛要对渣男委屈求全”。
但龙飞律师的建议是,先尽量待在对方身边,也别管他。
一是因为女孩出过车祸,再次手术需要钱。
二是她之前的直播本来也走下坡路了,也不是能够长久发展的事业,分手后生活质量只会大幅下滑。
弹幕纷纷表示:说得对,简直是人间现实。
你看,就连搞钱的口号喊得越来越心虚,也越来越卑微。
渐渐从“别留恋,要往前看”,变成了“好好抓紧手里的底牌”。
03
“降级”后,依然是虚幻的爽文
从高喊“恋爱耽误我赚钱”,到把龙飞律师看做搞钱学新一代KOL。
搞钱的“消费降级”,其实也是人们白日梦的消费降级。
曾经以为只要无视社会加诸在自己性别上的枷锁,就能获得更轻松的人生答案。
却发现枷锁之上还有枷锁,而事业成功跟家庭幸福一样,都是人生中难以触及的山。
龙飞律师的直播间里经常会有全职太太求助,苦恼都差不多。
老公能赚钱,但对我不尊重/不关心,要不要离婚出去工作?
哪怕是去年,网友都绝对会高喊“支持姐姐离开渣男”。
但如今评论区最高赞是:“我要是有个一年能赚几百万的老公,天天捧着他”。
说这话的人,不见得是认真的。
毕竟能长期忍受一段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也不是谁都有的本事。
不过舆论的转变至少表明一点——
以为自己够“洒脱”就能搞到钱的梦,只有最天真的人才会信了。
曾经“恋爱不如搞钱”成为被所有人认同的口号,是因为大家相信,事业发展、个人能力会成为人生中最稳定的锚点。
爱情和婚姻是不稳定的,因为另一半随时都可能背叛。
国产剧里被渣男甩掉的女主,照样能靠醉心事业就成为女强人。
让观众看完不禁感慨一句:“男人靠不住,只有工作不会辜负你。”
可现实是,工作确实不会辜负你。
但会给你3000块不到的月薪,和还没毕业就被解除的offer。
让大厂的程序员35岁就失业,40岁的设计师降薪到每月8000依然谋不到职位。
那些曾被认为坚不可摧的锚点,正在变得摇摇欲坠。
去年有个新闻,一位90后女生用9年时间,省钱省出两套房。
她会把9成的工资都会存起来,午餐平均只花10块钱,甚至还会穿朋友闲置的衣服。
有人吐槽这样只是生存不是生活,甚至还祭出了那句经典金句“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现在大概只想打自己的脸。
连互联网搞钱学都从“断情绝爱变大女人”,变成“偷偷看龙飞律师,变成聪明女人”。
谁还相信只要“眼光放长远”,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还不如把现有的、能抓住的东西,拼命抓在手里。
哪怕需要折损尊严、忍气吞声。
这可惜很多时候,就连这也不过是安慰剂般的幻想。
别的不说,那些向龙飞律师求助的人,至少还有财产可以用来勾心斗角。
只需要说服自己忍受一个糟糕的男人,就能拥有“年入200万的丈夫”“每个月给零花钱的婆家”。
我们呢?
开奔驰宝马去西安“后海”卖冰粉的年轻人们
一场赌局即将开始,这是一个有关胆识和孤勇的游戏,“玩的就是心跳。”
屁股将将坐定,手指搭在小巧精致的麻将上潜心揉搓了几下,方芳告诉我“只炸不胡”,曾经一度沉迷手机麻将的我正在脑海中转换这个专业术语,并暗自期待终于能与真人应战感受一下“简单快乐”,没曾想,一声“城管来了!”打碎了好梦。
方芳急忙停下正在洗牌的双手,一边迅速将麻将与衬布一同卷起塞进宝马后备箱,一边示意“呀,实在抱歉,咱先收一会儿,等城管走了,再战。”
“啊,它真的只是短暂的爱了我一下。”当然,此处的它特指这个勾起思绪还未看定就被卷走的麻将。千万不要以为我误入了什么“奇怪活动室”现场,这一切的由来不过是因为我在方芳的后备箱摊位上点了一杯“金桔柠檬茶”,就被邀约坐定和她共享打牌盛宴,只是还未正式开始,就被兵荒马乱的“逃窜”搅乱。
一切简直魔幻。
“现在的后备箱集市都这么野了吗?”我不禁更加有所疑问。
事情的开始还得从有人发了一段视频说起,镜头里,漂亮窈窕的小姐姐正在略显“笨拙”的调剂着一碗冰粉,冰块打底,再铺上晶莹剔透的凝结物,最上层一周等分覆盖小汤圆、山楂粒、西瓜、红豆、糯米,以及五颜六色的果酱,当然,千万不能忘了伸展着柔嫩薄荷叶的精致点缀,再细心贴上诗意文案,一杯“西安的浪漫”就此完成。
此外,纹身肌肉猛男在线表演烤腰子,连衣裙美女手摇鸡尾酒,冲一杯泰式椰子茶,闪着暖光的串灯和五颜六色的标牌浩浩荡荡连在一起,立时,西安“夜市里的烟火气”有了被新鲜血液冲击的浓烈画面。
当然,更吸引我的还是视频里的配音,“一杯18,月入1万8”“挣么挣钱不知道,反正一半都是自己吃了”“耍呢么,热闹太”。我决定前往文案上的定位“AR浐灞后海观景平台”实地体验一下,感受当下西安潮人的热血生活。
与春日不同,进入盛夏的西安,晚8点以后,“毒辣”了一天的太阳才能不死心的停止工作,露出将残未残的夕阳,当然,也就是到了这个点,试图在家门之外寻找一抹清凉的人才会躁动出发,人们期待能在平平无奇的生活里找到一个能够逃离的秘境。
疫情带给人生活最大的改变,除了习惯于偶尔大规模核酸检测,喇叭声里的阵阵通知,张开嘴巴看棉签无奈捅下,还有抓住所有走出门的机会,尽力不负一切“春光”,在每日夹缝中换来几分几秒的喘息片刻。即使曾经自以为可以活成孤岛,享受孤独的人,也开始挣扎,“我好像应该走出去了,我需要与人交流和对话。”
从来没有一个时段像如今这样,露营、飞盘、剧本杀、密室逃脱等集体性活动轮番上演,引爆一个又一个对话流量窗口。
包括时下在西安四处流行的“后备箱集市”,如若仔细观察,也不难看出,那些开着奔驰宝马,保时捷路虎,甚至认不出车标直觉只是一定很贵的的豪车车主们,摆摊卖饮品的动机也绝不是想要“赚钱”这么简单,甚至于“赚钱”这样的概念完全进入不到他们开车出门的动机里。
“社交”才是出行的最大目的。
顺定位行至灞河东路沿线,这条在一众“玩友”嘴里被称之为“后海街”的道路已然堵的水泄不通,四车道的沿河公路在500余米的距离里肉眼可见被人工缩至成了两车道,其间穿行的各式机车巧妙挪移在各样间隙。“好久没见过这么多人了。”
接连不断的喇叭声也催不走缓慢挪移的人行脚步,即使不是停车位,但还是会看到四处都涌满了车辆。
零零散散敞开着的后备箱塞的满满当当,器具、冰桶、纸杯、原材料、操作平台,不过一定少不了的是布艺条幅和LED串灯,立式菜单的荧光板闪着漂亮的光,不到两平米的地方,围满了好奇的人,有些东西放不下,绿化带,早先露营买的折叠桌都派上了用场,音乐声夹杂着吆喝声,饮品烧烤小饰品,琳琅满目,不亦乐乎。
“今晚上城管一直溜达了,不好弄,平常好的时候2、30辆车是有的。”21岁的圆圆一边麻利打包手上的冰美式,一边告诉我为何只能看见6、7辆挂彩条布车车的原因。“不过,你再往东走一点,那边摊位可能更多一些。”
圆圆来此摆摊不过半个月,热情熟络的她通过自己爽朗的笑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顾客“加个微信啊,到时候出去玩我叫你。”在接触短短5分钟的时间里,圆圆向我伸出了添加好友的橄榄枝。
一个愈发直观的体验是,在这群几乎人人都是“社牛”的摊主面前,再腼腆的社恐和孤独患者也能被对方的热切给悄悄治愈。
“这多好玩啊。”好玩这个词一直出现在圆圆的口中,“朋友说最近流行弄这个,我来凑凑热闹。”圆圆口中的朋友是早先一起绿地露营,后来又一起环山路骑机车,再后来又一起扔飞盘结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几乎来来回回都是一批人,大家也是一呼而上的,今个弄这明个弄那,图个新鲜呗,在家待着多无聊。”
不到1000就能攒起的小摊,既满足了圆圆的“创业”兴趣,又为圆圆紧跟潮流,和一众伙伴探讨准备经验,以及扩大交友圈提供了有力渠道,真问到挣不挣钱,“其实没几个人在乎,一晚上也就至多2、30杯,不那么看重。”
大部分开车摆摊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正经”工作,比起传统意义跟着流动集市,四处奔波的街边小贩,这群开豪车做买卖的人明显并无太大的经济压力,甚至于国企工作,海归出身,名校毕业,做生意的老板,才是他们更被广泛认知的身份标签。
“真靠这个糊口的很少很少吧,反正我认识的人里没有。大家挣个一、两百块钱扭头吃个火锅都不够。”
而论起哪个品类最好操作,圆圆直言,“水饮生意是最方便的品类,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有追求风味品质的会讲究一些,但大部分还是跟着材料包做就行,好不好喝的标准全看手有没有抖。”
细看所有摊点,当晚唯一有“正规品牌”露出的仅“贡茶”一家,其大大小小的装备比起其它摊点来说确实也看着更为专业,做茶饮的小姐姐甚至还穿着看起来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牛仔围裙,但即使阵仗齐全,卫生看似更有保障,却也并不意味着其销售量能够成为整条街上的“王者”。
比起其它靠装饰或“人”本身的取胜,吸引不少顾客环绕购买的场景,“贡茶”摊前的顾客显然少了更多。
毕竟,和那些装修考究且出品稳定的专业饮品店完全不同的是,在后备箱摊位上购买的大多饮品,虽然都有着异常熟悉和高大上的名字,但其入口的味道以及是否专业和好喝的调剂也许并不是决定人们是否选择为其付费的第一标准。
圆圆提到“能不能拍出好看的照片才是关键,不过我总结了一下,要想卖的好,首先得有戳中人心的文案,其次要有极具设计感的标签,当然,带有地域标志的小插件还是最受欢迎了。”在月光笼罩下,“氛围感”和第一时间抓流行风口成为后备箱集市极具青睐的理由之一。
当然,除过像方芳和圆圆这些只把摆摊当做“社交手段”的人,还是有一些试图以此活动谋取收入补给的“单纯”摊主。“听别人说成本低、来钱快”,张强在打听一圈后,加入了摆摊大军,与别人开宝马奔驰不同的是,承载张强全部家当的不过是一辆比亚迪F3。
“车还是借兄弟的。”张强只想试试水,看看到底能不能挣钱,之后再说要不要继续投入更多的问题,张强同样把试水产品定在了茶饮上,整个菜单里只有4种产品,冰鲜柠檬水,金桔柠檬水,手捣柠檬水,以及10块一份的水果杯。
3种柠檬水唯一的区别细看的话只有是否含有柠檬片,以及柠檬片多少和大小的不同,定价则分别为8元、12元以及15元。
比起部分“高级”摊位至少18元起步一杯的冰美式,张强日销30杯的价格证明了其打的价格战还是赢得了一批受众。“但也不是每天生意都这么好,今天因为城管转的勤,所以来的摊位也不多,竞争不大,平常10个里面6、7个都是卖喝的的,确实会影响,不过要是真心想卖完带的量,熬到晚上2、3点基本也就空了。”
没摆摊前张强在工地上当挖掘机司机,“收入还可以,但最近工地没活了,所以就想着赶紧谋划谋划干点事情,毕竟刚买房没多久,虽然房子没交,但贷款还是得还啊。”
和互联网上到处流传出摊一晚能挣至少2000的惊人营业额相比,“400就算顶破天了,真卖不了那么多,而且他们好多人都不算成本的,你像开豪车的那些摊主,城南城北四处都有,来一趟堵车加时长都几个小时,现在油价这么高,他们光油耗可能都划不来。”
张强算了算账,摆摊一周的收入刚刚齐平为了置办“家当”所采买的成本,“你说巧不,明天我就可以算进账了。到时候才能说自己赚没赚钱,赚了多少,现在跟你谈还有点早呢。”不过张强还是心里充满了希望。
没有生意时,张强也会简单收拾一下,关上后备箱,在河沿溜达一圈,吹吹风看看帅哥美女,木搭的观景平台上有整晚都在唱歌直播的俊男靓女,“比工地上自由美多了,确实舒服得很。”
但张强知道,后备箱摆摊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有“正经稳定”的工作才能支撑起日常所需,“靠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今没明的还是危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和城管们打游击的摊主们在“经营”的过程中,大多都是草台班子,不会有什么食品生产安全许可证,更不会有什么健康证,营业执照,这也是为什么方芳看到穿制服的人,会不由自主想逃离,“确实是在打游击,斗智斗勇的。”
在“西安市场监管”的官微里,曾发布过一篇名为“@西安食品生产企业丨《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公布,明确32种许可申请类别”的文章,其中明确提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应当先行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主体资格。
当然,还有另外的一些对于生产食品者本身,食品加工地址的一系列详细规定,但显然这些办法和后备箱摊主们的实际生活有点遥远。圆圆坦言“没考虑过要去办理,而且这也太麻烦了吧。”
圆圆有好友的车被城管直接开走的经历,“虽然也没罚多少,但就是木乱得很,所以我们都建群互相通气的。”
随着后备箱摆摊热度的持续上涨,“摊主”们俨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群聊的功能不尽相同,除了分析哪处有新鲜集市,人多景美,招呼大家前去摆摊,更多的是随时分享城管出没的时间地点以及人员规模。本想让圆圆拉我进群了解一下动向,但虽然嘴巴说要跟我交好友,遇到这类直接关乎“群友利益”的事情,圆圆还是谨慎的拒绝了我,“不是我不想,群主会审核的,问你车牌号,卖什么东西,问题还很多,就怕‘钓鱼执法’,当卧底把我们给举报了。”
灵活浪漫和自由既是后备箱摆摊的优势,也是无法忽视的劣势,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同样意味着摆摊的地点和时间都是不确定的,尽管有依附于商场或街区活动特意组成的“集市”提供摊位保障,但那也说明想要入驻于此则需要拥有更专业的资质和审核标准,“对我们这些自己‘手工’小作坊来说几乎毫无意义。”
街边摊点则就必然面对综合执法的管理,“重新收拾再准备物料,又或来回奔跑寻找落脚点,都消磨掉了不少热情,所以确实有很多坚持不下来的。”不少人因社交网络上的美图和文案匆匆开车上路,但往往没走几天便懒得再次折腾。“失望更多。”
正如圆圆所说:“确实也就为打发个寂寞啦,遇到更好玩的当然也就去玩别的了。”
的确,流动摆摊的营生并不新鲜,从疫情初起时,许多人因为原本工作生活和节奏被迫打断的现实,只能走到街头卖起五花八门的各类物品,到如今在持久的治理和规范下,以及社交媒体发酵的“滋养”下,被重新赋予意义的后备箱摆摊成为潮流。
看似精致的外壳下,却都也掩藏着人们渴望在无常的生活里找到幸运与确信,期望被肯定,期待有交流,甚至于去感受到最真实的云、雨、风。当然,那些被掩盖的无奈现实也值得我们同样关注,就像“贡茶”老板带着三五员工外出摆摊,也不过是想拯救自己不景气的门店生意罢了。
轰隆的机车声此起彼伏,浐灞大桥上停放着炫丽又夺目的重型摩托车,一个连着一个像是找不到头的“贪吃蛇”,遍眼望去,纹着花臂的大哥和衣着清凉的小姐姐望着浐河湖面,一阵风吹来,是烤苕皮的味道。
没人知道,下一个西安的流行风口会是哪里,但被踩倒的草坪,以及拥挤“爆棚”的垃圾箱会记得某个夏天发生在浐灞东路一些短暂停留的“狂热”。
■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 | 汤加 | 贞观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