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新比亚迪唐混动

14年比亚迪g620冷气泵异响?

正规军制定标准,杂牌军只能玩点残羹剩饭

比亚迪g620正时皮带安装方法?

换电模式不具推广价值-超级快充标准源于比亚迪

内容概述:

  1. 换电模式的普及障碍
  2. 快充效率与实际用车的匹配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具备「互联网」标签的品牌更容易被认可,因为这是个网络时代。所以蔚来与特斯拉等品牌的销售与服务模式更容易被接受,甚至一度被认定为“未来标准”;然而互联网思维只有很少一部分值得借鉴,传统车企应当坚守传统模式,否则也会上演“蚂蚁模式”。

在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仍旧偏短的阶段中,以蔚来为核心的换电模式似乎备受追捧,作为行业巨头的比亚迪不采用这种模式则被认定为“不变通”,那么就来分析一下这种模式的可操作性吧。


分析基础

蔚来汽车2020年截至十月的累计销量为31430台,去年度的销量成绩为20946台;这是蔚来汽车可以采用换电模式的基础,说白了则是产销量很低,提供换电模式的运营成本也会很低。

然而比亚迪品牌的混动与电动汽车保有量要大得多,不算商用车型,到2020年末预计会达到100万台左右。如果采用换电模式的话,比亚迪似乎倾尽全力也难以做到普及,即使只针对1/2/3线城市也可以这样评价。


问题1:换电首先要准备什么?

答案毫无疑问会是「电池组」,按照100台新能源汽车的基数为参考,需要准备的备用电池组必然会是个超级大的数字;假设按照保有量准备电池包,每组的平均容量为50kwh,电池类型采用镍钴锰三元锂。

比亚迪具备自主研发与制造电池与PACK的能力,就算综合成本为1k/1kwh,一组电池包就要有5万元的成本,这还是不计入设备损耗与维护的成本。结果是仅仅电池组就要准备500万预算,然而想要保证高效率的为更多车辆换电,电池组储量要翻上几番。

问题2:硬件设备成本多高?

充电桩的成本是相当低的,但换电站需要很多举升机,需要电控机械臂,需要高标准的电控系统;这些设备起步就得是六位数,很多设备是要百万级别的。

而即使不考虑设备成本,因为比亚迪还是能自己制造;但是地皮的成本会是多少呢?换电需要相当大的场地,毕竟比亚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很大。同时换电站不能像加油站一样都在郊外,于是在新一线城市仅仅场地成本就要数千万,那么在综合设备与电池组的成本,一个城市的投入会有多大呢?


综上所述,换电站的建设成本过于大了,而全国有650余个城市,只在1/2线城市建站必然会让其他城市的车主有情绪,能够起到的必然是反效果。而全面建站绝对是天文数字的投入,可以说任何一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足够大的车企,都是没有能力建设充电站的!

公共换电站则更加不现实,因为量产电动汽车太多,想要保证能够为主流品牌的电动车换电,单站点的投入也要上亿。

比亚迪E6曾经在香港作为出租车使用,但是后期都被淘汰了;原因并非车辆的运营成本和NVH会比燃油汽车差,问题在于充电需要停车位,而香港的一个停车位就要数百万元。所以出租车司机用得起车却没法充电,最终只能被淘汰。

此时也有人提出过为何不在香港建换电站,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北上广深的车主都提出了相同的诉求;所以比亚迪不可能为香港电动汽车建站,使用家用和公共充电桩才是理智的选项,即使这会一定程度的影响销量,但也比盲目建站最终造成比亚迪“破产”的好。至于蔚来等小品牌的模式并无参考价值,这些车企与特斯拉相同,靠的是操弄资本生存。


充电模式-超充

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看似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虽然其品牌车辆的用户并不了解镍钴铝电池的危险性,这种高密度的三元锂电池用普通充电的热失控概率都会很高——V3充电桩峰值功率可以达到250kw,对于这种电池和采购的IGBT而言,稳定性真的是令人质疑的。

同时特斯拉只是建造了600余个充电站,超充桩不过2000个左右(规划);这种体量满足其品牌用户的需求都很难,要知道加油站全国有10万座左右,就是这个标准也还有些地方加油不便利呢。那么想要保证电动汽车充电的便利性足够高,单纯依靠某个车企去建桩当然不现实,充电桩和充电站需要作为基础设施有各个城市自行建设。

【国标·充电桩】是比亚迪参与制定的标准,也就是说能为其他品牌充电的桩,比亚迪汽车就一定能够使用;这些快充桩的标准为100kw,可以满足大部分车辆实现30min/80%的充电标准,似乎已经足够了,因为快充是会损伤电池的。

重点是目前国标超级快充桩可以达到350kw,特斯拉的超充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而比亚迪之所以有资格参与制定标准,原因是具备自主研发生产IGBT绝缘删双极型二极管的能力,特斯拉还在使用德国英飞凌的单管。


核心问题:30分钟充满80%的电能够用吗?

答案是足够使用,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再次成为主流之后。因为铁锂电池的制造成本要比镍钴锰和镍钴铝低得多,同时体积能量密度又能达到相当的水平;预计在2021-2025年期间,≤15万区间内的主力电动汽车的真实续航均可突破500km,中高端车辆会比曾经的燃油汽车更长。

那么按照500km-30min/80%的标准,快充半小时就能恢复400公里的续航;假设在高速公路以平均100km/h的时速连续行驶四小时,充电后是不是等于续航完全恢复了呢?答案就是这样了,能够连续驾车四小时而不休息半小时的司机应当很少,而且不符合「≤4小时连续驾驶」必须休息20分钟以上的规定。

预测:自2021年开始,量产汽车要求配备原车记录仪或事件记录系统,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升级,未来汽车也许都会加入北斗导航定位。以这种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交通事故,同时也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时间与实际驾驶的矛盾问题。

不过电动汽目前亟需解决的其实是充电费用的问题,家用桩可以比燃油车费用低十倍,但公共充电桩就低不了太多;如果能有效降低用车成本,充电市场压根就不是问题。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新比亚迪唐混动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