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界的华为吗?
比亚迪现在已经是汽车业的华为了,只是友商没人敢正式承认。承认就相当于缴械投降,现在友商正在联手抹黑比亚迪,不过比亚迪早习惯一个对一群的一对一模式了。
深圳支柱行业排名?
这个问题不好预测,比亚迪有基础、也有实力不断突破和超越,但也面临着内外残酷的竞争压力。
华为走到今天最大的功臣是任正非,虽然他本身不懂前沿技术,不懂科学,但他有汉高祖刘邦那样的大气量和大气魄,知人善任,善于守拙,敢于决策,能够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我对比亚迪有信心,是因为我觉得王传福绝非等闲之辈!老王与老任有所不同,他是个典型的技术派出身,同样亲手打造了比亚迪帝国,把企业做到这个份上,早已不仅是挣钱和盈利的问题(尽管挣钱和盈利是企业永恒的主体),更是能否发挥其最高智慧驾驭比亚迪这首巨舰乘风破浪、驶向未来的问题。
王传福、任正非、曹德旺等典型的中国企业家,是中国大时代的先行者和创造者,他们已融入时代洪流,无论今后的比亚迪、华为和福耀走向何处,结局如何,他们都已经为世界创造了中国传奇!
德国TüV认证中企TOP10,比亚迪领先
行内皆知,德国莱茵TüV认证是全球最高标准要求的储能市场准入门槛。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一直在吸引全球光储公司的投资。
德国户储需求较大,数据显示,德国2022年户储装机量为19.7万台。截至2022年底,总装机量为52.6万台。2024年,德国户储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
欧洲储能市场竞争激烈,能拿下德国认证,进而占得德国这个欧洲最大储能需求国的市场份额,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实力的最好说明。
潮电智库通过对比中国光储行业内储能和逆变器产品性能、公司发展速度,总结出德国莱茵TüV认证的中企TOP10。
01 比亚迪
比亚迪(002594.SZ)在德国市场已经深耕多年,在近几年已成德国储能出货量最多的中企。
公司是最早一批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的中企之一。2018年,比亚迪的Battery-Box储能系统与Kostal逆变器组合获得德国储能系统综合性能冠军。
今年,比亚迪在储能电池领域的出货量预计为30-40GWh,同比增长超过150%;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超6.5GWh。
2023年3月1日,有着世界储能行业“风向标”之称的德国权威调研机构EUPD Research再度将储能领域最高荣誉—“欧洲顶级储能品牌”奖章授予比亚迪。
在过去的五年中,比亚迪已被多个欧洲国家定位为储能市场顶级供应商。
02 华为
2021年6月3日,在上海SNEC展会上,德国莱茵TüV向华为的家庭储能系统LUNA2000系列颁发全球家庭储能系统2PfG 2511和VDE-AR-E 2510-50证书。
在大众仍然以为华为主要是一家做通讯设备与服务的企业时,华为已经在悄无声息地研发光伏逆变器。
华为数字能源成立于2021年6月7日,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业务围绕智能光伏。其开发了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电网侧、用户侧和微网等场景。
2022年,华为储能出货量总计为5GWh,其中,4.2GWh是户储,0.8GWh为大型储能。华为储能布局以户储为主,正好有利于冲刺德国需求。
03 固德威
2020年2月,TüV莱茵为固德威(688390.SH)MT系列逆变器产品颁发了全球首张欧洲最严苛新标VDE-AR-N 4110中压并网证书,这代表着此证书历时两年终于迎来了它的首个持有者。
MT系列智能光伏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工商业屋顶,山地丘陵,农光、渔光互补等分布式和地面电站项目。
固德威此次获证并非偶然,此前2018版全球首张德国并网证书也是由固德威ET系列户用储能逆变器获得。而在此次认证之前,固德威已连续四年获得TüV逆变器优胜奖。
今年上半年,固德威逆变器产品主要出口至海外市场,境外逆变器销量约为30.82万台,占比约73.47%;境内逆变器销量约为11.13万台,占比约26.53%。前三季度来自欧洲的收入占比约为50-60%,目前公司在德国、荷兰等地设有海外仓。
04 阳光电源
2022年6月,阳光电源(300274.SZ)Power Titan液冷储能系统通过UL 9540、UL 9540A安全测试,被德国莱茵TüV授予认证证书。这是中国唯一以“电池系统+PCS”通过双认证的大型地面储能集成系统。
上半年,公司逆变器发货50GW,同比增长63%,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储能业务同样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储能系统发货量达5GWh,同比增长152%,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公司目前光储业务海外占比较高,逆变器业务海外占比在60%以上,储能业务海外占比在80%以上。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64.15亿元,同比增长108.85%;净利润72.23亿元,同比增长250.53%。
05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300750.SZ)是中国最大的储能电池厂商之一,其储能电池已经通过了德国的VDE 2510-50和VDE 2510-51等标准的认证。
今年9月5日的第二届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宁德时代携旗下钠离子电池、M3P电池、凝聚态电池、麒麟电池,以及EVOGO换电、骐骥换电等多款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参展,并在欧洲隆重发布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且可支持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这也是该电池在海外首次亮相。
早在2019年,宁德时代就在德国图林根州建设了首个海外工厂,总投资18亿欧元(约合123亿元人民币),规划产能14GWh,该工厂于2022年底实现锂离子电池电芯量产。
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已连续多年高居榜首,从2017年至2022年连续6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
06 禾迈股份
2023年6月9日,禾迈股份(688032.SH)的HMS系列和HMT系列的微逆都通过了德国的VDE-AR-N 4105和VDE 0126-1-1等标准的认证。
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市场,销售体系逐渐完善。公司的产品已经覆盖超过76个国家和地区,微逆产品已通过全球超过1000个认证。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禾迈股份的微型逆变器出货量为22-24万台。预计2023年禾迈股份的微型逆变器出货量有望达到近300万台,同比增长约150%。
07 派能科技
2023年3月3日,派能科技(688063.SH)收到德国TüV莱茵颁发的关于钠离子电池认证证书,该证书为TüV莱茵颁发的全球首张钠离子电池认证证书。
公司成立于2009年,储能产品系列丰富,电压范围可涵盖5V~1500V的应用环境,模块化设计可满足从户用KWh级到电网MWh级不同规模的储能需求,并提供一站式集装箱储能系统,产品多年安全稳定运行。
派能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总营收30.49亿,同比下降14.55%;净利润6.55亿,同比增长1.54%。
08 腾圣技术
今年10月5日,腾圣技术的Gen3系列微逆通过了德国的VDE-AR-N 4105和VDE 0126-1-1等标准认证,符合最新的电磁兼容性(EMC)国际标准,成为中国首个符合该标准的逆变器制造商。
公司成立2019年,专注于微型逆变器和储能产品研发,旨在提供光伏解决方案。
目前公司已上市的微型逆变器包含Gen3,Gen3 Plus,TITAN三个系列,涵盖300W-3000W功率段;同时开创了微逆的另一应用场景,打造了轻便的微并网系统一Easy Solar Kit,满足平地、墙壁、阳台等不同场景的安装需求。
公司客户包括华为、中兴、海尔、海信、美的、格力等知名企业,还与全球多家电池厂商合作,提供AC储能系统。
09 上能电气
2022年10月18日,TüV南德意志集团为上能电气(300827.SZ)户用分布式逆变器SN3.0-12PT、SN12(X)-25PT颁发欧洲市场部分准入认证证书,这标志着上能电气3~25kW逆变器的安全和并网性能均符合国际光伏市场的标准要求。
公司在2023年前三季度总营收33.11亿,同比增长210.59%;净利润2.08亿,同比增长359.04%。
10 大能电力
2022年12月27日,大能电力壁挂式储能电池-LFBAT 51100-EU-W获得德国TüV认证。
大能电力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光伏与储能逆变器、家庭储能、移动储能电源、工商业储能PCS。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拿下最严德国认证,无疑是其实力的极好佐证。
短短两年,公司已自研出20多款新产品,特别是其行业首发的户用型光储充一体机,现已成为欧洲市场爆款。
大能电力已在德国有海外仓,并计划在国外建产线。公司已获欧洲地区的几万台阳台微逆订单,系列产品订单金额已达2个多亿,明年产品规划是补全欧洲其他未进市场,并加快布局美洲户储市场。
比亚迪or中兴,谁会是深圳的下一个世界500强?
深圳目前位居世界500强的企业共有6家,按照财富500强的排名,他们分别是中国平安,华为,正威国际,招商银行,万科,腾讯。
500强排名最末位的是美国的Autonatian公司,营业收入为216亿美元。
那么未来深圳最有希望冲进世界500强的会有哪些公司?根据近年来的一些数据,比亚迪和中兴通讯成为最大热门。
根据公开的数据,比亚迪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1039亿元,中兴通讯为1012亿元,两者相差无几。但是看看近几年的销售收入增长情况,两家公司的境况可大不一样。
比亚迪在2014年的销售收入只有582亿元,同期中兴通讯收入达到815亿元,中兴明显高过比亚迪一头;数据显示,比亚迪之后每年的销售增长都在20%以上,到2016年的时候,比亚迪的已经超越了中兴。虽然2017年的报表还没有出来,根据前三季度的数据,两家的营业收入相差不会太大。
从近几年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处于爆发阶段,市场空间巨大;而通讯设备行业处于4G应用高峰已过,5G尚未大规模商用时期,未来几年的销售业绩恐怕难以大幅提升。
目前距离世界500强门槛,也就是3-4年的差距,从目前的趋势看,比亚迪很有可能成为深圳的下一个世界500强企业。
占据全美电动巴士绝对垄断,比亚迪那么厉害,会遭到美国制裁吗?
开头一个原本只做手机电池的公司,一不小心就做起了汽车制造,而且更厉害的是,常年稳坐欧美电动大巴市场No.1的宝座,它就是比亚迪。
数据显示,如今比亚迪电动车足迹遍布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300多个城市,纯电动大巴已累计销售超6.5万辆。
按照美国的尿性,如果一个国家的制造企业的能力超过美国的话,必然会受到严厉的制裁,比如华为、中兴就是例子。
这两家的高端芯片被美国卡一下脖子,立马就出现了很多的困难,能设计但是生产不出来,导致产品陷入无芯可用的境地。
既然比亚迪这么厉害,美国人为什么不制裁它呢?
假设美国彻底封锁比亚迪,比亚迪有没有可能一台汽车都做不出来了,还是性能会有所减弱,还是没影响?
比亚迪发展史1995年,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敏锐地发现,当时中国起步较晚的电池行业大有比肩日本的潜力,于是成立了比亚迪公司,专门从事手机电池研发。
早年生产的是镍镉电池。但是由于含镉,这种电池对环境的破坏较大,而且有潜在的危险性,后来又转产锂电池。
锂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对环境损害相对较低,迅速成为了当时手机跟笔记本电脑的最佳选择。幸运的是,比亚迪抓住了这一波风口,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锂电池主要供应商。
后来由于入场选手太多,电池行业的利润遭到了严重挤压,王传福不得不寻找新的出口。
当时正值中国的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国外的汽车厂商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市场先机,于是王传福就想,哎,那给汽车生产电池,搞个电动车,是不是巨大市场?
这一次他又赌对了,但自己从来没造过汽车,怎么办?
于是2003年,比亚迪决定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责任有限公司(秦川汽车),一方面吸收人才,一方面也是为了尽快掌握汽车制造的过程。
很快两年后,也就是2005年推出公司第一款车F3,售价7万左右,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又凭借自身的电池技术,在混动和电动车领域,成为了妥妥的老大哥。
2013年以后,以朝代命名的秦、唐、宋、元、汉等品牌车型陆续发布。也正是从2013年开始,比亚迪连续8年位居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原来造车很简单嘛,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自此以后,比亚迪就从一家生产电池的企业,转型到汽车制造企业。
除了乘用车业务外,比亚迪还大举投资于几乎没有竞争的国内巴士行业。
电动大巴的电池,无非就是比小轿车的更大一点嘛,不需要做其他技术上的改动,对于比亚迪来说都不是事儿!
于是比亚迪开始在湖南省长沙市兴建巴士相关生产设施,开始造大巴车。2011年,给国内造了几百辆电动大巴,反响也挺好的。
哎,既然国内卖得都不错,那咱们能不能进军美国市场试试?
2009年,比亚迪在底特律车展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纯电动车—e6插电式跨界车,一次充电可以行驶40英里,而且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的电池非常的稳定,至今没有发生过一次故障。
顺便提一句,早在2008年,美国投资巨头沃伦·巴菲特购买了比亚迪公司10%的股份,这笔投资使比亚迪一夜之间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
但是要知道在美国市场,本土竞争对手也非常多,但最终比亚迪凭着不懈努力与强大的产品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尤其是号称全球最严格的Altoona测试的通过,让竞争对手无话可说。
截止目前,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经遍布美国30多个州,成为美国电动大巴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品牌。在欧洲,其市场占比也已达到26%,在英国就达到了50%,同时它还是国内第一家打入日本市场的中国客车企业。
这么说吧,在电动巴士这个领域,比亚迪基本上没有对手。
比亚迪核心技术那如果美国像对付华为一样,打压比亚迪,结果会怎么样呢?
不好意思哦,结果注定是徒劳无用的,用普通人常说的一句歇后语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为啥这么说?
江湖有传言,汽车上的零部件,除了玻璃和轮胎,比亚迪全部都能自己生产。
轮胎我们有国产货,玻璃不用说了,中国的福耀玻璃谁不知道,对吧?
这当然有点夸张,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可能性太低,不过比亚迪确实是自主化非常高的企业。
背后还是由于它具有全产业链布局,坚持“垂直整合”的战略,比如电机、电池、发动机全都自研自造。
别人家的高端车,所有零部件都去买最好的;别人家的低端车,所有零部件都去买最便宜的;比亚迪的车呢,不管啥车都得买自己的。
这样做的好处,很好理解就是自家东西,价格便宜一些,供货也足一些,能够有效减少了供应商中间环节,保证了快速在市场上推出新品抢占市场份额。
电池领域,比亚迪就是靠电池起家的,也是全球整车厂中最会做电池的。
尤其是它针对三元锂电池易自燃的问题,基于自家拥有丰厚技术积累的磷酸铁锂电池,开发出了“刀片电池”,同等体积下能量密度提升50%,充放电3000次以上,可行驶120万公里,而成本降低了30%。
并且通过了拥有电池安全领域“珠峰”之称的针刺试验,彻底消除了电动车的安全隐患,所以一直都是众多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座上宾,也让比亚迪电动车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重要筹码。
至于芯片危机嘛,也不存在的。
因为早在2004年比亚迪就开始研发IGBT芯片,这是新能源车的大脑,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其斥巨资自建工厂,将材料、单晶、外延、芯片、封装、测试等半导体产业链一举囊括。
2008年,比亚迪收购宁波中维半导体,相继攻克下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测试、封装等核心技术,成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
2018年,比亚迪发布了IGBT4.0芯片,其电流输出容量比行业平均标准高15%,电控效率高达98.5%,打破了外资的垄断。
2019年的数据显示,比亚迪IGBT芯片市场率达19%,仅次于德国英飞凌,国内排名第一。
电机技术也算得上是一流水平,芯片也能一定程度自产,绝对称得上万事不求人。
除此以外,比亚迪还有很强的研发能力。
年报显示,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0%,研发人员数量约4.04万人,同比增加31.52%,占员工总数为14.01%。研发的持续加码,丰富了比亚迪的核心“武器库”,可以不断创新迭代,使当前的优势得以巩固。
最难能可贵的是,比亚迪不仅重视设计,也重视制造,连模具都能自己生产。
专利数量方面,比亚迪更是遥遥领先竞争对手,目前已累计专利申请3.2万件、专利授权2.1万件,居新能源车专利榜单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还是世界第二大手机代工厂,在华为受到美国限制的时候,一直是比亚迪在为华为代工生产手机。
当然了,每一份漂亮成绩单的背后都离不开背后的辛勤付出,每一座城市的占领,自然也离不开比亚迪核心技术实力的支撑,这样才能让比亚迪抓住新能源车的风口,成为新能源车领导者。
毕竟老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
除此以外呢,比亚迪在美国建厂招当地员工,对美国来说也是好事,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
比如2013年在加州兰卡斯特市建立纯电动大巴工厂,这是目前为止北美地区最大的纯电动大巴工厂,占地面积近5.1万平方米,年产能约为1500台大巴,帮助实现该地区35%的就业增长率。
所以如果美国想制裁比亚迪,怎么算都是没有好处的事情呀,岂不是吃饱了撑的嘛。
结尾华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哦,其实比亚迪的重要性不比华为差多少的。
就拿比亚迪的电动大巴举个例子。
在中国,公交大巴是50万台,出租车是120万台,加起来才170万台,占汽车保有量的1.7%。但这1.7%的车耗油量差不多为25%,排污在30%以上,一台大巴相当于30-40台私家车排放和耗油。
而今天,节能环保已是全人类共识,碳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很多国家甚至明确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因此电动大巴就变成了大势所趋,不仅仅能够节能环保,更关键的是这种技术也是中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底气源头之一。
所以这一次,无疑在决定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十字路口,中国企业比亚迪首次成了引领者之一,而这一切都值得我们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