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营销岗位如何

比亚迪销售为啥离职率那么高?

本人比亚迪车主,现在的比亚迪让我有点失望,售后服务相当不行,如果这样继续下去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比亚迪海鸥销量为什么上不去?

市占率下降,反映的现象就是比亚迪的销售增长比整个市场的销售增长慢了,其他的品牌销售增长更快了。汽车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品牌影响力、价格竞争力都会影响销售,而对比亚迪来说,产能也会影响销售,最近很多新闻都在说比亚迪交车期过长的问题,写势必会导致部分订单流失,但产能提升有个过程,而且也不大可能根据当前的产能直接制订产能计划,所以这问题短期无解。

很多人觉得比亚迪营销水平低得令人发指

很多人觉得比亚迪营销水平低得令人发指,比如昨天在北京车展发布“革命性技术——云辇Z”,网络流量完全比不上小米公布的“龙晶大定”,雷布斯一个手机支架就可以吊打比亚迪。

不可否认,在网络引流方面比亚迪确实落后。前有“微博之王”,现在又多了手机圈来的“遥遥领先”和雷布斯,把网络流量玩得那叫一个6。但网络流量能多大程度变为销量,其实是存疑的。友商每发一个新车型,网上都是吊打比亚迪,但是销量榜上则是比亚迪吊打所有。

如果把视野拉高一点,从品牌的角度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比亚迪其实一直在努力给消费者营造一个印象,即“比亚迪技术很牛”,就像六角大楼专利墙上的大字“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经常听人吐槽“比亚迪的销售还没我了解车子”、“门口牵条狗都能卖出去”........。但是几乎不会有人或者友商去质疑比亚迪的技术,特别是三电技术。我觉得这正是比亚迪所追求的,将品牌形象与核心技术挂勾。

国内上一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是:华为!

核心技术在中国不仅是品牌护城河,也是对品牌的最好宣传,因为我们本就是在封锁中坚持独立自主发展起来的。即使到了今天,外国对我们的技术限制也从未停止。在2018年贸易战以后,国内对核心技术独立自主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华为MA-TE60上市会有如此大的轰动影响。在今天的中国,华为几乎可以直接与高科技划等号,而且是中国自主的高科技。

当品牌与独立自主高技术挂勾后,消费者是非常愿因买单的,而且愿意支付品牌溢价。以手机市场为例,当华为被制裁以后,市场普遍预计小米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将会提升。而实际情况是,当时华为留下的市场份额全便宜了苹果,小米甚至比不上OV。而到今年一季度,华为王者归来,小米彻底沦为了ot-h-er!

我甚至认为小米汽车正走在小米手机的老路上,虽然SU7一炮而红,但谁也不能否认其卖点就是平价版的保时捷。走捷径或许起步更容易,但后续可能更难,要知道几年前的众泰也在这条路上风光过。又比如新势力中最滋润的理想,去年高光时刻叫嚣友商“一帮臭搞技术的”,结果新年没几个月就眼看着要进ICU了。事实证明,冰箱彩电大沙发,又或者再高明的产品经理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护城河。

在中国市场,品牌形象最成功的无疑是华为,而华为的成功来源于超高的研发投入,比亚迪则正走在华为已经证明了的道路上。2023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近400亿,超过特斯拉1/3,在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仅次于中国建筑,更重要的是同比增速高达100%!预计未来几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会继续保持高增长,最多三年,在中国所有公司中将会是仅次于华为的存在。

从DM-i、刀片电池、易四方、云撵,包括昨天发布的电磁悬架,比亚迪一直在给品牌加持高新技术的底色,并且已经初步取得成功,仰望品牌的销量就是最好证明。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可比亚迪,并因期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而自豪。在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质疑比亚迪、学习比亚迪、成为比亚迪”会是全球无数车企的主旋律!

$比亚迪(SZ002594)$ $小米集团-W(01810)$ $赛力斯(SH601127)$

比亚迪冲上热搜,那些营销翻车的车企学习一下?

咱们说车卖得好,靠的是硬实力。但不得不说,软实力同样重要,比如营销。营销搞得不好,车再好,消费者也不识货。而现在流量时代,流量为王,懂得蹭流量、蹭热度,就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呢,不少车企的营销部同学都死盯着网络,看有啥热点事件能为我所用。今天漫哥也就这个话题来吹吹水,看看汽车品牌怎样蹭热点的。

最近的一起,相信没去火星旅行的吃瓜群众有留意到,前几天发生了“宾利司机行凶伤人”事件,冲上了热搜。说的是路上一台宾利追一台宝马,然后宾利别停宝马,然后就上演了全武行。看着主角车型明明是宾利和宝马,但蹭热营销的并不是它俩,而是第三者——比亚迪。

咋突然就成了比亚迪的事儿了?原因是那起事件中,有位大哥不惧凶险,毅然站出来劝架。而流出的视频同时可以看到,大哥的座驾露出了半个侧面车头。这不得了,吃瓜群众尽责吃瓜、为勇敢大哥点赞之余,还玩起了猜车,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台比亚迪汉。这就有文章可作了。

于是比亚迪高管微博发文,说找到了见义勇为的大哥,点赞他的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正能量,并决定为大哥的车辆终身免费维修保养,并且,奖励20万元。好家伙,别说漫哥,估计那位大哥也有点懵,露出半个车头,就被逮住奖了20万。说比亚迪不是故意蹭热度都没人信,虽然有点太突然,但是这操作还是普遍能被吃瓜群众接受的。如果不出什么幺蛾子,比亚迪这波营销,应该是稳的,看转发和点赞数据,这20万也是花得超值。

反观其它车企,幺蛾子就挺多。比如春节前的奔驰暴揍奇瑞车头盖事件,营销鬼才奇瑞也是打算蹭一波流量的,又是送花送果篮又是送代步车什么的。本来一大波网友好评就要涌向奇瑞的了,谁知奔驰车行车记录仪视频流出,让事情变得又多了点争议。比如到底是谁插队,到底该不该交替通行,到底谁不文明在先,到底谁在骗人等等,流量突然就乌烟瘴气起来了。吓得奇瑞不敢再吭声,因此这波蹭热度也无疾而终。相比起比亚迪这次的蹭热,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只叹命不好哪。

再往前一点点,则是马自达的蹭热营销。不过它蹭的热度,可以说其实快凉了的。那就是马自达CX-50行也的上市会上,马自达专门请来了梁家辉给新车站台。大家都知道江湖上流传一句话:你坐马自达,怪不得你塞车。这是梁家辉在电影《黑金》里的台词,从此马自达就被调侃了26年。

对于销量凄凉的马自达,行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马自达也豁出去了,开启自黑模式,硬是请了梁家辉来。不得不说这操作是赢得网友好感的,也吸引了大量关注。只可惜功亏一篑,行也这款车产品力不够能打,马自达品牌力也就那样,销量压根起不来,因此营销到底没掀起多大余波。

像奇瑞和马自达,虽然蹭热度不达预期,但没有被流量反噬已经算好的了。有些车企蹭热度就蹭翻车了。比如宝马,在2021年7月到8月间,就蹭奥运会的热度,在微博上发文宣传时带上了“#围观奥运会#”的标签。乍一看很平常,漫哥发微啊发抖啊什么的,手贱同样也会带上些热点标签的。但宝马那次不同,就因为带标签,被罚了。

原因是奥运是国际性的赛事,根据《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和《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权力人对奥林匹克标志享有专有权,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时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包括名称),需要事前得到权利人许可。而宝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踩了坑,认罚5万元并删除相关博文。

其实这不是宝马第一次这样蹭热度踩坑。2015年飞人刘翔退役,宝马蹭热度,在双微上发布题为《退役亦英雄》的图文。文里除了颂扬刘翔之外,宝马还胆子肥,私自用刘翔的起跑动作来做海报,侵犯了肖像权,最终登文道歉收场。

如果说宝马是踩坑式蹭热度,那么斯威可以称作是自杀式蹭热度了。2021年欧洲杯旗舰,斯威为了蹭热度,就搞了一出“意大利夺冠,斯威退车款”的活动,扬言如果意大利队夺冠了,那斯威就从参与竞猜用户里面抽三位,免费送斯威钢铁侠。这一波老板大气666嘛。

后来意大利队果然夺冠了,斯威突然就怂了,又发了一则声明说: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所以斯威让大家当没事发生,另外改为抽奖送跑步机、红酒什么的。可以说,蹭热度差点蹭违法了,还败了好感。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关注度本来就不高。

所以流量、热度也不是那么容易蹭的,搞不好,自己半个身子埋下去成为负面热度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亚迪遇到“大麻烦”:车型“内卷”加剧 内忧外患下插混销量占比逐月下降

伴随比亚迪海洋生物系列首款插混(DM-i)车型的投放,争议也随之而来。

9月6日,比亚迪海洋网海豹DM-i正式上市,新车共6款车型,售价为16.68 万-23.68万元。然而,这款刚刚上市的新车正是由驱逐舰07更名而来。

比亚迪“海洋”网拥有海洋生物系列和军舰系列,按照此前的规划,海洋生物系列将专注于纯电车型,而军舰系列则为插混车型。但相比之下,军舰系列产品从品牌和销量上,都不及海洋生物系列的表现。以8月销量为例,海洋网售出128682辆新车,驱逐舰05护卫舰07分别售出12092辆和4604辆,仅占整体的13%。

对于为何更名,比亚迪方面并未给出确切的回答,但很明显的原因是,比亚迪希望借助海洋生物系列的品牌和市场优势,再打造出一个爆款产品。

与此同时,由于产品数量的增加,比亚迪也出现了部分产品系列的“内卷”。以海豹DM-i为例,从插混这一核心技术来看,其与比亚迪汉DM-i“同宗同源”,且两款车型轴距几乎相当;而比亚迪汉DM-i冠军版的起售价低至18.98万元,已经与海豹DM-i的售价区间产生重合。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市场策略,如今也出现了在比亚迪身上。

隐忧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比亚迪销量势如破竹,8月累计销量约27.44万辆,1-8月累计销量也已经达到了179.22万辆。其中,乘用车8月销量27.41万辆,1-8月累计销量178.34万辆。但在这一路狂飙中,插混车型在整体销量中占比已连续5个月出现下滑,且在5月、7月和8月三个月份中,同比增速不及纯电车型。

“今年以来燃油车降价对比亚迪插混产品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不少比亚迪的用户对于价格敏感度比较高。同时,越来越插混车型的上市,也对比亚迪(插混产品)的销量构成了影响。”有行业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由于插混车型可兼容燃油车和纯电车两者的优势,获得了诸多消费者的青睐,吉利、长安、长城、奇瑞、广汽、上汽等车企均在此领域加大布局。(补充部分车企对PHEV的投放,比如吉利的雷神、奇瑞的第三代混动技术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等技术,和相应的产品规划)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7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累计销量126.3%万辆,同比增长87.4%,增速高于纯电动车型。快速增长的市场、不断入围的选手,依靠先发优势进入插混市场的比亚迪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年年初,比亚迪制定了年销售300万辆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其需要完成120万的销量才能达成目标,即,月均销量需达到30万辆左右。对于比亚迪来说,依旧需要绷紧神经、不容疏忽。

本文源自财联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营销岗位如何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