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汽车和奇瑞汽车哪个好一点

为什么蔚来汽车可以卖60万,老牌车企奇瑞比亚迪却不能?

吉利是最有可能做成一家真正意义的国际性汽车品牌的自主品牌,但是整体中庸,缺少惊喜。事实上,从吉利一路走来的历程就会发现,吉利一直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只是恰好他们从事的是汽车。

所以,吉利无论是收购、研发还是经营策略,基本上都是奔着优秀的企业去的。但是对于汽车领域来说,吉利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惊喜的表现。

奇瑞是经常能给人以惊喜的自主品牌,但是经营上昏招不断,很难成为一家一流的汽车品牌,到最后能发展成一家类似于马自达这样的小而美就算是善终。

相比较吉利的商人思维,奇瑞一直以来都是被冠以工程师企业。这种企业的特点就是,注重技术突破,但是缺乏经营理念。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只是跟风的嘲笑“技术奇瑞”这个口号,如果知道奇瑞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上的研发成果,以及背后的意义,相信就能更加客观的看待奇瑞这个品牌。毕竟37,1%的热效率,以及更高的超过40%热效率的发动机,不是靠吹牛逼就能实现的。

至于比亚迪,在燃油车领域已经没什么好争的了,最多只能是二三线的玩家。虽然近年来MPV车型宋MAX和全新的唐燃油版,都有可能成为爆款,但是燃油车留给比亚迪的空间已经太小。不然唐燃油版作为一款真正意义的大七座中型SUV,也不会12.99万元起售了。还不是因为品牌力不足,只能在价格上突出优势。

但是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绝对是压倒性的。这事实上也是比亚迪最好的弯道超车的机会。作为全产业链几乎都能自给自足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只要能熬过接下来10年左右的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转型期,那么未来比亚迪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

估计比亚迪也是认识到了目前的处境,所以在之前已经明确逐步放弃燃油车的情况下,又重新在燃油车市场发力。毕竟,新能源车的春天还没有来,比亚迪必须熬过这一段艰难的寒冬,才有可能实现逆袭!

为什么蔚来汽车可以卖60万,老牌车企奇瑞比亚迪却不能?

正好笔者曾在自主乘用车企业工作过,期间对自主品牌的产品战略、企业管理等方面有长期的关注和研究,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观点,望能采纳或有所帮助。

吉利、比亚迪、奇瑞作为老牌的自主汽车企业,也是演绎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规律,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强和弱,道法一切都在你的选择和自我救赎之中。

如果我们单从2018年的销量看,吉利已经接近150万级别,位于中国乘用车品牌第一梯队,在自主品牌中也是遥遥领先,已经甩出比亚迪和奇瑞一个几何量级,比亚迪又有微弱领先奇瑞的优势,产品亦然。

其实销量已经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用户行为,目前在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消费者购车越来越理性,知道拿什么去投票。其实单从销量已经基本高下立判。但为避免有失偏颇,接下来想从企业的体制、领导人、产品序列、人力资源、营销力几个层面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吉利的产品布局最为全面,而且已经着手体系化能力建设。按照平台化开发产品,而且已经建立和沃尔沃相关的三个平台即BMA、CMA、SPA,产品由低到高,并覆盖多种车身型式,从这个方面看,在平台研发能力端,吉利先人一步,而且从沃尔沃技术和品牌中吸取了大量营养,这也是吉利近几年产品得以能够快速升级、鸟枪换炮的重要原因。当前的主销产品布局也是轿车、SUV齐发力,销量大概是各占半壁江山,在2018年SUV大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有轿车补台,得以均衡发展。但吉利还在补齐产品序列的科目,据悉吉利最新MPV嘉际、FY11等车型也有望在2019年上半年入市,先感受一下产品力如何吧。

诸位网友感受一下是否具备爆款的气质。

另外吉利在体制和老板的商业眼界等方面应该也是领先一筹,据相关消息人士透露,吉利的管理层是非常务实而且富有执行力的,而且重视人才,并给以相应的空间和氛围环境。良禽择木而息,这也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有大量的奇瑞研发人员愿意跳槽到吉利去的原因。再从吉利的营销团队看,高管如林杰、宋军、刘金良等都是吉利土生土长的年富力强的骨干管理人员,从人员的继承性大概也能窥探营销团队的稳定性。

再来说比亚迪,从电池大王到收购秦川进入汽车行业,也已经历了15年。比亚迪是目前两家中以新能源电池和相关技术见长的企业,笔者记得在2007年的时候就从业界听过比亚迪要在五年之内做到汽车行业NO.1的雄心壮志。比亚迪和行业其他两位兄弟一样,也都经历了逆向开发、快速上量、市场低迷的阶段,曾经也在市场中沉沦,好在近两年比亚迪发现了自身问题,通过设计语言的更新快速对王朝系列产品实现了更新升级,以致于和吉利产品的差距在逐步缩小,目前市场也在逐步的收复之中,但和吉利的销量和市场规模差距非一朝一夕能赶上,另外在产品序列方面的短板,如轿车和MPV车型的孱弱有待补齐。

最后说说奇瑞,奇瑞多少年来一直说自己是工程师文化,技术控,在早期其实是可以理解为逆向和复制能力强,刚开始造车就像婴儿刚学会走步,因为市场竞品少、赶上汽车高速发展的大趋势才多卖了些车,如果因此就说自己技术能力强,多少有点贻笑大方。但前期奇瑞积累的产品开发经验、流程、制度、培养的大量汽车人才,却是不容置疑的。

奇瑞早在2011年就卖出了高达近70万台的销量,此时如果将优势转化为领先能力,奇瑞可能也不是眼前的光景。奇瑞在人才和开发经验上的积累,由于在战略的缺失、国企制度的裙带官僚、管理效率低下、内耗、不重视人才等等弊端的桎梏下,再加上奇瑞偏居芜湖之一隅,领导人和企业的眼光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注:当然这不绝对,同样位于三线城市的长城汽车发展就好很多),使得发展的步伐逐渐缓慢,甚至出现了相当大的倒退。因此奇瑞也喊出了销量退出前十名也要进行战略转型的口号,熟知奇瑞的人都知道奇瑞到底改变了多少,君不见在自主品牌销量的排名中奇瑞已经排到了七八名之后了。

再说回产品层面,如果要对全新开发的汽车产品项目数量排个名,奇瑞如果排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排第一。这在前期的野蛮生长期倒无可厚非,但经历过之后再不吸取教训就是咎由自取了。目前奇瑞在车型的传承上是做的不够好最需要补课的企业,开发产品就像狗黑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东方之子、旗云、风云、奇瑞A3这些如雷贯耳的产品子品牌弃之不用,是奇瑞对既有资源的最大浪费,如今艾瑞泽烧了那么多广告资源,目前市场也是起伏不定。再者就是车型定位错乱的问题,瑞虎3作为奇瑞的功勋车型,2005年上市历经十几年不换代也只有奇瑞了,后面的瑞虎5X尺寸和瑞虎3相当,一开始居然是要替代瑞虎5,后来发现不能强行替代虎5,又改回叫瑞虎5X,如今的市场也是相当尴尬.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有一点客观的说,奇瑞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用料还是很舍得的,但在消费者明显能感知到的外观和内饰总是有让人遗憾的地方,好在现在奇瑞的产品整体也在进步。营销这块应该多做和消费者层面互动的功课,逐步去获得消费者对自己的理解和认可,然后增加品牌的美誉度,逐渐脱离靠产品和价格等层面去传播的形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败乃兵家常事,如果在成功或跌倒后,重新审视自己和行业走过的路,才是当时当今国产品牌需要面对的大课题,汽车之路不是谁走的快,而是谁走的更远,希望国产品牌能够真正实现像家电行业的崛起,实现汽车强国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汽车和奇瑞汽车哪个好一点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