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网贷欠太多能申请车贷吗?
ModelX,两年没保养。去售后推荐了四轮定位和空调滤芯和空调杀菌。
其实这几样不保养都没任何影响,纯粹是买个仪式而已。
汽车空挡能加上油,挂上拄加不上油是什么原因?
多少钱都养的起,两万公里,家里充的话总成本1200,和两轮电瓶车比也高不了多少
比亚迪加速刀片电池外供,与一汽集团合资工厂投产
界面新闻记者 | 庄键
界面新闻编辑 |
历时两年建设,比亚迪(002594.SZ)与一汽集团的合资动力电池工厂宣告投产。
2月4日,弗迪电池官微发布消息称,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汽弗迪)动力电池一期项目于2月2日正式投产。
弗迪电池为比亚迪全资子公司。一汽弗迪由弗迪电池与一汽集团合资设立,弗迪电池持股51%,一汽集团持股49%。
弗迪电池的业务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类3C电池,生产基地覆盖广东、青海等16个省份。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6万人。
根据弗迪电池此前发布的信息,一汽弗迪电池生产基地于2022年2月正式开工,总投资135亿元,工厂地处吉林省长春市。
一汽弗迪总规划产能45 GWh,首期建设15 GWh,是东北地区首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基地将生产比亚迪刀片电池,首批产品搭载于一汽集团旗下红旗品牌的新款纯电动汽车。
去年全年,红旗品牌新能源零售销量突破8.5万辆,同比增长135%,目前该品牌已有包括E-QM5在内的量产车型搭载了刀片电池。
刀片电池是弗迪电池2020年推出的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因其外形类似刀片而得名。通过高度集成化和减少结构件的方式,刀片电池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使得所搭载车辆最高可达到700公里的续航里程。比亚迪全系纯电动车型目前均已使用刀片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是目前动力电池的两种主要技术路线,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正极材料不同。比亚迪主攻磷酸铁锂电池技术。
弗迪电池称,一汽弗迪动力电池工厂全部投产后,可为近60万辆新能汽车配套刀片电池。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去年全年,比亚迪在国内的动力电池装车量105.48 GWh,较2022年增长超五成,排名国内第二位。其市占率为27.21%,较前一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排名首位的宁德时代市占率为43.11%,较2022年下降超5个百分点。
与宁德时代向汽车厂商外供动力电池不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主要供应于自产新能源汽车。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的统计,其用于自供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约为94.8%。
比亚迪也在推动其动力电池的外供,国内客户目前包括中国一汽、一汽丰田、长安汽车等。
去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在中国一汽的装机量为2.42 GWh,占比亚迪总装机规模的2%左右,是国内供货规模最大的整车客户。
在海外市场方面,特斯拉此前也多次传出与比亚迪展开动力电池业务合作。时任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在2022年年中的一段受访视频中透露,比亚迪即将为特斯拉供应电池。但比亚迪和特斯拉官方始终未对动力电池供应事宜作出明确回应。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和特斯拉是直接竞争对手。去年四季度,比亚迪纯电动车型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车制造商。两家公司去年四季度的纯电动车型销量分别为52.64万辆和48.45万辆。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以及规模优势和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比亚迪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290亿元-310亿元,同比增幅最高达到约86%。
宁德时代来势汹汹,比亚迪“开关自救”放开电池外供
在新能源汽车这场科技大战中,比亚迪正悄然改变战术。这位昔日动力电池领域的霸主,如今选择与长安汽车结盟,共同闯荡动力电池市场的新江湖。
比亚迪,这个名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早已如雷贯耳。但近年来,随着宁德时代的崛起,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比亚迪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比亚迪并未选择退缩,而是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
这次,比亚迪选择与长安汽车携手,共同成立电池合资公司,这不仅是比亚迪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一步,更是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双方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据悉,这家合资公司将选址在重庆两江新区,规划产能高达数十吉瓦时。这不仅将提升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产能和效率,更将为其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长安汽车也将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
除了动力电池业务外,双方还将围绕电池回收再制造、电池快充、移动换电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这些领域的合作,将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便利性,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当然,这场合作也并非易事。双方需要克服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才能实现共赢。但正是这样的挑战,让这场合作充满了无限可能。
从产品销售层面来看,比亚迪一直保持着稳健的步伐。其新能源系列销量持续增长,显示出市场对其产品的认可和信赖。而随着新一代产品的推出和动力电池外供的逐步展开,比亚迪的业绩有望再创新高。
此外,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调整也为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政策更倾向于支持高能量密度、低能耗的产品,这无疑为比亚迪等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回顾这场合作,我们不禁感叹比亚迪的勇气和决心。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比亚迪没有选择守旧,而是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这种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比亚迪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立足的根本所在。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合作案例出现。只有通过合作与创新,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同时,我们也期待比亚迪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最后,这场合作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中,谁将成为下一个搅局者?是传统的汽车巨头还是新兴的科技公司?无论如何,我们都将保持关注,期待更多精彩的故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