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几个城市将有大发展,华为、比亚迪先后在此布局
一种新的“前店后厂”模式,正在深圳及其周边城市形成。深圳从曾经港澳地区的“后厂”,变成了如今的“前店”,它的创新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来,深圳一些高科技企业加快了在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布局的步伐,“深圳总部、研发”+“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生产制造”的模式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标配。
当地区域经济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深圳和周边城市正在形成新型的“前店后厂”模式,珠三角内部正在重新进行产业分工,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制造业规划升级
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7700.43亿元,占GDP的39.50%,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1785.88亿元,占GDP的60.46%,同比增长10.4%。这意味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突破六成。
其实,早在2016年上半年,深圳第三产业比重就首次超过六成,二三产占比由2015年同期的41.1:58.9调整为38.9:61.1。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38.6:61.4,三产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深圳三产比重升高的背后,是当地制造业的规划升级,除了传统产业之外,深圳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也逐步在周边城市布局。比如,2013年大疆科技在东莞买地;2014年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2015年比亚迪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2016年华为终端转移落户至东莞松山湖等。
周边城市也加快了接纳深圳企业布局的步伐。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和中山)获国家发改委立项后,中山市发改局统计显示,其近3年已接纳230多家深圳企业落地中山;江门市工商部门统计,已有198家深圳企业在江门投资,设立企业法人共166户,,注册资本300.2亿元,同时,深圳企业在江门设立的分支机构达225户。可以看出,“深圳总部、研发”+“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生产制造”的模式已是很多公司的常态。
深圳市政协今年7月发布关于实体经济的调研报告称,深圳现有工业用地存量少,呈碎片化状态,已无法满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需求,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某些环节,特别是生产环节,向周边城市扩展,如华为迁往东莞、中兴迁往河源、比亚迪迁往汕尾等,形成了新型的“前店后厂”模式。
留住创新成分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以前的“前店后厂”指的是香港是“店”,深圳是“厂”,现在这一概念的变化,反映出深圳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曹钟雄认为:“深圳怎么做好这个‘店’很重要。深圳在过去多是批发零售模式,比如从国外进口关键的设备和原材料进行组装后再卖出去。未来,深圳将是定制模式,即在本地进行研发、创意和设计,或是增加总部型的企业,而这类企业一定会将部分环节向异地布局。”
深圳的制造业要大力创新、留住研发等核心环节,这已经成为当地各界的共识。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作为一座要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之城,深圳要对标的是其他国际大都市。“东京的制造业很强大,但这个比重只占到6.9%。 韩国首尔的制造业比重也仅为6.3%。深圳要保留的是创新的成分。”
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杰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制造业可以“分层”成多个环节,生产、设计、销售、总部、管理、资源调配等环节都可以剥离,不能单纯地以一个环节判断一家公司的性质。
他以华为为例:“华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分层’一下,你会发现它的2/3不是制造业,那么你说它是服务业公司,还是制造业公司?”
唐杰说:“这些环节里的部分可以分离出去,深圳要留住的是能‘上楼’的部分,尤其是研发。未来,留在深圳的应该是高端制造。”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与此同时,深圳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也将会增强。
唐杰以美国纽约为例,纽约周边的城市分布着美国最高端的工业,但是这些城市的产业又被位于纽约的研发、总部、创意中心等控制着,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各方共同发展。
“美国专利技术有67%来自于制造业,但制造业占全美经济的比重大概仅11%,这意味着制造业的专利技术占比是制造业GDP占比的7倍,而这些制造业的专利技术大多数又集中在大都市。这就是大都市要大力发展创新,与周边城市形成良性互动。”唐杰补充。
深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重新进行产业分工,也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融合进程。曹钟雄说:“过去你生产,我也生产,顶多你生产得低端一些,我生产得高端一些,或者我们生产的产品不同。未来,分工会越来越细,各城市间的资源整合能力更强。”
同时,珠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也在加快为城市间的产业融合提供配套的步伐。就拿深圳来说,自2015以来,深圳与周边之间交通接驳的预期显著加快。2015年11月,深圳地铁集团与东莞实业集团签订《深莞轨道交通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启动两市轨道交通线路对接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从深圳到东莞坐地铁最快2020年就能实现。
【原标题:深圳“放大招”,东莞惠州为何成华为大疆等深企新宠?】比亚迪汽车河源永发
关键人|对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互动,他有一个大胆的预测|行走三极 成渝问道(75)
来源:四川日报-川报观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摄影 郝飞
在前往粤港澳大湾区采访前,陈鸿宇是预定的采访专家之一。他是广东省政府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持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建设,也是一些创新探索的参与和见证者。但不巧的是,记者在珠三角城市群采访时,陈鸿宇恰巧在粤西调研。
在结束粤港澳大湾区的采访前,四川日报全媒体特别报道组终于找到机会,通过网络对陈鸿宇教授进行了专访。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互动,他有一个大胆的预测。
01 未来的开放不一定依赖海运
成渝与大湾区将有更积极的互动
记者: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都属于临海地区,而作为内陆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在开放合作方面,不具备地理优势,要如何通过政策来弥补呢?
陈鸿宇:最近广州一个研究院做了研究,谈的是沿海地区的开放优势,提出一个观点:要构建更高层次、更高目标、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要求开放的方向是全方位的,手段是全面的,多种方式的,并不一定是要靠海才能开放。
这对已有的观点是一个创新。
因为,全世界经济发展都有一个临海的趋势,全世界70%左右的城市、工业带都是靠海的,往往在海岸线100公里以内,因为海运的效果比较好。
但内地不临海,则具备了其他优势,特别是成渝地区,靠近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南、西北、中部运输距离较近。过去海运相比陆运优势比较大,但现在成渝向西,有中欧班列可以到欧洲,向西南可以到东盟,向东南可以到粤港澳大湾区,向东是长江经济带,可以到华东地区。
而广东要利用中欧班列,还要经过成渝地区。
因此,未来开放采取的方式,不一定要局限于海运。通过铁路、高速公路网,成渝地区可以更好地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同时,沿海经济带的外向型经济也在转型,需要寻找和内的紧密联系起来的枢纽,而成渝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在西南最大的枢纽,形成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辅助的大格局。
02 人才是流动的
各地不能将人才禁锢在本地
记者:让人才愿意来,来了留得住,需要哪些条件?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地区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对部分人才和产业产生“挤出效应”,这是否意味着周边地区,乃至成渝地区都获得承接的机会?
陈鸿宇:首先,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来看,香港、广州和深圳都有挤出效应,特别是到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这种挤出效应更明显。最近的案例就是华为将终端总部从深圳搬到东莞松山湖、比亚迪搬到河源和汕尾。
但产业的挤出,不等于人才的基础,这两个有关系,但又不完全融合。
因为人才也分为多种,有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的人才,深圳在做高科技研发,还要吸引一部分人才,需要管理人才、工程师等技术型人才。同时,深圳还在吸引大量大学毕业生到深圳。
由于生活成本的提升,部分人才会离开,到佛山、东莞。深圳的产业在转型升级,部分产业会转移,这部分劳动力就会被挤出。
但这种挤出,有些是积极的。一个湖南小伙子在深圳的一家企业做到车间主任,回到家乡被选为村主任,采取工业化的思路发展现代农业,他对村里每一块土地都进行了物理、化学方面的分析,想出要种什么才能更好利用土地资源,这就是一种外溢。
同样的道理,东莞一家鞋厂不景气,很多四川工人就回到老家,在郫都区建立了几十家鞋厂,因为这些人在工厂多年,熟悉制鞋的工序、技术,市场也选择西南和西北,经营得也很有起色。
因此,要用更开放的观念来看待人才,人才的外溢,要么跟着产业走,要么是带着产业来。
还有一种观点是错误的。各地都在出台人才政策,所谓的“抢人”大战,但人才本身是靠他的大脑技能,不是说在某地就是某地的人才。因此要出台政策,想办法让人才流动起来,而不是想办法将人才禁锢起来,这样的思维是不正确的。
03 500强企业的背后
站着一批供应链伙伴
记者:近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20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粤港澳大湾区有98家企业入围,占比为19.6%,其中,来自深圳、香港的企业数量依然是最多的,均有34家。紧接着是广州17家、佛山6家、珠海3家,东莞、惠州、江门、中山各1家。请问,要如何看待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现象?面向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从中吸取哪些经验?
陈鸿宇:根据发展规律,最早的城市化是从城区开始的,发展到了边际成本递减的时刻,就会产生外溢。这是一个核心区不断变大、增强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珠三角地区就是这样,香港资源外溢到了哪里,哪里就能迅速发展。
这个过程中我总结出了八个字的经验——多核,大的经济区肯定是多核,珠三角是三核或者四核,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和苏州;多圈,一般会形成多个城市群、多个产业圈;叠合,经济上、政治上、区位地理上,彼此间相互交叠融合;共生,是为了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因此,到了都市圈的阶段,要评价发展质量,要看各个产业、空间新生的耦合关系最大的整合效应,而不是看某一个区域、某一个产业的情况。
在这个基础上,我坚决反对城市之间竞争的说法,城市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只有协调发展关系,在区域间更多提倡合作。前一段时间,深圳GDP超过广州,很多专家在研究这个问题,而广州经济增速超过深圳,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以电器制造业为例,格力和美的做的很成功,不是其总部所在处的功劳,而是和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有关,因为其配套、合作的产业分布广泛,无数的中小企业合作实现的效果。可能工业机器人在顺德、电镀件、漆又在另一个城市,不能以某一个明星企业为标志来衡量区域发展强不强,更要关注到其背后的中小企业,整个产业链、产业环境,特别是发展短板。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