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的牌子

比亚迪:为什么行,凭什么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红

今年3月25日,在全球汽车界聚焦之下,全新腾势N7在比亚迪济南工厂惊艳亮相。

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再次刷新纪录,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汽车品牌。

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自2021年5月“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至今,不到3年,比亚迪便达到了第700万辆的新高度,跑出了新能源汽车的“中国加速度”。

发展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已走过了20个年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比亚迪花了20年时间做了一道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比亚迪为什么行?中国汽车为什么强?从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透视中国汽车强国之路,探寻其中的答案。

①“绿色科技”驱动:

比亚迪创造“中国加速度”

总部位于深圳坪山的比亚迪公司,是享誉全球的龙头车企。

比亚迪全球总部

2008年,比亚迪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市。

2021年5月,随着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用13年完成了从第1辆到第100万辆的跨越。

其后,从100万辆到300万辆用时1年半,从300万辆到500万辆仅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而在短短7个月里,更是实现了从500万辆到600万辆、700万辆的飞跃。

比亚迪创造了新能源汽车的“中国加速度”,而其核心驱动力则是绿色科技。

走进比亚迪全球总部,最震撼的就是,展厅内挂满6万多项专利的巨大“专利墙”。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创新,20年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千亿元。目前,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名研发人员,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万项、授权专利超2.8万项,平均每天专利申请19件、专利授权15件。

打造“人才鱼池”,比亚迪同样不遗余力。2017年获批设立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14个学科16个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

人才与研发持续赋能,比亚迪打造出庞大的“技术鱼池”。通过自主创新,比亚迪牢牢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持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变革。

本月下旬刚上市的比亚迪海豹荣耀版,是一款纯电中级车,集黑科技于一身: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等等。

家住深圳福田的市民张亮,刚刚入手了一台海豹荣耀版550km精英型,车价不到18万元。

谈及这辆新座驾,他如数家珍:零百加速3.8秒,电量从30%快充至80%仅需半小时,纯电续航长达700公里。“比亚迪在美学、安全、操控和高效方面都有明显优势,让驾驶者体验高品质纯电出行!”

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技术平台、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颠覆性技术及应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刷新纪录。

2023年,比亚迪全年累计销售302万辆,再次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比亚迪成为当年排名升幅最大的中国企业,被誉为实现新能源车技术创新与突破的“黑马”。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创造了新能源汽车的“中国加速度”,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比亚迪矢志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列。”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郭守刚表示,中国已经掌握并拥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再被“卡脖子”,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

②“品牌矩阵”带动:

比亚迪创造“中国加速度”

今年3月25日,比亚迪海豹荣耀版正式上市。作为比亚迪e平台3.0技术的集大成之作,海豹荣耀版彰显比亚迪全面践行“电比油低”的决心。

比亚迪海豹荣耀版

继2023年推出“油电同价”的冠军版车型后,今年2月,比亚迪一鼓作气,又强势推出荣耀版车型,开启了“电比油低”的新时代。

比亚迪坚持多品牌协同发展,带动产业迭代升级、高质量发展。历经20余年探索,已完成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及方程豹五大品牌矩阵的布局,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用车需求。

目前,比亚迪旗下新能源乘用车包括DM和EV两种路线,拥有汉、唐、宋、秦、元等王朝系列车型和海豹、海豚、驱逐舰等海洋系列车型。

多品牌发展战略,令比亚迪如虎添翼。在市场上,比亚迪品牌大行其道,多款车型勇摘销量冠军。

自2020年比亚迪推出汉EV以来,比亚迪以汉唐国潮之力驰骋市场,一举成为中国自主品牌首个售价20万元+,且累计销量达成100万辆的产品。

作为纯电运动轿跑,比亚迪海豹深受年轻用户喜爱。海豹在上市一周年之际,成为销量最快突破10万辆的中国品牌中级车。

比亚迪海鸥去年4月上市以来持续热销,2023年以年销量280217辆的成绩荣获A00级市场年度销售冠军。

高端品牌仰望的首款车型“仰望U8”,在今年3月达成5000台交付。仅用时132天,开创了中国百万级SUV车型销量的最快达成纪录。

多品牌协同发展,带动比亚迪全产业链优势和规模化效应凸显,助推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单周渗透率已突破48.2%,创下历史新高,预计未来3个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在本月第三周的乘用车销量榜前10中,比亚迪就占据了7席。

③“全球布局”推动:

比亚迪创造“中国加速度”

今年1月24日,深圳,比亚迪总部。

来华访问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从王传福手中接受了一台仰望U8的车钥匙,这是比亚迪向乌兹别克斯坦交付的第10000台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向乌兹别克斯坦交付的第10000台新能源汽车

1200匹超级马力,加上原地掉头、敏捷转向、极限操稳、应急浮水等创新功能,这款仰望U8豪华版赢得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的青睐。

对于比亚迪倾力打造的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德国主流媒体《焦点(Focus)》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与仰望U8比起来,即便是一些超级跑车都显得相当苍白。”

仰望U8

百万级的比亚迪仰望以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体验,在国际市场上吸睛又吸金,大放异彩,折射出比亚迪发力全球市场,推动乘用车产业国际化的努力与成效。

仰望U9

“在全球、为全球!”肩负“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使命,日益壮大的比亚迪积极布局全球市场。2021年5月,比亚迪启动“乘用车出海”计划,布局海外本地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今年3月20日,比亚迪在希腊举办上市发布会,发布元PLUS(BYDATTO3)及海豹两款车型,宣布正式进入希腊乘用车市场。

自2022年9月开始进入欧洲乘用车市场以来,比亚迪携手本地合作伙伴,将多款新能源汽车快速推向德国、英国、法国、挪威等欧洲19个国家,累计开店超过250家。

满载约4000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首艘滚装船出海远赴欧洲

比亚迪四面岀击,驰骋全球。去年7月,BYDAtto3夺得瑞典新能源销量冠军、新加坡纯电车销量冠军,并连续9个月夺得以色列全车系销量冠军;8月,BYDAtto3在新西兰夺得纯电车销量冠军;去年连续7个月里,BYDAtto3在泰国夺得纯电车累计销量冠军,在哥伦比亚夺得纯电SUV累计销量冠军。

继在泰国建设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并在匈牙利投资建厂之后,今年3月5日,比亚迪又宣布,公司位于巴西巴伊亚州的巴西生产基地综合体正式开工。比亚迪蹄急步稳,加速布局海外本地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目前,比亚迪旗下新能源汽车的足迹遍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更是成为了首个进入欧洲和日、美、韩等汽车发达国家的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市场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

比亚迪成为2024欧洲杯官方合作伙伴

去年比亚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24万辆,同比增长337%,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多的中国品牌。并跻身“全球前十大车企”行列。

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表示,比亚迪连续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并在包括欧美在内的海外市场上高歌猛进,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打破了欧美品牌独大的传统格局,彰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更向世界展示了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进入新能源时代的中国品牌力量。

④“政策扶持”拉动:

比亚迪创造“中国加速度”

如果说绿色科技、品牌和全球战略是比亚迪“加速”奔跑的三大动力,那么“生逢其时”“生在其地”则是比亚迪迅猛壮大的核心逻辑。

“生逢其时”。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的20年,正是我国大力扶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黄金时代”。在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鼓励、支持下,比亚迪一路跑出“加速度”,成长为近6000亿市值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

“生在其地”。比亚迪岀生在深圳,成长在深圳。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说:“没有深圳,就不会有比亚迪。”

深圳是全国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目前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排行榜》显示,深圳优质新能源企业、新能源中小企业、新能源投资热情集聚指数、城市综合指数均位居全国第一。

比亚迪全球总部所在的坪山区,2012年获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近300家新能源企业扎堆坪山,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充电模块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

如今,作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双第一”的全国工业第一城,深圳发布了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行动计划》,提出“200万辆、万亿级”目标。到2025年,深圳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要超200万辆,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30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70%,位居全国前列。

比亚迪同样开启了新一轮“加速跑”。投资250亿元建设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目前一期正开足马力生产,二期也部分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2100亿元。

去年6月,计划投资200亿元的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在深圳龙岗开工建设,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世界显示度的研发中心。

今年2月,比亚迪又在龙岗区竞得10万平方米新型产业用地,将建设“全球研发中心暨先进制造业基地”。

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比亚迪领跑下,深圳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加速“弯道超车”,并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加速“绿色转型”。

为什么是比亚迪



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这一成绩属于比亚迪,也属于中国汽车品牌。中国汽车产业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将为全球汽车工业变革注入“中国力量”。——比亚迪王传福。


文字丨杨杰

编辑丨天宇

随着《海阔天空》的歌声在深圳响起,王传福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满怀激动地说出了“为全球汽车工业注入中国力量”的口号,赢得振聋发聩地掌声,唤起了国人的集体共鸣。

乍看之下,这一幕像极了历史书上喊出“I have a dream!”的马丁·路德金,也让很多人将王传福的名字与亨利·福特和卡尔·本茨联系到一起。那么,为何是比亚迪喊出了这句口号,在中国汽车出口屡创新高,新能源产业领跑全球的当下,比亚迪的成功能否被复制。其低开高走的背后又蕴藏哪些不安因素呢?下面一品君带你一探其中究竟。

01

为什么是比亚迪

Part One


当下的中国车市正在经历巨变,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已经占据全球第一,中国汽车出口屡创历史新高,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等等。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变革的中坚力量,而其中自然离不开广大汽车人的耕耘与奋斗。

从第一辆国产车一汽解放下线,到比亚迪的第五百万辆新能源走出生产线,数十年的历史中,有多家品牌和产品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身影。他们有曾经的国民家轿夏利、也有国民神车哈弗H6、更有吉利帝豪、奇瑞旗云以及蔚小理等一众新兴品牌。但在荣誉和销量的排行中,我们近些年更多看到的则是比亚迪的名号,而这份荣耀着实来之不易。

早在2003年,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彼时从电池企业转型做汽车的王传福遭遇很多讥讽声音,也碰到了很多巨大的挑战。在投资者不看好媒体的质疑,用户怀疑以及诸多车企同行看不起的压力之下,比亚迪也从生产廉价轿车起步,直至去年二季度,比亚迪正式对外宣布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成为全球第一家全面停产传统燃油汽车的整车企业。

这条成长之路遍布荆棘,谈及这段经历,王传福哽咽道:“2019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当时比亚迪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背后的辛酸不易,只有我们自己更清楚。”

彼时中国汽车产业陷入困局,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跌破40%。

同样在这一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等中国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更有媒体提出中国品牌迎来“生死局”来形容2019年的那场困局之战。

也正是从2019年开始,诸多造车新品牌迎来末路,至今400余家新势力仅存数十家,更有进一步骤减之势。在一品君看来,2019年正处于新能源政策过渡阶段, 用户对中国品牌技术产品不认可,以及合资与豪华阵营的不断打压,才是多家中国车企陷入险境的根本因素。

面对逆境,比亚迪挺过来了,踏入新能源汽车“无人区”。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比亚迪已推出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

在一品君看来,技术正是成就比亚迪成功的关键支撑,从电池到底盘,从电控到混动,比亚迪用技术为自己筑起护城河,而技术专利的积累与研发,同样助力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强国。

02

比亚迪模式能被复制吗

Part Two

当下的汽车行业流行这样一句话,“人人都想成为比亚迪,人人都无法成为比亚迪”。事实上,在进入汽车领域之前,比亚迪已经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的充电电池制造商,而这无疑给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种下了成功的种子。

那么问题来了,比亚的成功能被复制么?在其背后追赶的奇瑞、吉利以及长城等品牌又能否迎头赶上,对其形成超越呢?

一品君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正可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比亚迪的成功固然可喜,其背后带动的市场新能源消费趋势,与各大品牌新能源技术研发竞赛更加值得可贺。

放眼当下,长城带来了Hi4技术,吉利开启了银河计划、广汽发布了NEXT战略等等,足见各家品牌已然加快脚步。红旗 E-HS9、东风岚图追光、长城哈弗枭龙 MAX、蔚来 ES8、小鹏 G6以及理想 L9等新车正在奋力追赶,并已经在各自细分市场成为销量领头羊。正如王传福在500万辆下线中提到的:“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在一品君看来,后续中国车市或许会出现超越比亚迪的品牌,也会有产品打破比亚迪王朝家族的统治。但毋容置疑的是比亚迪开启了新能源消费市场的新时代,作为奠基者,比亚迪与王传福已经将名字刻在了中国汽车历史的荣誉簿上。

03

高光背后暗藏隐患

Part Three

在谈及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之际,王传福多次表示,新能源车的加速变革也正推动着中国汽车从追赶走向超越。到2025年,我们估计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增长到60%以上。而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中,中国品牌大有可为;在未来三年内,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50%提升到70%,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市场份额70%是什么概念,犹记得十五年前,一品君刚刚步入汽车媒体行业的2008年,彼时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仅仅才在25%左右徘徊,那时人们的消费更多聚焦于宝来和朗逸合资品牌风光无两,甚至有别克等品牌的产品加价十余万出售。

而在王传福的计划中,三年内,留给合资与进口品牌的份额仅有30%,这是何等的霸气,又是何等的现实。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为了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当下诸多海外品牌全力提速新能源转型步伐,有车企提出“ALL IN CHINA”,也有品牌许诺重塑未来,更有德国品牌立志全系电动化,德国大众更是以投资的形式直接与小鹏汽车换取技术,各大国际汽车巨头的发力,无疑将是威胁比亚迪的隐患之一。

事实上,当下的新能源市场中,造纯电动车并不挣钱。通用、上汽大众以及广汽等多家品牌的高管均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电动车增长不赚钱 燃油车赚钱不增长。” 正因为盲目投资新能源转型不挣钱,我们看到诸多海外车企仍然处在观望阶段。韩国现代起亚集团在全球市场呈现高销量、高收益的同时,在中国市场仍然处于备战状态,而在用户新能源消费形成习惯后,比亚迪也要警惕韩系车再度“背刺”中国品牌。

但对于已经形成极大产业链规模的比亚迪而言,新能源已经步入挣钱阶段。但生产体系也是比亚迪一大隐患,与多数车企生产体系愈来愈少的工人需求不一样,比亚迪采用类似富士康的“人海战术”支撑销量狂飙。据统计,比亚迪目前已经是全球人数最多的汽车公司,超过拥有 62.6 万员工的大众汽车。但在人数接近的情况下,大众生产的汽车数量是比亚迪的 4 倍。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因为拥有最长的垂直产业链并贯彻 “人海战术”,比亚迪长期招收大量新员工,他们不断将复杂的任务拆细,让更多的新手也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诸如内饰工序一般由单个工人完成,但比亚迪会用两名工人,左右各一个。

相比于机械操控的精密,更多人工参与安装之下,比亚迪产品的品控便是值得推敲的关键。在相关第三方投诉平台车质网数据显示,比亚迪产品常年占据投诉榜前五,主要问题集中在动力系统与车身电器附件之上。

人海战术之下,比亚迪的品牌营收呈现走高之势,但仔细分析营收数据可以发现, 2022 年底,平均每个员工为比亚迪带来 74 万元营收;而特斯拉的每位员工带来的营收是 436 万元,拥有120 万人的富士康则每人平均带来 了116 万元的营收。

在一品君看来,站在500万新能源车高度之上的比亚迪狂飙之际,面对各家车企的追赶,不妨冷静思考一下,如何才能把控生产质量,并进一步提升产品口碑。

写在最后:

15 年前,42 岁的王传福从底特律出发到达美国西海岸,第一次见到了巴菲特,巴菲特询问比亚迪如何保持领先地位,王传福回答他:"We'll never,never rest." (我们永远,永远不会休息)。
当下,比亚迪同样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但其背后追赶者的步伐已然逼近。正如文章中提到的,作为汽车行业的参与者,我们要为比亚迪喝彩,也要为各家中国品牌鼓劲,更要督促一路狂飙的新能源车企深耕内功,为用户带来更加出彩的产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的牌子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