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蔡阳为何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蔡阳是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他能用自己的人头让关羽张飞尽释前嫌,也算死得其所。要是没有这一出千里送人头,普通人谁知道三国时期还有蔡阳这一号人,这么做留了千古美名,值了。
当然蔡阳千里送人头的情节是三国演义根据史实和传说中进行的艺术加工。三国志中虽然有关羽被曹操擒获并再次回归刘备的记载,但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也没有斩蔡阳。蔡阳是奉曹操之命攻打刘备时候,被刘备所杀。
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三国演义故事精彩,但逻辑稍有点牵强。关羽在曹操处斩颜良诛文丑,声名赫赫威震天下,就算和关羽关系一般都人也都尊敬佩服关羽,只有蔡阳不服。如果蔡阳只是菜鸡,完全没必要单独拎出来说,至少他也要有一定水平才有意义。难道只是为了突出蔡阳的蠢?
关羽过五关杀了蔡阳的外甥秦琪,为此夏侯惇还要追杀关羽。张辽来劝说的时候,夏侯惇说秦琪是蔡阳托付给他的,自己要负责。而张辽也说自己会去向蔡将军解释。这段对话也能看出在夏侯惇和张辽看来,两人还是比较重视蔡阳的,蔡阳应该不是那种地位很低的水货。
那蔡阳的本领大概什么水平呢?蔡阳武力不能过于低估。可以从关羽斩蔡阳和斩华雄的过程来做一个比较。
关羽杀蔡阳写的不够精彩。“关公更不打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而关羽斩华雄的时候,写的要精彩很多,不过用的是间接描写的方式。“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两段描写可以看出,关羽斩华雄斩蔡阳都没用完一通鼓的时间,大概蔡阳华雄差不多的水平。
可能就是觉得蔡阳看不起关羽却被关羽轻松斩杀这个逻辑上的不足,很多民间故事里都把蔡阳的武力大大的拔高了,甚至拔高到了关羽正常比拼打不赢的程度,需要用计策才能斩杀。
关羽打不赢蔡阳,急中生智,对蔡阳说:“咱单打独战,为何要请帮手?”蔡阳说:“我从来打仗不要帮手。”关羽向蔡阳背后一指说:“你背后那是何人?”待蔡阳刚刚回头观看之际,关羽乘他不备,提马挥刀,立斩蔡阳于马下。
但是这个又与斩颜良诛文丑只能关羽才能完成的设定发生了冲突。因此蔡阳武力也不能高估。
蔡阳的武力应该是和华雄差不多的程度,不算差,但他遇到了巅峰,能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所以被斩也不冤。他用自己脑袋让关羽张飞重归于好尽释前嫌,也算成就了一段佳话,自己青史留名。
三国中的蔡阳为何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刘备对自己的俩兄弟真好:“鞭督邮”的事迹记在了三爷的身上;“斩蔡阳”的功劳记在了二爷的头上。
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三国志先主传》)
虽然这里的“为刘备所杀”,并不一定是指的是老刘亲自动的手。但毫无疑问的是,蔡阳之死与二爷毫无关系。毕竟在刘备投靠袁绍期间,二爷还在曹操帐下呢。
刘备加上一伙黄巾草寇,就能搞定蔡阳。蔡阳的能力着实排不进三国的强将行列。
这是一个演义问题,只能按演义来回答了。
一、元老派和能力新人的矛盾
蔡阳是曹操手下的老人了,担任着汝南太守的职位。
汝南是大郡,能做此一地太守,其在曹营也算是位高权重了。但这样一个人,偏偏查不到什么功劳的信息,那说明他的权位只能说是靠资历硬堆出来的。
一个企业没有元老就没有今天,但过度依赖元老就会丧失明天。元老与能力新人,天生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鹅厂某位元从大佬,不是在某即时聊天工具的推广中,与新贵爆发激烈冲突;最后落得黯然辞职,跑到法国卖红酒去了。
像蔡阳这样的元从之臣,自身的竞争优势实在是太差了。随着有能力的新人加入,迟早会被边缘化,落得坐冷板凳的下场。
曹操的老班底,大都是曹氏、夏侯氏子弟,像蔡阳这样的外姓人是比较少的。
像曹氏宗亲还好一些,毕竟关羽就算再有能耐,还不是给咱家打工嘛。但对于蔡阳来说就不一样了,新人分享曹氏红利,可是实实在在挖他们这些外姓武将的肉啊。
发生“其余亦皆敬服,独蔡阳不服关公”这样的情况,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二、曹操奉行的一直是养狼的策略
曹操对降将很好,这一点是出了名的。
不管是对徐晃、张辽,还是长坂坡渴望得手的赵子龙,都是好的没话说。更别说是给二爷的待遇了,简直想想就让人眼红:
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初来乍到,就能朝拜天子,获得偏将军的官职;斩杀颜良,更是获得汉寿亭侯的爵位……
曹操为何要这么做呢?
其实就是在养狼:有能力的,连汤带肉都是你的;没能力的,啃块骨头都不一定有份。
刻意的在将领之间制造差距、对立,会激发其狼性,拿出更优越的状态来。
在铜雀台设宴之时,拿出一匹蜀锦作为射箭的奖励。你看那一帮的将领,简直是抢夺得“嗷嗷”叫啊,恨不得把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表现一番。
不过,采取养狼的策略的话。有能力的人自然高兴,只要肯拼就有出头之日。但随着曹氏集团的扩大,有能力的人越来越多,能力欠缺的人才自然活得越来越悲催。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能力可见一般。对于这样的人,要说蔡阳之流,心里不恨那是不可能的。
三、秦琪之死只能算做此事件的诱因
秦琪是蔡阳的外甥,过五关斩六将之时被关羽所杀。按演义里说的,蔡阳也是因为此事,而千里迢迢地找关羽的麻烦,却正好成了关羽证明自己忠诚的投名状。
其实外甥被杀,对于尔虞我诈的三国,压根不算什么事。
未来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争斗中,曹魏为了让郑文的诈降更有说服力,还不是把秦朗的弟弟“秦明”给捐出去,送了人头嘛。
问题的核心是:关羽虽走,但曹操对其的欣赏犹在!万一关羽要是回归的话,那待遇只会比现在更高!
到时候,这些能力差的元老派,恐怕连啃骨头的资格都没有了。毕竟有老虎存在的地方,鹿是很难好好生存的。
此时的关羽“千里走单骑”,显然是除掉他的最佳时机。只要仗着兵强马壮,把关羽一举拿下,对外说来,只是除掉一个叛将罢了,杀得名正言顺。
即使是曹操,也不会为了一个死人而和活人翻脸吧。
写在最后:
实力差的小人物,在三国乱世本该是小心求生存的。
但蔡阳由于早期跟对了人,侥幸坐到了汝南太守的高位。德不配位之下,难免会嫉妒能力出众的人物。
如果关羽一直在曹操身边,蔡阳是没胆子动手的。但关羽的出走以及秦琪的死,无疑是给了他最好的机会和借口。
或许单挑是挑不过关羽,但自信心爆棚之下,以为借着自己的大军可以干掉关羽的。到时候就一战成名,好好在曹丞相跟前露个大脸了。
但他好像忽略了一点,颜良可是在万军之中,被二爷给斩杀的呀。
蔡阳之死,死于他和能力不匹配的嫉妒心;这份嫉妒心,归根到底是曹操的“养狼政策”给催化出来的。
虽然取蔡阳头颅的是关二爷,但这件事的幕后种种,确实和二爷关系不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