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智能驾驶研发换帅,筹备AI芯片团队|LongChina 50独家
作者丨李安琪
编辑丨李勤、杨轩
比亚迪智能驾驶研发体系还在快速调整。
36氪独家获悉,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王欢已经离职,其负责的智能驾驶开发部被分拆整合,该部门超500名员工,大部分被分流进韩冰负责的电子集成部。
36氪此前曾独家报道,这场调整开始于去年底,出发点是比亚迪希望梳理分散在不同体系内的智能驾驶研发资源。
此次调整完成后,电子集成部总监韩冰已经成为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与此同时,据36氪独家获悉,韩冰还在同步筹备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芯片设计团队。
据了解,韩冰曾在德尔福德国任职,从事过中间件和底层系统等开发工作,其海外和技术研发背景,是比亚迪当下比较推崇的人才。
关于韩冰的芯片设计团队和比亚迪第六事业部的半导体业务如何分工,消息人士透露,“芯片的封装集成可能交给六部。”
芯片与算法业务的统一,也是比亚迪加快智能驾驶自研步伐的积极信号。
据了解,过往,韩冰负责的电子集成部主要研发操作系统、域控制器、中间件等,如今,加上算法业务和智驾芯片,团队规模超过千人。与双模系统(主要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中心、智能网联中心并列,成为比亚迪规划院的三大核心板块之一。
针对上述信息,36氪向比亚迪求证,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虽然此前王传福将自动驾驶视为“皇帝新衣”,但智能化方面的迟滞,并不符合比亚迪近年来“快鱼吃慢鱼”的作风。此前36氪独家报道,智能驾驶芯片自研计划由比亚迪半导体团队牵头。而此次项目实际启动落到规划院下,也在情理之中。
芯片是智能驾驶系统的底层载体,这建立在对智能驾驶软件的强大认知之上。据36氪了解,业内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的软件团队规模远超硬件团队。
而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等头部阵营公司,无不效仿特斯拉,在智能驾驶算法自研到一定程度后,着手芯片自研、壮大团队。
虽然车企自研芯片的逻辑还受到一定质疑,尤其是成本摊销、销量保证等商业逻辑方面,但在比亚迪去年近200万的销量面前,自研智驾芯片显得相当合理。今年以来,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狂奔速度还在继续,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车卖超55.2万辆。
不过要追上前沿玩家并不容易,比亚迪需要在智能驾驶算法自研和芯片自研两大领域同时发力。
比亚迪内部已经在加快对智能驾驶的关注度。虽然目前现有车型基本还是采用外部供应商的方案,包括百度、华为、Momenta等。但有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36氪,随着智驾团队的壮大,“目前跟一些智驾方案供应商的合作已经停了。低阶方案可能还是用供应商,高阶方案未来会偏自研。”
同样,在芯片领域,比亚迪仍然与外部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此前上海车展,比亚迪就与地平线达成了在高级智能驾驶辅助方面的合作。但这并不妨碍比亚迪自研智驾芯片的步伐。
显然,比亚迪攫取新能源市场份额、挤压燃油车企的动作还会继续。但在就像王传福所言,“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在进入新能源车的市场终局之前,比亚迪要保证自身没有明显短板。
为加强自动驾驶技术,消息称比亚迪成立新部门并大举征才
IT之家 5 月 18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比亚迪虽然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但由于在自动驾驶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因此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并开始大肆招聘,以补足这一短板。
报道称,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Stella Li)在本月早些时候参加投资者论坛时透露,该公司近期已经招聘了 4000 至 5000 名软件工程师,并表示“我们不比别人领先,但我们将在两三年内推出各种创新”。目前,比亚迪正在针对自动驾驶领域的专业人才,在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进行招聘。
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去年在上海成立了智能驾驶研究部门。此前,该公司从事自动驾驶相关工作的工程师分散在各个部门,新部门将使比亚迪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工作更加集中。
IT之家注意到,比亚迪在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国销售了约 51 万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这类汽车销量的近 40%,是特斯拉销量的近四倍。但是,在自动驾驶方面,比亚迪落后于特斯拉、小鹏、蔚来和理想等竞争对手。目前,比亚迪大多数车型使用的是博世开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今年以来,比亚迪与英伟达和地平线等芯片技术公司展开合作。英伟达的 Orin 是全球最强大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之一,将被用于比亚迪未来推出的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车型中,地平线的征程 5 则将于今年下半年用于比亚迪汉系列轿车中。据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将使该车型具备与特斯拉类似的高速公路自动辅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