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到底是什么,有何意义?
从伏羲族主导的上古四千年,到夏商周王国的中古两千年,再到秦汉帝国以降的近古两千年,中华民族凭借上古伏羲族开创的先进天文历法,确保了中华农业文明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长期领先于全球其他民族,成为历史从未中断、文化从未消亡的伟大民族。
中国境内最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延续两千年的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年)和延续千年的龙山文化(前3000-前2000年)。然而,仅凭仰韶至龙山的3000年考古遗存,很难理清夏代以前的华夏文化如何发展为夏代以后的中华文明。
伏羲族圭影符:
大地湾(前6000)
1978年以后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不仅证明了“大地湾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文化,而且证明了“天水是羲皇故里”、“天水是娲皇故里”、“伏羲生于天水”、“伏羲画卦”等无数古籍记载的史实,从而找到了华夏文化的终极基因,找到了中华文明的上古源头,找到了解密伏羲六十四卦、伏羲太极图、河图、洛书、《连山》《归藏》《周易》等中国文化核心之谜的万能钥匙。
首先需要澄清,“伏羲氏”并非个体专名,而是氏族共名。古代称“伏羲氏”,现代称“伏羲族”。“伏羲氏”是上古4000年从伏羲族祖地甘肃天水大地湾出发,扩张到黄河全境乃至华夏全境的所有伏羲族人的共名,正如“中国人”是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的共名。大地湾族群的父系Y染色体是O3,陕西半坡、山西陶寺、河南裴李岗、四川大溪、西藏卡若等地新石器时代族群的父系Y染色体也都是O3,均为从大地湾向外扩张的伏羲族。今日华夏全境的各个民族,大部分个体的父系Y染色体仍是O3,这充分证明大地湾一期至今的8000年,伏羲族始终是华夏全境的主体民族,正如源于大地湾的伏羲族文化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成分。
伏羲族阴阳卦符:
甘肃大地湾→青海柳湾→山西陶寺→河南平粮台
天水古名“成纪”的精确内涵
大地湾的考古发现已经充分证明:天水古名“成纪”,意为“成就纪年”。
上古伏羲族“成就纪年”的方式,正是作为华夏文化、中华文明第一推动力的“伏羲画卦”。“卦”的本字为“圭”,因为圭表测影正是8000年来中国天文学的第一方法。“表”是垂直于地的立木,“圭”是横置于地的刻度尺。
上古伏羲族圭表的考古实证,见于伏羲族东扩之地山西陶寺。中古夏商周继承了上古伏羲族的圭表,升级为更加精密的日晷,晷、圭音近。由于君王只有凭借圭表测影,才能颁布合于天象的历法,证明其权力合法性,因此中国宫殿之前均立象征圭表的华表。
龙山晚期(前2500年)的陶寺圭表是伏羲族圭表的成熟形态,但其源头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甘肃天水大地湾一期(前6000年)。
大地湾尽管尚未发现圭表,但是大地湾一期的彩陶盆(T3④:5)、彩陶残片(F301:73)的圭影符,中间一竖是表木,左右斜线是上午、下午的圭影,充分证明大地湾一期的伏羲族已经发明了圭表测影。
大地湾二期(前4500年)的陶文,已把圭影符系统化:、是太阳在南、正午前后的左、右圭影,合为全形圭影。、是太阳在北、正午前后的左、右圭影,合为全形圭影 。
1000多年以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地的仰韶伏羲族历法盆:四正方位的一阳爻、三阳爻,标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维方位的圭影符、,标示立春、立冬、立秋、立冬。
大地湾一期也发现了“伏羲画卦”的两大构件:大地湾彩陶盆的宽带纹,即为阳爻符。大地湾的圭影符,减去圭影符中间的表木,即为阴爻符∧。类似的阴阳爻卦,后来又见于甘肃境内的兰州下海石、永昌鸳鸯池、永昌北滩,以及青海柳湾、山西陶寺、河南平粮台等伏羲族的大量遗址。
大地湾伏羲族通过圭表测影,掌握了冬至太阳最南、圭影最长,夏至太阳最北、圭影最短的天象循环规律,于是用阳爻、阴爻的不同组合,标示圭影之象,简称“圭象”。夏代以后,根據“圭象”标示的天象循环规律,兼用于卜筮人世的祸福循环规律,于是圭+卜=卦,“圭象”改称“卦象”,“伏羲画圭”改称“伏羲画卦”。天水卦台山,正是大地湾伏羲族建造天文台之山,首先圭表测影,其次画圭纪历。
大地湾伏羲族通过圭表测影,掌握了天象循环规律;通过画圭纪历,创造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图像历,成为华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永恒基因。图像历是全球所有农业民族在前文字期普遍采用的纪年方法,所以大地湾伏羲族把天水命名为“成纪”,意为“成就纪年”。
伏羲连山历、神农归藏历原理图
伏羲族史诗《黑暗传》明确记载了成纪伏羲氏“画卦纪历,达于神明”的不朽伟业:
圣母忽然身有孕,成纪地方生圣君;
成纪地方在何处?甘肃巩昌氓州城。
伏羲仁君观天象,日月星辰山川形;
才画八卦成六爻,六十四卦达神明。
上古伏羲族的两大图像历
大地湾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证明了“伏羲画卦,以卦纪历”是确凿不移的史实,而且解密了上古4000年的伏羲族两大图像历:连山历、归藏历;进而解密了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周代《周易》的起源之谜。
连山历是大地湾伏羲族和仰韶伏羲族的早期历法,以东七山、西七山为地面坐标,亦即《山海经》的《大荒东经》《大荒西经》记载的十四座日月出入之山:冬至到夏至的上半年,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夏至到冬至的下半年,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每半年南北位移七山六谷,一谷对应一月,六谷对应半年六月。西周《周髀算经》的“七衡六间图”,即源于此。
由于伏羲族的早期历法是连山历,所以伏羲族的别名是“连山氏”。又在方言口传过程和文字记录过程中,讹传或别写为“列山氏”、“烈山氏”、“历山氏”等。
归藏历是龙山伏羲族的晚期历法,以伏羲六十四卦的六爻,对应六谷。阳爻的多寡和位置,标示太阳的位置;阴爻的多寡和位置,标示圭影的长短。
商代《归藏》的十二辟卦如下—
阳仪六辟卦:复↗临↗泰↗大壮↗夬↗乾
阴仪六辟卦:姤↗遁↗否↗观↗剥↗坤
上半年6个月,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北“归”,阳气渐盛而阴气渐衰,所以阳仪六辟卦是阳爻渐多,阴爻渐少。其中春分泰卦是三阳三阴,标示阴阳平分,昼夜等长;夏至乾卦是六爻皆阳,标示圭影最短,白昼最长。
下半年6个月,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南“藏”,阴气渐盛而阳气渐衰,所以阴仪六辟卦是阴爻渐多,阳爻渐少。其中秋分否卦是三阴三阳,标示阴阳平分,昼夜等长;冬至坤卦是六爻皆阴,标示圭影最长,白昼最短。
由于伏羲族的晚期历法是归藏历,所以伏羲族的另一别名是“归藏氏”。
夏代《连山》仍以伏羲六十四卦计历,其名承袭早期伏羲族的连山历。商代《归藏》也以伏羲六十四卦计历,其名承袭晚期伏羲族的归藏历。夏代《连山》、商代《归藏》的第一功能都是以卦计历,第二功能才是以卦占卜。商周之际,文字历取代了图像历,所以“文王演易”重排了伏羲六十四卦的卦序,《周易》不再以卦计历,唯一功能是以卦占卜。但是《周易》仍然大量保留了源于上古伏羲族的连山历、归藏历和夏代《连山》、商代《归藏》的天文历法遗意,比如《周易》所言伏羲氏“仰观于天”,正是夜观星象;所言“俯察于地”,正是昼测圭影;所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正是以卦计历的伏羲象数易要义。
←伏羲十二辟卦太极图
→伏羲六十四卦太极图
伏羲六十四卦和伏羲太极图的历法初义
伏羲六十四卦和伏羲太极图,都是伏羲族的图像历符号。卦象(圭象)用于记录圭影,兼有象、数二义:卦象对应天象,爻数对应历数。太极图则是卦象的合成图:阳爻转化为太极图之白,阴爻转化为太极图之黑;卦象的阴爻阳爻,严格对应太极图的黑白构成。
伏羲十二辟卦:每卦的上卦和下卦,分别对应一节气,合为二十四节气。每卦的六爻,一爻对应一物候,合为七十二物候。十二辟卦的卦象,合成内圆的十二辟卦太极图。
伏羲六十四卦:内圈60卦360爻,1爻计1日,合计360日。每5卦30爻,计1月30日。每15卦90日,计3月90日。外圈4卦,1卦计1日。内圈每15卦计90日,加外圈1卦计1日,合为每季91日,四季364日。平年“归余于终”,冬至坤卦上下卦各计1日,全年365日。闰年“归余于中”,夏至乾卦上下卦各计1日,全年366日。六十四卦的卦象,合成内圆的伏羲太极图。
伏羲六十四卦用于计历,历代文献称为“分卦值日”,证据无数,此举三例。《淮南道训》曰:“旁行周合六十四卦,月主五卦,爻主一日;岁既,周而复始。”《易纬·乾凿度》曰:“以卦用事,一卦六爻,一爻一日。”《汉书》孟康注:“分卦值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卦为三百六十日,余四卦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
由于伏羲卦序的内圈60卦始于复卦、终于剥卦,所以伏羲族史诗《黑暗传》如此颂扬伏羲六十四卦、伏羲太极图的天文历法妙用:
六十四卦分造化,剥极而复判天人。
天有三百六十度,循环往复运期神。
近代以前的人们,普遍以为伏羲太极图是五代道士陈抟的发明。但是现代考古发现了陈抟以前的夏商周,以及夏代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均有大量的伏羲太极图,同时揭示了伏羲太极图实为伏羲卦象的合成图。
夏代以后,伏羲六十四卦和伏羲太极图首先被数字化为河图、洛书,成为中国天文历算学的最高象征;进而又用中古文字历替代了上古图像历,导致其天文历法初义失传,于是后人把伏羲六十四卦仅仅视为占卜符号,把伏羲太极图仅仅视为神秘符号。改朝换代,历史兴废,夏代《连山》、商代《归藏》亡佚,于是上古伏羲族文化与夏代以后中华文明的连接桥梁中断了数千年。尽管商代《归藏》曾在晋代出土于河北汲郡的战国魏襄王墓,1993年又出土于湖北荆州王家台的秦墓,由于中间缺环太多,未能受到充分重视。但是秦汉以后,《周易》作为上古伏羲族图像历的唯一遗物,仍被奉为“群经之首”,两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
大地湾“大庭”是中华宫殿的祖殿
大地湾四期(前3500年)的原始宫殿(F901),面积420平方米,是夏代以前华夏全境最大的单体建筑,亦即史籍记载的伏羲族“大庭”。《遁甲开山图》记载:“女娲氏没,大庭氏王。”证明大地湾伏羲族在大地湾四期从母系社会“女娲氏”时代,进入了父系社会“伏羲氏”时代,建立了强大的伏羲族酋邦,建造了“亞”形“大庭”,因而史称“大庭氏”。
大地湾“大庭”的“亞”形结构,上古时代已经随着伏羲支族的四方扩张而广泛传播,比如又见于陕西临潼姜寨(F47)。中古夏商周的明堂,乃至中古夏商周的王城,均为“亞”形结构,充分证明大地湾四期的伏羲族“大庭”是夏代以后中华宫殿的祖殿。
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终极源头和核心基因
综上所述,8000年前的大地湾,正是上古伏羲族的祖地“成纪”。大地湾文化是上古伏羲族的早期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则是上古伏羲族从大地湾向黄河中下游东扩以后继长增高的中期文化和晚期文化。
天文历法是农业民族的最高知识,也是农业民族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伏羲族凭借先进的天文历法,创造了繁荣发达的农业文化,因而又称“神农族”。通过上古4000年的地域扩张,伏羲族从大地湾扩张到黄河中下游和华夏全境,成为华夏全境的主体民族,伏羲文化也成为8000年来华夏全境的主体文化。
从伏羲族主导的上古4000年,到夏商周王国的中古2000年,再到秦汉帝国以降的近古2000年,中華民族凭借上古伏羲族开创的先进天文历法,确保了中华农业文明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长期领先于全球其他民族,成为历史从未中断、文化从未消亡的伟大民族。
由于大地湾文化既是伏羲族的祖族文化,又是华夏文化、中华文明的源头文化,所以我把以大地湾文化为起点和核心、探索上古华夏文化史的新学,命名为“伏羲学”。伏羲学足以贯通8000年华夏文化史和4000年中华文明史,足以证明天水大地湾是华夏文化和中华文明认祖归宗的第一圣地。
天水伏羲庙的匾额,大书“一画开天”四字。正是“伏羲画卦”的“一画开天”,成就了8000年华夏文化的开天辟地。
304不锈钢波纹管品牌哪个好?
伏羲是什么呢?伏羲当然不是东西,他是个人,是个伟大的人。但是,在古代传说中,伏羲又不像是个人,而像是个怪物,因为他的形象是人首蛇身。这个形象总让我想到魔术表演的蛇身美女头,为什么是这么种怪胎呢?有一种说法十分合情合理,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与一个字有关,这个字就是“道”。我们注意一下“道”字的写法,上面是“首”字,下面是“辶”,这个文字构成,象不象“人首蛇身”呢?伏羲是得道之人,古代的道,就是宇宙真理,他就是“道”的化身,因而后来居然被描成人首蛇身之形象,实在搞笑之极。
伏羲是古代公认的圣人之一,又称为庖牺或包牺,从这个名字来看,大致可以推断出他的主要贡献。“庖”字如果作动词解,就是“烹调”,如果作名词解,就是“厨房”;“牺”就是牲畜,是人工饲养的牲口。
在人类早期,食物的得来,无非两大途径:其一是采摘野果;其二是捕杀动物。在人口数量相当少的时候,食物并不紧缺,大自然有丰富的供给。随着人类不断地征服动物界,生存空间不断拓展,人口也变多了,这时食物就成问题了。
树上的果实,会随着季节不同而不同,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供应是不稳定的。而对动物的捕杀,也使得动物的数量在减少,狩猎到的食物也变得不稳定。人工饲养因此成为稳定的食品来源,在这个过程中,伏羲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既是畜牧业的鼻祖,还是美食的先锋。
据说伏羲是个大发明家,发明结网打鱼的方法,用兽皮缝制衣服等等。然而,他的贡献绝不仅仅在于物质层面,而是上升到精神层面。在远古英雄中,伏羲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
《易经》是这样描写这位圣人的:“古者庖牺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的眼界不仅仅局限在人自身,而“观象于天”、“观法于地”,探寻天理,探寻人与宇宙的关系。
伏羲是第一个用“数”与“图”的方法去理解宇宙万物的人,从这一点上说,他确实充满哲学家的气质。八卦就是八个卦相,每卦由三个爻构成,爻又分为阳爻与阴爻。八卦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通俗一点说,这是一种朴素的宇宙模型。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对宇宙真相不断探索研究的历史。没有哲学思想,就谈不上什么文化,因此伏羲对宇宙开创性的思索,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