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第三次炮轰比亚迪:编织再“大”的格局,也掩盖不了内心的慌张
8月14日,长城汽车CTO王远力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编织再“大”的格局,也掩盖不了内心的慌张。并配了三张图片,分别是比亚迪介绍蒸发排放专利、比亚迪旗下部分车型更换高压油箱时间表和质疑前述专利未获批。
长城汽车最近频繁与比亚迪正面“硬刚”,长城汽车 CTO(首席技术官)王远力8月11日通过个人微博表达了对比亚迪“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视频的看法,称中国汽车企业必须直面竞争的现实,“如果只是口头上强调在一起,那还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此前,长城汽车曾公开举报比亚迪部分车型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今年5月,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 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本文源自热点快报
长城和比亚迪引发的高压油箱争论,黑不提白不提就过去了?
长城和比亚迪关于高压油箱的争论,大家知道最终的结果会走向何方吗?在这里我大胆预测一下,最终这件事,黑不提白不提就过去了。是不是跟大家想象的两个品牌相互持续对立,继续互撕的结果不一样啊。为什么这件事肯定会不了了之呢?听我来分析。
【比亚迪没有否认使用常压油箱,但通过了排放测试】
比亚迪在声明中并没有否认使用常压油箱,但是比亚迪也的确通过了排放测试,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是可以正常上市销售的。至于比亚迪是如何通过了排放测试,目前网上很多消息是说比亚迪有一项专利。即使用户在纯电模式下,发动机也会时不时的启动,以达到消除蒸汽的目的。
其实我们从比亚迪的声明中也能看出来,国家标准是在3000公里磨合后进行测试,长城则是在450~670公里进行了测试。按理说行驶里程越长,蒸汽越多,那为何比亚迪在3000公里后,蒸汽就少了呢?肯定是内部消化了。而450~670公里的时候,还不足以启动发动机。所以我是相信网上的传闻,比亚迪使用了一个很好的“技巧”,满足了国家的排放标准。
【海外版是高压油箱,国内版是常压油箱,比亚迪的压力也不小】
近日,有博主在微博披露了比亚迪王朝系列秦、宋和汉的插混版车型在出口国外市场时,均采用高压油箱;而针对国内市场的版本则采用低压油箱;而其他品牌的插混和增程车型则均使用了高压油箱。如果属实,这意味着比亚迪车辆在国内外实行了“双标”。不过,旋即该汽车博主对此澄清,比亚迪插混车型在国内有两种方案、高压油箱和低压油箱都有,彻底打消了市场疑虑。
但不管怎么说吧,比亚迪的压力肯定也不小,因为长城实名举报之后,坐实了比亚迪没有使用高压油箱这一事实,而广大用户们,才不管是不是符合环保,用户只知道高压油箱成本高,常压油箱成本低。用户不能接受低成本的车。所以比亚迪的压力也不小。
【长城销量不如比亚迪,“杀敌800,自损1000?”】
而长城的压力更大,因为长城作为吹哨人的角色,社会舆论也都盯着长城汽车呢。而且这场举报大戏中,长城和比亚迪双双在股市受伤严重。其中长城汽车25日和26日分别下跌6.17%和4.27%,而比亚迪则下跌了2.41% 和3.37%。长城汽车的股价下滑明显比比亚迪股价下滑的更厉害。也就是“杀敌800,自损1000?”,这显然对双方都不是一个好结果。
而且目前长城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上,明显不如比亚迪。因此长城举报比亚迪,会被外界解读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所以长城即使最对了事,也输掉了口碑。
【长城的根本目的,看似是举报比亚迪,实则是揭露了排放测试的标准不完善】
其实长城的根本目的,看似是举报比亚迪,实则是揭露了排放测试的标准不完善。在长城汽车眼中,比亚迪使用了技术的“技巧”,钻了国家排放法规测试的空子。而长城汽车则是一门心思的去花更高的成本研究油箱去了。
因此长城真正希望的,是国家能够将排放测试标准进一步细化,从而提升整个新能源企业的共同进步。那为什么非要举报比亚迪呢,只是因为比亚迪现在销量高,是国内最牛的新能源品牌,举报比亚迪,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结:
长城和比亚迪,都是国内知名的汽车品牌,不管谁受到损失那都是国家的损失。所以这件事儿,很可能就黑不提白不提过去了。等这件事的热度慢慢退去之后,国家可能会悄悄的完善排放测试标准,相信用不了多久,高压油箱会普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