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底盘松散

体验过华米OV的AI消除功能后,我们找到了AI手机的最优解

作为当前全行业共同的焦点,AI自2022年末开始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在写作、修图上,或是在创作音乐、动画中,它均展现出强大的能力。相较于GPT、Sora等「专业」工具,对我们普通用户而言,最常接触的还是手机上的AI功能,而这些功能里,「AI消除」更是最简单、易上手的一项。

截至目前,中国主流六大手机厂商里均接入了AI消除功能,其中OPPO在不久前举行的微博之夜上将这项功能的妙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混乱的晚会里消除掉无关紧要的路人和背景,让每位明星都能以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大众视野前。近期,华为Pura 70系列「突袭」开售,小雷在其详情页中也发现,华为将「AI消除」功能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上,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图源:雷科技摄制)

那么问题来了,每家厂商都将「AI消除」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但到底哪一家会做得更好呢?带着这个疑问,小雷决定对几款热门机型的「AI消除」功能进行横评,以五种不同场景拍摄的图片,测试它们各自的消除能力到底表现如何。

AI消除,各显神通?

本次测试我们选择了OPPO Find X7、vivo X100 Pro、小米14和HUAWEI Pura 70 Pro+四款机型作为测试机型。

1.使用体验:一步到位仍是最优解

「AI消除」已经成为大多数用户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AI功能之一,这意味着其易用性相较其他AI功能更高,也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OPPO、vivo都将「AI消除」放在图片编辑的一级菜单里,用户只需找到这个选项即可开始使用。而小米则需要进入到「AI创作」、「魔法消除」,再点击右上角的「Pro」,才算是启用了AI技术进行图片消除。

(图源:雷科技摄制)

华为单独将「AI修图」功能拎了出来,而除了消除之外,华为的AI修图还包括了提亮、校正、文本优化等。不难看出,在AI修图的部分,各品牌的思路略有不同,OPPO、vivo更注重触及率,于是它们将AI消除功能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华为则是将所有AI修图的功能进行一个集合,让用户明确了解自己正在使用AI技术对图片进行编辑。至于小米,还是一如既往有些保守,必须开启「Pro」才能进行AI消除。

(图源:雷科技摄制)

2.简单消除:AI细节相当丰富

多数用户在使用「AI消除」功能时都是想要消除在拍摄过程中意外「乱入」的物体,比如误入镜头的小猫、小狗等。我们在第一轮测试中选择了比较简单的场景,图中背景比较简单,需要消除的物体轮廓清晰,相对来说压力不算太大。

(图源:雷科技摄制)

在第一轮测试中,OPPO、vivo、小米、华为均展现出了强大的「AI消除」能力,其中OPPO、华为不仅完美消除了图中的小猫,还对背景的地砖缝隙进行重新生成,补全了因消除导致的缺陷。小米和vivo的「AI消除」对物体的处理最干净,但AI生成的背景有些不足,vivo整体偏亮、小米则是偏暗。

(图源:雷科技制图,从左到右依次为vivo、OPPO、小米、华为)

3.路人消除:复杂场景还是难以招架

提到「AI消除」,自然不得不说到它们在路人消除上的努力,尤其是OPPO在微博之夜的一战封神,更是让人了解到原来AIGC也能有如此妙用。而第二轮测试,我们就将重点放在路人消除上,看看这几家厂商的表现究竟如何。

(图源:雷科技摄制)

第一张图我们选择了不是太难的机场路人图,需要消除的对象是位于图最中间的一男一女以及他们的行李箱。vivo和OPPO的处理方式有些类似,尽管需要消除的主角被处理得很干净,但重新生成的部分往往比原图其他部分更亮,视觉上不够和谐。小米的「AI消除」虽然也能将人物消除干净,但重新生成的部分似乎分辨率有些不足,涂抹感也很重。至于华为,在这张图里表现最好,画面和谐自然,也没有明显的纰漏。

(图源:雷科技制图,从左到右依次为vivo、OPPO、小米、华为)

事实上,各品牌的消除效果各不相同,但总体效果都不算太差,比如vivo、OPPO和小米,通过后期简单调色,画面就能恢复到和谐的状态,日常发布朋友圈、微博这些平台,肯定是够用了。

第二个场景则要复杂得多,不仅是一张夜景照片,同时需要消除的路人数量也非常庞大,需重新生成的部分大约占据全图的20%,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图源:雷科技摄制)

在这个场景中,华为的表现依然遥遥领先,不仅主角消除得最干净,重新生成的背景也符合整个场景的调性,包括对光影的处理、广告牌的纹理等,都非常自然、真实。在路人消除中,OPPO最大的优势依然是细节到位,虽然路人的影子没有消除得太干净,但画面整体还是比较讨好眼球的。相对来说,这个场景对小米和vivo的压力都比较大,处理效果表现一般。

(图源:雷科技制图,从左到右依次为vivo、OPPO、小米、华为)

严格来讲,这个场景里每一家都算不上「完美」,毕竟这个场景光影复杂,需要消除的对象也比较多,手机毕竟只花了10秒左右的时间去处理,最终呈现这样的结果,个人认为这已经是兼具效率和效果最平衡的处理方案。

4.风景消除:自然难度颇大

除了消除路人之外,「AI消除」最常见的场景还有消除风景中的一些杂物,比如海滩上的矿泉水瓶、大山上的垃圾等。这一轮测试,我们选择了一张一艘船在海上的照片,虽然这艘船作为消除对象正处于画面中间,算不上难度很高,但如何处理消除后的背景,这就非常考验大模型的生成能力了。

(图源:雷科技摄制)

只看消除能力的话,OPPO、vivo、小米和华为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唯一的遗憾就是OPPO对船只的边缘识别不是很精准,需手动调试一下才能生成较清晰的内容。而说到AIGC生成,其实各家的表现都不是太好,相对而言,华为重新生成后的画面更自然一些,但海浪的细节还是不够精准。

(图源:雷科技制图,从左到右依次为vivo、OPPO、小米、华为)

总体来讲,目前支持「AI消除」的主流手机品牌在消除能力的表现上都算让人感到惊喜,其中OPPO和华为对需消除的对象处理都能满足基础需求,而vivo、小米则是在操作上更丝滑,处理速度更快。

AI消除,重点其实是生成

图像消除在移动端的应用可以追溯到若干年前,在智能手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时就已颇具规模,例如Google推出的Snapseed APP,其消除能力也相当强大。但在过往,「消除」往往就是纯粹的消除,即用简单的涂抹工具,消除掉需处理的对象,但这样的处理过于粗糙,基本处于不可用的范围。

(图源:雷科技摄制)

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消除」带来了突破口,相比起传统的消除能力,AI时代的「消除」功能更重视消除后的内容填补,这就需要依靠大模型对画面整体的理解、分析,最终生成符合图片实际的内容。

从结果来看,OPPO、vivo、华为都能精准地理解图片的内容,并且在消除后的内容生成上,也贴近原图所要表达的想法,例如路人消除和风景消除两个场景中,它们的处理的效果都非常好。

小米的「魔法消除」,可能是AIGC参与最多的一家。在这张抓拍场景里,我们想要利用「AI消除」去除图中疾驰的外卖小哥,这个场景对于AI最大的压力在于需处理的对象不够清晰,甚至很难认识到这是一个「正在开电动车的人类」。小米的「AI消除」,甚至将这位小哥识别成了一台单反相机,虽说结果不算太精确,但我们能感受到,小米的确将AIGC应用到了这个场景里,而非「偷工减料」地进行消除、降噪,然后呈现给用户。

(图源:雷科技制图)

同样充分利用AIGC的还有OPPO,在测试的几款机型中,只有OPPO能够完全脱离网络进行「AI消除」,且速度也不算慢。OPPO的端侧+云端和纯端侧两种模式下,生成的内容相差不大,唯一的区别在于识别速度和生成速度,后者会略慢3-5秒时间,大体上让人满意。

(图源:雷科技制图)

不难看出,目前各家都将「AI消除」放在AI手机众多功能里最核心的位置上,但各家的态度和处理方案都略有不同,比如OPPO和小米,生成能力更具优势;华为和vivo更重视处理速度和处理结果。无论如何,「AI消除」的确是用户最直观地感受到「AI」技术于手机端的实用意义,假如这项功能的表现更加完美,也能够促使更多消费者考虑为其买单。

AI消除,为何成为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

自OPPO将AIGC消除作为OPPO Find X7系列AI手机的主打功能之一后,手机市场卷起了「AI消除」的风,换句话说,不支持「AI消除」的手机很难被认可为AI手机。

但为何一项看似平平无奇的AI功能会成为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呢?

(图源:雷科技摄制)

首先,AI技术落于手机领域,它很难让实现的功能过于专业化。举个例子,以ChatGPT、Copilo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具,它们往往以专业型工具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这使得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AI可能只能从事非常专业的工作。但手机一直以来给人们的形象就是综合型工具,更多时间人们只把手机当作娱乐工具,而AI功能里,诸如文章摘要生成、自然语言对话等,或许很难照顾到大众的需求。

与之相比,大多数用户都有「修图」的需要,无论是出于娱乐恶搞的需求,又或是纯粹想要美化图片,编辑照片都是必备的一项工具。AI的加入,让更多「废片」有了重获新生的可能性,间接提升了用户的摄影热情。

(图源:雷科技摄制)

另一方面,「AI消除」最核心的部分其实依然是「生成」,利用这项功能,手机厂商可以获取海量的图片内容数据,训练其自研大模型对图片的理解能力,转而提升它们在影像上的AI能力。比如,小米已经在14 Ultra上首发了AISP,即利用AI大模型辅助超30倍变焦的成像,以提供更好的摄影体验。这的确是将AI融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绝佳例子,随着各家大模型能力的提升,以及芯片算力的跃进,在未来,AI辅助修图、成像的方案也将会越来越多。

当然,从体验上看,目前各家的「AI消除」表现都不能说十分完美,尤其是面对一些复杂场景,其细节部分还是很容易「露馅」。但「AI消除」从无到有仅仅一年多时间,能够达到如今这种处理速度和处理效果,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修图需求。我们还在期待,希望更强大的「AI消除」算法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手机修图、手机摄影,变成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北京车展)将于4月25日-5月4日隆重举行,本届车展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是“汽车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的风向标。

届时,包括比亚迪、小米、AITO问界、小鹏、蔚来、理想、极氪、极越、长安深蓝等头部品牌将悉数登场,除新车型“大比武”外,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智能座舱的演化和AI大模型与汽车的结合,都将是重要看点。雷科技旗下“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的账号电车通将派出报道团前往北京现场,进行一线专业报道,敬请关注。

Lab测试:为何说比亚迪唐PHEV骨子里就是美系肌肉车?看完秒懂

文/韦波

这是国内唯一能做到“5秒破百”,不把保时捷卡宴放在眼里的自主品牌SUV。至今依然对第一代比亚迪唐前翼子板上的彩色大号字体“542(5秒破百,四驱,双模)”,以及常常被小白消费者误读为“4.9升运动版”的车尾“4.9s”记忆犹新……浓浓的一股土豪气,隔了好几年都能闻到。自从请来了沃尔夫冈·艾格主管设计之后,不得不说,比亚迪唐进化了很多——虽然车尾上还有“4.9s”,但如果在国内搞一次SUV设计评选,比亚迪唐绝对有实力入选。

我们本次测试的是插电混动的比亚迪唐2018款2.0T全时四驱智联创领型(7座),官方指导价27.99万元人民币。为了叙述方便,以下简称为“唐PHEV”。强调一下,由于路况、湿度、气温和周边环境的不同,所以不同道路条件下测试的加速、刹车、静音性以及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参数,仅作参考,不能够作为对比依据。

钣金工艺在自主品牌中堪称楷模

我们在唐PHEV上选取的钣金缝隙测量点共有4对8组,分别是引擎盖靠近A柱下端左右缝隙、引擎盖前端靠近车灯的左右缝隙,尾厢门上端靠近后挡风玻璃左右缝隙,尾厢门下端靠近底部的左右缝隙。基本上可以这样说,这4组数据足以反映一款车的钣金拼装水准。

.从测量结果不难看出,唐PHEV的引擎盖略向右偏,引擎盖左前缝隙明显比右前缝隙大。不过令人惊叹的是,尾门上的四组数值,居然完全一致——这是“Lab测试”有史以来测到的最均匀最对称的结果。由此见得,唐PHEV的钣金工艺其实还算不错,在自主品牌中堪称楷模,给个90分不为过。

漆面工艺还需加强

我们选择的车漆测试点为引擎盖上6个不同的测试点,基本上这一组数据就能反映一款车的车漆整体工艺水准。

从整体来看,唐PHEV车漆偏薄——其实薄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影响唐PHEV车漆表现的,是第2测量位置的车漆相对于同一平面的其它部位,误差达到了10微米左右。换句话说,在喷涂精度控制方面,唐PHEV还需提升。

唐PHEV的引擎盖上冲压出了一对左右对称的折折线,折线外侧斜面上,以及车头部位,漆面厚度并没有明显降低,这说明唐PHEV的喷涂工艺针对一些斜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喷涂标定,从这一点上看,比亚迪还是蛮用心的。

动力和刹车都很强,操控一般……

我们试驾的唐PHEV为四轮驱动,搭载151kW/320Nm的2.0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辅以前后轴上分别为110kW/250Nm以及180kW/380Nm的两台电动机,匹配6速双离合变速箱,综合输出高达441kW/950Nm。这个账面数据在国内100万以下的车型中绝对是首屈一指!

从0-100km/h加速曲线图上看,唐PHEV起步瞬间,双离合变速箱保护程序介入明显,但得益于电动机的大扭矩输出,所以起步时依旧产生了明显的扭矩转向现象,车身有明显的侧向加速力。开始测试的时候,电量并没有完全充满,而是只剩下40%,所以最好成绩只有5.40秒,和“4.9s”相去甚远。尽管如此,这样动力表现也算是变态了——尤其考虑到这款车的车重高达2.8吨!

此外,唐PHEV最大加速力居然出现在第二挡,其实这也不难想象——如果第一挡就全力输出,以950Nm的扭矩来看,轮胎一定会被点燃!此外,唐PHEV的加速力和电池电量有很明显的关系,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测试成绩也明显开始逐次变慢——最慢的一次甚至达到了7.6秒。

在100-0km/h刹车测试中,唐PHEV的表现可谓是相当惊艳!我们连续测试了9次,35.54米的最好成绩出自第4次测试,9次测试的平均成绩达到了37.80米——其实市面上半数车型的最好刹车成绩都未必能达到37.80米。唐PHEV有如此顶尖的刹车热衰减表现,比亚迪首席底盘调校工程师汉斯·柯克功不可没。

不过就操控而言,唐PHEV的表现就只能说“一般”了——0.952G的过弯操控极限,不算好,也不算太差,只是和动力还有刹车表现比起来,落差有点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亚迪唐颇有美系肌肉车的风范——别和我谈什么操控,爷生来就是为了在400米直线加速赛羞辱你们这些渣渣的……

引擎振动过滤表现不算好……

唐PHEV的引擎怠速最大振动幅值为0.062mm——说实话,这个数值有点偏大。实际上在测试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费了一番周折,因为常规状态下唐PHEV挂P挡启动时,汽油引擎不会点火,所以完全没有振动。只有切到运动模式时,发动机才会强制点火,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测出引擎的怠速振动。

运动模式下,我们在方向盘上测到的怠速方向盘最大振动为0.017mm——这个成绩也只能算一般般。

静音表现值得称赞

在关闭娱乐系统、空调以及车窗的前提下,我们测试了唐PHEV在怠速(运动模式)以及40km/h、60km/h、80km/h匀速状态(经济模式)下的车内静音性。其中行驶状态下的车内静音测试,我们选择的是干燥平直路面,并采用定速巡航来控制车速。

运动模式怠速状态下,唐PHEV的引擎转速达到900rpm,车内最低噪音为42.0dBA。传统意义认为,最低怠速噪音低于40dBA就可算“好”,低于38dBA则算得上是“优秀”,但鉴于唐PHEV动力系统的独特性,对于这个成绩我们不作评价——如果不是挂在运动模式下,唐PHEV启动时是完全不会产生振动的。

切换到经济模式,在40km/h、60km/h、80km/h匀速状态下,唐PHEV最低车内噪音分别为51.9dBA、54.2dBA以及57.6dBA——原本我们误认为在40km/h匀速下测得这样好的成绩,是纯电行驶的原因,后来我们发现在测试过程中汽油引擎是一直保持有转速的,这一点在图片中可以清晰地被看到。

80km/h是一个典型的测试速段,因为很多车在这个车速下的车内噪音都会突破60dBA。由此可以看出,唐PHEV行驶状态下的车内静音整体表现相当不错。

车内空气环保毋庸置疑

我们试驾的这辆唐PHEV出厂时间是2018年11月,离现在有4个月了,算得上一台“准新车”。

将测试仪器归零并校正,熄火关窗关门关空调,放入测试仪器,待读数稳定之后记录检测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唐PHEV车内甲醛以及TVOC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都是相当低的,在这一点上,比亚迪做得还是相当到位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底盘松散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