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买车经历
趣谈天干地支
比亚迪买车经历
天太冷,女儿上下班骑电瓶车近40余分钟的路程,实在受不了了,选择买比亚迪电汽车,就当可以不受风霜雨雪的代步电瓶车,挺好的。
离家最近的绍兴越城4S店当然成了首选,直线思维,说走就走,骑电瓶车就直接去看了。不料,导购买车者,一直在一厢情愿地帮助我们计算贷款买车。美其名曰:“用别人的钱来买车”。小编最怕这种算计式的、诱惑式的、自我沉醉式的购车引导方式:“为您考虑”。实在受不了啦,拍拍屁股走人。他花了很多时间手写出来的表格也不让我拍照留存,幸亏女儿早已拍下了,事情发生还是在2023年11月14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车没有买成,但是事情惊动了柯桥比亚迪4S店。估计是信息可以相互交流,有个张妍女士与女儿交换了微信。在2023年年末,她来催促了:年末年初有电汽车补贴,可以来买车。因为本来就准备买,只是买卖环境不好而望而却步。
搭了顺风车去比亚迪柯桥店,先有张勇先生接待客户,一次就谈妥各项事情。再有张妍女士负责付款及签订各项合同,还有保险、牌照,一切都非常顺利。
回头想想:两店经营理念不同。比亚迪柯桥店,站在整个绍兴区块想问题:拿电汽车补贴,是要去拿新昌块,相互调剂、相互帮助。自己的店有没有利润可以不谈,为顾客抢汽车补贴是大头,绍兴市居住的人得到,哪一个人都行。而比亚迪越城店,先考虑自己做一笔生意的利润,格局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向便不相同,结果也不相同。这是外实力。
推销贷款购车
内实力:比亚迪柯桥店中午还给予吃便菜饭、茶、点心供应;比亚迪越城店给二瓶矿泉水了事,不知道客气点。本来我还准备着,迟了请比亚迪柯桥店招待我们的人员吃餐中饭,结果是他们请吃中饭,还吃了二次中饭,一次购买、一次提车想想都好笑。
未来社会都将是竞争状态,团队团结一致外打格局,内修诚心,坐拥地势优越性将不复存在,路程远近已经不再是优势。写此文,向比亚迪柯桥店的张妍女士、张勇等人表示感谢。也对买车必须贷款的格式生疑,用户怎么付款不事先问一问,先帮您贷款,是什么一厢情愿的神操作?
《比亚迪4S店》
柯桥腾飞格局兴,商家福民心意诚。
利益一家成昨日,强行贷款死胡同。
2024年1月15日
比亚迪这个全球第一,绍兴“在一起”
一
日前,比亚迪官宣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由此成为全球首家抵达这一里程碑的车企。
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数度哽咽,泪洒现场,深情喊出“我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在一起!比亚迪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背后,也有“绍兴制造”的贡献。
绍兴嵊州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作为弗迪电池在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布局,项目一期从签约、拿地、开工到通线,仅用时285天。
这是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之一,也是绍兴制造向好向上发展的见证。
二
长三角是中国汽车产业高地,在产业链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绍兴作为首批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亚迪之于绍兴,不仅仅是一座新能源汽车工厂,更是绍兴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的精彩一笔。
8月16日,温暖主持召开绍兴全市外向型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家当前发展情况和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
这已是温暖不到半年时间,第3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
此前两次分别是:
2023年4月24日,绍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企业家座谈会,温暖面对面听取企业家当前发展情况和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发展诉求;
2023年5月10日,绍兴市委书记温暖主持召开全市外向型企业家座谈会,与14位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开展交流。
这次座谈会主题为何聚焦制造业?
温暖表示,制造业是绍兴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主动力,企业家是主力军、主心骨,为绍兴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制造业发展、没有企业家精神,就没有绍兴的今天,更没有绍兴的未来。
今年7月26日,绍兴市委召开九届四次全会,作出“五创图强、四进争先”的决策部署,实现宏伟目标,制造业是根基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5月18日,2023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并首次颁发“浙江制造天工鼎”。
绍兴市以及越城区、上虞区、新昌县荣耀夺鼎。
这只鼎,是继大禹鼎、平安鼎、创新鼎之后第4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颁发的鼎类奖项,代表着浙江的“制”高荣誉。
绍兴一举捧回四鼎,足见制造业实力之强劲,潜力之巨大。
绍兴制定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4151”计划,助力制造业变革发展。
2023年上半年,绍兴全市生产总值3622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列浙江全省第二位。
其中,绍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1%、11.9%、11.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3.9、7.1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3%、13.7%。
四
昔日的“酒缸、酱缸、染缸”,今天的“芯片、药片、刀片电池”,绍兴制造业正在发生精彩蝶变。
近年来,绍兴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成功创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视觉四大新兴产业平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一大批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惊叹:“浙江的投资环境很好,特别是绍兴。”
眼下,比亚迪嵊州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二期正在火热建设中。
温暖指出,绍兴始终对制造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打造更高能级的发展平台、更加高效的协同机制、更有力度的扶持政策、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更懂经济的专业干部、更显亲清的政商关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绍兴制造基业长青。
绍兴制造业正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全速奔跑,破浪前行。
新闻多看点
她多看了一眼,救回一条命!
绍兴市拟提拔任用市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8月28日起,印花税减半征收
事关食盐、海鲜产品!绍兴重要通知
“城”势而上丨绍兴,什么是立身之本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佳莹 全琳珉 苗丽娜
绍兴人是幸福的:在家门口坐上地铁,只消一个小时就能接上四通八达的杭州地铁网;搭上宽敞的城际列车,宁波也近在咫尺……
然而,这样的幸福也是把双刃剑。
交通越来越便捷,环伺身侧的杭州、宁波对绍兴的虹吸效应也会愈发强烈。浙江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绍兴融杭联甬打造网络大城市”,绍兴也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的目标。
“网络大城市”是新概念还是破局策?绍兴如何破解客观存在的虹吸效应,在“左右逢源”中夯实立身之本?
在强邻间突围
早些时候的西施之争、王阳明之争,虽有些意气使然,但客观上体现了绍兴与杭甬之间的紧密的关系。
如今,绍兴民间还常常会有这样的流言:听说柯桥要并给杭州了?上虞要划给宁波了?
笑谈中,投射出绍兴的尴尬。
去年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开通不久,涌金君曾前往绍兴采访。当时,当地就对地铁带走的客流量会否远大于引入的,存在过疑问。
同时,绍兴的东西两端,分别是上虞、嵊州、新昌和柯桥、诸暨。这些强县(市、区)曾因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和地理区位因素,与周边的杭州、宁波联动较多,反而稍稍“冷落”了市中心的越城区,形成了两头大中间细的哑铃结构。
除了交通因素,有专家分析,近些年绍兴更感围城之局的根本原因,还是发展模式的变化。
绍兴经历过块状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年代。画出近20年绍兴GDP增长曲线图后会发现,前十年间这条曲线与排名第三的温州并驾齐驱。然而从2014年开始,曲线便平缓下来。2016年绍兴在浙江各地市GDP增速排名中更处末位,之后才逐渐回升至2021年的全省第三位。
当前,在传统资源驱动方式和县域整合能力难以为继的背景下,各地正在经历“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的快速转型。绍兴在县域经济时代靠成本优势崛起的传统产业,因环保压力逐渐增大、产品附加值不断压缩,发展面临瓶颈;而在城市经济时代,撬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动能变成了人才和创新资源,这恰恰是最易受虹吸效应影响的领域。
正如今年初绍兴市委一次务虚会上分析的,要加快从全市域、大湾区乃至长三角的更大空间集聚优化配置资源,培育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两年,绍兴最让人惊艳的集成电路产业便是这一思路的试水。从大手笔引入中芯国际开始,绍兴集成电路主导产业产值从几乎“零起步”一路飙升至2021年的400亿元,正大步向千亿规模迈进。
“选准一个空间足够大的产业,锁定一个差异化竞争的领域,通过引入在产业链上具有绝对优势的龙头企业,快速吸纳链上企业群。”
一位深度参与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崛起的业内人士说,周边很多城市都想发展集成电路,但都缺乏绍兴这样“绝地反击”的强大决心和魄力。
循着这一打法,近两年,绍兴还破釜沉舟式地引入比亚迪、敏实集团等行业巨头。嵊州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是比亚迪在浙江单体投资最大、产值最高的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前后只用了8个月。今年5月下旬,绍兴又拿下了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滨海项目、敏实科技项目等……
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绍兴的突围路径是有迹可循的。”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柯敏看来,在广州和深圳两座大城市之间,依然可以崛起佛山、东莞这样的万亿GDP制造业强市,置身其中的绍兴同样有机会,成为杭甬“双城记”发展廊道中的制造业脊梁。
当好“金扁担”
如果说集成电路的打法为绍兴的破局实现了“点上开花”,那么,网络大城市则是绍兴全面突围的最新谋划。
什么是网络大城市?绍兴相关负责人这样解释:网络大城市是一种更加扁平化、更具灵活性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对内,它存在多个职能中心,在空间上彼此分隔,又能通过各自的功能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体系;对外,它是一个开放系统,既能在区域内多维连续与协调发展,又能与相邻区域竞争合作。
在业内专家看来,提出建设网络大城市的主要原因还是绍兴要进一步摆脱县域经济的路径依赖,由“县域”向“市域”转型,从“节点”向“网络”提升,全域整合资源,实现高效分工,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城市。而网络化这种多中心集聚、扁平化治理的形式,是最适应绍兴现状的打法。
强化市区对其他市县的辐射能力,这些年,绍兴持续推进“三区融合”(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三区融合)。但过去的发展模式有其惯性,不是说停就停的。
“绍兴需要在中心城区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化来打通内部循环,集聚要素资源。”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说,内部循环更加顺畅后,杭州、宁波也能通过绍兴联系得更紧密,“金扁担”的作用会更加凸显。
对于绍兴来说,建设网络大城市有两张网很关键:一是交通网,二是产业网。
绍兴地铁站标识
交通上,通过完善城市路网,缩短各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为人流物流的畅通打好基础。
今年,绍兴将重点推进交通实施类项目77个,包括建成杭绍台高速城区段、绍兴地铁1号线等服务杭州亚运的交通项目;续建金甬铁路、杭绍甬高速、杭州中环柯桥段、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等融杭联甬、市域互联项目;开工建设杭绍台铁路二期、柯桥至诸暨高速等项目。
产业上,调整优化各个区域的产业布局,通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给新兴产业腾挪更多发展空间,增强绍兴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绍兴目前正以滨海新区与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为龙头,依托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把以往零散分布在各地的工业功能区整合提升为7个各具产业特色的工业园区,并合理布局在每个县市区,形成一个导向明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是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新区则是杭州湾“四大新区”之一,毗邻宁波前湾新区,通过建设这两个核心区域,杭绍甬之间的产业连绵带能因此补足,相互之间的产业协同更有默契。
需注意的是,网络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如何在建网的过程中,既达到多中心集聚的效果,又不会削弱绍兴作为一个整体的市域竞争力?
“发展模式要由单兵作战向一体发展转变。”绍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全市一盘棋的思路非常重要。
例如空间布局上,把绍兴8279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来谋划——支持越城“中心崛起”、柯桥“东融西同”、上虞“拥江西进”、诸暨“杭绍同城”、嵊新协同发展。
坚持一体化与协同化推进,用交通通其经脉,产业重铸血肉,绍兴方能在融杭联甬的同时,全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