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宋用油充电

宋plus dmi车主有感而发,高速别去充电

宋plus DMI提车六个月后有感而发,我从燃油轿车车主转变成为比亚迪宋plus DMI车主,宋plus DMI的日常表现我非常有发言权,买车之前对比过燃油车、轿车、其它品牌新能源汽车,综合比较后最终选择了宋plus DMI这款车。

总结以下5点

1、技术稳定可靠,超级混动DMI可油可电,比亚迪是最先进入新能源的车企,放弃燃油汽车全力发展插混和纯电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那么选择龙头产品绝对错不了。

2、油耗真的低,平常上下班充电也方便,在市区开99%我都选择EV纯电模式,市区开车完全不需要加油,节能环保。高速回老家200多公里加200元汽油跑个来回还剩大约80元的油,比之前的1.6L大众轿车还要省油半年下来总共不到700元油费(这些油费主要是跑长途才加的)。

3、市场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非常大,月均销量超4万辆,口碑很不错,小区里面有很多比亚迪新能源车主,秦plus、元plus、汉、唐各式各样的都有,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都对比亚迪很满意,部分车有点小毛病那是在所难免的。

4、智能化高,大液晶仪表+电动旋转PAD是我女儿的最爱,上车她自己呼叫小迪播放她喜欢的音乐,我非常喜欢云服务功能,起床后开启空调,洗漱完毕后到车上非常暖和,如果车在外面停放还能自动除霜。

5、SUV大空间体验非常舒服,三连杆独立悬架对于家庭而言舒适性非常好,我们不需要极限超控车辆,使用底盘堪比BBA。

补充一点,高速上DMI的车真的不需要去服务器充电,1.6元一度电非常贵,和HEV混动模式下的能耗没什么区别,所以将充电桩留给纯电动车主吧,混动车就别去参合了,浪费时间浪费电,关键是比油耗便宜不到哪里去。

增程不配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技术角度来说,或许确实如此

?

在面对燃油车时,新能源车车主们总能做到统一战线,捍卫自己更具有“先进性”的选择。但是面对尚属有限的充电设施这一问题,分属纯电动,以及非纯电动(插混、增程)的新能源车车主们,反而起了“内讧”。就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中,有关“插混、增程与纯电动车抢高速充电桩”的争论也上了热搜。这并非是相关问题第一次被抬上热搜,稍微搜索一下,就能发现包括去年的十一假期在内,这种现象就已经不乏争议。“内讧”的背后,当然是国内潮汐特点的高速需求,与高速公路充电设备数量之间的矛盾。而且在这种潮汐特点下,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内,指望高速的充电设备能够按“上限”满足需求,恐怕也不太现实。那么针对这一矛盾,我们不禁要问,仅从纯技术和理性的角度来说,插混和增程车型,有必要在高速环境下“抢”纯电动车车主们的充电桩吗?

满油满电跨省都没问题,何必高速浪费时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旦踏上自驾出游的道路,就能深切理解“地大物博”这四个字。比如说,从北京自驾至广州,里程就超过了2000km。而东西方向,从上海至成都,自驾距离也接近2000km大关。这还只是在人口稠密区域的假设,如果把目的地放在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整个自驾的单程距离超过3000km甚至4000km也并非难事。照这样来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新能源车,都免不了在高速路况下补能。但这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补能频率。

以纯电动车为例,虽然目前无模组电池与底盘一体化基础的加持下,单次续航突破1000km变为可能。但一方面,这类产品由于价格和选择局限性,尚不是市场主流。其次,与燃油车相反,高速状态下,纯电动车的能耗水平一般要比城市工况更高。以能耗控制属于第一梯队的特斯拉为例,结合油耗(能耗)类网站,以及车主论坛、口碑反馈等渠道,我们已知特斯拉Model 3的城区能耗普遍在15-16kWh/100km左右的水平,而其高速能耗基本需要到17kWh/100km,甚至更高。这其中甚至还有诸如五一、十一长假,在气候温度上的帮助。否则,无论是对冷气还是暖气的重度依赖,都会进一步加重纯电动车的补能压力。总之,以目前“有能力跑高速”的纯电动车,普遍CLTC标称续航在600km左右的水平来看。在留有一定应对拥堵、路线变更,甚至是保护锂电池等因素的冗余状态下,高速路况做到300km左右进行一次补能,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存在。

而插混与增程车型的逻辑就不是这样了。从目前的宣传口径来看,满油满电状态的插混与增程产品,其单次最大续航里程普遍在1000km以上。这其中有没有水分,或者说有多少水分呢?我们分别以插混和增程路线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比亚迪宋PLUS DM-i,以及理想ONE(数据较多)为例。比亚迪宋PLUS DM-i这类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一般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区工况的使用存在。但这并不影响在内燃机的加持下,它们一起贡献超过1000km的续航表现。因为按前面测算特斯拉能耗的方式类似,我们综合整理下来,比亚迪宋PLUS DM-i在有电状态下,其高速工况的油耗基本在6.5L/100km左右。这与同级别燃油车跑高速的油耗基本类似,所以对于驾驶员而言,这一能耗水平并没有突破认知,也就不存在跑到服务区“抢”充电桩了。

至于增程这边,以理想ONE为例,毫无疑问更加依赖自身携带的超过40度的大电池。虽如此,在满电出发的状态下,这块电池在高速状态下能够支撑的续航里程依旧有限。那我们再看燃油部分,由于车身尺寸更大,且携带电池包更大导致车重增加,诸如理想ONE等增程式车型在高速油耗上的表现其实并不美丽。再加上那台未升级的增程器,根据统计的结果,理想ONE的高速油耗基本可以达到10L/100km左右。按它55L的油箱,以及加上纯电续航来看,理想ONE在完全高速工况下的单次续航里程,大约在650km左右。即便如此,插混与增程车型,也完全能够轻松应对诸如环长三角、珠三角等“省内/周边”级别的出游需求,且行程中几乎可以做到不补能。至于说面对更长的旅途,大部分插混车型基本也能够应对。只不过对于增程而言,只能说是补能的灵活度更高。既然对补能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也就不存在所谓“抢”充电桩的必要了吧。至于抬杠说考虑的都是“满油满电”状态,满油这点很好解释,满电不就是满足省钱的需求吗?不会有愿意在高速上排队充“高价电”的车主,有计划上高速之前不会把电充满的吧。这也引入下一个话题,那就是需求上也许不需要,但从省钱角度来说,是否有必要上了高速还把插混、增程车型当纯电开?

就当纯电跑高速,真的省钱吗?

其实结合前面的计算吗,讨论插混车型就当纯电来跑,已经是个“伪命题”。一方面,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基本都在100km左右,诸如比亚迪怼到200km以上的插混并非主流。再结合高速纯电能耗增高,对于纯电续航较少的插混车型而言,一次充电的续航能力恐怕只够跑到下一个服务区。而且由于插混车型大多并不会携带大容量电池,所以车重方面控制相对较好。从前面对比亚迪宋PLUS DM-i的高速能耗统计来看,其高速油耗只要在不亏电上高速的情况下,基本与同级别燃油车差距不大。相对省油的燃油工况,与过于繁琐的充电体验,叠加之下也就难怪少有插混车型“占用”充电桩的现象了。

对于增程式而言,其测试工况下的纯电续航基本在200km左右的水平,即便考虑到高速电耗的增加,再1-2次充电补能的前提下,覆盖“省内/周边”级出游需求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在不纠结时间成本的情况下,仅针对补能价格来聊,增程式车型跑高速只用电是不是比用油要划算呢?以前面聊到的理想ONE为例,我们采信相对极端的能耗数据,即高速油耗10L/100km,以及高速电耗25kWh/100km来对比(再次强调极端条件下)。单价方面各取整数,即燃油价格取8元/L,高速高峰期充电价格2元/kWh计算。仅以理想ONE做参考的情况下,高速工况采用燃油补能方案,百公里需要约80元开销,而纯电补能方案同样里程需要约50元。从百分比来看,这个差异确实不算小,但从净值来看,即便往返需要1000km高速,也不过能省下约300元能耗支出罢了。结合长假期间高速与服务区的状况,花更多的时间排队去充电,是不是一件可取的事情,只能说见仁见智了,至少我是不能理解的。

插个题外话,如果说觉得拿理想ONE这种大块头车型来做测算显得“不公平”,其实更小尺寸的增程式车型,遭遇的问题也是相对的。以深蓝SL03为例,在尺寸更小,且轿车身材的车型上,其电耗与油耗也是对等下滑的。只不过相对的,其电与油之间的开销差异换算成货币之后,其净值更小。所以与纯电“抢”充电桩的问题,主要就集中在了纯电续航相对较长,且车身较大,耗能较多的增程式车型上。但结合前面算下来并不大的支出差价,以及特殊时间背景下的使用效率来看。回归到增程式的整体发展路径本身,其实不如纠结增程器的技术迭代,以及油品兼容上是否可以进一步下探,以缩减消费者在加油时的开支。虽然增程式从市场角度来说,是以纯电应对绝大多数城市工况需求,再以内燃机增程器作为“保险”托底。但面对这份托底,厂家还是应该站在技术角度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而不是将这份焦虑推向特定环境下的市场。

比亚迪宋plus dmi,充电连接指示灯常亮,车辆能充电,但无法上电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新能源汽修案例,这是一辆比亚迪宋plus dmi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故障现象是组合仪表上显示充电连接指示灯常亮,车辆可以充电,但是不能上电。

充电口没有插枪,测量交流慢充口,CC与PE的电压为5伏,是正常的,这样就排除了cc信号与地短路的问题。现在没有插枪,CC线路也没有与地短路,但仪表上充电连接指示灯却一直点亮。这是什么问题呢?如何检查?根据交流慢充控制逻辑,和BYD车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决定先检查BMS的唤醒信号。

把车载充电机的低压插接件拔掉,打开点火开关,用万用表测量插头第6号针脚与地的电压,是11.8伏,这就排除了BMS的唤醒线与负极短路的问题。

把插接件重新连接好,发现这个电压被迅速拉低到9伏。

根据控制原理,判断应该是车载充电机内部有问题,把这个电压拉低了。分解车载充电机,发现车载充电机内部有水汽和水珠,可能是这些水造成电路轻微短路。

分解车载充电机,把车载充电机内部的水处理干净,并进行了烘干。处理完毕后装车测试,在没有擦枪的情况下,仪表上充电连接指示灯不再点亮,上电成功。

插上充电枪,连接显示正常,并开始充电。

案例小结:能够快速排除故障,得益于对比亚迪交流慢充控制逻辑的认识,知道信号的传递及控制关系,因此就能找到关键点进行检测,从而锁定故障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宋用油充电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