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比亚迪规划院组织架构调整:整合智驾智舱、成立海外研究院
汽车日报 邢秋鸿
[ 行业] 2月26日,据国内媒体报道,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网联中心与智能驾驶中心将整合,共同成立智能化技术研究院,原智能网联中心主任刘柯和智能驾驶研发中心主任韩冰,均纳入其中。
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网联中心与智能驾驶中心将整合,共同成立智能化技术研究院
知情人士称:“智能化技术研究院中,产品管理中心已经横跨智驾和座舱业务,其他部门仍是智驾开发中心和座舱开发中心的子部门,保持着独立。”懂车帝从接近比亚迪的消息人士处了解到,消息属实,目前规划院架构调整已经结束。
比亚迪规划院的架构调整,是智能化技术战略的重要落地。1月16日,在比亚迪梦想日上,比亚迪发布行业首个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璇玑”。璇玑架构集合了比亚迪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包括易四方、DMO、e平台、云辇、三电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技术在内。
比亚迪发布“璇玑”智能架构
据比亚迪集团副总裁、规划院院长杨东生介绍,璇玑架构由一脑(中央大脑)、两端(云端 AI、车端 AI)、三网(车联网、5G 网、卫星网)、四链(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组成。
其中,“中央大脑”可实现对多种Soc芯片的兼容,还能通过芯片解耦带来算力的扩充。主控芯片AI模块为通用的GPU架构,搭配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存算的任意分配,按照功能需求调整算力方式,做到无缝切换和适配未来的算法模型,让汽车的功能可以实现快速迭代和进化。
王传福:比亚迪未来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
虽然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仍然坚持,“现阶段无人驾驶无论从法律法规还是技术的成熟度来讲,都不具备落地条件。比亚迪绝不能让用户为不成熟的技术承担安全风险。”但是,不妨碍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加大投入。王传福介绍,比亚迪未来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用“整车智能”技术路线引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传比亚迪工程院改制:推行中心制,仰望和腾势拥有独立研究院
据36氪报道,负责承担研发工作的比亚迪工程院于近期进行了改制,主要内容是将原先工程院内的部级部门转为中心。在调整过后,比亚迪工程院将下辖十余个研发中心,研发方向覆盖电动汽车、底盘、车身等多个对应的技术领域。由此,各个中心将变为一级组织,此前的各部将转为中心下属的二级组织。
此外,针对电子电器、数字化等关键业务,比亚迪也将在工程院的改制中新增相关的业务部门。
工程院还将针对比亚迪旗下的中高端品牌增设独立研究院,分别为仰望研究院、腾势研究院与新品牌研究院。每个研究院将独立配备负责各品牌总体开发与车身、底盘、电子电器等零部件研发的下属部门。各品牌研究院的负责人几乎都来自于比亚迪重要车型的开发总监。
此前,比亚迪的研发人员有着很强的内部流动性,据员工透露,有的工程师前一天还在负责某款车型的研发,第二天就被调到了另一个项目组中。在改制后,随着独立品牌研究院的设立,比亚迪旗下各品牌将拥有更为清晰的人才组织架构。
比亚迪也希望通过研发层面的独立进一步推动旗下各品牌的运营独立,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提升公司整体的运营效率。
在此次改制前,比亚迪工程院曾长期采用部门制管理,组织架构很少有大型调整。但随着比亚迪的不断扩张,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旗下多个品牌的新车需求使得比亚迪的研发压力大大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改制的不断推进,中心、独立品牌研究院与新部门的增设,比亚迪工程院乃至整个比亚迪的研发体量将得到进一步扩大,研发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不过,据内部员工透露,改制目前尚未全部完成,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产生关键影响的软件相关中心目前就还没有明确具体的下设业务,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在比亚迪内部也还没有完全显现。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的研发体系由工程院和规划院两大核心机构组成。工程院主要负责整车设计开发、造型设计、零部件设计开发、整车与零部件检测等业务,规划院则负责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取得技术突破。
历史更悠久的工程院成立于2003年8月,比亚迪多款经典车型均出自于工程院之手。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工程院已在深圳、上海、西安、长沙、郑州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是比亚迪稳固市场份额,销量冲击新高的关键之年。对于一个将300万辆作为全年销量目标的电动汽车巨头来说,比亚迪正在试图补全自己的全部短板。
此前,比亚迪率先对自身较为落后的智能化领域进行了调整,电子集成部总监韩冰被任命为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比亚迪规划院也对智能驾驶业务进行了改动。韩冰此前在演讲中透露,比亚迪在智驾操作系统以及域控制器等关键软硬件设备上基本上可以做到自主可控。
随着负责整车设计和开发的工程院完成改制,研发能力的提升有望帮助比亚迪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
36氪独家|比亚迪工程院改制:推行中心制,成立三大品牌研究院
文|韩永昌
编辑|李勤 杨轩
比亚迪工程院——这个成立了近20年的研发巨轮,正在启动变革引擎。
36氪独家获悉,近期,比亚迪工程院已经悄然改制:原来工程院内的部级部门已经改为中心制,如电动汽车技术开发中心、底盘技术开发中心、车身技术开发中心等10余个中心。
工程院和规划院是比亚迪整车的两大研发核心单元。其中,工程院设立最早,成立于2003年,体系也最为庞大。
有员工向36氪讲述,比亚迪工程院此前长期施行部制管理,几乎少有大型调整。而今伴随着比亚迪业务体量快速增长,这个沉寂已久的研发巨轮,也开始转向承载规模更大的中心制。
“‘中心’变成一级组织,‘部’成为中心下的二级组织。”消息人士告诉36氪。这意味着比亚迪工程院的研发体量将进一步扩大。36氪也了解到,采用中心制后,比亚迪工程院也将新增不少关键业务部门,例如与电子电器、数字化相关的中心。
此外,工程院还将下设三大品牌研究院,分别为:腾势研究院、仰望研究院和新品牌研究院,每个研究院下设总体部、车身部、底盘部、电子电器部等多个部门。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各品牌研究院的院长已经就位,几乎都是之前关键的大车型总监。
36氪此前曾独家报道,比亚迪的这场组织调整在年初开始,其目的是推行汽车品牌独立运营,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当然,对于不少员工来说,目前部制改革在内部引发的影响尚不明显,例如软件相关中心下设业务尚不明确。但也有资深工程师透露,后续整车开发中的软件和算法业务不会少,以最近比亚迪推动的“云辇”底盘悬架系统为例,需要大量视觉感知技术,这些都需要承载单元。
在工程院组织架构变革之前,比亚迪内部人员在各个品牌间的流动十分常见,“前一天还在负责比亚迪汉的工程师,转头就去了仰望。”因此,品牌研究院的独立有助于梳理组织架构,形成一套健康的内部赛马机制。
工程院与规划院是比亚迪整车部门最粗的两条大腿,工程院负责整车设计和开发,规划院则负责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突破。在电动化的上半场,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已经帮助比亚迪坐上了全球新能源车销冠的宝座。
今年是比亚迪稳固市场份额,再次冲高的关键年,同时也是行业内公认的,即将开启智能化下半场的过渡年。比亚迪在电动技术和智驾技术上同步发力。
在电动化领域,比亚迪仅电池研发团队就有上万名成员。据36氪了解,早在2018年开发第一代刀片电池时,比亚迪就投入了100多位不同背景的博士进行研发,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刀片电池的结构与电化学体系的适配问题,将两块砖头大小的方壳电芯改良成为了第一代长刀电芯。
而比亚迪的制造能力也随着产能爬坡与销量提升逐渐释放,“一个100GWh的工厂在四个月内就能建成投产,如果比亚迪想要增加产能,可能就是几个月的事。”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说。
在智能化的短板上,比亚迪的目标也像在电动化领域一样,将所有核心技术打通,并进行充分验证。实际上,与工程院的变革同步,规划院也在进行组织升级。
36氪此前报道,比亚迪规划院智能驾驶业务完成调整,电子集成部总监韩冰成为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对于智驾技术进展,韩冰也在公开演讲中透露,比亚迪对智驾操作系统、域控制器等软硬件基本可以做到自主可控。
新能源的赛道上,比亚迪已经快速崛起,但仍需时刻谨慎,不可留下明显短板。
因此,今年正准备冲击300万销量目标的比亚迪需要一个更加高效的的管理体系,工程院的这次调整是比亚迪迎接更大规模销量的内部保障,也是比亚迪管理体系愈发成熟的一次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