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f6落地价

广汽比亚迪生产什么车型?

有什么丢人的,我老婆就开着宋max,很好开啊,快两年了没什么大问题,我还等着宋max换上超级混动立马去换。自己喜欢就好,看别人眼色干嘛。

比亚迪是哪个城市的品牌?

车辆好了,自然不会丢人。

二十载蝶变:汽车跑出“中国速度”

新能源汽车一路上扬,正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回望2001年,国务院启动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为这一行业起飞吹响冲锋号。此后约10年时间,以公共用车为主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活动,再度按下加速度启动键。

如今,一系列数字不断翻新,写下的是这一行业傲人成绩——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821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大跨步扩容,产销已经实现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细分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度过了“初建期”,目前正处于成长期以及良性循环中。

新能源汽车蝶变只是一个缩影。过去20年,我国汽车工业正在上演“中国速度”,产销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时至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一举超越日本,并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亦不断提高。

在政策驱动下,我国汽车产业的智能革命正在到来,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我国汽车新时代的标志。

一场突围:产销连续14年稳拿第一

2001年,彼时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轿车产量仅有70万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二年(2002年),中国轿车产量增加至110万辆,一年时间突破百万大关。

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资汽车公司的准入限制逐渐放开,福特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丰田汽车等国际汽车品牌接连涌入中国市场。可以说,几乎全世界主流汽车制造商都开始在中国市场合资建厂。

市场参与者爆发,也让中国市场进入了繁荣时期。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登上新高峰,全年乘用车产销量达到500万辆。时至2009年,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并以48%和46%的增速跃居世界第一位。这也是中国汽车产销首次超越美国,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

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度刷新纪录,突破2000万辆大关,创下全球历史新高。到了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700多万辆和2688万辆,连续14年稳坐全球第一宝座。

汽车行业驶入快车道,同样改变市场格局。在过去几十年,合资品牌长期占据我国六成左右市场。随着迈入电动化发展轨道,国内汽车市场已成为自主品牌掌握话语权的阵地。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不足34%,到了今年前9个月,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4.6%。

不仅如此,外资品牌主动向自主品牌抛出橄榄枝,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的合作都意味着自主车企开始向外资车企技术输出,中国汽车市场出现新合资模式。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自主品牌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价格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积极探索市场发展,加速布局包括电动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技术,以更符合消费市场需求的产品迅速实现快速增长。

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我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将加速提高至60%。

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挑起大梁

我国汽车行业崛起,新能源汽车的身影随之壮大。

2001年国务院启动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明确了能源安全、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的目标,形成了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组成了由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基础。

十年磨一剑,2009年再次启动以公共用车为主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活动。当年上海车展,比亚迪F3DM、F6DM、e6以及奇瑞瑞麒M1-EV、众泰汽车2008EV等新能源车型亮相。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正式发布并明确两个目标——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见证了这一重要历程,据其回忆,在政策及产业上下游各方面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披荆斩棘。“2009年提出‘十城千辆’,开始没有几个城市真正达到千辆,然后坚持,克服困难前行,一步步推进,走上快速发展道路。”他认为,造车新势力赋予行业的活力以及传统车企积极探索创新,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550万辆,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出台,明确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2035年成为市场主流的发展目标。

“目前新能源汽车这棵‘幼苗’逐渐成长起来了,尽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差池,但行业上下及时调整、纠偏和改进完善。新能源汽车处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叶盛基表示。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曾公开表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迈入了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也是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增长极。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今年1-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乘用车的61%,其中,第三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份额达到65%,优势越发明显。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不断出圈。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约70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34.9%。今年上半年,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42.4%。

颜景辉认为,电动化之外,智能化也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和重塑的动力,智能化成为汽车革命下半场竞争的关键。

出海三级跳:中国品牌打动世界

阔步扬帆出海,汽车行业正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的力量。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为338.8万辆,同比增长60%,这一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汽车出口总量。

追溯至200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为2.2万辆,并主要以货车出口为主。2003年开启增长趋势,到了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100万辆。不过,2013年至2020年,这一数字长期徘徊在100万辆左右的水平。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一路“开挂”——2021年和2022年,先后超越韩国和德国。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三年实现三级跳,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海外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品牌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外观设计、产品质量管控、服务体系发展等多个方面与合资企业差距不大,甚至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表现超过合资品牌。

中国汽车出口大幅增长,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贡献。崔东树表示,其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车出口暴增,而且出口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此外,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就是进入了新能源发展的机遇期,以新能源为主的自主品牌出口与燃油车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处于出口布局的初级阶段,大部分车企以成品出口为主,以及不同国家复杂的政策、投资环境、消费环境。

欧盟委员会10月初决定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国汽车强势出海,刺痛了欧盟神经,不过,许海东认为,单靠贸易手段无法阻止中国车企的崛起,出口之路还会继续。

回顾我国汽车行业过往二十载,腾飞成为一个鲜明标签。我国新能源汽车迈过一个又一个关键门槛,开始迈向全球市场。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创造了更好的契机。业内认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呈现更好的汽车产品、更完善的服务体系,也将会打造更让消费者信赖的中国汽车品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贾宁

比亚迪卖得最好的那款车可能下调至7.5万?性价比能追上宝骏?

SUV市场形势大不如前,旗下SUV逐渐被边缘化,比亚迪希望用低价进行自我救赎。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比亚迪宋2.0L车型的新车申报信息。除车身高度以外,整车外观均与原1.5T、2.0T车型保持一致。动力总成被替换成2.0L自然吸气发动机,车身尾部拥有2.0L的排量标识。

从工信部披露的情况来看,新车装配了一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代号BYD483QB,最大功率103kW,百公里油耗7.9L。该发动机由马自达2.0L FS-DE发动机基础上进行研发、改进,最早应用于比亚迪F6、比亚迪S6等车型。

7月,比亚迪宋销量4464辆,1-7月累计销量38544辆,分别占据比亚迪燃油乘用车销量比重的26%、23.3%,是比亚迪燃油车型品类的主要销量支撑。今年以来,乘用车增速放缓,SUV市场7月录得同比增速为17.5%。市场基盘扩容受限下,SUV市场竞争加剧。

现款比亚迪宋,共有1.5T、2.0T两款动力总成,售价覆盖8.99-14.99万区间。该区间为自主品牌SUV重点布局市场,位列7月SUV销量榜前十的哈弗H6、传祺GS4、吉利博越、荣威RX5均盘踞其中。在价格、尺寸、配置在于竞品趋同的情况下,设计缺乏竞争力的比亚迪宋销量难以提振。7月销量仅为长安CS75的30%。

比亚迪宋于2015年上市,按目前车企主流“3年一改款,7年一换代”的产品更新周期,大设计调整最快也要于2018年施行。此外,去年加盟比亚迪的前奥迪设计总监Wolfgang Egger仍就未来比亚迪家族设计风格进行探讨,以保持产品品牌的协同性。由此可见,进行价格调整是目前比亚迪宋提振销量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

在已有1.5T、2.0T两种动力总成的基础上,适配原有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产品,有效进行价格下探,从自主品牌SUV二级市场展开错位竞争,是比亚迪宋逆小排量涡轮化潮流的根本动机。

从事汽车零部件配套销售的人士表示,由于涡轮增压系统的减少,加之代号BYD483QB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供应链更为成熟,比亚迪宋2.0L车型生产成本能较1.5T车型下降4000元以上。按照比亚迪S6 1.5T车型与2.0L车型相差价格,结合人民币升值等客观市场因素,比亚迪宋2.0L车型的起售价有望下探至7.5万-7.9万之间,与宝骏560、远景SUV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对于价格下探而带来的品牌溢价率下跌,比亚迪似乎并不担心。根据《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2018—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未达标的乘用车企业可通过向第三方乘用车企业购买满足积分要求。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2016年,比亚迪共销售PHEV产品45433辆,EV产品32632辆。按办法规定可取的超过18万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具有可观的积分变现能力。另一组数据则显示,今年7月,比亚迪宋DM销量5069辆,成为当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单一车型销量冠军。

8月17日的2017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大会上,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中国新能源市场分化比较严重,预计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0万辆,“主要因私人消费不旺。”目标销量较《2017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预期的77万辆下降将近10%,新能源汽车市场远未迎来爆点。此外,上海、北京等一线限牌城市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亦倾斜于本土车企,这是比亚迪新能源产品的原有重点市场。传统燃油车产品仍是比亚迪不可小觑的销量版图之一。

相较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可期的盈利,受燃油车品类销量下跌影响,比亚迪7月整体销量同比下跌20.4%,仅28336辆。远水难救近火,SUV市场形势大不如前,旗下SUV逐渐被边缘化,比亚迪希望用低价进行自我救赎。

十年弯道超车,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下半场

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在上演“中国速度”。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3万辆,2021年这一数字达到352.1万辆,涨幅超过270倍,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而这一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600万辆,中国占比约一半。

十余年间,中国培育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能源汽车比较具有影响力的一次登场,还是在2009年的上海车展。彼时比亚迪F3DM、F6DM、e6,奇瑞瑞麒M1-EV,吉利EK-1、长城欧拉概念车参展亮相,甚至众泰汽车都带来了2008EV。”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回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吸引了车展观众驻足,来自欧美日韩的主机厂、供应链高层管理者、技术人员亦在新车一旁围观。似乎那时起,市场嗅到了汽车转型的机遇。

电动汽车从100公里续航不断上升到500公里,已经基本满足用户出行需求。而随着“鲇鱼”特斯拉入华,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在智能化、服务等环节不断变革,新的思维、模式也让章弘有了新的感悟。“如今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不是少数人的大玩具,而是拥有质量可靠、性价比极高、智能化突出的新工业产品。”在其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链、技术等方面弯道超车,并走向海外,展现了我国在创新研发、基础制造上的硬实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征程不仅开启,正在加速度——经历了早期萌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当前正在加速迈向全面电动化的新阶段,并已经从颠覆性、跨越性的上半场进入逐渐成熟稳定的下半场。

新能源汽车竞速,“三纵三横”战略下技术攻坚

“回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忆到1995年,彼时还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孙逢春,作为军转民电动客车的总工程师带领团队,打造出我国第一辆新能源大巴车‘远望号’。”当时,章弘正在一家外国车企工作。

章弘回忆,上世纪90年代,相比燃油车政策推陈出新,积极探索,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在尝试阶段。此后,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直到自2010年6月,财政部首次颁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征程,自此开始。

“不少品牌都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机遇,纷纷进行布局,比亚迪、北汽就是其中首吃螃蟹的代表,虽然早期的产品不算成熟,发展中也有一些波折,但在各方努力下我们终究是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章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不算晚,但技术积累相比一些汽车大国仍有不小差距。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曾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20世纪末,欧美日韩等汽车大国主导的燃料电池体系、混合动力体系都已逐渐从研究端过渡到产业端,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一赛道开始与时间赛跑,慢一步,国外车企、供应链企业将建立起专利墙,给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影响。

2000年,万钢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洁净能源轿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受到科技部、经贸委领导重视和支持。2000年底万钢在科技部领导的邀请下回国工作。同时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

此后,以万钢为组长由十三位专家组成的重大专项专家组,提出了“三纵三横”总体路线,即以燃料电池和动力蓄电池技术、电驱动系统技术、共性基础技术三大技术体系为“三横”,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为“三纵”的总体研发体系。

在王秉刚看来,这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性、系统性、框架性的方案。

万钢在采访中提到,“三纵三横”战略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通过让企业做整车来带动零部件业的发展,零部件业按照整车企业的要求进行供应,把大学、研究所、高科技开发公司和整车企业联系到一起。

这一战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驶入快车道。

2007年4月,万钢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当年9月,万钢被任命为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组组长。

几年时间,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技术齐头并进。2008年奥运期间,超500辆新能源汽车被交付使用,其中半数以上为纯电动汽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兴未艾,产业链上已经出现不少领头羊,包括深耕动力电池的比亚迪、天津力神,在电机技术上较为领先的上海电驱动、精进电动等,且至今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重要参与者。

补贴跨过技术门槛,车企“集体”电动化试水

十年时间,新能源汽车产业按下商业化快进键。

2009年1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升至战略高度,同时拨款1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同年,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发布“十城千辆工程”,计划在3年之内,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座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汽车将从公共交通、政府用车、邮政环卫等领域开启尝试。

政策引导外,真金白银补贴为行业注入更大动力。2010年6月1日,参考“十城千辆工程”中的财政补贴,财政部首次颁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选定上海、深圳、杭州、长春与合肥五座城市作为试点城市,而后增加了北京。

这一办法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插电混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动力蓄电池、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标准化给予适当补助;对于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kWh给予补助,其中,插电混动车型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车最高补贴6万元。

章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彼时新能源汽车虽然有不小的技术难题,但在政策指引下,北汽、比亚迪等车企纷纷披挂上阵。

章弘印象中,2009年上海车展是新能源汽车一次“闪亮”登场,比亚迪F3DM、F6DM、e6,奇瑞瑞麒M1-EV,吉利EK-1、长城欧拉概念车参展亮相,甚至众泰汽车都带来了2008EV。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成为现场观众以及欧美日韩主机厂、供应链高层管理者以及技术人员围观的对象。

孙逢春院士则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两个关键节点——2010年国家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5年又列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

集体电动化浪潮伊始,比亚迪和北汽成为转型的典型代表。做电池出身的比亚迪,2008年上市了中国首款量产新能源车——F3DM,此后比亚迪的e6出租车、e5轿车成为人们早期选择电动汽车时的重要参考对象。

北汽集团同样选择将目光聚焦在新能源汽车。2009年,北汽成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独立运营、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新能源车企。

北汽新能源首款新能源汽车EV150于2014年上市时,北汽也成为最早一批推出、销售纯电动乘用车的自主品牌。

不过,当时的技术并不过关。根据前北汽新能源工程师介绍,当时三元锂电池价格约为4-5元/瓦时,而EV150搭载了25.6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仅电池成本就超过了10万元。如果没有补贴,消费者很难会为此买单,即便如此,这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也达到了12.58万元起。

售价高,续航水平只有150公里使得这款小型纯电动轿车的问世,并没有在市场上激起太大水花。

EV150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当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产品少,技术弱,用户认可度低,甚至存在一些为了补贴而造车的企业。

不过,万钢曾表示,“跨越发展的机遇要看准,重点跨越就在这个机遇点上,跨过去就成功了。”

章弘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政府大规模补贴就是为帮助产业跨过最艰难的一道坎。新能源汽车一定是时代发展的方向,当时的判断十分准确,如今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远见卓识。

弯道超车,造车新势力开启智能时代

2017年,章弘加入流通协会。“那段时间,智能化极强的特斯拉、以服务为核心的蔚来都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虽然他们的产品当时局限于少数精英人士圈子,但对于新业态的启发不可小觑。”章弘表示,在政策驱动下,汽车产业的智能革命正在到来。

章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过去的电动汽车只是一款换了动力形式的产品,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己跟自己竞争。而随着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入局,在全球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拔尖的特斯拉来到国内,再加上20年积累的三电技术,我国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后开始了迅速飞跃。

章弘认为,在电气化+智能化道路上以及全产业链发展变革中,2018年蔚来交付,2019年特斯拉入华,2021年比亚迪DM-i技术量产都有里程碑式意义。

“过去我们的电动汽车只是和燃油车相比换了一种驱动形式,但是蔚来的亮相,给我们的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章弘说道,“我前几年在厦门、宁波见过几位蔚来车友会车主。他们认为,蔚来带来了一种移动的智能手机体验,又提供了丰富的车友会活动,让大家买车的同时享受到了多重体验”。

此外,虽然经历了各种舆论漩涡,2019年入华的特斯拉如同鲇鱼一般,激发了车企的动力与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要参与者,特斯拉国产化不仅通过严格的标准带动产业链发展,更用智能化、性能化的产品给中国本土车企带来新的感受与挑战。”章弘说。

岚图汽车CEO卢放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提到:“电动汽车为基础,智能汽车为辅助,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我们已经形成了完全独立自主的产品技术开发。给用户带来了从产品到服务的全新优质体验,这才让一些用户有了开了电车之后,不再想开油车的感觉。”

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与深度市场观察后,以岚图品牌为代表的一众自主品牌也开始向高端化发起冲击。卢放一度放话,希望做好长期主义,为中国汽车消费者们带来高品质的国产好车。

指针拨到2021年,纯电动汽车似乎在能量密度上达到瓶颈,电池价格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比亚迪推出DM-i混动技术,低油耗、高颜值、强智能、优价格一度让比亚迪的DM-i系列车型脱销,多款产品等车时长超过3个月。而自2022年3月起,比亚迪正式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

在章弘看来,比亚迪的混动车型已经卖得很好,而且也实现了品牌突破与利润提升,燃油车是否有必要存在,确实可以打上一个问号。

相比之下,五菱、哪吒、欧拉等品牌则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圈层扩大。章弘认为,这些品牌通过优质的性价比,给下沉市场用户提供了尝试电动汽车、智能电动汽车的机会。不同于技术开创者,这些车企同样推动电动汽车时代到来。

从弱到强,我国新能源汽车成全球“产销担当”

8月2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今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27.9万辆和319.4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2.1%。“中国培育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业生态不断优化。辛国斌公开一组数据称,中国累计建成了398万个充电桩、1625座换电站,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网络。建成5G基站近200万个,换电模式应用、燃料电池示范、道路测试示范等深入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从“十五”期间“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启动算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过20余年的产业发展,经历了“技术探索、试点示范、推广应用、快速发展、规模化应用”五个阶段。特别是在明确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开展“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和确立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逐步进入市场化拓展新阶段,产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

十年来,我国强化顶层设计和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制定出台了300多项国家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

2020年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今年8月18日,市场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期政策终于落地。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新能源汽车,将免征车购税政策延至明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

章弘认为,这一政策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流通协会成员,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和商务部沟通,讨论市场话题,如今工信部领导也来到了流通协会。一个月我们可能会和两位不同部委的领导沟通交流,包括讨论新能源汽车二手车问题、电池检测问题、用户对于产品的信心等。”章弘称,政策制定走入产业链,了解市场最关心的问题,制定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同时,更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形成影响力。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提及,2022年1-7月中国品牌在燃油车市场的占有率上变化不大,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到了83.6%,创历史新高。

如今,中国车企开始积极地走出去,布局德国、日本、美国这些曾经的传统汽车强国,这是很多年前中国汽车人不敢想象的事情。此外,蔚来、小鹏、岚图等品牌纷纷在北欧登陆,输出“中国智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技术路线也备受关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从零起步到走在世界前列只用了不到20年时间,很大程度得益于国家有力有效的顶层设计,站在发展的新阶段,同样需要国家产业发展的持续指引。未来,仍需要尽快出台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路线图,进一步明确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实施路径和核算边界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张彦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f6落地价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