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怎么样,可靠吗?
国产就不用谈质量。谈三大件。谈油耗了。说了也没人信。我选择GL。我不后悔。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我喜欢就好。车买来我自己开的。不是给别人看的。20万的车看不起我。我认了。谁要开个10几万的合资当我面逼逼。我就抽他
比亚迪f0报b234b是怎么回事?
“中国本身是很大的汽车市场,我认为2020年基本上会过三千万台。达到三千万台的市场规模以后,通过大家不断的积极的努力实践,技术能够得到解决,产品一定能够得到进步和提升。咱们中国人难道不比外国人懂中国的市场吗?咱们中国人自己不是更了解中国人吗?所以没有理由中国品牌成长不起来,没有理由中国品牌比他们差,这是我说的,若干年后你们看,时间不长。”
“吉利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要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受人尊敬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我们公司的每一个基层的员工,甚至到我们公司内部的清洁工,都很明白一个道理,一定是坚定不移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各项工作。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是不容易的事情。 ”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CEO安聪慧
说出一个最近两年发展最快的自主车企,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90%的人会说是TA-吉利汽车,自主三剑客中吉利的前途是最光明的。
2017年一季度,吉利销量27.85万辆,较去年同比增长74%,连续三个月超过长城汽车。
未来,吉利的向上之路越走越顺畅,和沃尔沃合体了7年之后,吉利高端品牌LYNK & CO 也即将推出。
不得不说,随着品牌及溢价能力的提升,未来,吉利汽车一定会成为一家令人尊重的中国车企。
国内各大车企、品牌、车型全知道(234)——比亚迪商用车
国内到底有哪些车企?相互之间都有什么关联?旗下都有哪些品牌?各品牌又包括什么车型?哪些企业是合资或自主?新车企和新品牌又有何来历?……
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了解更多汽车知识,请看本头条号独家策划和精心整理的“国内各大车企、品牌、车型全知道”系列文章。第234期来看比亚迪商用车。
一、比亚迪商用车简介
公司以“打造一流的品牌、一流的产品”为愿景,立志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秉承“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结合强大的铁电池技术、整车研发能力和产业垂直整合能力,比亚迪商用车连续多年获得纯电动大客车销售冠军,持续引领全球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变革,并奠定了世界新能源商用车引领者地位。
自2010年投入市场以来,比亚迪商用车产品已大规模应用于北京、深圳、南京、杭州、广州、大连、武汉、天津、长沙等国内众多城市,并成功投入日本京都、美国加州、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澳大利亚悉尼等全球逾50个国家及地区,200个城市,实现全球六大洲布局。比亚迪纯电动客车单车最高行驶里程已超过40万公里,创造了全球纯电动客车最长行驶里程纪录。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比亚迪商用车正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以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点亮全球更多的绿色生态文明城市。
二、旗下品牌和车型
品牌为比亚迪,车型包括公交客车、出租车、客运客车、卡车、环卫车等系列。
(公交车)
(出租车)
(客运客车)
(微卡)
(重卡)
(环卫车)
(图文摘自比亚迪商用车官网)
外资买内资卖 新能源车板块将走向何方
来源:上海证券报
内外资对于新能源车板块的态度正出现巨大分歧。一方面,外资在港股和A股市场对新能源车相关个股大举扫货;另一方面,去年重仓新能源股而赚得“盆满钵满”的部分绩优基金,正逐步对相关标的获利了结。
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此时减持新能源股主要考虑到估值扩张幅度较大,希望等待更合适的估值水平再进行配置。相较而言,考核周期较长的外资机构对于新能源板块的估值有着更高的容忍度。
Choice数据显示,1月19日,摩根大通出手增持比亚迪股份,持股比例为5.34%,当日比亚迪股份收盘价为234港元。随后,摩根大通又在1月21日和1月27日持续买入,持股比例一度升至7.78%。除了摩根大通,贝莱德和花旗集团也对比亚迪股份十分看好。其中,花旗集团在1月20日和1月21日均增持了比亚迪股份;贝莱德也在1月27日将比亚迪股份的多头仓位增至5.03%。
不过,Choice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南向资金对比亚迪股份整体呈现减持,持股比例由年初的5.51%下降至4.36%。
在A股市场上,内外资也对新能源板块进行了截然相反的操作。在2020年基金业绩排行榜上,多只领跑基金的共同特征是——重仓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但去年四季度以来,不少基金对新能源板块进行了减持。
据统计,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公募持有比亚迪的数量为5635万股,相较于去年三季度末的8497万股大幅下降33.6%。持股数量较多的万家行业优选混合、兴全合润混合、国泰聚信价值优势灵活配置混合等基金均减持了该股。此外,中环股份、长信科技、华域汽车等个股也在去年四季度被公募基金减持超过4000万股。
与此同时,北向资金却对多只新能源汽车股进行加仓。Choice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以来,北向资金分别对中环股份、长信科技、华域汽车增持2287万股、750万股、280万股。
两大机构阵营针对新能源板块缘何进行了截然相反的操作?
“我们认为在目前单车市值显著高于传统车企的情形下,新能源车板块估值已经处于‘无人区’,未来难以给投资者带来合理回报,我们会坚决回避相关主题。”一位私募人士称。
有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公募基金而言,外资机构考核周期偏长,因此对于新能源车板块的估值有着更高的容忍度。
管理着超过85亿美元资产的瑞士百达资产主题股票投资基金经理杜一表示,新能源板块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数年面对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增市场需求及快速且清晰度高的业绩增长,投资者会更倾向于基于未来几年的盈利水平作为基准进行估值,并容忍近一两年的高估值。
瀚亚投资管理表示,新能源加上人工智能这两个维度的巨大创新,正在汽车行业同时出现并快速发生。“在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不到5%的背景下,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汽车行业出现一个或几个不曾见过的独角兽企业。”(王彭)
【纠错】【责任编辑:黄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