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摄像头引发隐私担忧,车企该如何让用户安心用车?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筋疲力竭的一天工作后,当你驾车回到车库,停好车,你终于有时间享受这片刻安静。你点开了一首周杰伦的《反方向的钟》。
而当你正沉醉于“独处时光”,沉浸在杰伦那迷离的声线里时,车内却有一双“眼睛”仍在看着你——或许还不止一双,因为它联着网。
温馨的画面在此刻瞬间变得怪诞起来。
这样的场景并非虚构。近年来,汽车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引起大众哗然,也让大众关注到车内隐私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另外,近两年来网络上还时不时传闻有车企的用户数据被黑客破解,甚至有的信息被明码标价销售,这难免让许多用户产生担忧。
比如,公开报道显示,某日本汽车制造商由于云服务平台设置错误,近十年里约215万用户的车辆数据在日本被泄露。
而在车内摄像头这个配置上同样存在风险。曾经,用来与网络视频聊天配套的电脑摄像头经常被黑客用来当做偷窥渠道,造成不少用户隐私泄露。虽然车规级系统的安全性高得多,但也非万无一失。
比如,在2019年至2022年间,某美国电动车公司员工通过内部信息系统,私下分享客户汽车摄像头记录的视频和照片,其中囊括了与车祸相关的信息,甚至还有一些极度隐私的内容,并进行私下传阅。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更迭,关于汽车安全的定义也始终处于不断丰富之中,那汽车安全具体包括什么?可以发现,汽车网络安全/隐私安全,这个被认为是被动安全之外进一步提升驾乘安全性的高阶技术领域,如今却“漏洞百出”,反而让用户没有了安全感。以最直接能与车内隐私生活挂钩的车内摄像头领域为例,新华社这样评论——“车内安装摄像头或许客观上在保证驾驶人和车辆安全等方面可以带来不少便利,但无论是什么程度的便利,都绝不能以随意让渡个人隐私和信息为代价”。可见,如何让用户在用车的时候更安心,是每家汽车正在面对的课题。
车内摄像头在车企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一般用于车内相机拍照,记录美好时光;也有用于DMS驾驶员监测辅助,检测驾驶员驾驶状态是否清醒等。而当车内隐私及信息安全引发广泛关注之后,摄像头或已成为车主一大隐私忧虑的来源。那么,车内摄像头是否能关闭?如何关闭?
比亚迪护卫舰07摄像头盖板
对此,每家车企的态度不同,应对措施也不同,行业内还尚未对此事达成一致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先驱,比亚迪不仅在智能科技上行业领先,在汽车隐私安全方面更是具有头部企业的强大责任意识。
相比部分采用软件控制摄像头开关功能的车企,比亚迪是目前极少数使用车内摄像头盖板的汽车企业,从物理层面上彻底消除隐私忧虑。据了解,国内配置有车内摄像头的比亚迪车型均配有物理滑盖,以打消用户对隐私泄露的忧虑,将信息安全进一步提升。
方程豹豹5摄像头盖板
比亚迪在车内摄像头隐私保护方面的方案成本不高,效果却是立竿见影,非常值得其他车企借鉴。而这只是比亚迪所打造的纵深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当中的一小部分。
比亚迪这套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包含了车端到云端的多个维度,可以全方位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及驾驶安全。不仅如此,这套防御体系最贴心的部分在于,它还让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做到可知、可感、可控,实时保持心中有数。
在产品设计和开发层面,比亚迪的手机APP和车机系统均向用户提供了隐私声明,以显著的方式告知用户个人数据的处理和权限访问举措,并且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权益查询的便捷渠道,使用户真正可知其享有的数据权益。
腾势D9摄像头盖板
此外,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为用户提供明确可感知的隐私安全防护,例如上文提到的车内摄像头盖板便属于可感的范畴,用户可以凭此确保从根源上杜绝信息泄露。
最后,无论是手机APP还是车机系统,比亚迪均为用户提供了权限管理方案,用户可自主选择对应的权限管理策略。同时,比亚迪开发的应用和系统,均采用安全策略防止自启动,为用户提供可自主控制的产品方案。
除了用户能够自己设置隐私权限级别之外,比亚迪的软件系统本身在防护外界窥探时也足够坚韧。在业内常提的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方面,比亚迪通过持续高强度安全攻防测试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及产品的安全防护,并且曾多次获得国家比赛奖项,如在第二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挑战赛中比亚迪获得金奖。
另外,比亚迪表示愿意并且正在接受监管机构监督,也在积极主动开展各项数据安全与合规的认证工作。目前,比亚迪已获得R155(CSMS)、R156(SUMS)体系认证等安全认证,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由此可见,不管在隐私政策还是在整车安全配置上,比亚迪都高度重视保护车主隐私。为了用户安心,从细节到整体,比亚迪都正在用行动践行安全防护。
《速度与激情9》中,黑客通过车联网控制一队车从车库中自动驶出的画面足够震撼,但现实中攻破车辆执行机构的难度相对更高。相比之下,车内监控摄像头虽然只是汽车智能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技术领域,但它能接触到的人类生活“权限”却很高。伴随着驾驶全过程都会进行的摄像头监控,如果没有足够严谨的法规限制、权限安全设计和开关方法,则会让用户始终处于提心吊胆的体验中,对驾驶安全和心理健康皆有负面影响。
在这方面,比亚迪能够提前意识到这一潜在的安全问题并给出直观的解决方案,代表着它已经将视角从卷产品力本身拉高到了行业规范和人权思考层面,为中国汽车行业向高层次发展做出了示范。
你的爱车保护了你的隐私吗?听听比亚迪怎么说
对汽车行业有过深入了解的同学这几年一定经常听到Cyber Security(网络安全)这个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摄像头为主的传感器遍布车内车外,如何保护车主和乘客的隐私,为信息安全防护加持,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车企在汽车设计时必然会将用户隐私放在首要考虑位置。
作为世界范围内崛起最快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的设计值得点赞,它是国内最早使用车内摄像头盖板的企业,不管是比亚迪的王朝系列、海洋系列,还是腾势,车内摄像头都配有物理盖板,有物理关闭的,也有电子控制关闭的。在车内摄像头已逐渐成为标配的今天,物理盖板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网络入侵而造成的用户隐私泄露,进而实现真正的信息安全。
摄像头盖板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隐私防线,但并不意味着整车系统的信息安全防御系统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摄像头的信息被黑了,需要一直盖着盖板,车内摄像头将发挥不出本身的功能,所以需要像比亚迪一样打造一套包含了车端到云端多个维度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不管是车机系统,还是手机APP,提供隐私声明,在取得用户同意之后才会访问或处理数据,你可以自主选择对应的权限管理策略。如果用户有需要,还可以通过便捷的渠道查询个人信息。这一套系统帮助比亚迪在第二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挑战赛中获得金奖,目前,比亚迪已获得R155(CSMS)、R156(SUMS)体系认证等安全认证,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总体而言,作为一家有责任感的车企,在产品设计中需要尊重用户的隐私,从根本上考虑信息安全和驾驶安全的研发,从细节到整体,这样的车子买了才让人真正放心。
继华为之后,美国又对比亚迪下手?究竟图的是什么?
中美两国交锋,大家应该多少有点了解。前段时间,美方对华为的全面封禁便是其压制中国的一种体现,不过华为最后以丰厚的技术底蕴将其化险为夷,不但没有受到太多来自美方的影响,反倒给美方带来了不少威慑,以至于最后美方逐步解除对华为的封禁。
不过“美帝亡我之心不死”这句话却又一直客观发生着,最近美方又开始蠢蠢欲动,想采取新一轮的行动来制裁我国,不过这一次他们盯上的是我国的交通工业。
6月28日,美国参议院先是通过了“参议院版本”的《年度国防政策法案》:禁止公共交通机构使用联邦资金购买中国国有、控股或获得补贴的公司制造的列车和客车。
简而言之,本次被美方相关机构盯上的是在美国有此项业务的中国中车和比亚迪。
禁令将会产生的影响
图片来源:中新网
一旦此版本的美国官方政策法案得到了最终通过,中车与比亚迪的在美业务将会被终结。中国中车已经接下了洛杉矶地铁红线和紫线共计64节车型订单,此外还获得了价值1.375亿的费城城市轨道车厢订单。
目前,中国中车在美国列车市场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80亿美元,假如该禁令执行,将会对中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比亚迪方面,仅在2018年10月就在美国市场获得了90台纯电动大巴的订单,累计获得超过700台纯电动大巴订单,有着40多个稳定的客户,占据了美国电动大巴市场50%以上的份额。禁令的执行同样会对比亚迪在美业务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
此次禁令不仅会给以上两家公司带来不少的损失,对美国当地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悉中国中车作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已经在芝加哥和马萨诸塞州的斯普灵菲尔德建立了工厂,以专门生产美国的订单。
比亚迪在美国拥有一个占地4.6万平方米、750名员工的兰考斯特市工厂,禁令会对这些工厂的员工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此外两家公司在近期与多家美国机构签订了大量的巨额订单,此禁令或将成为不可抗力因素,让美方机构同样承担禁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美方为何会选择对中国这两家公司动手?
据悉中国中车在美国市场目前只生产乘用列车,由于美国当地并没有企业在此领域有出色成绩,中国中车几乎占据了美国乘用列车市场的绝大份额。
所以有部分美方人士认为,由于中车有着的较低价格和成熟技术,所以其可能会进军美国企业所在的货运列车市场,会对美国企业造成极大的威胁。
比亚迪的电动客车市场目前只占据了美国客车市场的小部分,但是由于当下低碳出行的盛行,电动大巴的市场在急剧膨胀中。
根据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Prescient & Strategic Intelligence Pvt. Ltd. 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美国电动客车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7.45亿美元攀升至19.5亿美元左右。
反观比亚迪在美国市场几乎没有对手,以至于美方相关人士认为放任比亚迪的发展是对美国自主企业的一种伤害。
美国自己人怎么看?
对于这张禁令,美国在自己人中也分成了两大派系,支持的人有,反对的人更是不少:
代表美国铁路安全联盟(Rail Security Alliance)的游说人士埃里克奥尔松(Erik Olson)宣称:“交通运输也是一个‘战略性行业’,应该禁止外国政府支持的实体进入,外国政府可能会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运送直升机、坦克、油或粮食。”
兰开斯特市长帕瑞斯(R. Rex Parris)说:“兰开斯特发生曾经发生过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比亚迪在此建厂,比亚迪到来后,犯罪率下降40%,失业率从24%降为4%。”
禁令会生效吗?
关于这份禁令的最新消息便是,在7月12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了一份众议院版本的“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又出现了一条措辞:“禁止公共交通机构使用联邦资金购买中国国有、控股或获得补贴的公司制造的列车。”
图片来源:新华社
而据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由于美国地方交通运输部门约1/3的资金支出都要仰赖于联邦政府拨款,所以该项禁令将会影响到全国地区。
而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部分议员为了将中国企业排斥出美国市场,都在努力奔波着,甚至扬言:“中国客车和列车上的摄像头、位置跟踪器和其他设备可能为中国政府提供所谓‘监视和战略信息’。”
虽然中车方面反驳了中国企业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说法,比亚迪发言人也表示:“比亚迪客车里没有间谍软件,中国政府里没人告诉我们要做什么。”。
但是目前的情形依旧不明朗,美国国会议员将对两个版本的提案展开闭门讨论,结论可能会在8月份公布。
总结:美国在今年对中国企业的种种打压,明显是感觉到了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给他们所造成的压力,也从侧面证实了中国企业的强大实力。不过想着通过政府禁令的形式去打压优秀企业,而不是通过提高自身来赢得市场,那么笑到最后的究竟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