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宇通和比亚迪电动公交车对比

比亚迪VS宇通第二弹 身为河南打工人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打工人

比亚迪和宇通都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哪个更值得河南打工人去呢?作为在这两个工厂都工作过的人,我可以客观地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将从工作时间、薪资和福利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两个工厂的区别。

·首先是比亚迪,比亚迪实行8小时工作制,但可能因为销量原因,员工需要加班。每个星期或每两个星期会休息一天,一个月就是2-4天的假期。

比亚迪的底薪是按普通员工来说的,普工的情况下是2000元的底薪加上加班费,下来也就是4000多或5000多左右。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奖励叫做超产奖,超产奖不是很固定,一般在2000-3000之间。综合扣税后和社保五险一金下来,也就是6000-7000左右。这个我是往高了说的。

·接下来是宇通,宇通也是每天8小时工作制,但加班时长可能会比比亚迪少一些,一周也就是加一到两天的班,加班时长控制在三个小时之内。加班时薪是27元一个小时,所以加班费可能会比比亚迪少一些。

还按最基层的普工来算,一个普工的工资宇通是给3500的底薪,3500的底薪加上加班费1000多块钱,下来也就是4000到5000,4500块钱左右,再加上补贴,综合下来也就是5000到6000块钱左右的薪资。比比亚迪可能会低1000块钱。因为比亚迪有个超产奖,一个月会多个2000块钱。

但是同样的,比亚迪福利待遇这一块照着宇通可能就会差点意思,就比如像年终奖,比亚迪没有。过年了要发油、发面、发米,还有普通的节假日发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大礼包,比亚迪这边也是没有的。可能会给你发点小零食或者牛奶这些小玩意。

总的来说,其实两个工厂相差并不是很多。比亚迪虽然加班很多,但是薪资确实每个月要比宇通高出来1000块钱左右。但是宇通年底的时候会发7500块钱的奖励。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这两个厂的哪一个?

点赞-关注-分享,记得点赞关注哦。

宇通紧追 比亚迪还能领跑全球电动大巴多久?

近日,中国宇通客车拿下挪威最大一笔电动大巴订单,将为挪威Keolis Norge公司提供88辆电动大巴,这是本月中国客车在欧洲拿下的第二笔大订单。

而在本月初,比亚迪中标荷兰259辆纯电动大巴订单,这是欧洲目前最大的电动大巴订单,比亚迪在欧洲电动大巴市场的份额也借此达到20%。

“先人一步”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中国电动大巴目前已经覆盖了英国、挪威、冰岛、法国等十数个欧洲国家,且排名前列。就2018年的成绩来看,比亚迪销量排名第一,欧洲本地生产商VDL与Solaris占据二三名,宇通大巴排名第四。

瑞银对此表示,中国电动大巴制造商在欧洲已经占据先机。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先一步大力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在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商用车取得巨大成功。截止2018年,中国新能源公交车数量已达35万辆,约占全国城市公交数量的一半。瑞银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80%以上。

一方面,成熟的市场造就了中国商用车制造商在技术和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瑞银表示,与轿车、卡车不同,巴士类商用车在制造环节需要大量人力。与欧洲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中国巴士制造商在成本方面更具优势。

此外,中国自2009年开始补贴电动汽车产业,电池、电机等配套产业发展迅速,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具备的产业链优势也愈发明显。

另一方面,先行一步的新能源战略,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占据时间优势。

以比亚迪电动大巴欧洲市场的推进过程来看,敲开欧洲市场大门的重要节点是在2012年,彼时,欧洲本土的大巴制造商在新能源领域并未开始发力,对电动大巴的未来并不看好,电动大巴产品力不如中国产品。在欧洲首个电动大巴公开招标项目中,比亚迪击败多家欧洲车企中标。

2013年,比亚迪获得欧盟整车型式认证(WVTA),拿到进入欧盟的“入场券”和无限制自由销售权。

“本地化”的商业模式

除了“先人一步”的优势外,“本土化”也成为中国制造商进军欧洲市场的一大特色。

以比亚迪为例,2015年开始与英国最大的制造商亚历山大·丹尼斯(ADL)展开合作;在欧洲的现售车型中,除了整车出口的右舵巴士,也有与ADL合资生产的左舵电动巴士。

2017年,比亚迪在匈牙利投资建立了电动大巴工厂,年产量达400辆;同时,按照规划,该工厂将为比亚迪和ADL合作的英国工厂以及比亚迪法国工厂提供大巴底盘。

其他中国电动大巴制造商也采取了跟比亚迪一样的本土化策略,比如,今年5月金旅客车与荷兰电动巴士制造商EBUSCO开始合作生产电动巴士;开沃南京金龙也宣布将在乌克兰开工厂,该公司表示,随着乌克兰的订单增多,从中国整车出口大巴已不是效率最佳的方案。

除了与欧洲本土企业合作和独立设厂之外,打造适合当地市场的车型也成为本土化的重要举措。以宇通客车为例,针对英国旅游城市街道狭窄等问题,推出了“定制化”的ZK6938HQ车型;针对冰岛寒冷多雨的天气,推出了电机防护等级达到IP68的E12纯电动客车……这也解释了为何宇通前期没有较大批量采购订单,却依旧能够占据欧洲市场第四的位置。

在欧洲,遇见电动大巴“最好的时代”

现在,已经在欧洲打开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迎来一个“最好的时代”。

2018年,欧洲电动大巴的全年注册数量为570辆,占新注册客车总数的5%,相比于2017年增加了48%;2019年,仅前9个月,欧洲电动大巴的注册量已经超过1123辆,增幅达到了100%;同时,瑞银预测,电动大巴在新增大巴中的比例在2020年将达到20%。

受欧盟日趋严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各国政府乃至城市政府都提出了明确的电动化战略,比如,英国伦敦将于2037年实现公共汽车全面电动化。欧盟议会此前也曾表示,到2030年,公交车队电动车型的占比将达到75%。

调研机构预测,到2030年,欧洲每年的新能源巴士销量可能达到1.2万辆,市场增长的年复合率将达到32.9%。在这一背景下,抢占先机的中国制造商有望迎来更大增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宇通和比亚迪电动公交车对比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