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和比亚迪实力比较

起亚焕驰和吉利远景哪个更值得入手呢?有没有老司机推荐一下?

重点就是比亚迪是国产车的原因,遭到人民的吐槽了。而且国产车型里只要车标是拼音首字母就会被吐槽,觉得没有档次,之前说起比亚迪人们会有那种嗤之以鼻的感觉。却不知道比亚迪“心怀天下”。build you dream ,建造你的梦想。公司的理念。

还有就是为了让人们能好记些,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联想起公司的理念,产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客户忠诚度。

和起亚车标待遇不同就是因为一个是国外品牌,一个是国产品牌。人们普遍觉得月亮都是国外的圆,所以导致了差别。

不过比亚迪车标已经改了很多次了,也越来越好看,有意义了。且他们的车型也越来越棒了。从而也会改变人们的看法。

为什么很多人吐槽比亚迪车标的“BYD”,而没有人吐槽起亚车标的“KIA”?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很多人吐槽比亚迪车标,我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车辆本身的产品力不足。作为年轻的国产自主品牌发展道路漫长曲折,在这个过程中受到非议也再正常不过了。

比亚迪集团成立于1995年,到目前为止也不过20几年的时间,和国外品牌长达大半个世纪甚至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比起来,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无论从品牌影响力还是技术和制造工艺上都存在着明显差距。没有哪一个品牌的发展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存活下来已实属不易,甚至向沃尔沃,路虎捷豹,保时捷这样的豪华品牌到最后都难以支撑,最后只能被并购。

比亚迪目前仍已低端车型打天下,品牌价值聊胜于无,迫于生存压力和低廉售价的制约,做出来的产品也多有粗制滥造之嫌。所以消费者吐槽的核心也不仅仅是无关痛痒的车标造型,而是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质感。

无论是消费者的无意调侃还是竞争对手的恶意诋毁,我认为都是对比亚迪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的。无论是车企还是个人在年轻时多受点批评也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反思自身差距,督促进步,弥补不足,以便提高。

但不得不说,比亚迪汽车近几年的发展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逐渐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产品布局也越来越丰富,产品线厚度稳步提升,旗下轿车,suv等车型应有尽有,可选余地越来越大。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市场趋势,瞄准新能源汽车制造,相继推出,比亚迪唐,比亚迪秦,比亚迪宋等混动或纯电动车。其中的比亚迪唐也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赞誉。

另外,比亚迪的车身刚性和安全性也值得一提,在碰撞实验中也被屡屡打出高分数。有句民间俗语不是说,开车莫撞比亚迪吗。也正是对比亚迪车身硬度的极大认可。

所以说,对待国产自主品牌也不能妄自菲薄,虽然整体上依然存在差距,但他们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国产自主品牌凭借着售价优势,高配置,和逐步稳定的品控正在对传统合资品牌形成冲击,迫使合资品牌降价。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民族汽车工业进步还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都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随着自主品牌越来越正规化,产品质量越来越过硬,这种无聊的吐槽也会越来越少。

希望回答能帮到你。

谁更厉害?都卖300多万辆,起亚赚了600多亿,比亚迪300亿元

“我(起亚)今年一季度在全球挣了21亿美元,我贴得起你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个资金实力吗?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2023年6月,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在一次论坛上的一番话震惊了中国汽车人。

杨洪海的话虽然刺耳,但也不无道理——中国车企的盈利能力实在太弱了。

01,起亚的盈利能力约为比亚迪两倍

起亚确实有“傲娇”的资本。2月22日,现代起亚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其中,起亚全球销量为3,087,384辆,同比增长6.4%;总营收99.8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369.778亿元),全年营业利润11.6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24.618亿元)。

625亿的营利是一个怎样的水平?我们拿国内风头最劲的比亚迪来对比。比亚迪去年全球卖了302万辆,销量、营业额也与起亚相当,是可以对标的。

比亚迪预计2023年的利润为300亿元,这已经是国内车企赚钱能力最强的车企,没有之一,也就是说,起亚的利润是比亚迪的两倍。

不同的是,起亚2023年在华销量约为8万辆左右,而比亚迪大部分在中国销售;起亚卖得大部分是燃油车,比亚迪全是新能源车(纯电和插混)。

除了比亚迪,中国车企盈利能力较好的新秀是理想了,2023年赚得118亿,卖的都是带内燃机的增程车。

02,2024年中国市场进一步卷,先活下来再求利

盈利能力被认为是比销量更重要的指标了,因为只有盈利,才能吸引到更好的人才,开发更好的产品,维持长远的发展;同时盈利不仅仅是自己挣钱,一个企业只有盈利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可是中国车市的疯狂内卷,让大多数车企处于“赔本赚吆喝”的境地,尤其是新能源车企。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比亚迪打出“798”王炸,旗下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起售价均降至7.98万元。相较于此前的冠军版车型,荣耀版下降了2万元。

五菱、长安启源、哪吒汽车、上汽通用等车企纷纷跟进,北京现代的伊兰特更是降价2.4万元低至7.58万元,并打出了“油比电强”的还击口号。

一开年惨烈的价格大战就开启,让并不宽裕的行业雪上加霜。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认为,2024年将卷价格、卷产品、卷服务、卷流量,将是一个“最卷”的年。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03,比亚迪等车企出海求增量

国内市场疯狂内卷,让中国车企纷纷出海求增量和利润。2023年车市最大亮点在于海外市场——出口491万辆跃居全球第一,甚至有不少车企以海外利润弥补国内亏损。

比亚迪当然深知这一点,2023年在海外销售了24万辆,已经夺得泰国、以色列、巴西、澳大利亚等多地新能源车月度销量冠军,据说今年的目标是50万辆。

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月整车出口的前十位企业中,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达3.7万辆,同比增长2.2倍。

比亚迪更是打造了专属出海运输船队发力出口,首艘汽车滚装运输船已抵荷兰港。

要在海外市场卷,也不能放松对燃油车的研发。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带内燃机的车仍然占据海外市场约8成的份额。

电动车在海外没那么吃香,以中国车企所最期待的欧洲市场为例,2023年HEV的市占率却高达25.8%,仅次于汽油车(35.3%),比BEV(14.6%)高出整整11.2个百分点。

04,海外巨头靠燃油车赚得盆满钵满,正放缓电动车

起亚还是国际汽车巨头中的小弟弟,但600多亿的营业利润已经足以让中国车企艳羡不已。

我们再看看其它国际汽车的利润,让中国车企望尘莫及。

丰田汽车的赚钱能力大家都知道,但可能对2100亿人民币的利润没什么概念,2023年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产值约10万亿元,利润也就5000多亿元;大众汽车集团的利润还没发布,超过1000亿元也是大概率的事;在中国没什么存在感的Stellantis集团,轻松赚了1400多亿;即使是起亚的母公司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被认为不怎么行了,也小赚1000多个“小目标”;通用汽车被认为在中国有点锉了,但在全球轻松砍下725亿元,当然,主要依靠的是北美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海外巨头的盈利主要靠燃油车,并开始放缓其雄心勃勃的电动车计划。

梅赛德斯-奔驰最近表示,它将放弃到2030年只销售电动汽车的计划,原因是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低于汽车制造商的预期,计划在未来十年里继续生产内燃机汽车。

EQ品牌出师不利,奔驰考虑放弃。

奔驰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占其总销量的50%,远低于2021年100%的承诺,相当程度上放弃了原来的EQ品牌。

曾经强势宣言“公司未来将全面转向电动汽车”的通用汽车也是默默自打嘴巴,放弃2023年下半年生产10万辆电动汽车,2024年上半年再生产40万辆电车的目标。

福特汽车2023年预计在电动车上亏损50亿美元,并削减了电动车产量、调低了相应利润率目标。

05,乘联会急呼“油电同权”

貌似风光的电动车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地步,而日益边缘化的燃油车还是给行业带来利润,也给消费者带来选择权,是时候要来点改变了。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已经过了启蒙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3年全国新能源车(含纯电、插混)的渗透率达到30%,12月甚至达到40%。为何发展如此迅速呢?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车本身的产品优势,消费者很喜欢购买。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这其实是政策驱动导致,享受了很多诸如“免购置税、免牌照”甚至是“免限行”的政策红利。

在新能源持续增长的同时,今年1月份,燃油车销量同比下降约14%。

乘联会发文日前称,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仍将持续,考虑到不限购的400-500万的城市仍能积极克服拥堵压力,建议考虑400万以下保有量城市逐步放开燃油车限购。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燃油车既限购还限行,而且还要交上万亿的燃油税收,在新能源车销量已经占35%的情况下,需要同车同权,推动燃油车用户正常消费,稳定燃油车用户正常消费,实现汽车消费全面可持续增长。”(文|DA彬)

起亚EV5 720长续航与宋PLUS EV旗舰顶配,谁适合常跑长途的顾家奶爸

我刚荣升为奶爸的表哥想买台家用紧凑型SUV,他列出几个需求:其一是他在省内异地工作,节假日需要长途两地跑,所以想要纯电车更省钱,但续航必须够长;其二是因为家里有了新生娃,对车内空气质量、实用性智能配置以及储物空间比较挑剔;其三是品牌基本盘得稳,避免暴雷。此外,表哥还追了个附加条件,车看起来大气贵价些,开回三线城市有面子。

基于这些诉求,我给他推荐了两款价格贴近、但实力各有千秋的车型:一款是比亚迪宋PLUS EV荣耀版605KM旗舰PLUS,自主一哥旗下热门SUV,盲从用户多,续航600km级别,是大部消费者在该级别的购车备选之一。

另一款则是起亚EV5 720长续航版,它是同级CLTC续航最长的纯电SUV,主打的百变实用超级空间完全是为新家庭用户定制。值得一说的是,现代起亚集团已连续两年稳坐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2023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起亚实现全球销量达到3,085,771辆,同比增长6.3%,品牌实力不容小觑。

那么,两台车哪款更适合像表哥这样的年轻小家庭呢?咱们来对比下!

1.座舱体验:宋PLUS EV舒适周到,EV5兼顾多样化场景

家用车的主责是讨好所有家庭成员,所以座舱要尽最大化考量到每个人的体验感。

新生儿对封闭空间的气味是很敏感的,好在两台车都注重环保健康理念。宋PLUS EV标配了车载空气净化器与车内PM2.5过滤装置。不过EV5会让焦虑的宝妈更安心,因为它搭载了健康环保座舱,车厢由多达10项健康环保材料构成,确保婴儿在一个无异味且健康的空间坐车。

空间部分,宋PLUS EV的账面参数更好些,轴距比EV5多了15mm,落实到腿部空间两者差距不大。而EV5车高比宋PLUS EV多出5.5厘米,对高个子无疑更友好,而且给小孩安装安全座椅后抱下来更不易碰撞到。另外两台车后排地台都是全平,所以偶尔5口之家出行,腿部也不会因无处安放憋屈着。

宋PLUS EV后排支持5°靠背后调,日常短途乘坐舒适性很可观了。可EV5最大后调角度达33°,长途乘坐可以很松弛地“葛优躺”。细节之处,EV5高配后排带有小桌板,带小孩出门时方便放置玩具奶瓶等;还有冷暖保温箱,可以温奶或冰镇饮料。

宋PLUS EV的后备箱初始容积达574L,座椅放倒后可扩充到1477L,轻松放下3-4个大行李箱。EV5是讲究灵活性,后排座椅支持0度纯平折叠,后备厢可扩充至1718L。除了装载能力更强,当你们假期“亲子游”,去露营去野餐时,它又能形成一张“大床”。此外,后备厢内置多场景拓展桌,户外娱乐性更足。而在车头,EV5还挖出特斯拉同款前备厢,容积达67L。

总体来说,宋PLUS EV实用性为主,规规矩矩给你解决家用需求;而EV5充满创新巧思,不失实用性之外还帮你拓展更多生活场景。

再来看看照顾驾驶者的前排区域,EV5配备27英寸一体式三联屏,车机搭载最新一代ccNC智能互联娱乐系统,涵盖百度地图、百度语音、车载微信等多种应用,副驾也支持唤醒语音,操作界面流畅好上手,放在合资车里智能水平数一数二。

宋PLUS EV 荣耀版605KM旗舰PLUS搭载了15.6英寸的自适应旋转智能Pad,应用繁多,甚至还支持K歌等花哨功能。对习惯手机互联的用户,EV5支持无线CarPlay与CarLife。

南北方驾驶者都会很开心的是,这两台车均有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功能,冬暖夏凉。宋PLUS EV驾驶席带8向电动调节,而EV5多出4向腰部支撑,确保长途开车不累腰,同时它的座椅头枕也可调节到更贴合头部支撑的位置。

在智能化方面,EV5像“顾家暖男”,它更多在照顾用户的生活,沙发冰箱大彩电一应俱全,还多出提升开车安全性的HUD抬头显示、顶配驾驶系零重力舒压座椅等。

宋PLUS EV则是“享乐主义”,多出车载K歌、Infinity音响等享受型配置,大屏幕很适合小情侣用来看电影玩游戏。

2.三电实力:“先驱者”让人安心,“后来者”给足底气

对纯电车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必然是三电系统。宋PLUS EV所采用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大家都不陌生了,国内装机量已超百万台,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循环寿命更长是它的优势。

EV5作为后来者,选择与“先驱者”同一起跑线,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维稳安全性。不过EV5诞生的E-GMP平台是具备全球高水准技术密集型纯电平台,三电方面一点不逊色。

我们对比发现,宋PLUS EV旗舰顶配版配备的是87.04kWh的电池组,续航为605公里。而EV5依靠88.1度的电池实现720公里的续航,并且快充时间仅27分钟,补能效率比宋PLUS EV更高些。

像我表哥常跑300公里长途,宋PLUS EV悠着点踩踏板,能勉强应付中途不充电一口气跑个来回;但720km长续航的EV5倒是让他一路使用空调、座椅通风加热等用电较大的设备时更有底气。

驾驶性能上,两车主打家用。宋PLUS EV本本分分站好自己的岗。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调校偏软,对路面坑洼都过滤得七七八八。不强调操控,驾乘表现以舒适为主。

EV5后悬挂采用同级少有的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底盘质感更好,对大小颠簸的处理更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动能回收力度是5级可调的,实现更自然、更接近燃油车的驾驶感受。其中i-Pedal单踏板模式对长途奔波的开车人是福音,极大减少踩刹车踏板的频率。

安全智驾上,宋PLUS EV实现L2级的智能驾驶环境,EV5能实现L2+级,在功能上多出前方防止碰撞辅助、驾驶者注意力警告、智能限速辅助、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等,对长时间开车的用户有更周全的安全保障。

3.外观各具特色,小众或许是加分项?

宋PLUS EV采用家族“海洋美学”的设计理念,强化运动感与时尚感。前脸犹如鱼类,辨识度很高。车侧看起来敦厚圆润,属于柔和耐看型。

EV5采用起亚家族“Opposites United(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方正造型更显硬朗宽阔。前脸采用“数字虎颜”设计,看起来霸气有型。

两台车风格很不同,谁颜值更高仁者见仁。不过表哥想要看起来贵价些,反而EV5多了优势。一方面是宋PLUS EV先发体量大,大众认知度高,所以车价很透明;而EV5相对小众,霸气的造型,悬浮式车顶与隐藏式门把手以及双色封闭式轮毂的加持下,它观感上有种越级的未来科技感。

总结

两台车在纯电紧凑型SUV市场都是拔尖的选项。宋PLUS EV作为家用车没有明显短板,再加上比亚迪的号召力,市场口碑相当稳固,属于盲选不出错的均衡产品。

但多方位对比之下,起亚EV5 720长续航版更能胜任作为家里唯一台车的多种角色,满足表哥的多样化需求。

品牌层面,起亚入华20余年,不仅凭借过硬的造车功底立足,更扛起社会责任的大旗。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23年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排行榜上,悦达起亚社会责任指数首次达到五星,在汽车行业中排名第4,在合资车企中排名第1,荣获“2023社会责任犇牛奖”。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强势发展态势,起亚今年将加速电动化转型,从渠道、产品、营销、品牌等方面全面升级。有责任感有战略,起亚,未来可期!

一季度品牌出口榜:奇瑞甩开名爵,比亚迪正式发力,起亚跻身前十

继202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车市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再度传出好消息。

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40.6万辆,同比增长39%,创下月度出口量的历史新高;1-3月份累计出口106.3万辆,同比涨幅也达到了36%。显然,面对国内车市“新能源转型”和“价格战”的双重压力,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开拓海外市场;而从计划布局,到扎扎实实地将车卖出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以往平平无奇的“二线自主”,如今一鸣惊人的“车市黑马”,奇瑞市场评价的转变,离不开海外市场的出众表现。今年一季度,奇瑞汽车累计销量达200799辆,同比涨幅超过40%,再度领跑市场;具体至单一车型,包括瑞虎7、瑞虎5x和欧萌达的平均月销均超过1万辆,即便放到国内市场,也是一份不错的表现。相较此前单一的“理工男”标签,如今奇瑞在营销、服务等层面与年轻人同频,再加上新能源产品的布局,今年有望带来更加出色的表现。

紧随奇瑞之后,名爵也是中国出口领域的热门品牌,一季度出口120905辆,稳居品牌榜单第二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MG品牌的历史积淀,名爵在北欧市场有着较高的认可度,除了名爵ZS、MG5等燃油车出口表现优异以外,身为纯电车型的MG4 EV也在海外市场深入人心。“墙内开花墙外香”,对于名爵而言也是一种胜利。

比亚迪和特斯拉分别位列品牌出口榜的第三、四名,二者季度销量分别为97758辆、88456辆。依靠国内市场的潜力,去年比亚迪产销突破300万辆大关,想要更进一步,注定要依靠海外市场的布局;其一季度销量达到去年全年销量的40%,为今年开了好头,预示着将正式发力。特斯拉发挥不稳定是有目共睹,成绩固然不错,但仅凭两款主销车型,很难令销量持续提升。

此外,吉利、长安和哈弗也是出口榜单的热门品牌,三者季度销量分别为80172辆、77919辆和67735辆,同比去年均实现了“稳中有进”;而宝骏和捷途的出口量也超过了3万辆,看似不多,但足以将大多数品牌甩在身后。

作为榜单中唯一一个合资品牌,悦达起亚一季度出口量也达到了30084辆,成功跻身出口榜单前十名。身处合资品牌在华发展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韩系车更是面临着较大挑战,如果守着固有的“一亩三分地”,很难维持企业的健康运营。悦达起亚的做法,便是在出口市场上找机会,随着新能源产品导入、价格战偃旗息鼓,起亚有望重新找到发展机遇。

不难发现,相较于国内市场的“赤身肉搏”,出口市场的竞争显得风平浪静;但如果说国内畅销是“必做题”的话,那车企想要得高分,便要在出口市场的“附加题”上下功夫。至于比亚迪、奇瑞能否依靠海外市场令今年销量更上一层楼,值得拭目以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和比亚迪实力比较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