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上海比亚迪待遇如何

上汽集团、比亚迪2023年员工待遇

刚瞅了下上汽集团2023年的成绩单。

营收数目一看就吓了一跳,7447亿。

利润也有141亿,比去年掉了12.48%。

上汽集团实力很强,502万辆车的销量,研发还砸了220亿进去。

这可是连续18年国内第一,真不是吹的。看来他们那自主品牌还挺受欢迎,占总销量超过55%,比去年还多了2.5个百分点呢!

新能源车也挺厉害的,112.3万辆,比去年增长了4.6%。海外市场也不赖,卖出去120.8万辆,涨了18.8%,这成绩得瑟得瑟。

要是跟比亚迪比一比,嘿,这就有意思了。比亚迪那边,新能源车可是他们的强项,不过上汽的整体规模还是大头。不过我听说比亚迪在某些技术上可能更有优势,这就看谁能在新能源这块先突破了。

上汽的员工薪酬怎么样?这个没看到明确的数字,不过大公司应该不会亏待员工吧。这行业竞争这么激烈,谁也不想丢了好手。

你看了上汽集团和比亚迪2023年的数据对比了吗?这两家在汽车界简直就是重量级的选手,看他们比拼真是太有意思了。

首先说说上汽集团。他们的整车销售收入高达5053亿,占总收入的68%,其他收入包括零部件、服务贸易和汽车金融。你瞧这品牌矩阵,多彩多样,可见上汽集团的市场布局是相当广泛的。

然后再看看比亚迪,他们2023年汽车销售收入达到4834亿,这可是几乎追上上汽的整车销售收入,达到了95%。看这趋势,感觉2024年比亚迪超过上汽只是时间问题。

再说汽车产量,上汽集团2023年生产了502.5万辆车,但除了客车和货车,其他车型产量下降了。相比之下,比亚迪就像翻过来一样。2023年他们生产了304.5万台车,除了客车,其他车型产量都大幅上升。

员工情况

上汽集团2023年员工总数是20.7万人,比2022年减少了9000人。而比亚迪就猛了,员工总数达到70万,成为国内民营企业员工人数最多的公司。

研发情况

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和员工情况吧。这俩真是在努力搞创新,对比一下还挺有意思的。

先说上汽集团,他们2023年的研发费用投入了整整220亿,但研发人员数量却是减少了,只剩下3.3万人。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在提高研发效率,或者可能是优化了人员结构。

而比亚迪在研发这块就显得更加豪气了。他们的研发人员数量直接涨到10万,这数字简直是傲视群雄,就连华为都不过如此。再看他们的研发投入,哇,高达399.2亿,比特斯拉都多出100多亿,这砸钱的力度真是不小。

再来看员工成本。2023年上汽集团的研发人员总薪酬是79.65亿,平均下来每个人年薪大概23.5万。比亚迪那边,总薪酬包括股份高达222亿,按平均人数算下来,每人年薪大约26万。这俩公司的薪酬差不多,都挺不错的。

看到这,我觉得上汽和比亚迪在研发投入上各有千秋。上汽更像是稳扎稳打,而比亚迪则是大胆投入,力求创新。这种差异,可能也代表了他们各自的企业文化和战略方向。无论如何,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他们的竞争和创新都是好事,未来肯定能看到更多酷炫的车型和技术。

上汽集团与比亚迪2023年员工薪酬

根据上汽集团2023财报和ESG资料,梳理一下营收和员工薪酬情况,简单跟比亚迪对比一下。

1、核心数据

2023年,上汽集团营收7447亿,利润141亿,总销量502万辆车,研发投入220亿。

具体看财报的话,上汽营收,同比基本不增长,净利润下降12.48%。

根据营收和总销量,2023年上汽集团依然是国内汽车老大,主要亮点如下:

2023年,公司整车销售全年达到502.1万辆,连续18年保持国内第一。其中,自主品牌整车销售277.5万辆,占公司销量比重超过55%, 比2022年提升2.5个百 分点;

新能源汽车销售112.3 万辆,同比增长4.6%,继续位居全球行业新能源车销量头部阵营;

海外市场销售120.8 万辆,同比增长18.8%,连续8年保持整车出口国内行业第一,公司新能源车和海外销量继 2022年率先站上“双百万辆”台阶后,再创历史新高。

上汽集团的品牌矩阵如下:

如果将上汽集团的收入拆开,整车销售收入是5053亿,占总收入68%,其他的收入是零部件、服务贸易、汽车金融。

对比一下比亚迪。

2023年,比亚迪汽车销售收入是4834亿,相当是上汽集团整车销售的95%。

意味着,2024年,比亚迪追上上汽的汽车销售问题不大。

2、汽车产量

2023年,上汽集团生产了502.5万辆车,除了客车和货车,其他车型产量下降明显。

比亚迪跟上汽集团反过来。

2023,比亚迪累计生产304.5万台,除了客车,其他车型产量都惊人的飞涨。

3、员工情况

2023年,上汽集团合计有20.7万人,比2022年减少了9000人。

比亚迪跟京东一样,这几年增员非常猛,2023年,比亚迪总员工达到70万,目前是国内民营企业人数最多的公司。

4、研发情况

2023年,上汽集团研发费用,前面有披露到是220亿。

目前有研发人员3.3万人,比2022年还减少了近1000人。

2023年,比亚迪研发人员增加到了10万人,人数成为仅次于华为。

2023年,比亚迪研发投入399.2亿,比特斯拉高100多亿。

5、员工成本。

以研发部门员工薪酬为例。

这里的员工薪酬,包括工资、福利、社保、公积金。

2023年,上汽集团研发人员总薪酬是79.65亿,按3.3万人算,人均薪酬23.5万。

2023年,比亚迪研发人员总薪酬(含股份)222亿。

比亚迪2022年底研发人6.9万,2023年底是10.2万,按8.5万人算,人均薪酬26万。

客观的说,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的研发人员薪酬成本,差距不算大。

【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互联网:腾讯\字节跳动、小米、网易\百度、B站、爱奇艺、携程电商:阿里巴巴 京东/拼多多汽车:比亚迪、吉利、长城、理想、极氪、蔚来、零跑科技:华为、中兴、英伟达快递:京东物流与\顺丰、极兔\菜鸟家电:美的/海信、海尔

——更详细的解读大厂员工薪酬与人效,4-5月线下分享活动 了解一下?

比亚迪一年能赚多少钱?

去年卖了301万辆新车,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三分之一份额的比亚迪,到底赚了多少钱?

据财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6023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80.7%;毛利率同比增长3.17个百分点至20.21%。

这是什么概念呢?作为对比,另一家民营车企吉利汽车集团,同年汽车销量167万辆,营收1792亿元,归母净利润53亿元,毛利率15.3%,比亚迪在账面上几乎是全方位碾压,稳坐中国汽车“一哥”的位置。

当然了,在这6000亿营收的里面,并不是大家想象中完全靠卖车赚来的。

实际上比亚迪的营收由两大业务组成,分别是广为人知的汽车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充电电池),以及鲜为人知的手机业务(包括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消费电子业务)。

从上图可以看到,2023年比亚迪汽车和手机业务的营收比例约为8:2,其中手机业务营收1186亿元,同比增长20%,毛利率为8.78%。

这里释放出两点信息,一是近年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比亚迪的代工生意增长率远低于汽车业务,要知道在2019年两者的营收比例为6:4。某种程度来讲,比亚迪汽车能有今天的成绩,要感谢手机业务持续为其输血。

第二点是手机业务的低毛利率,掩盖了比亚迪汽车的真实盈利能力,从来报来看比亚迪汽车业务的实际毛利率,达到几乎可以傲视全行业的23.02%,比它的对手特斯拉高了近5个百分点。

一方面当然是规模效应带来的单车折旧费用大幅降低,说人话就是摊分的费用少了。

另一方面是比亚迪拥有全行业里绝无仅有的垂直整合能力,可以从旗下的子公司如弗迪视觉、弗迪模具、弗迪动力,弗迪电池中采购零部件,据说比亚迪整车约75%的零部件都由自家生产。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还可以赚取从原材料到整车组装、销售的全链条利润,其中光是电池自给自足这一条,就能让比亚迪大幅降低采购成本,赢在起跑线上。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我们对宁德时代的财报分析,里面就说了卖电池可比卖车要来钱快多了。(传送门)

出海并不赚钱?

2023年,比亚迪已经在全球六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400个城市通过乘用车出口、纯电动大巴和出租车运营等方式完成了市场开拓。不仅通过出口拿下了泰国和巴西的纯电动车销量冠军,还在匈牙利、巴西和泰国等国家开始建立工厂,实现从整车出口到落地生根的进化。

从出口量水平来看,2023年比亚迪的出口量达到24.3万辆,同比增长337%。海外销量增速不仅远超比亚迪的国内销量增速(61%),也超过了国内的总体电动车出口增速(80.9%)。

这也使得比亚迪2023年的境外业务营收高达1602.2亿元,同比增长75.2%,增速远高于境内业务的32.9%;同时,营收占比也提高了5个百分点至26.6%。

按照比亚迪的计划,24年预计将实现出口40-50万辆,同比再翻一倍。为此比亚迪还“丧心病狂”地组建自己的滚装船队以保障运力。

不过有一项数据是比较反直觉的,大家都说中国汽车在外国能卖高价,把外国人的钱狠狠给赚了。例如比亚迪Atto 3(元Plus)在日本的售价折合22.8万人民币,比国内贵了近10万元。

但实际从财报数据来看,比亚迪海外业务并没有想象中的赚钱,境外业务毛利率仅为7.11%,远低于国内的24.96%。

之所以造成巨大落差,估计是被各项税费、运费、准入费、验证费、经销商返点给“砍一刀”,不过我相信随着比亚迪实现“落地生根”,海外业务毛利率会逐年提升,我们明年不妨回头再来对比一下。

研发费用继续翻倍

从2020年刀片电池发布,到2021年E3平台发布,再到2023年易四方和云撵,比亚迪在技术上的创新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其背后是多年来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

从下图可以看到比亚迪研发费用一直在创新高,更为夸张的是2023年比亚迪研发人员数量足足增加了47.6%至10.2万人,以至于研发费用直接翻倍,光是工资就发了217.4亿,大家可以算算平均工资是多少。

相比研发支出狂轰猛炸,更值得关注的是研发费用「资本化率」持续走低。所谓资本化率,就是将研发费用分期付款;而相对应的「费用化率」则可以理解为一次性付款。

简单来讲,高资本化率(分期付款)能减少当期对利润的损失;高费用化率(一次性付款)则会影响当期利润,但可以减少应纳税额,而比亚迪选择的是后者。

言下之意,比亚迪并没有选择“润色”自己的财报制造“虚假繁荣”,哪怕在销量爆发之前,比亚迪一直都是这么干的。假设比亚迪将研发费用以40%的幅度资本化,至少能多出100亿净利润。

巨额的研发投入也就意味着,前期所积累的优势,会在后期逐渐爆发起来,比亚迪的百宝袋里藏着许多黑科技等着掏出来。

比如说,王传福最近透露比亚迪将在今年发布第二代刀片电池以及1000V高压SiC平台。前者的能量密度将从140Wh/kg提升至190Wh/kg,纯电车型的续航将突破1000km,后者能使充电5-8分钟即可续航500公里成为可能。

在插电混动方面,比亚迪计划于2024年推出全新DM5.0超级混动平台,据闻一箱油能跑2000公里。

随着高端化车型腾势、仰望、方程豹的推出,比亚迪意识到智能化可能是高端化过程中必须要修的一门课,所以在研发上开始疯狂砸钱补短板。

未来,比亚迪还会继续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希望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战场——智能化战场中与第一梯队的华为、蔚小理等品牌拉近距离,并占据一定的优势。

大家认为补齐短板后的比亚迪能持续扩大优势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上海比亚迪待遇如何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