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企业是私企还是国企啊

国企自主PK民营自主 民营吉利长城比亚迪 完胜 国企长安上汽奇瑞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是在2000年前后开始步入大发展时期的,1998年吉利豪情下线,1999年奇瑞风云上市,2001年东风柳汽推出风行MPV、长城汽车2002年推出赛弗SUV、2003年海马推出福美来……之后,大大小小的自主品牌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截止2018年,有销量统计的自主品牌车企高达51家。并且光2018年一年就新增7加自主品牌,当然了,这新增的自主品牌大部分都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而且绝大部分是民营资本,比如蔚来、小鹏、合众、领途、云度(国营)等。随着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进入车型的上市交付期,相信2019年还会增加不少自主品牌。

国有自主品牌PK民营自主品牌

数量方面

国有自主品牌23家,民营自主品牌28家;其中2018年增加了1家国营自主品牌和6家民营自主品牌;相信随着造车新势力们逐步量产交付,后续民营自主品牌数量将大大超过国营自主品牌数量。这也说明汽车行业当中,民营资本更有活力。

销量方面

国有自主总销量5623460,民营自主销量4009209,国营领先约162万。总体来看,国营自主2018年总量下跌了10.1%,而民营自主仅下跌1.58%。说明民营自主抵御市场风险表现更好。

国营自主销量超10万的有10家,民营自主只有6家。整体实力上,国营自主还是占据一定的优势。不过呢,自主销量的老大和老三都是民营自主品牌,说明顶尖民营自主的实力还是占优的。

并且上汽通用五菱不是纯正的自主品牌,把上汽通用五菱列入国营自主,是否合适还是两说的事情。

民营自主3大佬--吉利、长城比亚迪销量相加,超291万;而国有自主3剑客--长安、上汽和奇瑞销量相加仅212万,远落后于民营自主;即使加上广汽传祺,4大国营自主也都还不如3大民营自主。

未来生存概率

中国汽车市场足够大,连日本都有7家左右乘用车企业,未来中国市场存留10家左右汽车集团是有希望的。按照这个推测,那么目前销量在20万以上的自主品牌都有较大机会活下来。其中国有自主6家(不含通用五菱)、民营自主4家。

新能源销量表现

图片来自车市特评

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民营自主比亚迪汽车以超21万的销量,蝉联新能源销量冠军,吉利以5.4万位居第6,华泰5.2排第7,众泰3.1排第9。前十当中的2/3/4/5/8/10是国营自主。整体来看,国有自主车企在新能源市场的表现要强于民营自主品牌。

不过变数是造车新势力们正来势汹汹,未来或将影响行业格局。行业人士预测,未来或有1-3家造车新势力跻身行业一线。而这些造车新势力大多是民营资本。

对比不是内斗 中国自主品牌加油

不管国营自主还是民营自主,目标是继续发展转大,国内干掉合资,国外走向全球!中国自主品牌加油!

比亚迪在中国民营企业排行说排第二,华为也不敢称第一

不是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比丰田强,而是中国整体国力已非日本能比。华为孟晚舟事件,不是因为华为技术比阿尔斯通强,而是因为孟晚舟背后是强大的祖国。

比亚迪在中国民营企业排行榜上说自己排第二,相信华为都不敢说自己是第一

比亚迪是全中国民营企业唯一一家可以在全套的产业链上做到不受制于人。

比亚迪在车载芯片、半导体、刹车卡钳、IPB车身稳定系统、IGBT芯片、ABS防抱死系统等徳日美垄断的汽车核心尖端科技领域,都直接做到了世界前三强。

华为手机代工全部是比亚迪制造,2020年疫情全国紧缺口罩;比亚迪3天出生产设备图纸,7天搞出了第一台自研口罩生产设备,10天后生产出了第一只口罩。瞬间将日产提升到1000万

新能源市场经常流传一句话,电动车只是过渡,氢能源汽车才是未来

日本在氢能源技术专利真的可以吊打全世界,全球83%的氢能源专利在日本。

作为日本汽车行业龙头企业丰田对氢能源汽车的押注与投资几乎到了偏执

但是日本好像忘记一件事,自己手里握着氢能源绝对专利技术;但是日本自身市场太小别说中国不陪日本发展氢能源,就是美国主子也不会日本玩。

把比亚迪换成丰田汽车,中国掌握着氢能源技术专利。你看看中国会主导发展锂电池技术还是发展氢能源,国家态度很明白就是不带韩系和日企玩。

日系韩系车企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域未来五年会直线下降。比亚迪2025做到年销售500万台并不是啥难事,国内市场足够支撑比亚迪前期发展

华为孟晚舟事件与法国巨头阿尔斯通高层被扣押事件日本东芝高层被扣押事件,美国用着同样的配方结果却天差地别。原因很简单中国整体国力就是强于法国强于日本

2013年4月14日,在美国肯尼迪国际机场,阿尔斯通公司国际销售副总裁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

理由是:2003年,皮耶鲁齐经“中间人”向印度尼西亚的国会议员和国家电力公司官员行贿,成功竞标了苏门答腊岛塔拉罕地区的发电站项目和雅加达附近的淡水河口电站5期项目。

2014年4月24日,法国巨头阿尔斯通出售其70%的业务,将所有能源业务以约13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阿尔斯通是法国的工业明珠,最辉煌的时候阿尔斯通在水电设备世界第一 ,核电站常规岛世界第一 ,环境控制系统世界第一 ,交通运输部超高速列车和高速列车世界第一 ,城市交通市场、区域列车、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所有相关服务领域世界第二,运输和输配电市场居世界第二。在能源方面,提供了占世界装机总容量15%的设备,共460.000兆瓦,占世界第二。

孟晚舟归国阿尔斯通事件的主角皮耶鲁齐评价道:

自己当时就没有孟晚舟那般幸运了,他既得不到公司的支持,也没有强大的祖国依靠。所以对于全人类来说,孟晚舟的事件的胜利成果不仅仅属于中国,还属于那些共同抗击霸权主义的国家。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成就足够伟大,但是同样也留下很多遗憾也积累了很多问题

有些人希望国家与国内企业在任何行业与任何领域都做到领先世界,绝对不能被卡脖子。

这不现实更不可能做到,单说芯片行业就是老美也做不到一家就可以做通产业链。汽车领域用市场换技术,现在看来未必真的失败

比亚迪最初是做电池起家,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最早是卖冰箱的。

市场确实没有换来核心技术,但是换来了汽车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

共同富裕是做大做强蛋糕,不是打土豪分田地

做大做强蛋糕最终还是靠企业,现在国内企业的营商环境强于企业舆论环境;对做实事的人与企业太苛刻。对自媒体人玩嘴的太宽容,企业家一年拿3000万年薪好像就该被共产,明星一年赚1亿也是理所当然,网红一年收入几千万好像很正常

有些人不相信网络自媒体能这么赚钱,国内顶尖网红一年收益可以吊打国内80%以上上市公司。

司马南老师一年在头条、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百度、微博等各大平台的收益保守2000万

十字路口的年轻人,选大厂、国企还是公务员?

对于打工人而言,世上的路千万条,属于自己的只有一条,能做的只有在享受福利的同时,也承担选择的代价。

来源|字母榜

作者|邢思远

来源/公众号

“深圳年薪30万、五险一金低的私企,和佛山月薪1万,六险一金顶格交的国企,选哪个?”

底下网友纷纷支招,“选央企更好”、“不全额缴纳公积金的私企一般坑比较多”,“除非深圳的工资多30%以上,否则还是佛山香,深圳挣钱深圳花。”

不止是虎扑,脉脉、豆瓣、小红书上都有这种“offer选择”帖,内容大多是叙述自己在几份offer之间的摇摆:国企与大厂,大城市与小县城……

当事人纠结,网友则根据自己“过来人”经验支招。对offer的选择,已经成为这届网友必备的“冲浪话题”。

晒offer的人粗略分为两类。一类是凡尔赛派:现在有两个offer,一个是阿里达摩院,一个是华为研究院,怎么选?在线等,挺急的。

有自称985博士的人在秋招就拿到了3个offer,年薪41万的比亚迪、53万的华为实验室,以及小米的材料工程师。

在脉脉上晒offer,年薪二三十万处于鄙视链底端。这里的打工人年终奖几万起步,免费房补、免费三餐更是工作的底线。

还没怎么招呢,offer先卷起来了。“秋招好不容易拿个30w左右的offer,一上脉脉遍地都是校招四五十万的。”、“拿到35w的offer跟做梦一样,结果好家伙上来一看,也就普通水平吧。”

小红书上的凡尔赛层级更高,发帖人对无数人求之不得的大厂offer直接闭眼拒,有人拒绝了4个年薪30万的互联网大厂offer、有人连拒两个50万的offer,最终选择35万的央企、还有人成了大厂收割机,同时晒出快手、字节、腾讯、美团四家offer。在线问“offer怎么选?”

对于这类人,网友评论也是出奇的一致,“月薪6000的我不配出主意”、“央企还有35万,比我在大厂搬砖的工资还高”。

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凡尔赛,晒offer的还有另一类,便是遇到了你我等普通人普遍会纠结的难题:刚毕业,是选择北上深租房奋斗,还是选一个离家近的城市安逸过一生?

知乎上类似的问题,选择互联网还是国企?浏览量普遍过万,更能反映选安逸or奋斗是每一届年轻打工人绕不开的话题,小红书上的凡尔赛虽然极具冲击力,但呼声最高的,还是关于家乡与大城市、体制内和私企之间的选择。

在面对选私企还是体制内,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问题上,更多的网友都一致地选择了体制内和大公司,原因是钱多事少。

但offer纠结者很快就发现,钱多事少的工作,只存在于网友的想象里。因为无论怎么选,最后都会后悔。

这似乎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有一种遗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虎扑的一个帖子中,当事人虽然拿到鹅厂offer,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心底还藏着一个民警梦:“本科院校再牛逼,简历再完美,工作能力再强,那又如何?身体素质依然没达到特招大佬的水平,公安不要。”

有的人后悔则因为薪资待遇不达预期。27岁的陆正鼎在私企和国企offer纠结,最后在众多热心网友的建议下,选择了“钱多事少”的国企,他告诉字母榜,等入了职后才发现,国企的工作只有事少,没有钱多,税前和到手工资相差大,后悔又想回私企,但看到网上太多人吐槽私企,自己又很纠结,不知道该不该辞职。

还有的人,则是offer还没拿到,就遇到了“黑天鹅”,只后悔自己高兴得太早:一周前还在发帖炫耀拿到了不少offer,包括理想汽车和其他家offer,万万没想到,等了一个多星期,理想汽车的offer泡汤了,另一家和HR之前谈好的30W年薪也缩水成了25W。

选offer,性别也成了干扰因素。有女生在脉脉上征求意见,一个offer是杭州阿里,总包38万,一个offer是武汉农行,总包20-25万,有网友给出了意见“男生阿里,女生农行”。

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知乎一个问题“本人女,tplink和长沙国企offer选择?”,最高赞的回答是建议国企,“如果男生就建议去外面闯闯”。

要是offer选择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人们倾向于用分类来寻求安全感,但现实却包含很多杂音。

这厢说“男的闭眼选大厂就好”,那厢却看到遵循该原则的“过来人”倒苦水,明明是个未婚程序员,月入3万,背靠大厂,却发现自己不是黄金单身汉,在当地的婚恋市场打不过工作稳定的公务员;明明是个已婚程序员,却被老婆一直劝说去考公。

即便你真的将自己框在“性别规则”里,也不总能如愿。

拿着好几个offer求助的人纠结,为别人选offer操碎了心的网友,同时也吵翻了天。求助的对象观点碰撞,各执一词,这样的求助注定是无效求助。

大厂的“过来人”劝人去央企,央企的“过来人”劝人去大厂。

在“字节跳动or央企offer”帖子底下,也有人以“朋友的同事在大厂”为例,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小作文,来佐证为何要选择央企。

“朋友的同事,某大厂的程序员,今年36,被裁员…….除非这个程序员之后要做生意,不然中年被辞退,挺惨的。”

反垄断背景下“互联网大厂多次被点名”是佐证,今年的互联网企业裁员潮也是有力证明,失业就在弹指一挥间,互联网终究不是终途。

然而“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定律再次显灵。不少身在国企的过来人,同样苦口婆心的劝人,千万别进体制内。

有人觉得无意义,“身在北京央企,已经打算跑了”,原因是“工作琐碎,毫无成就感,薪资低且稳定”;

有人嫌弃体制内工资涨的太慢,“毕业十年一直在体制内”,“国企事业体制内的如今都已20w一年,去阿里百度腾讯的同学们好多年收入过百万了……没谁跟钱过不去”;

“能力强想奋斗选私企,能力平庸求安稳选体制内”也未必正确,有人指出,以为国企不加班?太天真了,你可能是对国企有误解。

《奇葩说》的辩手陈铭曾坦言,在媒体人和大学讲师之间,他选择了相对轻松的讲师的工作,原因是讲师还有三个月的带薪休假。

出身于1988年的陈铭,所说的留校任教的时间点,据推算应当在2015年左右。彼时,陈铭若发帖“武汉大学博士,留校任教还是去做媒体人”,想必会有很多声音支持后者。

过去的舆论环境还在动辄追求诗和远方,鼓励别人从体制内辞职。2015年一位女教师给领导写的10字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火爆全网,评论区清一色的全是鼓励和向往。

“有三个月带薪休假”的原因,在2015年显得太没有野心,太求安稳。

这些年考公的人越来越多。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有133.78万人,2020年为139.58万人;2021年上升至151.19万人。更有硕博士一毕业就进了体制内。前几年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份招聘公示名单显示的48个岗位中,拟聘用人员清一色全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

没过几年,网友的态度就变了,再有人发帖称想从体制内辞职,评论区里大部分人劝他要谨慎,体制外的生活未必更好。

即便在人均年薪百万的脉脉,2020年也曾出现热帖“复旦硕士放弃阿里、百度等大厂的offer,选择邮局2500月薪”。发帖人认为“互联网35岁之后就是个死,哪怕年薪60万也只是低端打工仔”虽然听起来极端,却代表了打工人对在互联网行业事业发展的普遍担忧。

但己之蜜糖,彼之砒霜。降薪从大厂转到央企的人,后悔自己不该早早“追求安稳”。一位网友自称是211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前在一家上市互联网企业月入2万,跳槽时拿到了美团月薪2.5万offer,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央企。这个选择却令他十分后悔:下班太早无所事事,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选择的一头是offer,另一头是求职者。什么样的工作更好,在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群众偏好。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需求与底线。

对于打工人而言,世上的路千万条,属于自己的只有一条,能做的只有在享受福利的同时,也承担选择的代价。面对众多的offer,或许一部分网友提出的建议更为一针见血:重点不是选什么、而是要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offer选择”帖下的争论,八成只能越帮越忙罢了。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企业是私企还是国企啊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