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撞北汽极狐后静置起火,到底是“撞得不对”还是另有原因?
懂车帝自从拿宏光MINI EV撞老头乐之后好像掌握了流量密码,撞普通家用车热度一般,那就干脆撞点话题度高的车,甭管卖得多不多,讨论的人多就行。这次懂车帝拿了比亚迪汉EV和极狐阿尔法S对撞,不仅碰撞的结果出乎意料,汉EV还烧了。
双车碰撞汉EV表现欠佳
视频太长就不转载了,有兴趣的可以上懂车帝看,这里给大伙分析一下主要的问题,拎一下重点。
视频开头花了很多篇幅来介绍这两款车之间的差距很小,甚至极狐阿尔法S还要更轻一些,而且都是采购自当地的4S店。
极狐阿尔法S在造型上有一种跨界的感觉,所以从外观上看好像底盘悬架更高一些,但是视频里特意提及了比亚迪汉EV的纵梁实际上更高一些,另外在整备完成后汉EV要重一些,前舱的缓冲空间也比较大。总之就是比亚迪汉EV各方面都占优势,这叫什么?这就是标准的捧杀。
此次碰撞的标准是50%重叠主驾驶侧,时速64km/h,并不是常见的碰撞测试标准,和中保研、C-NCAP都不一样。以这样的时速对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甚至比高速追尾还要严苛,所以结果自然不会太好看。
在评论比亚迪汉EV的时候主持人着重描述了变形的区域,比如A柱、门槛梁、车门等处,看结果确实汉EV比较难看,但是否结构或者用料有问题,还真不好说。这里也是许多网友认为懂车帝在带节奏的关键。
撞击2天后,比亚迪汉EV起火?
评测看完了,其实没多大问题,这种速度的对撞不好看其实挺正常的。但视频的最后放出了一段监控视频,画面里经过碰撞测试的比亚迪汉EV突然起火燃烧,工作人员使用灭火器似乎没起多大作用,最后车辆被烧毁。
对于这件事其实大多数人是持有保留态度的,因为在仓库里放两天不做任何处理其实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而且很奇怪的是汉EV连小电瓶也断电了,没有理由突然起火。视频里称消防部门给出的起火原因是线路问题,但具体是什么线路,并没有明说。就烧毁的程度来说,可能没法做出太细致的报告。
有的网友说是恶意纵火、抹黑,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懂车帝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搞这种事为了啥?说极狐给钱的,要给多少才值得懂车帝这个级别的媒体这么做?
至于有部分网友认为:起火后五秒不到拿着灭火器的工作人员就出现了有点“太及时”了,小编认为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了,在明火出现以前一般都会有爆裂的声响,而且从视频刚开始的时候右上角有人员走动可以看出,仓库处于工作时段,有人在现场很正常。各位福尔摩斯收了神通吧。
比亚迪质疑专业性
比亚迪汽车方面第一时间在官微做出回应,认为视频中所采用的测试标准和方法非主流、非权威,也不是国家及行业标准,内容也存在诸多疑点,例如比亚迪提到,碰撞车辆的冷却液(红色)与汉 EV 量产车的冷却液(紫色,比亚迪独有)完全不同,碰撞车辆被更换具有导电性的冷却液后,车辆在剧烈碰撞后数天内冷却液泄露,进而造成线路短路,并引发燃烧。比亚迪还称,将安排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及疑点排查。
比亚迪解释得有理有据,既然冷却液是紫色的,那么下面这张实拍图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经销商都喜欢没事干换防冻液?
然后到了7月26日晚间,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汉EV根据不同批次冷却液颜色不同,但只是加注的颜色不一样,冷却液都是不导电的,跟颜色没关系。”
换句话说,车主们不用再费劲打开前车舱门去看冷却液颜色了,不管什么颜色,量产版的汉EV冷却液都是“不导电的”。
懂车帝回应比亚迪:不存在与车企的商业合作
对于比亚迪的质疑,懂车帝也做出了回应,称《懂车试验场》是懂车帝旗下原创碰撞测试节目,该节目不存在与车企的商业合作,碰撞车辆选择也不针对特定企业,每一期节目均保有从购车到测试完成的完整视频录像,并有权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相关材料可以提交公证。
懂车帝还称,《懂车试验场》节目初衷是为了帮助消费者做好购车决策,帮助厂家改进产品。欢迎各方对于节目本身的客观探讨,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国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多创新、安全和有竞争力的产品。
显然,两份声明的态度是相对对立的,但真相却只有一个。到底是比亚迪想得太多,还是第三方媒体不够公允,让我们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ZAKER资讯、IT之家、新汽车志
“京东京车会”毛巾遗落发动机舱,5天后比亚迪烧毁
图说:起火车辆发动机舱已经烧焦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近日,市民任先生拨打新民晚报热线962555反映,“京东京车会”工作人员帮他的车辆做保养时“拆烂污”,把毛巾(抹布)遗落在发动机舱。几天后,汽车起火烧毁。店方不肯主动承担赔偿责任。
意外:车行半路突然起火
任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座驾比亚迪“秦”购于2018年,是一辆白色混合动力小汽车。11月6日,他和朋友王先生将车送至浦东大道2568号“京东京车会”做保养。
图说:任先生为车做保养的店铺
11月11日21时40分许,朋友王先生驾驶这辆“秦”出门办事。王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独自驾车,行驶到奉贤区南桥镇环城东路解放东路路口等红灯时,突然闻到车内有一股焦糊味。路口附近正好有一个公交车站,他迅速通过路口,左转后靠边停车,下车查看。“下车的时候我拉了一下引擎盖开关,弹开了一道缝隙,此时已经有烟雾飘出。透过缝隙,可以看到发动机舱里面火光闪动。”
旁边是一个名叫“古华新村”的小区。两名小区物业人员发现情况后,迅速提来两个灭火器,王先生向旁边一家便利店也借来灭火器,3个灭火器对着车头一阵猛喷。后来王先生为防止火势复燃,又借来1个灭火器喷射泡沫。在此过程中,有热心群众帮助拨打了119电话,消防到场。
疑问:刚做保养怎会自燃
经历“火烤”后的这辆比亚迪“秦”面目全非。发动机舱几乎烧烂:各种线管和塑料器件焦糊一片,保温棉烧没了,整个机舱都是焦黑的。
王先生和任先生十分沮丧:是自燃吗?车子怎会莫名其妙自燃?难道有质量问题?!
位于附近的沪杭公路1089号一家比亚迪4S店人员赶到现场。“4S店人员看过现场,又了解到这辆车最近刚做过保养,说可能是‘保养的问题’。当时我听不懂。对方还说,只要是做他们这一行的,看一眼就知道。”
车头被消防部门贴上“封闭火灾现场公告”的封条后,该车露宿一晚后,次日被送至4S店。
后来消防部门到场勘查,有了一个重大“发现”:从烧毁的发动机舱内发现一块已烧焦得不成形状的“棉絮”,居然是一块毛巾!这块毛巾被塞在发动机和散热风扇的缝隙处。“外面已经烧焦了,里面还有毛巾残留。”
可是发动机舱内怎会有毛巾?任先生顿时想起,5天前的那次“汽车保养”。
图说:消防在勘察时取出的抹布
坐实:毛巾遗落发动机舱
任先生和王先生赶到浦东大道2568号“京东京车会”,但店方不肯“认领”这块烧焦的毛巾,称这块毛巾不可能是他们的工作人员遗忘在车内的。
两人报警,要求查看监控。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在一段任先生得到并提供给记者的22分钟视频中,记者看到,一开始,任先生的“秦”被悬吊在空中,后来放落地面,一名工作人员开始工作,在打开引擎盖的车头处修修弄弄。6分30分秒,该工作人员手拿一块毛巾返回,并将毛巾填塞在发动机附近。随后的视频显示,该工作人员多次离开、重新进入画面,始终没有将毛巾拿走。12分50秒时,王先生和任先生进入镜头,近前观察修车过程,并研究右前轮衬板松动问题,镜头中还出现了第二名工作人员,但大家都没发现这一“异常”。17分03秒引擎盖关闭。直至视频结束,毛巾始终没被取走。
图说:监控拍到工作人员将一块毛巾填塞在发动机附近
事情弄明白了,但之后的协商沟通并不顺利。
任先生告诉记者,店方拖拖拉阿拉,不肯爽快承担赔偿责任。“如今车子放在4S店已经好多天,我们不能一直占着人家的地方啊!这也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可是店方始终没有明确说法。”
坚持:火灾原因尚不明确
11月24日,记者与这家“京东京车会”取得联系。接电话的是一位自称姓万的店长。
对方承认“有这事”“我知道”,并称毛巾(抹布)遗落发动机舱是工作人员“失误”。
但对方不认同任先生、王先生的说法和逻辑。“车子起火,和毛巾有什么关系,你有证明吗?”对方称,事情的关键不是毛巾遗落发动机舱,而是烧车和毛巾有关系吗?并提出一连串质疑:毛巾是起火点吗?车子烧了,起火点是这块毛巾吗?如果毛巾是起火点,毛巾怎会不烧完呢?
对方还这样声称:“你不能说车子烧了,我正好遗落了一块毛巾(在发动机舱内),就赖在毛巾头上,制造‘冤大头’。只要消防部门有鉴定,证明车子起火是毛巾引起的,那我就赔给你,我们是有保险来支付的。”
对于店方如此推诿态度,任先生十分不满:店方将毛巾遗落在发动机舱,已是“重大过错”,难道不需要承担责任?
记者与奉贤消防救援支队取得联系,一位刘先生向记者表示,他们还在对火灾原因作进一步调查,暂时还未出具鉴定报告。
新民晚报记者 陈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