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同级,东风纳米01共创版北京车展首秀
汽车日报 周桐
[ 2024北京国际车展] 4月25日,东风纳米01共创版首秀。作为参考,现款纳米01普通版共有9款在售车型,指导价区间7.48万-10.68万元。
东风纳米01共创版
东风纳米01普通版
东风纳米01共创版沿用现款车型外观设计,采用专属涂装配色,前保险杠下方配备车身同色空气动力学套件,增加了运动属性。纳米01定位为纯电小型车,现款车型长宽高分别为4030/1810/1570毫米,轴距为2660毫米。
东风纳米01共创版
东风纳米01普通版
东风纳米01共创版配备双色轮辋,同时还有更大尺寸的尾翼。官方表示,该车支持定制尾灯样式,并可选多种外观套件。对比普通版车型来看,此次亮相的东风纳米01共创版带有可点亮车标,后保险杠底部带有扩散器结构。
内饰部分,东风纳米01共创版同样沿用现款车型风格,整体采用双色搭配,配备液晶仪表、悬浮式中控屏、双色方向盘、手机无线充电等配置,中控台和门板表面还有菱形格纹路软质材质包裹。
动力部分,参考现款东风纳米01,全系搭载前置单电机,最大功率70千瓦,最大扭矩160牛·米。电池和续航部分,该车提供31.45千瓦时和42.3千瓦时电池组,对应工信部续航分别为330公里和430公里。
最新销量显示,纳米01最新3月销售1188辆,位列当月纯电动车销量榜单第72位,同级别对手包括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欧拉好猫等。随着此次纳米01共创版正式发布,您觉得新车竞争力如何?欢迎留言讨论。#2024北京国际车展#
2023年汽车公司业绩:比亚迪最赚钱,理想营收超过东风集团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嘉欣
2023年,国内汽车企业受新能源转型和持续价格战等因素的影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界面新闻统计的12家主要汽车制造商中,虽然营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部分企业净利下滑,甚至出现了由盈转亏的情况。比亚迪凭借超300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汽车公司。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甩开蔚来和小鹏率先走向盈利。
上汽集团2023年凭借7447.1亿元的营收依然领先其他国内汽车制造商,但仅获微弱增长。去年上汽集团累计销售整车502.1万辆,同比下降5.31%,营收保持增长主要得益于在新能源车型销量和海外市场。
过去,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是其重要利润来源,加上上汽通用五菱,三家合资公司净利润总计占到上汽总利润的一半。受合资品牌销量集体表现低迷,上汽集团2022年就出现利润下滑,2023年利润继续下滑至141.1亿元。
广汽集团2023年营收、销量均获得增长,但同时也在面临利润大幅下滑的挑战。受合资品牌销量下滑以及广汽三菱重组影响,广汽集团整体表现并不乐观。剔除广汽三菱重组一次性亏损的28.6亿元资金,广汽2023年业绩净利润依然是下滑表现。
同样面临利润下滑的传统汽车集团还有北汽,其去年集团整体营收为4803亿元,旗下上市公司北京汽车财报显示,去年营收同比微增至1979.49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7.8%至30.3亿元。
另一家汽车集团东风更是自2005年底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较前一年同期盈利的102.65亿元大幅缩减了142.61亿元。销量方面,东风集团已经连续五年销量下滑。
比亚迪则凭借新能源汽车销量走高和大规模制造成本降低成为最赚钱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车也获得营收利润双增长。
2023年比亚迪实现6023.1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达42.04%,净利润超过300亿元,相当于上汽集团净利润的两倍之多。比亚迪去年总销量超过302.44万辆,排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去年四季度还短暂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纯电汽车销量第一。
吉利汽车去年营收录得1792亿元,净利润为53.08亿元,对比2022年撇除一次性议价收购收益后(35.11亿元)同比增长五成。去年吉利汽车总销量为168.7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为48.7万辆,领克、极氪、银河等丰富产品线为其带来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同样处于新能源转型期的长城汽车则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全年营收为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5.06%至70.22亿元。尽管销量录得增长,但仍未恢复至此前最高水平。
造车新势力当中,理想以117.04亿元净利润成为继特斯拉和比亚迪之后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去年营收已经超过东风集团、接近广汽集团的全年营收。
实际上除理想以外,新势力品牌普遍还在面临销量、营收增长,但利润却持续亏损的状态。
蔚来去年营收突破500亿元、亏损扩大至211.47亿元,小鹏去年营收306.76亿元、亏损扩大至103.76亿元。从销量上来看,蔚来和小鹏销量均录得两位数增长,全年销量分别为16万辆和14.16万辆。零跑汽车去年营收增长至167.47亿元,亏损缩窄至42.16亿元。
惠誉博华研报指出,从去年各主机厂商财务状况来看,受益于下半年以来销售放量产生的规模效应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大多数上市整车企业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比一季度有所好转。
去年突破3000万辆的汽车产销量已经达到高点,惠誉博华预计,2024 年中国汽车总体销量仍将保持3%至5%的低速增长,不同品牌、不同车型销量增速将会分化加剧。
对传统汽车集团来说,燃油车利润高但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板块销量增长,但还未能盈利。对于造车新势力品牌来说,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摊销制造成本尽快走出亏损,是接下来竞争的关键。
都是老牌新能源车企,在纯电轿车领域,比亚迪可以力压日产吗?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壮大,自主品牌也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不过还是有很多车友觉得,合资品牌综合实力还是要比自主品牌更强。即使是有希望实现弯道超车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也还是普遍认为自主品牌不行。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由于以往合资品牌的纯电动新能源车比较少,难以做出针对性的比较。但是,在去年电动车的先行者-日产推出了一款轩逸纯电,自主品牌新能源巨头-比亚迪也对秦进行换代上市,发布了秦Pro EV500。所以今天疆哥就把它两放在一起PK,看看到底谁更好!
先来看看颜值方面,轩逸纯电的外观整体上是沿用了燃油版的设计,只是前脸部分融合了电动车独特的封闭式结构,钻石型切割前格栅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结合造型犀利的回旋镖式的前大灯组,让消费者更容易区分出它和燃油版轩逸的区别。
秦Pro EV500使用的也是家族式的龙脸设计,宽扁大嘴不失大气动感,LED大灯如龙的眼睛一般炯炯有神,再通过一条细长的镀铬条,使其和前格栅相接,看上去气场十足。只是它的前脸和燃油版、插电版没有太大区别,要判断他的纯电身份就有点难了。
单纯的颜值角度来看,两者可以算是半斤八两,不过考虑到车型尺寸的话,秦Pro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只有高度比轩逸略差一点,长度、轴距之类都稍胜一筹。
内饰方面,轩逸纯电依旧延续了轩逸系列的设计风格,整体观感中规中矩,亮点不多。方向盘采用了三幅式的方向盘设计,搭配V字型银色装饰条加以勾勒。仪表盘则是与聆风相同的半机械半液晶式的布局,作为一款纯电动车没有能搭载全液晶仪表盘实属遗憾。中控区域配备了一块7英寸的触控屏,两侧的实体键也更换为虚拟键。
秦Pro EV500的内饰倒没有过多的沿用上一代的设计,反而是套用新唐的设计多些,最显眼的自然是12.8英寸的可旋转中控大屏幕,大部分功能都已经集成在中控屏幕上,所以实体按键不多。在液晶仪表盘上比亚迪也做了创新,秦Pro全液晶仪表盘采用了悬浮式设计,看起来更具科技感,但是尺寸略小,也存在反光的风险。
除了科技感外,还得看看它们的材质。以往大家都是觉得合资车通常会比较抠门的,所以材料都是硬塑料为主,不过到了轩逸纯电上就不是这样了,这款车在视觉和触觉都较易接触到的地方大量使用了软性材料。反倒是比较舍得下本钱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在秦Pro EV500上没有用上太多软性材料。
而且在配置上,一直强调性价比的自主品牌这次也表现得有点一般。秦Pro EV500并没有没有占据太大优势,轩逸纯电注重安全方面多些,所以它的安全配置较为丰富。而秦Pro EV500则是追求便捷性和实用性,所以它有的更多是高科技配置。所以在配置方面,两者平分秋色。
下面就是对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很是重要的方面了,续航里程和纯电效率。轩逸纯电的三元锂电池组容量是38kWh,工信部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38km(60km/h等速续航389km);快充条件下仅需45分钟就能充满80%电量,而慢充条件下充满电量也只需8小时。
而秦Pro EV500的三元锂电池组容量是56.4kWh,工信部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420km,快充条件下,它充电比轩逸纯电还要快,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充到80%电量,也就是一顿饭的功夫就差不多了。
而且秦Pro EV500的电机功率也比轩逸纯电强。轩逸·纯电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109马力(80千瓦)的永磁同步驱动电动机,峰值扭矩为254牛·米,与之匹配的是固定齿比单速变速箱。
秦Pro EV500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164马力(120千瓦)的永磁同步驱动电动机,峰值扭矩为280牛·米,与之匹配的同样也是固定齿比单速变速箱。
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的参数来看,比亚迪秦Pro EV500的优势很明显是更大的,毕竟比亚迪还是一个追求数据的品牌。而日产,疆哥觉得更注重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数据),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会有自主品牌性价比高、合资品牌综合实力更强的印象。
综合来看,轩逸纯电和秦Pro EV500都有着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像轩逸纯电,有着日产品牌的口碑加持,以及多年纯电动汽车全球销冠-日产聆风的技术保障,在可靠性上应该更胜一筹。但是,续航里程上的硬伤,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而比亚迪秦Pro EV500似乎更懂国人的实际需求,外观漂亮&续航充足,科技感和数据表现足以让准车主吹半年。但相比日产来说,可靠性和故障率还是不少消费者所担心的,毕竟传统汽车上的很多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也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如果要二选一,你会选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