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N7长沙二环线堵车智驾实测,比亚迪的智驾水平,你觉得还行吗
腾势N7已经更新了高快智驾,在城里面的环线和快速路上,是可以用NOA智驾的。
正好我们趁着现在早高峰,长沙南二环猴子石这个地方,是长沙过江人民,必堵的一个地方,我们开它去试一下,看看它的智驾怎么样。
上了环线自动开启NOA虽然到了上午9点多,但是猴子石大桥段,还是很堵的。到了这个环线之后,它这个NOA就自动开启了,开启之后,它的速度,很快就能够跟上限速的速度,然后自动给你调节。
在堵车的时候,最考验NOA的就是两个,一是跟车刹车的能力,就是跟车的时候,能不能匀速平缓的起步,能不能及时的反应,然后刹车的时候,能不能及时的反馈,以及匀速的刹车。
整体来看,腾势N7,在跟车刹车,都还是做的比较到位,整体来说是比较匀速的,体验感也还算比较不错,而且判断也还比较精准。
会预防性驾驶第二,就是在堵车的时候,经常会有些车子,比如不打转向灯,突然之间,就从你旁边插进来,来抢你的车道。
那么这种情况的话,我看这个整体来说,腾势N7的反应,也是比较积极的,而且我发现它会有预判。比如说,我本来前方比较空,这个时候我要加速了。
但是我旁边有一台车,这个时候打转向灯,它又没有变道,这个时候它就没有加速,然后去判断前方的车子的行为,然后再去做出加速或者匀速行驶的决定,这点甚至跟我们人的预防性驾驶有一点点相似了。
车道保持上比较到位上了猴子石大桥之后,要经过一个双车交汇的路段,在这一块会有两边的车汇到一个道上,我发现在这一块的处理上,它也还是比较到位的。
就没有出现旁边的车,一挤过来,然后这个车子,就出现晃动或者车道保持不准,甚至旁边的车挤你,出现自己的车偏离车道的情况,这些都没有出现。
而且在桥上都是实线,在超车的时候,旁边是大车,它会有一个刻意的避让,就是往没车那边稍微避让一点点。
而且这个桥面的路况不太好,我们跑起来,整体而言南二环这个路况都不算太好。所以这个车跑起来之后,很容易出现比较大的颠簸,或者路面上有坑这种情况,它整个车道的保持,也没有受到路面颠簸和坑道的影响。
云辇的底盘体验感不错而且云辇-A确实还是不错的,它的双目摄像头,检测到路面的情况之后,会实时调整悬架的状态,整体这舒适程度提高还是不少的。
所以整个过年期间,我开腾势N7之后,你让我再开回我那个老车,割裂感太强了,好不习惯。
过完桥之后,路上慢慢就通畅了,这个时候速度就跑起来了。
它在前方没车的时候,它加速也还是比较迅捷的,包括前方遇到,有慢车的时候,它的变道也还是比较迅捷,就不会出现犹犹豫豫。
基本上发现前方的车,如果慢下来,旁边的车道空余,它就会变道走旁边车道。
在变道的时候,我发现它左侧右侧,反正我感觉我没找到它的规律,它感觉左侧空,它就走左侧,右侧空它就走右侧,这一点也比较符合我们人驾驶的习惯。
总结刚才我是已经跑了一圈回来了,走的是长沙的南二环,也是上班比较堵的这段路。
从整体来看,目前这个高架快速路,腾势N7跑起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在处理上比某些新势力品牌,反倒会更到位一些,在跟车刹车车道保持,以及变道各方面,都没有太大的硬伤。
如果说非要去找问题的话,目前还是高精地图方案,在某些高精地图缺失的地方,它会退出来,就是降级到ICC,在过了这一小段之后,它又自动回到了NOA的状态。
所以这种体验感觉,就不是那么丝滑,如果说能够后续发力,过渡到无图阶段,那么那就是妥妥的第一梯队。
不说新能源,比亚迪的油车到底啥水平?
Hello大家好!我是陈杰
说起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比亚迪。比亚迪不但入局早,黑科技也层出不穷,从刀片电池到最近其力推的DM-i混动系统,都确实令人惊艳。
但也许是电动车、混动车的光环太亮,比亚迪汽油车的存在感相对来说就太低了。而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目前买车还是会首选汽油车。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比亚迪的汽油车到底值得买吗?
销量担当:宋
主力车型宋PLUS
宋是比亚迪在汽油车里的销量担当,但这里的宋其实不是一款车,而是一个家族:宋PLUS、宋Pro和宋。整个家族4月份销量大概是12000多辆,和H6、CS75 PLUS等没得比,但也算不错了。
很多人都分不清宋PLUS和宋Pro的区别,其实宋PLUS才是宋家族里的大哥,不但尺寸、轴距比宋Pro略大,更主要的是全系搭载了比亚迪全新研发的1.5T骁云发动机。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比亚迪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新能源车上,直到这台骁云1.5T面世,才让大家看到比亚迪仍然要深耕汽油车的决心。
这台1.5T发动机最大马力高达185匹,这基本已经是同级国产1.5T发动机里最好的表现了,只是还略逊于本田1.5T的193匹。
并且,这台发动机热效率也达到了38.08%,虽然挤不进最高的行列,但也是非常出色的水平了。
此外这台发动机还更看重低扭表现,相比老款1.5T低速扭矩性能提高了36.7%,日常开起来更轻快。
变速箱上,宋PLUS匹配比亚迪最新的7速湿式双离合,相比之前比亚迪广泛使用的6DCT,这款7DCT在响应速度和平顺性上提升非常明显。如果说之前6DCT的表现是比亚迪的一个短板,那这个7DCT的表现已经完全不逊于任何国产车上7DCT的水平了。
从动力配置上可以看出,比亚迪把最好的都给了宋PLUS了。至于颜值、空间、配置等,宋PLUS更是不比同级任何车型差。
宋PLUS内饰
尤其是在尺寸和轴距上,宋PLUS相比H6、CS75 PLUS等还略有优势,相比博越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价格上宋PLUS主销车型大致在11-12万左右,和同级的主要竞品相差不大。
总的看来,宋PLUS产品力、性价比上都完全不输H6、CS75 PLUS等车型。销量上不如它们,主要是这两款车群众基础太好了 。只从实力上看,宋PLUS一定是值得考虑的。
性价比更高的宋Pro
宋Pro的动力就比较复杂了,可以算是新老搭配。2021款车型有老款的160匹的1.5T+7速湿式双离合的组合。也有和宋PLUS完全一样的185匹的1.5T+7速湿式双离合的组合。同时,2019款车型,也就是老款1.5T+6DCT的车型也仍然在售。
说了这么多,简单看就是,全新1.5T+7DCT的车型是最推荐的,这基本可以看做是尺寸略小了一点的宋PLUS。并且,虽然轴距上比宋PLUS短了53mm,但并不比哈弗H6、长安CS75 PLUS等差,满足家用完全没有问题。
价格上,搭载宋PLUS同款动力的宋Pro起售价为10.78万,比宋PLUS的起售价低了8000块。但是配置上却没有减少,基本算是相当的。并且宋Pro入门版还多了一项遥控驾驶。
所以,宋Pro动力选择虽然更丰富,但其实只推荐搭载新款1.5T发动机+7DCT的组合。在空间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宋Pro其实是比宋PLUS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宋Pro内饰
发挥余热的宋
这里说的宋是指宋的经典版,这款车型其实属于老旧车型换装新外壳继续发挥余热。全系4款车型,全部搭载老款1.5T动力,最大160匹。两款手动挡车型,两款匹配6速湿式双离合。
宋经典版最大的卖点就是低价,起售价只有6.98万。其实,这款车的竞品已经不是哈弗H6等10万级车型了。它直接的竞品应该是哈弗M6、吉利远景X6等车型。这些车型主销价格都在6-7万左右。
对这几款车来说,动力啥的都不是很重要了,其最重要的不过两点:低价、可靠。而这几款车型在这两点上做的都不错。空间表现上也相差不多。
不过这几款车也有一些差别,远景X6动力最差,只有141匹,宋经典版马力最强,为160匹,哈弗M6是150匹。但是远景X6匹配了CVT变速箱,宋经典版和M6用的都是双离合。
说实话,这三款车都经过了市场检验了,都算靠谱了。但如果让我选的话,我会选远景X6,因为这相比动力,我更在意变速箱的表现。CVT至少比较平顺,而6、7万车型双离合的调校,还不能让我完全放心。
比亚迪宋内饰
急需换代的宋MAX
宋是目前唯一一款集齐了PLUS、Pro和MAX的车型,不过宋MAX已经是一辆MPV了。这款车曾经也非常辉煌过,一度销量过万。不过4月份最新的销量只还有千余辆左右了。
这款车销量的兴衰和产品竞争力的变化非常吻合。上市之初,紧凑型MPV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主要是五菱宏光、宝骏730的天下。比亚迪和五菱、宝骏比品牌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而且这款车1.5T+6速湿式双离合的搭配,也比宝骏730当时的AMT体验好多了。所以当时热销是情理之中。
宋MAX内饰
今天宋MAX的惨淡也是因为如今这款车真的不算有竞争力了。现在这款车还是搭载1.5T+6DCT,并且不是比亚迪最新的骁云1.5T。而同级中传祺的GM6、五菱凯捷都是综合实力更强的选择。所以,宋MAX今天的惨淡也并不意外。
向上突破失败的唐
比亚迪唐的DM-i车型最近刚刚上市,相比唐DM-i的火热,唐汽油版车型就显得门可罗雀了。4月份,唐汽油版销量只有100多辆。如果只从值不值得买的角度看,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但和宋MAX不一样,销量不行并不是这款车不行。这款车目前只有一个配置,采用2.0T+6AT的组合,最大马力192匹。动力算是够用,6AT来自现代派沃泰,名声没有爱信6AT响亮,但也是非常成熟的。
空间上,唐是一款中型SUV,车长达到4870mm,跟汉兰达尺寸非常接近,并且是一款7座车型。
所以,动力、空间、可靠性和颜值上看,唐汽油版都挑不出毛病。之所以卖不动主要是价格已经卖到了主流合资紧凑SUV的区间。
比亚迪唐内饰
唐汽油版定价16.58万,目前北京地区有8千左右的优惠。但就算优惠后,这个价格也已经能买到很多合资SUV了。大众的探岳、途岳,日产奇骏、甚至本田CR-V也没有贵上多少钱。虽然唐比它们更大,但这些车的空间家用也完全够了。
在锦上添花的那点空间面前,显然还是合资品牌的车标更能吸引大家。
所以,唐确实卖的不好,如果是我的话,我也可能稍微加点钱去买CR-V了。但这并不代表唐这款车不行,只是品牌力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比亚迪秦 自身不差,可对手太强
秦PLUS
秦的产品线也非常复杂,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秦PLUS是秦家族的大哥,不过秦PLUS只有EV和DM-i车型,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
秦Pro
秦Pro全系搭载1.5T+6DCT的组合,这套动力算是很成熟了,整体也挑不出什么问题。不过我始终对于几万元车型双离合变速箱的调校不能彻底放心。
这并不是说这些低价车型的双离合一定有问题,而是如果同级中还有更靠谱选择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优先考虑AT或者CVT。
和秦Pro同级的车型中,我可能会更优先考虑1.6L的长安逸动PLUS、或者1.4T的吉利缤瑞。当然,秦Pro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1.5T发动机马力最高,达到160匹,如果你非常在意动力,那秦Pro就是同级中为数不多的选择了。
比亚迪秦
不带Pro的秦只搭载了1.5L自吸动力,匹配手动挡或者CVT。只看这款车自己的话,产品上没什么问题,都是极为成熟的搭配了,性价比也很高。
但是,不是秦自己不行,是对手实在太拼了。秦自动挡的入门价格北京地区大概6.8万左右,前面说到的逸动PLUS,自动入门车型大概7.6万左右。虽然贵了8000左右,但是颜值更高、动力更强,如果是我,我仍然会选择逸动PLUS。
甚至,合资品牌里大众桑塔纳、雪佛兰科鲁泽等车型,自动挡的入门价格也和秦相差不多。所以,秦的性价比虽然高,但奈何对手都太拼了,所以优势并不突出以。
极致低价的F3
很多人一定不知道,这款给曾经给比亚迪立下汗马功劳,一度堪称自主轿车销量王的车,今天竟然还在卖。而且,它的销量还并不差,4月份销量还有5000多台。
F3至今依然保留着最初设计的底子,细节上虽有升级,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台F3。当年F3火遍大江南北靠的就是性价比,如今的F3更是把性价比玩到了极致。
现款F3指导价只有4.49-5.08万,全系搭载1.5L发动机,全系匹配5挡手动变速箱。入门版车型在4.49万的基础上还能有5000左右的优惠,实际价格只有4万左右。
对F3来说,谈性能、动力这些其实已经没多大意义了,这款车最大的价值在于,用4万多的价格给你一台还算皮实可靠的新的三厢轿车。至于其它,配置、设计呀啥的,有的话就算是人情,没有的话也是本分。
这款车值不值呢?其实很难说,对于预算只有这么多的人来说,它当然很值,否则也不会每个月还有5000多左右的销量。对于预算还可以再增加的朋友来说,那就完全没必要考虑这样的车型了。
写在最后
比亚迪在电动、混动领域的进步和领先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们也都认可新能源是未来的趋势。不过趋势和现实之间还有很长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里,汽油车仍是大家的主流选择,也是传统车企绝不可能放弃的市场。
通过今天的文章我们也能看到,比亚迪在汽油车领域是有实力的,宋PLUS、宋Pro的部分车型产品力和性价比都十分出色。不过比亚迪的燃油车里也确实有很多竞争力一般的车型。
希望比亚迪在发展新能源车的同时,也能兼顾汽油车。毕竟对车企来说,汽油车的利润来源,是支持电动车研发的重要条件。对大家来说,汽油车也仍是主流选择。
很多人觉得比亚迪营销水平低得令人发指
很多人觉得比亚迪营销水平低得令人发指,比如昨天在北京车展发布“革命性技术——云辇Z”,网络流量完全比不上小米公布的“龙晶大定”,雷布斯一个手机支架就可以吊打比亚迪。
不可否认,在网络引流方面比亚迪确实落后。前有“微博之王”,现在又多了手机圈来的“遥遥领先”和雷布斯,把网络流量玩得那叫一个6。但网络流量能多大程度变为销量,其实是存疑的。友商每发一个新车型,网上都是吊打比亚迪,但是销量榜上则是比亚迪吊打所有。
如果把视野拉高一点,从品牌的角度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比亚迪其实一直在努力给消费者营造一个印象,即“比亚迪技术很牛”,就像六角大楼专利墙上的大字“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经常听人吐槽“比亚迪的销售还没我了解车子”、“门口牵条狗都能卖出去”........。但是几乎不会有人或者友商去质疑比亚迪的技术,特别是三电技术。我觉得这正是比亚迪所追求的,将品牌形象与核心技术挂勾。
国内上一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是:华为!
核心技术在中国不仅是品牌护城河,也是对品牌的最好宣传,因为我们本就是在封锁中坚持独立自主发展起来的。即使到了今天,外国对我们的技术限制也从未停止。在2018年贸易战以后,国内对核心技术独立自主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华为MA-TE60上市会有如此大的轰动影响。在今天的中国,华为几乎可以直接与高科技划等号,而且是中国自主的高科技。
当品牌与独立自主高技术挂勾后,消费者是非常愿因买单的,而且愿意支付品牌溢价。以手机市场为例,当华为被制裁以后,市场普遍预计小米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将会提升。而实际情况是,当时华为留下的市场份额全便宜了苹果,小米甚至比不上OV。而到今年一季度,华为王者归来,小米彻底沦为了ot-h-er!
我甚至认为小米汽车正走在小米手机的老路上,虽然SU7一炮而红,但谁也不能否认其卖点就是平价版的保时捷。走捷径或许起步更容易,但后续可能更难,要知道几年前的众泰也在这条路上风光过。又比如新势力中最滋润的理想,去年高光时刻叫嚣友商“一帮臭搞技术的”,结果新年没几个月就眼看着要进ICU了。事实证明,冰箱彩电大沙发,又或者再高明的产品经理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护城河。
在中国市场,品牌形象最成功的无疑是华为,而华为的成功来源于超高的研发投入,比亚迪则正走在华为已经证明了的道路上。2023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近400亿,超过特斯拉1/3,在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仅次于中国建筑,更重要的是同比增速高达100%!预计未来几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会继续保持高增长,最多三年,在中国所有公司中将会是仅次于华为的存在。
从DM-i、刀片电池、易四方、云撵,包括昨天发布的电磁悬架,比亚迪一直在给品牌加持高新技术的底色,并且已经初步取得成功,仰望品牌的销量就是最好证明。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可比亚迪,并因期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而自豪。在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质疑比亚迪、学习比亚迪、成为比亚迪”会是全球无数车企的主旋律!
$比亚迪(SZ002594)$ $小米集团-W(01810)$ $赛力斯(SH6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