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的云轨项目被发改委

体验尖端中国智造!深圳高中生参观华为比亚迪立志科技报国

南都记者从深圳市龙岗区获悉,日前,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深圳华附”)高二年级强基班走进华为智能空间实验室、比亚迪云巴中心、小三洲蓄能水电站,在行走中让强基的种子扎根科技的沃土,将脚下的步伐与理想追求紧密相连。

参加华为国家级实验室,感受最前沿技术、不断颠覆认知

作为华为的两个国家级实验室之一,华为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8600㎡全实景的沉浸式体验展示,让深圳华附学子深受震撼。在专家的讲解指引下,华附学子聆听了华为智能化转型的故事,读懂了它“与子同袍”的产业战略布局;通过亲身体验,重塑了对未来智能空间的理解,深化了对让“安居乐业”更智能的美好愿景的认知。

在科技展厅,华附学子且走且思、且听且问,从鸿蒙智能生态到传感网络,从海思芯片到智能安防,从全屋用水到全屋新风,从智能灯具到光能储蓄……充分感受到空间智能的新浪潮。

在开放展区,同学们逛别墅,住智能公寓、智能酒店,开智能会议,试用智慧教室……更自然更丰富的交互行云流水,更极简更智能的体验指掌之间,不断颠覆认知,让同学们纷纷种草了“比尔·盖茨同款的魔法之家”。

参观比亚迪云轨研究院、登上深圳云巴,钻研精神得到高度赞许

华附学子在云轨研究院展厅,先了解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积累的领先技术,然后到云巴检修库,近距离观察全铝车身、铁电池储能系统、永磁轮边直驱电机、单轴转向架,更直观的感受核心技术。

来到深圳云巴OCC控制中心巨大的显示屏前,同学们被其展示的自动检测、自动唤醒、自动定位、人脸识别、无人驾驶、视频监控、宽带集群等一系列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所震撼,尤其是深度集成的可视集群综合调度系统,让参与活动的师生赞叹不已。

随后,同学们登上云巴1号线龙年主题专列,从城市建筑群中穿梭而过,游览坪山。一边视频联通控制中心聆听讲解,一边切身感受无人智能运维,兴致勃勃地观察行进中的道岔、轨道梁、车轿的耦合变化。抵达终点比亚迪北站,大家热情不减,甚至耐心等待云巴掉头,积极探讨并验证换轨技术。同学们的钻研精神,得到了比亚迪云巴工作人员的高度赞许。

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印

培养综合素质优秀、数理拔尖的学子

所谓“华为”,正是为中华之崛起而有所作为,是为智能破晓而奋发有为。我曾疑惑:什么是“开放实验室”?也有人感叹“好高端的样板间”。但你亲见才会明白:这间国家级实验室,绝不是豪宅样板间,而是鲜活的“鸿蒙OS生态圈”;它不单是“全场景推理芯片”的自主创新,更是“全屋产业”联合创新的取长补短;既有科技作底“向下扎到根”的极具匠心,也有加速创新“向上捅破天”的万丈雄心。如此说来,“方舟壹号”就是“一叶方舟”,用硬核科技为每个人、每个家托举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恰如其名。

——华附学子刘想

站在深圳云巴的OCC控制中心前,我被眼前宏大的监控大屏所震撼。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却有序排列的数据流,精确到毫米级的数字滚动变化,唤醒车辆、场段运行、巡道、洗车、休眠,仿佛置身科幻电影《黑客帝国》的未来指挥中心。屏幕犹如一面城市脉络的镜子,实时映射出云巴穿梭在各个街区、站点之间的繁忙景象;云轨如同血管般交织流淌,智能调度系统宛如无形的手,精准掌控着每一条线路的运行节奏,轻巧低噪的行进声仿佛城市的呼吸。车站无人值守、云巴无人驾驶,我打量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回想起春节后龙岗街头每日“遛弯”的无人驾驶扫路车、抑尘车,剪修花木的园林作业机器人,特别真切地感觉到这个智能化时代的力量与温度。原来,“科技味”的精髓竟是“烟火气”。

——华附学子汪俊丞

华为能在5G通信技术等领域持续突破,背后依托的是一支由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专家、六万多名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矢志不渝的努力。同样,比亚迪云巴则通过锁定新能源与智能交通的赛道,持之以恒地研发投入,成功将“中国制造”升级为“100%中国智造”,将新能源由“负资产”转变为“富资产”,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由此可见,无论是在通信技术的尖端领域,还是在新能源产业的广阔天地,唯有选准赛道、脚踏实地,才能开创新纪元。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每一步前行都与我们心中的理想紧密相连。只要远方的地平线始终在,我们的每一步都将是有意义的迈进,也终会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印。

——华附学子傅新贤

深圳华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了华附强基工程如何培养综合素质优秀、数理拔尖的华附学子,其表示,深圳华附英才体系强基班是深圳东部最强班级之一,历届强基班学生高考总分均超600分。作为强基课程的重要内容,深圳华附强基班学子积极“走出去”,以“行走的思政课”浸润矢志报国的底色。此外,4月16日,深圳华附强基班笃行课程还将走进联合飞机、中国联通5G科技体验中心、百度Create AI开发者大会AI训练营。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王传福的万亿云轨梦:是黄粱一梦,还是能美梦成真

地铁热潮被叫停后,以云轨为代表的跨座式单轨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然而受制于技术特性,云轨注定不会是一个遍地开花的项目。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组成部分,跨座式单轨其研发及商用历史比地铁还要悠久。图/视觉中国

《财经》记者 陈亮 韩舒淋/文 施智梁/编辑

2月底,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01211.HK,下称“比亚迪”)发布2017年度业绩快报,2017年总营收1058.95亿元,同比增长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57亿元,同比减少19.7%。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四大业务之一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云轨”开始为比亚迪贡献一定收入。云轨被比亚迪视为电动车项目的延伸产品,未来的盈利点。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包括《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已与多个中小城市签订合同,包括汕头、银川、广安等,“像汕头这样的城市有273个,那就是近10万亿元的市场。”

梦想是美好的,然而现实真如王传福所设想的那样吗?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告诉《财经》记者,云轨实质上就是已有百年发展历史的跨座式单轨,这类轨道交通工具更适合在山区城市、机场等地应用,并不适合平原城市。

除应用场景限制外,跨座式单轨由于其自身技术限制,存在运量小、速度慢、能耗高等问题。另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相对成熟,轻轨、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浮等均可以成为中等运量的交通工具。

前有技术限制,后有竞争对手,比亚迪云轨如何突出重围?

旧瓶装新酒

比亚迪为什么要造云轨?这与王传福的亲身经历有关。

七年前,在北京出差的王传福要赶回深圳出席第二天的重要会议。一场大雨让北京大堵车,王传福一路堵到机场,飞机已经飞走。一周后,前往东京出差的王传福发现,人口密度、车辆密度远高于北京的东京,由于发达的轨道交通却很少有堵车现象。

深有感触的王传福当时就认为轨道交通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需品。回国之后,他组建团队,五六年时间,耗资50多亿元,打造了跨座式单轨项目——云轨。

并没有轨道交通制造经验的比亚迪在短短五六年间自主研发出跨座式单轨,主要得益于该项技术的历史储备。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组成部分,跨座式单轨其研发及商用历史比地铁还要悠久。

世界上第一条跨座式单轨列车由法国人Charle Larligue设计,在爱尔兰投入运营。该线路全长15公里,最高时速可达43公里,运营时速则在29公里。“二战”后,各国开始重视跨座式单轨的发展。1958年,德国方面经过反复试验认为,混凝土轨道和橡胶充气轮胎能使列车达到最好的行驶效果。之后美国、日本等国家均在此研究基础上修建跨座式单轨。

虽然跨座式单轨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百年历史,但是中国在跨座式单轨建设方面行动较晚。2000年,重庆轻轨较新线(2号线)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第一个单轨示范工程。而当时技术是从日立公司引进过来的。

重庆之所以能建造跨座式单轨与其地貌环境密不可分。重庆地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需要爬坡能力较强的轨道交通工具,这正符合跨座式单轨的运行特性。

“由于跨座式单轨采用橡胶轮胎,其摩擦系数高于地铁等钢轮,因此非常适合爬坡。”孙章介绍。

山区等地方地形多变,利用单根轨道和特殊转向架,可以使列车曲线半径达到30米,这样线路弯道可以较小,不用占据大量空间,适合道路窄、弯道多、坡度大的地方。

在建造完2号线之后,重庆又规划了下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3号线。与之前引进日本技术不同的是,3号线90%以上的轨道设备均实现国产化。

由此可见,跨座式单轨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把电动车的机制引入了导向运输系统,跨座式单轨列车就是抱着梁的电动汽车。”一位资深高铁专家对《财经》记者说。

技术限制应用场景

跨座式单轨列车虽然具有上述优势,但重庆在建设完2号线和3号线之后,后续5号线、6号线、10号线均采用了钢轮钢轨地铁制式。

这与跨座式单轨列车多项技术掣肘有关。首先是载客量小的问题。比亚迪方面透露,云轨的运能为1万-3万人/小时单向,这与轻轨运能大致相当。地铁的运能则达到2.5万-7万人/小时单向。

虽然云轨的目标是城区人口大于等于150万人口的城市,中等运量应该可以满足需求,但如果作为中等城市的主干线,在上下班高峰时,仍可能面临运力不足。

由于跨座式单轨列车线路道岔结构复杂,因而限制了列车运行间隔,其运行间隔不能低于2分半。因此,要适应稍大运量,只有加大编组一种选择。

对此,比亚迪方面在列车编组方面通过设计,使得云轨编组最高可以达到8组。不过达到8组时,云轨相对于地铁的价格优势就几乎不存在了。

比亚迪公示云轨造价为1.5亿-2.5亿元/公里。《北京轨道交通东四环线工程》第一次环评公示显示,同为跨座式单轨的北京地铁东四环线,初期采用6节编组,预留8节编组。设计路线全长约36公里,总投资约200亿元,初步计算造价就高达5亿元/公里。而地铁的造价也不过是6亿-10亿元/公里。

此外,一位中车城市轨道交通资深专家告诉《财经》记者,跨座式单轨列车在造价上比地铁便宜,但从城市轨道交通30年寿命周期的成本来说,成本要高于地铁。

由于采用胶轮技术,在行驶过程中必然有摩擦损耗。一般来说钢轮列车的钢轮使用寿命为100万公里,而胶轮使用寿命则为走形轮25万公里,稳定轮和导向轮为6年。其维修成本不小。这位城市轨道交通资深专家分析,带有特殊涂层的混凝土钢轨还需要经常维护。

使用胶轮技术的跨座式单轨列车,其能耗也比钢轮列车高。这是由于走行轮胎和轨道梁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阻力一大,能源消耗就大。

比亚迪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相较于传统跨座式单轨,云轨在能耗方面进行了改进。为车辆配备能量回馈系统,能最大化的利用制动能量。

当然这只是与传统跨座式单轨做比较,与现在先进的钢轮钢轨列车相比,还是存在能耗高问题。

阻力大对列车行驶速度也存在限制。记者在银川试乘时发现,总长5.67公里的银川花博园线行驶一圈需半小时时间。比亚迪现场运营人员对《财经》记者表示,银川线时速为25公里,主要因为环形线,因此提不了速,跨座式单轨列车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地铁的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

胶轮易受冰雪天气影响,轨道梁上的冰雪易致胶轮打滑,要想列车在冰雪天气正常运行,那么就要给列车安置除雪刷,通过撒沙、喷洒融雪剂等方式除冰雪,上述措施也会增加运营成本,从而导致场景受限。

跨座式单轨列车安全性问题也颇受关注。地面及地下轨道交通工具在遇到突发情况,如火灾、停电等故障时可以通过两侧或车头安全门撤离车厢,跨座式单轨列车因为轨道梁窄,缺少轻轨那样的行走表面,如何逃生是一大问题。

针对停电问题,比亚迪方面提供了一套紧急电源方案。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云轨上装有一组磷酸铁锂电池,可供列车在紧急情况下行驶3公里,确保列车抵达下一个站台。

来自老大哥的压力

虽然跨座式单轨列车具有上述问题,但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多样化的系统,中运量的跨座式单轨列车也有其发展应用的地方,例如大城市地铁的支线、机场线等。

这一点也符合比亚迪的思路。在其规划中,云轨A型线可连接卫星城与周边城市交通,也可连接医院、学校、旅游景点、商场、大型居民社区。在大型城市成为主干交通的补充,在中型城市成为主干交通,类似于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

目前国内有深圳、广安、银川等20多个城市与比亚迪签约。图/视觉中国

比亚迪方面也寄望于可应用在工业园区,以连接各个办公楼。

在这个市场上,国内最早运营单轨项目的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和中国中车(601766.SH/01766.HK)也是竞争者。

据《重庆日报》消息,去年的渝洽会上,全球有40多个城市对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表现了兴趣,并在规划研究应用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

中国中车旗下中车四方自主研制的永磁跨座式单轨列车已下线,该产品能做到节能10%以上。中车四方则研制了悬挂式单轨列车,在产品丰富度上具有一定优势。2016年末,中国中车参与的跨座式单轨列车项目在芜湖开建。

上述两家仅仅是国内的竞争对手。国外,日本的日立集团(TYO:6501/NYSE:HIT)和加拿大的庞巴迪运输集团都具有技术储备和悠久的研发建设历史。

面对上述两家的竞争,比亚迪方面则表示,和庞巴迪、日立等同类车型相比,云轨具有一定优势。例如,采用最新永磁同步电机、储能回收等技术。

除此之外,在成本控制上,云轨国产化率超过80%,关键部件均为国产部件,因此,相较于进口产品,在售后配件供件效率和成本上将具有一定竞争力。

除跨座式单轨列车生产商的竞争外,云轨还要面临其他竞品的竞争。例如目前长沙、北京等地已建或在建的中低速磁悬浮项目。

据上述城市轨道交通资深专家介绍,中低速磁悬浮已能实现国产化,其造价只有地铁的三分之一,和跨座式单轨列车一样,也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没有噪音等优势。此外,还具有节能、维护成本低优势。

在中运量交通系统中,有轨电车、BRT(快速公交系统)、钢轮钢轨制式的轻轨等产品亦是云轨的竞品。

比亚迪的设想中,除以产品竞争外,还有其他竞争策略。例如依托云轨与地方合作布局产业链条。2月初,宜昌与比亚迪签订合作协议,比亚迪将在宜昌建设不少于100公里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线“云轨”,并在宜昌投建产业园,生产轨道车辆、轨道梁及相关核心部件,初步预计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从中不难发现,一旦有云轨项目落地,将会带动当地配套原材料及机电设备发展。另外,比亚迪拟采用“轨道+物业”的商业模式,带动地产及商业开发。但如果每卖出一个产品,就要到当地投资,这种商业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和复制性。

当然,在地铁修建热潮被叫停后,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产品厂商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比亚迪方面披露,目前国内有深圳、广安、银川等20多个城市与比亚迪签约。在海外,则有柬埔寨、菲律宾、埃及、摩洛哥等多个国家选择建造云轨。

在外界看来,比亚迪的进入,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能够促进轨道交通导向运输系统的创新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这或许是云轨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内最能体现价值的一点。

(本文首刊于2018年3月5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扬眼纪实 | 生生不息的“中国动力”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外景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科技创新恰如一道看不见的风景,既浩瀚无边,荆棘丛生,又曲径通幽,希冀无限。

中国正在步入由创新力决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看不见的风景决定着可视的风景”。在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历经十年改革探索的创新平台上,一批批科学家们携带着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新技术,不断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最前沿,书写出一个个创新创业传奇。

在他们身后,极具潜力的“中国动力”勃发生长,生生不息。

“知遇”休斯顿

2023年11月12日,第14届国际氮化物盛会在苏州举行。位于第40号的展台上,苏州汉骅公司携带的多款功率、光电外延的前沿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业内众多的关注目光。

苏州汉骅半导体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先进研发与大规模生产、测试、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先进半导体供应商,也是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先进半导体闭环研发与生产基地。

这是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次采用“拨投结合”方式引进的一家高科技企业。

从最初人才的发现和团队组建,到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再到建成年产可达30万片高端氮化镓外延与完整的8英寸芯片闭环先进制造基地,成长为目前国内已建成最大的独立GaN外延制造商,前后仅仅只有7年多的时间。

“当初,如果没有刘庆院长的‘知遇’,没有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拨投结合’的制度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汉骅。”汉骅公司CEO董事长顾星回顾公司快速成长的历程尤为感慨。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

在拥抱创新的时代里,许多机缘会悄然而至,惟有着眼未来的人,才会拥有未来。刘庆和顾星的团队创业正是如此。

2016年9月16日,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到休斯顿参加有关方面组织邀约的海外人才座谈会,意在为江苏引进一流创新人才。

会后,年轻的科学家顾星主动对刘庆说:“刘院长,我来送你去机场。”“好,谢谢你。”看到热情的顾星,刘庆点头答应。

他知道,座谈会上人多时间紧,专业上的事需要深入交流。

从领事馆出发,他们一路直奔机场。

顾星一边驾车,一边对刘庆说:“国际一流的专家已作出前瞻性判断,在半导体材料领域里,氮化镓将会成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无可替代的制高点。我与几位读博时期的同学通过十余年的研究,积累了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技术,将会成为未来通讯功率和显示领域发展中的核心技术,我们有信心在将来创造出一个伟大的公司。”顾星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你们就这么有自信?”刘庆从顾星身上感知到了昂扬的创业激情,对于年轻的科学家来说,这是十分可贵的重要素质。

“我们信心满满,坚信无论是产品定义还是规模化产业布局,现在都是最好的切入点。但是早期的研发和设备投入都很大。”顾星坦诚相告。

“你们找过投资公司吗?”刘庆知道,在美国高校风险资本的嗅觉是很敏锐的。

“我们找过不同的风投,有的愿意出资一个亿,但是要求控股占比必须达到60%以上,被我们拒绝了。”顾星如实说。

此前,顾星也曾先后与国内多个地方政府和投资公司洽谈,但是一听说要出资这么多资金,最终也都不了了之。

顾星1978年出生于江苏海安,浙大材料系96级毕业,2001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留学,2007年获得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他研究的重点是第三大半导体在功率领域中的应用。

刘庆从顾星的介绍中敏锐地感受到这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战略价值。从战略层面看,这个领域未来也一定会是我国通讯功率领域实现国产自主的必经之路。

“这笔投资确实不小,你们自己愿意出资吗?” 看着自信满满的顾星,刘庆直接问道。

“大约需要出多少?”

“出资1000万。我想这些钱你们几位应该拿得出吧?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回国后我们可以详谈,其他的资金由我们研究院来想办法解决。” 刘庆笑着说。

刘庆是精明和“狡黠”的,这也是他常常用来检验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一条准则。听了刘庆开出的条件,顾星有些诧异。他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按照这样的条件,他们几位愿意创业的同学既要带着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回国,还要带上这些年来在国外打拼的全部积蓄。

不过刘庆敏锐的前瞻意识与决策魄力,还是深深地吸引了顾星。顾星感知到这是一次“知遇”,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刘庆回国后,随即邀约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对顾星提出的半导体新材料研究方向进行咨询评估,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话是说出去了,但是真的要将项目引进落地,钱还是最大的难题,刘庆的内心不免有些发愁。

2016年12月底,顾星邀约了两位同学一起回国,与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深度洽谈。在顾星团队提出的项目产业化方案中,他们坚定地把未来的方向定位在三大板块:一是氮化镓外延;二是光电板块MicroLED外延;三是芯片及μLED 微显示芯片等。

作为引领性的重点项目,最终通过了严格评审程序。经过测算,项目早期必需购置一系列先进设备,确需投资一个亿。顾星提出团队必须持大股,以此保障技术研发的主导权。

刀刃上的“拨投结合”

人才团队来了,极具发展前景的项目来了,一系列难题也随之而来。刘庆把这一合作任务交给了院里的项目小组跟进服务。

小组负责人谭逸斌说:“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合作方案’的选择,要把这么一大笔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到由团队持股的高科技公司中,此前是没有先例的。”

项目在经过院务会讨论时,一些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这是自2014年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谁能保证这项高风险系数的投入万无一失,如果失败了又由谁来担责?再说,在财政扶持的制度上也有重重的障碍和禁忌。

分歧、疑虑、顾忌、畏怯,有时会使人产生顿挫之感,但也能激发人们更加周详的思考。凡是那些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化的早期阶段,常常会因为市场化产业化的前景不清晰,不确定性的风险都很大。

瞻前顾后从来不是刘庆的性格,他对大家说:“我们不能因为怕担风险而忘了初心,真正拥有战略性引领性新兴技术的创业公司,最缺的都是早期的启动资金,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雪中送炭’,在投资市场‘失灵’的时候要敢于把政府财政的钱用在‘刀刃上’,这才是有为的‘政府之手’在市场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世界在变,市场在变,创新的平台投资模式也应为之改变。

刘庆相信,每一条新路,总是由先行者们蹚出来的。要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改革创新,就必须直面传统财政政策中那把高悬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能止步于现有制度的“屏障”之前。

进行全球性视野的对比,也常常能拓展人们的认知层次。美国是通过其多元化的天使投资来解决这个突出痛点的,由此形成了培育强大创新能力和助力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基础。为解决这个痛点,我国多年来也在大力推动创业投资的发展,在推进市场化创投(PVC)蓬勃发展的同时,由各级政府财政资金逐步形成了政府类创业投资(GVC)也在不断增加。科技部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GVC规模在各类创业投资总规模中占比近50%,其中省市级GVC占比超40%。由于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多种原因,许多政府类创投往往愿意投向新兴技术的中后期,加上财政资金的监管考核机制带来的容错率低,解决技术早期市场化融资痛点的作用并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争议中大家逐步形成了共识:应该在创新投资模式和股权结构设计上下功夫。为了让顾星的团队项目顺利落地,江苏产研院的服务小组先后深入多家创投公司学习取经,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基础上,融合创造出一套 “拨投结合”的新模式,即通过科技项目立项给予资金支持,让团队专心开展研发攻关,在项目进展到市场认可的技术里程碑阶段进行市场融资时,则将前期的项目资金按市场价格转化为投资,再参照市场化方式进行管理和退出。而对于那些科技探索性强、创新风险性高的项目,团队若已经履行勤勉义务,但仍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则在考核结题后予以宽容。

如果说,顾星是幸运的,他的团队项目因此而获得了最急需的资金支持;那么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决策者们则是智慧的,他们在“倒逼”的困境中,为江苏开辟出了一条扶持新技术产业化的新路径。

有了新的模式支撑,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把顾星团队的项目引荐给了苏州工业园区。其时,苏州工业园区恰好在布局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涉及“第三代半导体”新技术的创业团队完全契合其前瞻性布局目标,又加上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政府投资信誉的“背书”,于是三方一拍即合。

在经过多方协调的基础上,最后确定的投入比例为:苏州工业园区出资7500万元、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出资3000万元。由团队投入900万元,加上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苏州工业园区出资各自出注册资本50万元,以1000万元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由创业团队持90%的大股。

“拨投结合”新模式的核心,就是以“成就技术团队实现产业化”为根本,体现出财政资金对那些风险系数偏高的新技术创业团队的“热心肠”。

骏马跑出“加速度”

2017年11月,顾星的创业团队在苏州工业园区最好的地段“落户”,他们将公司定名为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

“在汉语中的‘骅’,是指雄壮的骏马,取名‘汉骅’是寓意公司能像一匹骏马,勇往直前。而汉字的第一个字母‘H’,在英文里则代表无线电通讯和自豪的意思。”顾星解释说。这个寄托着几位年轻科学家们在世界通讯领域创业梦想的新公司,此后确如一匹骏马在苏州创新的热土上扬蹄奔腾起来。

顾星

所有的创业历程都是艰难的。不过江苏产研院快捷的决策流程,多方雪中送炭的资金撬动与苏州工业园区贴心的服务,为顾星团队赢得了充分的“时间成本”和优良的创业生态。

2018年第一笔投资到位,公司决定立即采购一套价值4000多万元的国际先进设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先进设备到位4个多月后,美国就在全球实施对华半导体领域的全面制裁。回头看,汉骅公司的引入无疑极具战略性的前瞻意义。

在先进设备的加持下,汉骅公司快速生产出第一批氮化镓外延。当他们把检测的一系列产品指标数据提供给江苏产研院时,受聘参与检验的业内专家们大吃一惊:如此优异的数据可比肩国际一流产品,会是一个初创公司生产的吗,会不会是造假?

质疑的信息回馈到厂里,顾星提出了一个简单快捷的办法:到现场测试。于是,几位专家和跟踪项目的同志一起到车间观摩。

一片片材料放进设备中,10多个小时后在他们的注视下那些“晶体”长成了,取出后直接交给第三方进行数据测试,结果比之前提供的数据还要优异。

顾星和他的团队用硬核的创新技术证明了自己,由此也打开了刚刚在中国勃兴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市场,逐步替代了一系列国外“卡脖子”的产品。

随后,汉骅利用其独有RGB氮化镓外延与显示芯片技术,结合独创常温3DIC混合集成半导体技术,首次于晶圆层实现硅基集成电路与III-V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的高密度混合集成。这项创新技术成果,突破了微显示的瓶颈,带来高亮度、高效率和高品质的μLED成像效果。团队核心成员历经10余年的技术积累由此步入了收获期,其独创的混合集成半导体技术引爆了微显示市场AR/VR增强虚拟/现实。不久他们的产品又挺进国际显示巨头,以其优异的性能替代了该客户一直使用的海外半导体巨头的产品。

2021年3月,发展3年多的汉骅公司进入第一轮融资期,首期融资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新的市场化资金的活血注入,再次助力团队开启了战略并购原台湾隆达集团(富采)苏州工厂的计划。

富采苏州工厂隶属于台湾隆达集团,是一家全球第三大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制造公司。2008年,隆达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域内建立富采工厂,专业生产超高亮度发光二级体LED磊晶片(Epi)、晶粒(Chip)等产品。后来,随着隆达公司产品的迭代调整,富采苏州工厂的产能日益收缩。汉骅在苏州工业园区落户时,租赁的就是富采苏州厂区空置的大楼。

汉骅公司特别看重的是,富采苏州工厂在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域内拥有的20000+厂区,可容纳60台MOCVD设备与整条芯片、封装产线的所有配套设施和特气资源。他们多次赴台洽谈,以自己的诚心打动了对方,最后用股权的形式完成了战略并购,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此次并购至少节约了8亿人民币的现金流和2年的时间。

在现有的基础上,汉骅公司迅速建成了年产达30万片高端氮化镓外延与完整的8英寸芯片闭环先进制造基地,高密度混合集成为全色微显示行业带来变革性的解决方案。由此,汉骅一跃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独立GaN外延制造商。

快速落地,快速迭代,快速裂变,汉骅创造出了行业领跑的加速度。2022年9月,汉骅公司又完成了B轮融资,估值达50亿元。

先进半导体研发和生产车间

2023年,在已有配套设施的支撑下,汉骅发布了当年全世界最小的μLED 2微米的微显示芯片产品,该产品4K的高像素,引起了国际市场积极的反馈。2023年,汉骅顺利建设完成8英寸硅基氮化镓产线,满足现有功率及Micro LED晶圆量产需求,扩展完成8英寸芯片量产产线,全球同步拓展创新产品市场。目前,汉骅在各关键技术领域已申请约百项专利,约50项国内外专利获授权,专利体系覆盖汉骅各大业务板块。

打造柔性化辊压生产高地

独特的股权结构设计,不与创业者争利的全新理念,使“拨投结合”模式的“强磁场”效应迅速显现,晏培杰博士也是被吸引来的逐梦者。

1984年出生的晏培杰是四川荣县人,个子不高,平顶头,浓浓的眉毛上架一副黑框眼镜,精干中透着一股学者气。他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博士,长期从事辊压系统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全国该领域里的第一个博士。

晏培杰

2012年博士毕业后,晏培杰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先后担任产品研发总监、定制型材事业部部长、技术中心定制型材研发中心主任等职,在柔性辊压成型系统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有着准确的判断。晏培杰看到,国外辊压成型工艺在不断地向集成化、高精度和高柔性方向发展;反观国内,定制辊压复杂型材的发展却很慢,大多数企业还在沿用辊压单一成形工艺。

中国有着全球最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市场需求迫切而又旺盛,辊压成型工艺的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正是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切入口,想到这些一种自主创业的激情在晏培杰心中油然而生。

然而,要想自主创业并不容易,他找银行贷款,后者要抵押;找风投基金投资,人家要控股。

“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拨投结合’的新模式,给了我创业的第一笔投资,而昆山开发区则给了公司落地的发展空间。”说起亿创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成长的历程,晏培杰充满着感激之情。

江苏产研院“拨投结合”和团队控股的新模式深深吸引了晏培杰。然而,相比起最前沿的“芯片”制造、人脑研究等新技术而言,晏培杰的创业方案起初并不“引人”,江苏产研院院长刘庆身为材料领域里的权威专家却慧眼独具,看到了辊压集成化、柔性化极具潜力的市场前景。他力排众议,使晏培杰的创业团队获得了江苏产研院与地方合作的3600万元拨投资金。晏培杰则以自己的房产作抵押,筹措了600万元入股。

2019年,亿创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在昆山开发区落户。公司利用扶持资金,从德国全套引进了一条集成冲压、焊接、弯曲等后续加工工艺,综合性辊压一体化、高度自动化冷弯成形生产线,迅速填补了国内高强钢精密冷弯产品的空白。市场反应迅速,一时订单充足。

此后,他们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设备的国产化研究和落地。在3年多的时间里,晏培杰与他的团队自行设计了10条运用自动化控制,集辊压、冲孔、冲压、焊接、剪切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的辊压成形生产线。

走进亿创特的生产车间,你能见识到“一体四腔”结构件成型过程——一块钢材板材,在一条长达80多米的自动化超高强度柔性辊压产线上“游走”,经过开卷、冲孔、辊压、激光焊接、模块化切割等40个轧辊模具的“一路塑形”,最终变成多个单体的PACK结构件成品。这条生产线藏着“制造变革”的密码,其核心就在于40个轧辊模具的组合。

“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都是铝材制造,而我们用的是钢材。不同的材料,要达到同样甚至更高的性能,必须依托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晏培杰介绍说:“我们不单是向客户提供产品,更重要的是能为其提供一整套的轻量化解决方案。”

高精度先进柔性辊压设备

2022年,亿创特为一家新能源汽车巨头生产电池包,其钢材是铝材密度的3倍,通过超高强钢应用、结构优化和先进的辊压技术,钢制电池包在重量上可以与过去的铝制材料持平,但在成本上钢材的优势明显,为客户降低30%以上的材料成本,提高近5倍的生产效率。

亿创特公司依托先进定制化辊压成型技术,为客户提供从设计、材料、制造、延伸加工以及产品标准应用等一揽子解决方案,颠覆了传统的制造业市场,公司订单逐年成爆发性增长态势,2023年销售额达到2.7亿元,利润数千万元。

3年多来,晏培杰的团队已自主研发了3000多个轧辊模具,这些模具可根据客户要求自由设计组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公司先后为几十家企业开发了60多种新技术新产品项目,其中包括长安福特超高强钢辊压成形激光焊管的应用 、比亚迪云轨精密不锈钢辊压型材开发与应用、中集车辆集团全辊压型材模块化设计与应用等,并成为这些项目产品的国内唯一供应商。

“我们针对客户的痛点进行自主设计,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做出产品,国内的辊压市场需求巨大,没有‘天花板’。”晏培杰信心满满。2021年,晏培杰受邀参加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成型、材料控制成本的内部讲座,他以先进的设计理念、成熟的产品技术,以及高性比的生产制造优势,吸引了这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关注,一次就赢得了8000万元的订单。

“对标国际型材龙头企业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晏培杰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分析说:“比如威萨集团是国际行业龙头,辊轧形成了22,500多种不同的型材,我们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辊压成型,才实现上千个模具的一体化科学设计;威萨集团至今生产出了18500种不同断面的型材,而亿创特目前只开发了118种型材,与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打造中国金属柔性辊压生产高地是我们必须扛起的使命。”晏培杰志向远大,抱负宏阔。

崛起的创新策源地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外景

“在江苏产研院‘拨投结合’的项目中,我们已先后投资12亿元,扶持落地项目累计85个,带动地方投资13亿元。”说起“拨投结合”扶持的那些新技术项目,刘庆院长如数家珍,激情洋溢。

向“新”图强,聚“新”而活。在这里辐射多个领域的创新集群在悄然崛起——

2018年9月,江苏产研院与常熟虞山高新园共同拨投1300万元,聘任中科院微电子所研究员蔡建为“项目经理”,成立了苏州纳飞卫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几年来,蔡建和他的团队以航天器微小型化作为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陆续突破了高效射频匹配、高电子束流与结构耦合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开发出第一代2mN碘工质电推进器,在地面完成了3200小时的全寿命考核。在碘工质电推进系统领域,纳飞成为全球首个在轨进行完整试验,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在轨卫星的高科技公司,已完成了4轮融资。

2021年4月,江苏产研院聘任长期从事器官芯片及人工器官研究的科学家顾忠泽为“项目经理”,成立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团队先后完成多种组织微器官的构建、功能性细胞外支架材料、组织微器官三维成像、器官芯片设计加工等多项核心技术产品开发,完成数十项专利申报,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并不只是他们。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坚定不移地进行深化科创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营造创新生态,建构完整的创新体系,探索出一条从“科学到技术、技术到产品”的中国式科创新路径,日渐成为长三角区域创新的策源地。截至2024年,已累计聘请370余位“项目经理”,其中中国两院院士21位,海外院士22名。

创新技术,重塑世界,创造未来。一个个科学家汇聚而至,在这片改革的“试验田”里,实现了“破茧成蝶”、“独木成林”的期待与梦想。他们犹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汇聚成中国新质生产力奔涌澎湃的浪潮,浩浩汤汤,不可阻挡……

文 | 金伟忻 沈和

编辑 | 冯秋红 王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扬眼纪实系列产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校对 徐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的云轨项目被发改委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