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仰望U8太难了,车重接近4吨,被吐槽造坦克
仰望U8从来不缺乏关注度,在上海车展亮相时更是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易四方和云辇系统的应用都让这款车成为了市场的焦点。然而,正因为仰望U8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这款车稍微有点不完美的设计就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比如这款车的总重量接近4吨,很多人担心这会影响用车体验,甚至用坦克一词来形容这款车。
为何这么重?
我们先来了解为何仰望U8的重量为何能这么重。这款车本身就大,定位于大型SUV,更多的车身用料,会显著增加车身重量。另外,仰望U8还配备了同级车型没有的功能,比如原地掉头,并且仰望U8的掉头方式跟奔驰G级不同,掉头过程的精准度更高。
不仅如此,仰望U8还有冰雪定圆、浮水模式、爆胎继续行驶等多种模式,甚至加速性能都做到极致,零百加速时间仅仅在3秒级,一款大型SUV能做到这个成绩是何等的夸张。可以说,仰望U8全方位性能都做到了极致,而实现这些人无我有的功能,背后难免需要付出更多,仅仅是硬件配置就需要多于对手,比如配备了四轮四电机。然而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基本是双电机。
而对于车身重的问题,比亚迪官方也进行了回应,表示仰望U8重量的主要来源是高强度车身材料和先进的电池技术。关于车身材料,从仰望U8庞大且硬派的造型,以及强悍的性能便能想到不简单。
比亚迪表示,仰望U8的车身和底盘都大量采用了高强度钢和铝合金材料,从而保证车辆的耐用性和安全性。此外,这款车还采用了大型车体,重量较大,同时结构也更为坚固,加上较高的车轮驱动力和高功率的发动机,所以单单是车身外壳就有不轻的重量。而在电池方面,仰望U8用了比亚迪著名的刀片电池。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就是取舍,就好像我们平时想要得到更好的东西,背后就需要付出大量功夫。而仰望U8提供极致的性能表现,比其它车型能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这需要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系统支撑,所以在重量方面也会比其它车型更重。
会影响用车体验吗?
通常来说,车辆的重量更重,那么在行驶过程中就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就像我们背着更重的背包出行,都需要用更多的力气,所以网上很多人也担心近4吨的重量会不会影响仰望U8的驾控和燃油经济性。
在喵哥看来,会影响,但这些因素不会影响仰望U8用户关注的。要知道,仰望U8定位于大型SUV,没有人买这款车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车身灵活性或者驾控乐趣,所以仰望U8在驾控性能上的短板或许对于用户来说并不重要。另一方面,喵哥在上文已经说过,仰望U8的零百加速时间达到3秒级,这足以说明这款车有着不俗的加速性能。
此外,仰望U8的预售价高达109.80万元,有这个资金的用户,更高的油耗也不是问题,否则揽胜和奔驰G级不会有那么多人购买了,更何况仰望U8的油耗并不一定高。这款车用的是增程混动系统,这套系统在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80km,这意味着在城区里短途用车,完全用电即可。而长途用车时,混动系统的助力还能进步降低车辆的油耗,所以油耗高一事,放在仰望U8身上或许并不存在。
结语:
有得就有失,仰望U8的综合性能水平在汽车市场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但是这背后少不了一套又一套复杂的系统,而用户想要体验到最先进的配置功能,也唯有接受接近4吨重的仰望U8。当然,仰望U8的重量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多先进技术难以做到集成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仰望U8既能有顶尖的性能水平,又可以有更轻的车身重量,进一步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售价不到9万、重量仅1250kg的e2,给比亚迪承载了什么?
“小小的我,有大大的梦。”重量只有1250kg的比亚迪e2,诞生背景处在非常微妙的时期——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即将取消,特斯拉在中国国产,丰田与比亚迪展开战略合作,但从它所承载的责任来看,显然没有如此简单。“有比亚迪e2这车的资料吗?我领导想看看这电动车是怎么做到这个重量的,居然才1250kg?”某大型主机厂一位搞研发和轻量化的朋友微信发来这个问题。
一时间我也很难给出准确答案。虽然车不算大,也是两厢车(没屁股),但电动车扛不住电池重。看了不少资料数据,才发现这种级别的产品重量一般在1.5吨左右。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小小的我,有大大的梦。”
对重量只有1250kg的比亚迪e2而言,其诞生背景处在非常微妙的时期——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即将取消,特斯拉在中国国产,丰田与比亚迪展开战略合作,但从它所承载的责任来看,显然没有如此简单。
“小家伙”有“大任务”近年来,乘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比亚迪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比亚迪8月公布的2019半年报数据,其上半年营收为621.84亿元,同比增长14.84%,为5年来同期最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5亿元,同比增长203.61%;扣非净利润为7.4亿元,同比增长209.98%;基本每股收益0.49元/股,同比增长276.92%。
然而,随着补贴退坡甚至退出,以及新能源补贴新标准实施,包括比亚迪在内的新能源企业,都将面临较大盈利压力。
可这是新能源汽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只有扛过这道考验难关,让产品在市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商业化才会更加成熟,企业才能真正立足于这个还比较新的行业。
在此背景下,不论是传统汽车公司,还是造车新势力,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巨头之一,比亚迪又将怎样应对?从9月2日比亚迪最新上市的首款跨界车型e2上,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汽车K线认为,首先,e2应该算是比亚迪对新形势下纯电动车发展的新思考,不论是从人群定位、价格区间、产品技术,以及品牌层面都进行了回答。
不同于早已诞生、尺寸更大的“王朝系列”老大哥们,e2在吨位上,亦是轻量级选手,且这款造型时尚、采用比亚迪最新设计语言的小车,售价只有8.98万-11.98万元,续航则分别能达到305和405km。
其目标明显偏向于90后群体,并且价格、金融政策上也让人感到亲切。由于设计有了质的提升,这款小车也更容易得到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青睐。“从大车来,回到小车去”,这可能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一个务实的趋势。
其次,在销量上对比亚迪进行有力支撑。比亚迪公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8月,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29.5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17.89万辆,同比增长54.91%。
e系列自发布以来,比亚迪先后推出e1、S2、e2三款产品,进一步细分新能源市场,完善自身布局。今年下半年,比亚迪将陆续推出e3、全新秦EV等车型,而随着新车加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第三是形成体系能力,降低成本。比亚迪e平台,即“33111”,代表e平台:驱动三合一;高压三合一;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多合一车身控制器;e平台动力电池;含高性能驱动、高效率充配电、高智能大屏、高集成PCB板、高安全电池五个核心技术模块。
e平台技术不仅让比亚迪实现规模化,矩阵式研发和矩阵式迭代,还实现了车辆高度集成化和标准化,降低造车成本。除了该平台,比亚迪还研制了全新BNA架构,该架构实际上是一整套系统,涵盖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等多个平台。工程师可以自由组合,从而大幅降低造车成本,提升产能。
去年9月20日,BNA孵化的首款轿车秦pro上市;今年3月春季发布会上,比亚迪更是一口气发布了BNA架构下涵盖燃油、DM和EV三矩阵的9款车型,其中基于该架构打造的首款A+级SUV宋Pro已于7月上市。
第四,是向外界秀技术。毕竟,比亚迪刚刚与丰田汽车,以及其他国内汽车公司合作,也需要向外界拿出一些“真本事”。电动车轻量化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也将前面提及的e平台和BNA构架做出展示。
事实上,现在汽车已由单车型层面竞争,提升到平台或体系层面竞争。不论是丰田TNGA、大众MQB/MEB,还是吉利汽车CMA/BMA,以及比亚迪BNA构架和e平台,都将为车企自身和消费者带来更大获益。
e2除了轻,还有什么?作为比亚迪较为重视的车型,e2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动力电池和永磁同步电机,电池密度达到160Wh/kg,最大功率为70kW,百公里电耗10.9kW·h,除了让两款车型综合工况续航里程(NEDC)能分别达到405km和305km,车辆前后悬50:50的配比,让这款车操控性和加速性能更为突出,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显示,该车0-50km/h加速仅为3.9秒。
不过,该车每公里用车成本仅5.2分钱。在满电情况下,比亚迪e2基本能实现“一周一充”。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车辆安全无疑是重中之重。这一点,比亚迪可谓颇为用心。e2不仅经过挤压、过充、针刺、火烧等多种测试,还拥有7维4层电池安全保护,其中四个层次包括单体、模组到电池包、系统;七个维度包括可靠连接、高压防护、碰撞、过充、短路和热失控,全方位有效的保护电池安全。
在车身安全配置上,e2除了大量应用高强度钢的3H结构车身之外,还配备了博世ESP 9.3(电子车身稳定系统)、雪地驾驶模式、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等多项安全配置,进一步巩固整车的安全系数。不仅如此,该车还通过了60万公里全路况验证。
智能化方面,比亚迪e2全系标配DiLink 2.0智能网联系统,该系统是比亚迪基于移动互联、智能AI、语音识别、车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用户洞察,通过软、硬件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智能网联系统。主要包含Di平台、Di云、Di生态和Di开放四大能力平台,实现全面连接人-机-车-云,来满足日益年轻化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