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是中国企业吗?
BYD需要改的不是名字,是外形,已经到了不改就要被市场淘汰的地步,希望BYD领导们重视
byd7150a5m哪一年生产?
照这么说LG也得改名字了,一个企业对自己名称会有自己独特的意义表述,国人看不惯的其实不是国产车的名字和标志,而是对他们的成长缺乏耐心。一部分人是崇洋媚外,一部分人是典型的肤浅,就好像锤子手机现在慢慢走上正途了,或许有一天这会成为中国最好的手机品牌之一。
比亚迪将“魏”商标转让,长城狂喜,“王朝”系列被抛弃了?
提到比亚迪,大家就会想到它那以“王朝”命名的车型。从“唐”这一车型开始,比亚迪便借此推出了一系列以“王朝”命名的车型。无论是“宋”、“元”,都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销量。而在近日,比亚迪却将“王朝”系列的商标-“魏”转让了出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快和玩车弟一起去看看吧!
比亚迪将商标转让给了长城此次比亚迪将“魏”这一商标转让给了长城集团,这一消息可谓是震惊了许多车友。要知道这可是比亚迪“王朝”系列里的商标之一,这次转让带来的意义可谓是非同凡响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前长城集团深陷商标注册失败的泥潭中,一旦处理不好,旗下的车型可能会被禁售。其注册失败的商标包括“魏派”、“坦克”、“魏”等,而此次比亚迪转让商标的举动,正好解了它的燃眉之愁。
比亚迪可能将重心转至“海洋”系列其实从比亚迪的举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下一步规划,那就是它即将把重心放在“海洋”系列的车型中。毕竟比亚迪之前开的发布会中,多次强调了其将推出一系列“海洋”车型,而即将发布的“海豚”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许是“王朝”系列的车型发展遇到了瓶颈,又或是“王朝”给了比亚迪太多的压力,才会向“海洋”系列发展。
小结其实一台车的命名,对于其车辆的销量是会有着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它整车的产品力,名字取得好只是能够锦上添花而已,大家觉得呢?
编辑/Rookie.
王传福:靠大哥大成首富,电池巨头到汽车大王,缔造比亚迪传奇
他是安徽芜湖的贫苦少年,13岁丧父,15岁丧母,由哥哥嫂子供成了千亿富翁。他借钱250万开始创业做电池,一路打败日本的三洋,带领中国电池走向世界。在事业的顶峰,急流勇退,他带领企业力排众难,转型制造汽车。
比亚迪,一个火遍大江南北的汽车品牌,王传福,一个草根企业家的代名词。本期子牙童趣商将锦囊就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走在新能源汽车最前列的王传福。
1966年,在安徽芜湖市无为县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中,王传福出生了。在他13岁的时候,作为家庭支柱的父亲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之后的一大家子人,就在母亲的带领下继续生活。
(一)改善家庭条件的执念
因为兄弟姐妹众多,家里的经济情况每况愈下。王传福的妹妹被寄养了出去,五个姐姐也相继出嫁,哥哥退学开始打工养家。
靠着母亲和哥哥的劳动,家里的日子刚轻松了一点,15岁,王传福的母亲也撒手人寰了。而那时候,王传福的哥哥王传方刚结婚不久,不愿意成为哥嫂累赘的王传福打算退学外出工作。
他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哥嫂的强烈反对,性子温和的嫂子甚至为此大骂了他一顿。那时候,苦难就好像长在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里,而王传福又把自己的苦难,转移了一半在哥嫂身上。
无以为报的他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他有一个改善家庭条件的执念。“永远做得比别人好”是他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要求。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王传方夫妻两个人对王传福,可以说尽了最大的心力了。作为哥哥的王传方开了一家小店,以供三人日常生活用度,而嫂子也拿出了自己的嫁妆,供王传福上学。好在王传福也没有辜负哥嫂二人,他考入了长沙的中南大学。
不能给弟弟买时新的衣服,也不能给弟弟富足的钱,哥哥便在王传福上学的第一天,把自己结婚时的“奢侈品”——“上海牌”手表,送给了弟弟。为了更好地照顾弟弟,王传方把店也搬去了长沙。
(二)接触电池
王传福想做科学家,他在本科学习期间就接触到了电池,并且学得很用心。1987年,成绩优异的他被保送至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这段时间使王传福对电池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三年后,24岁的王传福留在了研究总院的301室工作,并于两年后,被破格提拔成了研究室的副主任,主攻电池开发。1993年,研究院决定在深圳成立一个电池公司,因为这所公司研究的领域是王传福十分擅长的,就这样,王传福成为了研究院比格电池公司的总经理。
年纪轻轻的处级国企单位负责人,王传福拿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在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但这就是王传福想要的吗?天生好强并有着“致富”执念的他决定下海经商。
九十年代初,一部“大哥大”要2万多块钱,能拿上“大哥大”的人在当时不是大老板,就是政要人员。王传福意识到移动产品终会替代固定电话,于是他把目光放在了“大哥大”的背后——电池上。
1994年,王传福火速辞职,准备创业。“白手起家”的人什么最难?钱。没有钱,就算有着再高的技术和经验,也都是空谈。
那个时代还没有大量金额贷款的渠道,王传福也拉不来投资,无奈之下,1995年年初,不想创业梦就此破碎的王传福,一通电话打给了正在做房地产和纺织品的表哥吕向阳。
吕向阳是十分反对表弟离开体制自主创业的,但耐不住表弟十分坚持,最终他决定陪着表弟试一试。他拿出了250万做表弟梦想的“敲门砖”。
(三)创立比亚迪
同年2月,他与王传福一起创立了比亚迪。除了一批技术入股资金,吕向阳拿出来的钱,就是比亚迪的全部家当。
九十年代,世界最大的电池供应国是日本。日本有着成熟的技术与车间,以制作“大哥大”中的镍镉电池。还是这一年,日本宣布放弃本土镍镉电池的生产,这在全球市场上撕开了一个极大的口子。王传福决定就此进入电池行业,生产中国人自己的镍镉电池。
在深圳莲塘布吉的旧车间里,一共也只有20个技术人员。没有日本的自动生产流水线,王传福便把日本生产中,由众多机械臂和20个工人完成的工作,疯狂拆分,交由上千个工人依靠工具代替完成。就这样,他车间里镍镉电池的日产量达到了4000块。
由人工代替机器的生产模式,为比亚迪减少了40%的制作成本,靠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王传福带领比亚迪一路高歌猛进。
有了自己的产品,王传福就找上了台湾最大的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在“大霸”试用了它的电池后,比亚迪成功拿到了本属于日本三洋电池的订单。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东南亚,使电池价格狂跌。但因为比亚迪的拆分生产,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相对于许多在亏损边缘摇摆的日系厂商,比亚迪显得格外“游刃有余”。
随后,比亚迪拿到了飞利浦、松下、索尼、摩托罗拉、诺基亚、通用等公司的大额采购订单。只用了3年的时间,比亚迪就当上了镍镉电池领域中的“大哥”。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了。当所有人都在恭喜王传福的时候,王传福的一个决定,让众人笑不出来了——他决定带领比亚迪进军汽车制造行业。
要知道这时候的比亚迪是中国第一、全世界第二大的手机电池制造企业。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电池大王”王传福的红火时刻。不仅国内人民不看好他造车,就连比亚迪里的股东也十分反对。
王传福看到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他要造新能源汽车。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传统汽车使用的某些能源很难再生,他认为新能源交通工具在以后肯定会有大市场。
在大多数人的反对声中,比亚迪的市值连跌30亿。但认定了就一定要干下去。2003年,王传福一挥手撒出去了2.7亿,把秦川汽车77%的股权收入囊中,一跃成为吉利之后的,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不懂汽车的王传福要怎么造车呢?他想出了“逆向研究”法。买回市场上的爆款车型一一拆解,一步步看,一点点琢磨。
不到两年时间,比亚迪“研发”出的第一款车F3推入市场,到2006年,这款车的销售额就达到了近50亿元,总卖出了63153辆。
在造汽车的同时,比亚迪还进行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的研发。当时市场上的汽车几乎全用的是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高,能满足消费者追求里程和速度的要求,但安全系数低。
王传福在自己制造的汽车中,用能量密度更高而且安全系数更好地磷酸铁锂电池,代替了三元锂电池。
2009年,由比亚迪完全自主研发的纯电动型汽车E6,凭借着磷酸铁锂电池和电驱动的优势,在“墙外”遍地开花。虽然国内人不相信比亚迪的“中国制造”,但在国外却火爆至极。王传福也一举拿下了2009年的中国首富宝座。
顺便提一下,王传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虽不被国内人信服,却得到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巴菲特亲派助手来到中国,想要出巨资投资比亚迪,但王传福拒绝了,他不愿拿出比亚迪的大量股权。
再三协商后,巴菲特只从王传福的手中“抠走”了10%的股份。而巴菲特至今也没有抛售过手中比亚迪的任何一股。
比亚迪主打的环保电动大巴,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在美国市场上,也达到了80%的占有率,这为王传福后续的自主研发带来了大量资金。
2020年,随着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问世,王传福结束了人们口中,新能源汽车“易自燃”的时代。比亚迪也坐稳了国内汽车品牌“自主大哥”的位置。
2020年,比亚迪以2252亿元的市值成为了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企业,王传福也成功从一名草根穷人,一路成长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王传福用自己对电池的专注、坚持,和自己的大胆,再加上敏锐精准的市场把控,在电池行业做出成绩,在汽车行业过得风生水起,他也实现了年少时的执念——改善家庭条件,让哥嫂过上好日子。
现在,王传方夫妻均在比亚迪任职,王传方更是身居副总经理的高位。
你期待王传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越走越远吗?听完王传福的白手起家史,你有什么感想?让我们在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
—END—
金闪闪
比亚迪:一个技术男的发家史!自主草根车企的励志故事
从1958年我国第一辆自产的“东风”牌轿车在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至今,已经过去了62年。在这期间,众多自主品牌冲击25万元级中高端市场屡战屡败,销量惨淡。冲击中高端市场,似乎成了自主品牌永远的痛。
回顾整个2020年,中大型C级轿车销量排行榜前10名的车型中,仅有三款中国品牌车型(比亚迪汉/红旗H9/红旗H7)。
2020年7月,比亚迪汉横空出世,上市后持续热销,最近3个月销量连续过万,除了比亚迪汉,两款红旗车型全年共销售20578辆,远远落后于比亚迪汉7-12月六个月销售40556辆的成绩。比亚迪汉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品牌在中大型C级轿车市场热销车型的空白。
前几天后台还看到有朋友留言,他原先开的是9代半的雅阁,后来换车之后选择了比亚迪汉。我们问他为什么,有什么理由吗。朋友说这可能也是到了一个变革的时候,虽然9代雅阁开得也不错,但他试驾过汉之后,对其行驶性能非常满意,过两天应该就打算订车了。
纵观比亚迪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个技术男的发家史!一个做电池代工出身的企业,几十个人,250万启动资金,短短20年做到了电池产业世界第二。八字打不到一块的汽车产业也做得风生水起,不仅产销量在自主品牌里名列前茅,还把车卖到了世界各地,连一向精明的巴菲特都持有比亚迪的股票。
2003年,比亚迪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但此时的王传福可能也产生了每一个有钱人都会有的烦恼,要找点新鲜事情做。于是这一年,王CEO再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收购当时的秦川汽车,进军汽车行业。
空有资金没有造车经验,比亚迪前期也走过不少弯路。先是秦川的老产品福莱尔顺利扑街后,紧接着“逆向研发”的比亚迪F3诞生。
就是这么一款结合“结合丰田花冠前脸、飞度尾部、三菱发动机”的车型,确实激活了比亚迪的造车梦。当年家轿普遍要卖到10万多,而比亚迪F3 7.38万元的低廉售价,以及高配置、省油的特点,卖得叫一个热火朝天。随后推出的比亚迪F0、比亚迪G3等车型也是被大家所熟知。2007年顺带换了一个新logo。并在2009年成为当时中国汽车销量最高的自主品牌。
好景不长,比亚迪之后遇到了滑铁卢业绩跌到谷底,大批经销商纷纷要求退网。比亚迪车型的质量问题开始遭到质疑,疯狂扩张的弊端集中爆发,也正是印证了那句老话:人生啊还真的是大起大落。
好在后来比亚迪痛定思痛,道歉、反省、整改,一系列措施出台总算平息了风波。2011年开始,比亚迪的产品研发逐步进入正轨。一批配置丰富的高性价比车型出炉的同时,在技术上也下苦工。搭载比亚迪全新电池技术的比亚迪e6顺利推出,成功奠定了其在国内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
而为了让消费者对比亚迪重拾信心,2012年比亚迪推出了全系车型“4年或10万公里”的质保政策。“产业报国”一直是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心中梦想。
无论是家用汽车,还是商用汽车和公共交通领域,比亚迪始终坚持用技术的方法、创新的思路解决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同时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巨大突破和可持续发展。
再说回比亚迪汉,连续月销过万、跻身25万元级中高端轿车万辆俱乐部,也标志着中国品牌轿车向高端化突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比亚迪汉的带领下,未来中国品牌汽车将在中高端市场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