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乘用车事业群是第几事业部?
第一事业部产品:3c产品结构件,包括金属外壳,玻璃外壳,充电器
第二事业部产品:3c电池,动力电池
第三事业部产品:塑胶外壳
第五事业部产品:手机ODM
第六事业部产品:车灯,IGBT及IC(现在应该属于15部),太阳能
第八事业部产品:手机组装(不止华为)
第九事业部产品:EMS
第十一事业部:整车组装(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油箱,汽车饰件)
第十三事业部:合并到十一部改名汽车饰件厂(内外饰件,保险杠)
第十四事业部:电动汽车电源,电机,电控
第十五事业部:汽车电子
第十六事业部:座椅,车架,橡胶,减震,制动消声器
第十七事业部:变速箱,发动机,专用车
第十八事业部:叉车,牵引车
第十九事业部:电动大巴
第二十一~二十三事业部:云轨,云巴
中央研究院:电子材料及新技术研究
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设计及研究
电力工程研究院:储能技术研究
比亚迪23个事业部和3个研究院分别研究和生产什么?
还有一个,新能源车直营管理事业部
重磅消息!比亚迪组织架构大调整,有这5大改变...
【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2月3日,比亚迪官方宣布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其中就包括一系列人事调整、成立四大事业部以及推进高端品牌的落地。
成立四大事业部/人事调整
具体包括:
1、成立王朝网销售事业部,路天任总经理;
2、成立e网销售事业部,张卓任总经理;
3、成立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李云飞任总经理;
4、成立售后服务事业部,高子开任总经理;
5、原汽车销售总经理赵长江,将调任高端品牌,负责筹建工作。
根据比亚迪官方提供的信息显示,此次共成立了王朝网销售事业部、e网销售事业部、品牌及公关事业部以及售后服务事业部共四大部门。
对此比亚迪表示:“此次调整,将更有利于比亚迪汽车在品牌建设、产品规划及营销、客户体验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与伙伴和用户共建更具价值的汽车品牌,匹配未来3-5年发展需要。”
比亚迪高端品牌
据此前消息,比亚迪计划在未来1-2年内推出自主的高端品牌,从而与现有的王朝系列形成高低搭配,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
而这一次比亚迪官宣原汽车销售总经理赵长江将调任高端品牌,无疑表明了比亚迪朝着高端化发展的决心。
比亚迪2021年其他布局
1. 核心技术密集发布:
重点研发刀片电池、IGBT芯片、DM-i混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并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实现了中国“芯”的零突破,树立了全球技术流的标杆。
此外,比亚迪还表示下半年刀片电池将供应给红旗使用,并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实现刀片电池出口。
2. 重磅产品陆续推出:
比亚迪从2020年以来,先后推出汉、宋PLUS(询底价|查参配)、2021款唐、秦PLUS等一系列新产品。不过在2021年则会带来更多有新车型,其中计划在第一季度发布秦Plus、宋Plus(已发布);二季度发布宋Max和宋Pro;三季度则发布全新EV2.0平台,并推出平台首款车型-“海豚”,主打年轻化。;而四季度则发布汉的新车型。
3. 比亚迪国内乘用汽车LOGO焕新;
2021年的第一天(1月1日),比亚迪官方同步发布了全新品牌标识。比亚迪表示:全新标识设计释义为“打开封闭空间,放开无限触点,已开放的胸怀和创新的姿态链接更多用户与伙伴”。
据悉,比亚迪全新标识采用了更为扁平化的设计,省略了不必要的线条,整体更符合当年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此外,比亚迪还表示,全新的品牌标识未来主要应用在比亚迪国内燃油汽车领域(乘用车市场),而集团其他业务(电子、新能源、轨道交通、商用车等)维持原品牌标识不变。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熊睿锋)
比亚迪中报详解,毛利率、净利润为何下滑?| 见智研究所
8月27日晚上,比亚迪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上半年比亚迪营收达到891.31亿元,同比增长53.60%;但归母净利润为11.74亿元,去年同期为15.27亿元,同比下降29.41%,同时毛利率也由2020年上半年的18.05%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1.13%。分季度来看,Q2营收498.93亿元,同比增长22.21%,环比增长21.71%;净利润9.36亿元,同比下滑39.58%。
分业务来看,比亚迪的三大业务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上半年营收为381.46亿元,同比增长25.41%;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营收为428.22亿元,同比增长86.26%;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营收为78.47亿元,同比增长70.47%。细分类看三大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的42.80%、48.04%和8.83%。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的占比有不小的缩小(去年同期52%),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的占比则从40涨至如今的48%。
净利润同比下滑29.41%,毛利率同比下滑6.92 pcts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和毛利率都有不小的下滑,其中原因需要拆分来看。比亚迪上半年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这一业务不仅占比下滑了近10pcts,而且营收的增长率也是三种业务中最低的(25.41%)。
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所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口罩业务的波动影响和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去年上半年疫情严重,比亚迪其他两个业务都受到不小的影响,导致基数普遍偏低,但比亚迪营收超80亿元人民币的口罩业务并未单独列出,而是归入到了汽车及相关产品板块,利润预计在13-15个亿左右,这导致汽车业务的总业绩未受到太大影响,同时口罩业务额外的高毛利贡献也使得比亚迪去年的总毛利率(19.38%)是2017年以来最高。
同时今年以来锂电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幅度都较大,其中如六氟、碳酸锂乃至最上游的锂辉石等都有翻倍的涨幅,使得电池厂商的毛利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点在其他电池厂商身上也有体现:
1)锂电龙头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3%,同比下滑3.5pcts,环比下降3.56 pcts。
2)亿纬锂能锂离子电池业务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是22.95%,同比下滑1.31%,环比下滑3.18pcts。
3)国轩高科的动力锂电池业务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是19.27%,环比下滑5.45pcts。
电动车和燃油车两极分化,汽车业务下半年业绩有望大增前文提到比亚迪上半年汽车业务营收增速只有25.41%,是三大业务中最低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比亚迪的爆款车型DMI真正上市时间其实是4月份,而且产能一直在爬坡,虽然订单很多但是销量初期并不高,考虑到比亚迪新能源车型销量6月以来的屡创新高,下半年汽车业务有望迎来业绩大增。
今年比亚迪的电动车和燃油车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2021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总销量24.7万辆,同比增长56%。新能源车型方面,乘用车方面销售15.0万辆,同比增长161%(其中纯电动车型9.3万辆、插电式混动5.7辆)以及新能源商用车0.4万辆,同比增长35%。上半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排名仅次于特斯拉(39万辆)和上汽通用五菱(19万辆),但燃油车销量却屡遭滑铁卢。
从最新的7月数据来看,受益于比亚迪的王牌DMI和比亚迪汉,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比达到87.95%,单月销量突破5万大关,其中混动和纯动各自占比50%,而燃油车月销量今年二季度以来可谓是一降再降,月销量连破2万、1万大关,7月销量甚至仅仅只有6918辆,占比12%,未来比亚迪或将转为纯电动的车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纯电动,必要的混动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DM-i在4月上市交付以来市场反馈优异,目前DM-i积压订单较多,交货周期达3-4个月。插电混动汽车市场上,虽然比亚迪备受市场追捧的DMI真正上市时间是4月份,但是依旧在混动汽车市场上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排名第四,销量同比大增428%,仅次于宝马、奔驰和沃尔沃。此外,比亚迪e平台3.0全新车型:海豚、元Plus 已进入工信部公告,预计将于3季度陆续上市,上市后有望延续此前比亚迪汉和DMI的优势,继续抢占同价格区间的燃油车市场。
动力电池地位牢固,扩产周期持续进行今年以来,动力电池装车量TOP 10排名并不稳定,除了第一的宁德时代和第二的比亚迪,其他电池厂商的排名都有不小的波动,例如由于主要配套的车企特斯拉月销量波动较大,曾经的TOP3常客LG化学在4月就跌出了前三,甚至在7月装车量上出现大幅下降(从6月的0.71GWh装车量下降到7月的0.2GWh),一度掉到了第十名。而比亚迪的电池主要是自供,自然是随着自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屡创新高而越发稳固自身第二的地位。
当然此前由于电池产能受限,比亚迪电池多为自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没有外供能力,比亚迪今年1-7月累计装机总量约为 15.708GWh,已经超过2020年比亚迪全年的动力电池装机量(9.01GWh),外供电池装机总量也逐渐增加到0.3GWh左右,配套企业包括长安汽车、中国一汽、金康汽车等。而且在此前的福特野马电动车发布会上,福特也公布了其电池采用的是比亚迪高镍三元电池(811)。
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备受终端青睐,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1.3GWh,同比上升125.0%,环比上升1.7%。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5GWh,同比上升67.5%,环比下降8.2%;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5.8GWh,同比上升235.5%,环比上升13.4%。值得注意的是,这是3年以来首次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超过三元锂电池。这也是继5月磷酸铁锂电池(8.8GWh)在产量上实现反超三元锂电池(5GWh),6月完成了销量的超越后的又一次有力进展。随着比亚迪重庆刀片电池二期扩建、贵阳刀片电池工厂投产、西安刀片电池Pack等多地产线投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除了完成自供任务还能形成外供规模,有望让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的市占率跨上一个台阶。
当然,比亚迪也并不是毫无准备的盲目扩产,从上游设备和材料端来看,7月以来比亚迪在电池上的连连布局,与天际股份子公司、多氟多、延安必康子公司签署六氟磷酸锂材料供货协议,为2H2021-2022年储备了约2.1万吨材料。终端销量来看也是屡屡创新高,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首度突破5万大关达到50,492辆,可见不管是前期材料准备工作还是后期终端的销量都具备消化这波扩产规模。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