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长城和比亚迪的好坏区别在哪

长城VS比亚迪,谁更胜一筹?看看大飞的分析

关注汽车圈的老铁可能最近发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国内的自主品牌的大哥和二哥打起来了,长城买了两台混动的比亚迪品牌的车型,举报比亚迪的环保不达标,给大家大概说一下是怎么回事,我们都知道常用的燃油汽车,是用的是常压油箱,因为它的燃气的废气是通过碳罐回收,当车再次点燃的时候,废气通过碳罐输送到发动机之后燃烧,所以说符合环保的这个要求,

但是混动车型需要高压油箱为什么,因为混动的汽车,它的燃油使用率比较低,所以混动车型的汽油,长期属于待工作的状态,那么它汽油挥发出的有害气体,就需要通过压力输送到发动机内,那么混动车需要高压油箱,来保证燃油的蒸发气体的,一个环保的达标性,但是比亚迪品牌的秦plus,都没有使用高压油箱,所以说长城买了两台去举报比亚迪,说它的环保不达标,

但是现在的问题又反转了,比亚迪说我的车型里有一台专利,就是专门解决不用高压油箱,也能够环保达标的,所以说现在仍然是一个,辩论争论的一个阶段,让我们拭目以待关注后续的一个发展,这件事我们看到了什么,虽然说自主品牌,这几年汽车发展比较迅猛,但是作为自主品牌的车型,

还是有很多需要我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能够达到和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真正的去对抗的一个高度,所以说我们还是希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好吧 朋友们,想了解更多的车型车价,了解更多汽车知识,关注飞哥淘好车,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 提问 私信,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谢谢大家

比亚迪与长城: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的实力对比

导语: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众多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其中,比亚迪和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两大巨头备受瞩目。本文将对比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力,从技术创新、产品线、销售成绩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两家企业在中国及全球市场的竞争态势。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对比

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在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方面都有显著的表现。比亚迪在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等方面拥有广泛的专利技术,并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领域取得了突破。长城汽车则在智能驾驶技术、车联网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两家企业都在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延长续航里程以及优化充电设施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产品线对比

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在产品线的丰富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比亚迪以纯电动车型为主导,涵盖了多个车型系列,从小型电动车到豪华电动SUV都有涉及。而长城汽车在传统燃油车型和新能源车型上均有涉足,产品线更加多元化。长城汽车旗下的WEY品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方面表现出色,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竞争对手。

销售成绩与市场份额对比

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在销售成绩和市场份额上也有一定差距。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企业,多年来在销量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产品销往海内外市场,市场份额较大。长城汽车虽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取得了可观的销售成绩,但在市场份额上相对较低。然而,长城汽车在近年来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并加大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力度,有望在竞争中逐渐增强竞争力。

比亚迪和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两大实力派企业,都在技术创新、产品线和销售成绩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比亚迪在纯电动车型上的领先地位以及较高的市场份额,使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处于较为稳定的领先位置。长城汽车则在多元化的产品线和全球市场的扩张方面具备较大潜力,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将继续保持竞争,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这场舆论战,长城输得很惨,比亚迪也没有赢

作者:老古,知名财经专栏作者

最近,在比亚迪500万辆新能源车线下活动上,比亚迪发出了“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宣传视频,并在发布会现场摆放了多款友商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大部分国产品牌热门新能源车型,其中就包括了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枭龙MAX。

在这场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没有讲产品,也没有解析技术,而是细数了比亚迪入局汽车赛道20年的起伏,并且多次哽咽。

视频在官网发布后,火了。

这个标题为《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视频显然是在回应不久前长城汽车对比亚迪的实名举报,其实可以用曹植的一句诗概括视频的内容,那就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都是中国车嘛,不是应该在一起成长吗?何苦斗来斗去呢?

网友们齐声夸赞,比亚迪,格局就是高。

但长城汽车的CTO王远力显然不是很受用,直接在微博开怼了。

王远力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抒胸臆,比亚迪,别玩这些虚头八脑的,市场上该干不还得干吗?在一起这种温情假面纱有什么意义呢?

很显然,长城汽车输了,但比亚迪也没有真的赢。

1 公关战成败

企业之间的公关战是一门艺术,需要对受众的心理有着强大的掌控能力。

比亚迪算是请到高手了,这一招回应,马上把比亚迪的身位拉升起来了。

比亚迪在全片中,没有直接针对长城,而是把中国所有的汽车企业全部歌颂了一遍,仅仅只用了一个“在一起”三个字的标题,就把长城汽车踩在地上了。

长城汽车王远力的回应,显然是欠考虑的,是一种应激式的反应。他不仅表达了对比亚迪这个视频虚伪的评价,还直点主题,举报已受理,这事没完。

王远力在微博上表示,2023年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已就长城汽车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举报比亚迪秦PLUS DM-i、比亚迪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展开联合调查。

从受众的留言就可以看到,吃瓜群众不买账。

公关战的成败,并不以逻辑、道理、是非对错为结果,而是仅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谁赢得的喝彩和同情分高。

仅从当下的公关战来说,比亚迪大胜、长城汽车大败。

比亚迪这支公关片,让不了解背景的很多受众以为比亚迪做了一支爱国宣传片,里面没有怨恨、没有怼、没有恨意、没有情绪,只有满满的正能量。

而王远力的回应,则让受众感觉到鸡肠曲曲,怨气冲天。

这不是格局的高下,而是公关水平的高下。我可以说,长城汽车让王远力这样的技术领导人回应,是极其失败的,是对企业公关不重视的一种表现。

这样的回应,严重地伤害了长城公司的品牌形象,对长城的未来极其不利。

再怎么说,也得认真开会,听取专业公关人才的建议,谨慎作出回应,而不是由一个技术负责人直接开怼。

而比亚迪在长城举报后,一直憋到现在,憋出一个大招,一举翻盘,不仅没有在举报事件中品牌受损,反而利用这一事件,让品牌声量迅速放大。

小不忍,则乱大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古话,长城的管理层还是要多听一听。

公关战比亚迪赢了,但长远来看,比亚迪可能会输很多。

2 自我绑架的宣传片

其实王传远说的并没有错,企业之间就是竞争关系,并且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每一个企业占领的市场,都是别的企业失去的市场,市场竞争是无比残酷的。

但长城汽车将举报作为竞争手段,显然也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真正的竞争,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是由消费者用手里的钞票选择哪个企业活下去,企业正常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争相讨好消费者、满足消费者。

何小鹏就公开表态,未来全球新能源市场中,能活下来的品牌厂商,不会超过八家。

宣传片中“在一起”的厂商中,必然有不少企业将在竞争中倒下。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必然要视友商为对手,只有在市场中击败友商,才能活下去。任何一个领域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大部分企业倒下,少数企业成功登顶。

温情脉脉的宣传片后面,并不能改变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基本格局。

宣传“在一起”,甚至在会议上展出其他厂商的产品,这显然与这个基本格局是冲突和矛盾的。

未来比亚迪发动各种竞争时,又将有人拿这一句话出来嘲讽了,不是说好在一起的吗?怎么要把我的市场全部抢光吗?

更为严重的是,比亚迪这一支片子中,将一众内资汽车品牌列入其中,排除了外资汽车品牌,这样的内容明显是在传播上利用了受众的爱国情绪。

中国内资汽车企业的发展,能离开外资汽车企业吗?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内汽车品牌,在开始自己的整车生产时,不是大多用的是外资品牌的发动机、底盘吗?

中国内资企业的汽车工人、汽车工程师的体系,不也是靠引进外资品牌培训后建立起来的吗?

甚至整个新能源汽车业,又有哪一个不在抄特斯拉的作业呢?

特斯拉的汽车工厂在中国,汽车销售在中国,比亚迪为什么不和特斯拉在一起呢?这种爱国情怀的营销,短时间内或许能为比亚迪带来正面的影响力,但长久来说,则会成为硬伤。

因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之间的竞争,将在全球展开。

比亚迪不也准备在印度建厂吗?比亚迪不也开始全球行销了吗?一个打着过深的民族主义烙印的企业,如何成长为一家国际型企业,如何在全球消费者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呢?

这样的公关行动,最后极有可能遭遇到反噬。

3 大企业必须摆脱营销套路

在二十年前,中国人很难想象中国也会出现世界级的企业。

中国的企业家,在十几年前,也很难想到自己的品牌,能够在全球市场获得影响力。

但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发现,自己不成为跨国企业,不进行全球发展,根本不可能在竞争中存活下去,这是全球化的必然。全球化也给了中国企业家这样的机会。

事实证明,中国企业家一点也不次于任何一地的企业家,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与全球最优秀的企业家们较量。

但是,要进军全球市场,必须有长期主义的发展观,不能急着用营销套路来解决眼前问题。

在我看来,这支宣传片,虽然公关战打赢了长城,但却显示了比亚迪公关的短视。

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营销套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害的。企业要回归本质,那就是服务于消费者,不管全球任何一地的消费者,都是企业的服务对象,都要一视同仁。

企业家有国籍,但服务消费者是没有国界的,谁会拒绝消费者呢?

消费者买产品也只看性价比,看是否满足需求,谁又会在意在哪生产的,企业家国籍在哪里呢?

比亚迪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销售的电动车生产企业,还在进行全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的布局,在这样的时刻,却使用了很狭隘的意识形态营销套路,这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

要想成为世界顶级企业,要想服务于全球消费者,就必须从这种营销套路中摆脱出来。将企业剥离与企业本质无关的东西,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强做大。

这样的营销套路、公关套路,应该普遍被大企业抛弃,这才是中国企业家正确的选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长城和比亚迪的好坏区别在哪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