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plusdmi是电车吗?
首先请问一下,你有没有强烈的爱国情节,如果有那就毫不犹豫选国产,如果你是个比较清醒和理智的购车者,非得在这2款车里二选一的话,建议你选欧蓝德,但选7座时一定要想好,第三排的座椅只能坐小孩,成人坐着无异于上刑,还有就是国内很多规定都是行管部门不懂装懂拍脑门定出来的,同样的外廓尺寸,同样的车身数据,五座前6年上线检一次,七座就得每2年上线一次,这个你要考虑好,如果选欧蓝德7座,强烈建议选顶配,虽然很多车顶配不值得买,但欧蓝德特殊,只有他的顶配车型配备了它引以为傲的SAWC,也就是超选四驱系统,其余各款都是适时四驱和电子限滑装置根本就不行。就先说这些吧,国产车就不多说了。
第二辆车,比亚迪唐燃油版和三菱欧蓝德2.0,选哪个?
国恨家仇,请自觉抵制日货!
又一个庞然大物,比亚迪新款商务型MPV实车首现,轴距明显超三米
去年1月有媒体曝光过比亚迪规划了一款命名为“夏”的MPV侧视图,不管真假,起码昨日实车真的就蹦出来了,前后不过一年的时间,而且实车谍照来对比去年曝光的侧视图,似乎很多细节还真有那么点接近的意思,还有一些信息提及该车将归入腾势品牌,同样是真假难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比亚迪旗下的新款商务型MPV是真的来了。
虽说是重度伪装状态,但是第一眼的感觉就立即想到了香港流行的保姆车,这种车型的优势就是空间巨大,车身本身外廓尺寸也不小,看看边上停着的比亚迪秦轿车,这对比之后的视觉尺寸差异相当之大,有没有一种错觉?似乎MPV的车窗底端接近秦轿车的顶端位置,由此可见新款MPV的尺寸参数将会相当可观,估计车身高度达到了两米(感觉车顶都要触碰到停车位顶端的横梁),车身长度超过五米没任何问题,注意地下的停车线,车头超出一截。
当然现在不是谈论外观造型细节的时候,伪装明显内里还裹着一些遮挡物体,目的就是让你看不出轮廓,格栅目前看不排除的故意整出一大圈的鼓包,因为与雾灯框不在一个平行面,似乎有点猪拱嘴的感觉,但要是刻意这么做的话,自是另当别论。
再来看看去年初媒体曝光的“夏”,难道是笔者看走眼了?从这张侧视效果图来判断,好像整个雾灯框真的向后靠拢,几乎都要贴近前轮眉的前端,A柱分割式三角侧窗思路一致,倒不是说一定就是效果图中的造型,但是某些元素似乎很接近,包裹这庞大的体格都有些雷同,当然腰线明显不同,说明并不一致,但是这种撞衫的巧合度确实有点惊人。
再来看侧后方,注意尾灯预留的轮廓,似乎想采用贯穿式尾灯,最让人诧异的就是后门过渡是圆弧状的鼓包,而后轮眉尺寸也大到竟然,关键靠向后保险杠的部分还有圆弧过渡,总感觉哪里不对劲,难道尾灯在这部分还有竖立的一节?这与侧视效果图又有些接近的思路了从侧面看就类似一个阿拉伯数字“7”,看来两者之间可能真的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当然效果图到实际量产,最终比亚迪还是选择了较为平缓的过渡,毕竟消费群体摆着,过于激进不见得能引起共鸣。
此外注意尾翼,前面的感觉没错,真的要碰到顶端的通风管了,当然这可能是一种视觉上的差异,但是边侧的一台唐的尾翼离同样的管线可就距离较大了,由此可见整车高度真的不低,看来比亚迪近期的主攻方向全部放到了大号车型身上,又是尺寸庞大的硬派SUV,又是车身高耸的商务MPV,不管是哪一款,都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很自然的动力方面也要向“强劲”看齐,不出意外与硬派越野SUV上的接近,好在MPV不求飚速,动力够用即可,关键还是舒适度一定要达到要求,这次唯一可惜的就是都这么近了,内饰也不来一个!
车身超31米能装300人,这是公交还是地铁?中车智轨ART技术起底
12月5日,四川省宜宾市智能轨道快运系统T1运营线正式开通,新华社等各大媒体纷纷予以专题报道,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智轨,正式走出商业运营的第一步,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借鉴模式。
宜宾智轨ART“五粮液号”
今年5月中车智轨ART在宜宾路试 via 浮沉-forever
资料显示,智轨电车车身跟地铁B型车一致,车宽2.64米,均由3节车厢编组而成三编组,车身长31.64米,目前单列车载客能力为307人,而在未来,通过技术的创新,载客能可提升至500人以上。
宜宾智轨在引来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心中怀踹不解,一些读者向笔者提问:智轨这种交通工具,究竟是车,还是地铁?其实早在几年前中车首次推出智轨的早期原型车时,这种疑问之声就已不绝于耳,因为不论从道路车辆抑或轨道车辆的角度来看,都不能很好解释“智轨究竟是什么车”这个问题。于是,笔者也结合相关中车智轨的前世今生,并结合国家政策与标准,对其进行技术性起底。
2015年由南车时代电动打造的“双铰接”样车
早在2015年,中车株洲研究所依托旗下主打大中型客车业务的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当时目录序号(十八)23、目前整车第151号,企业代码TEG)开发了第一代“双铰接客车”,但只作为早期试验品进行了一些性能测试,并未正式发布或官方宣传。从早期图片也可看出,这是一代与传统铰接客车更为接近的产品,大流线外观更多借鉴了客车的造型精髓。
郑州宇通ZK6251G,笔者此前文章曾有过介绍
金华青年JNP6250G,参加过龙泉桃花节、济南公交展示等多次活动
江西百路佳JXK6270B via伊卡路斯(JVS)
其实提到“双铰接客车”,广为人知的则是郑州宇通的ZK6251G和金华青年的JNP6250G,迎合当时兴起的BRT之风,主打超大容量的概念。另外还有早期丹东黄海的DD6250S系列设计方案,江西百路佳针对南美出口打造的样车JXK6270B,以及今年4月比亚迪推出的纯电动K12A,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超大型客车”产品。但根据国家标准GB 1589-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规定,客车最大外廓尺寸为18米长,最大允许总质量为28吨,这也决定了我国当前用于道路车辆的客车产品只能是单铰接客车,各种“双铰接”客车只能用于出口,或技术储备的样车性质。
中车ART via 中车城交官网
在意识到国标对客车限值18米不能逾越的情况下,中车也不再将其视为道路车辆,从而另辟蹊径,走上了另一条创新之路。2016年3月,中车产投、宁波中城等合资成立了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定位为“国有资本投资的试验田,商业模式创新的探路者,中车品牌输出的承载体”。中车城交还与同济大学合作组建“同济大学中车捷运研究院”,下设智能轨道交通运输ART、空中捷运SRT、旅游捷运TRT、新能源物流LRT、新能源多用途MRT和智库中心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绿色智能交通产业。
2017年6月中车发布新一代ART智轨产品
2017年6月2日,中车株洲所正式发布新一代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RT,全称Autonomous-rail Rapid Transit,意为“地面捷运”。ART产品定位于一种具有轨迹跟随能力的纯电驱动胶轮轨道交通工具,充分结合有轨电车、快速公交BRT与新能源客车技术特点,既非传统的道路车辆,也不是传统的轨道车辆,而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创新型交通工具。
中车新一代ART智轨产品 via 中车城交官网
中车ART全长31.46米,宽2.65米,最大总质量51吨,最高车速70km/h,最大爬坡度10%,最小转弯半径15米,最大载客量307人。中车ART采用一轴和六轴作为转向驱动桥,二至五轴作为转向桥,并可通过轨道车辆的无线重联技术,提升到500人左右。通过多种车载传感器,中车ART可识别道路路面绘制的虚拟轨道,从而让车辆实现自动跟随运行。同时,中车ART充分借鉴了纯电动客车技术,搭载磷酸铁锂LFP电池,单次充电10分钟可行驶25公里,充电40分钟可行驶55公里,一般城市的BRT快速公交站距设置完全适用。
据介绍,目前我国地铁造价约4-7亿元/公里,现代有轨电车约1.5-2亿元/公里,而中车智轨ART建设周期却与快速公交BRT更相近,运输能力却有了大幅提升。也就是说,在保持同等运力的情况下,ART只需简单的道路改造即可投运,无需地铁或有轨电车的专用钢轨投入与维护。若建设一条10公里线路,ART至少要比现代有轨电车节约10亿元以上,而且具有建设周期短、对现有道路改造小的优势,从而为广大城市提供了新的选择。
智轨ART在具有各种优势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缺点与争议,即道路占用与专属路权问题。由于智轨ART同样依靠地面运行,属于“在道路上运行”的交通工具,因此对于已有的道路车辆会产生干扰,尤其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非但可能无法“治堵”,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问题。若与社会车辆采用混行道路,智轨ART的速度优势则无从体现,与普通快速公交BRT或大站快车并无差异,更难以保证行车安全。若把线路设置在城郊结合部,虽然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又产生了客源难以保证的新问题。亦有观点认为,智轨ART本质上是需要靠专用路权的保证才可以实施,但广大快速公交BRT尚且无法保证获得100%专有路权,除非强制式的物理隔离、专线专用,否则早晚高峰还要允许部分社会车辆进入公交专用道,此时若引入智轨ART,这一矛盾恐怕会更加突出。
由此可见,作为无依据、无标准可循的新生事物,智轨ART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好在目前已有海内外的多个城市与中车ART签署了合作协议或意向,也有其他企业对此产生浓厚兴趣,推出了一些新的概念与方案。假以时日,通过实践、优化与改进,ART技术必将从前期的“量变”迎来市场化的“质变”。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摘录
在国家政策层面,ART技术也迎来了利好消息。在11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类”中,第十五章“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第10条出现了“胶轮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字样。我们有理由认为,胶轮轨交装备是国家鼓励的新型方向,而轨交装备必也将随着ART技术的诞生,引领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一轮产业变革。
图/文:C3
上市倒计时!曝比亚迪海豹路试谍照:3.4秒破百,或15-20万元起售
2月17日消息,近期有网络渠道曝光了一组比亚迪全新电动车型海豹的路试谍照。新车是海洋系列第二款量产车型,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打造而来。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海豹将于今年一季度正式发布。
从外观来看,新车仍身披较厚的伪装,前部比较明显的特征是机盖中间有下凹造型,而两侧大灯位置设计饱满,采用了细长的外廓造型设计,但是灯腔内部进行了伪装。
从车侧来看,其线条设计整体较为简洁,较短的前后悬体现出了轿跑风格的运动感,溜背式的短车尾造型则与特斯拉Model 3有些相似。腰线从前翼子板一直延伸到尾部,在C柱部位的上扬式设计增添了一份肌肉感。
新车长宽高为4770/1860/1460mm,轴距达到2900mm,尺寸虽然相比秦Plus提升不大,但是轴距已经达到中型车水准。
内饰方面没有任何披露,此前只曝光过一张后排角度的谍照,可以看到新车提供了全景天幕、运动座椅以及车内阅读灯等配置。
动力部分,车辆将提供后驱、四驱两种驱动形式,系统最大功率分别为150kW、180kW以及360kW。有消息称,四驱性能版车型0-100km/h加速时间将被控制在3.4秒,与Model 3高性能版十分接近。
由于新车基于比亚迪e平台3.0的纯电平台打造,在技术和机械布局方面更有优势,三电将支持800V高压平台,并继续配备刀片电池。
售价方面,新车起售价有望落在15-20万元区间,而高性能四驱版售价预计将超过20万元。可以说除了价格外,新车在造型、定位以及性能等方面均与特斯拉Model 3形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