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速锐汽车收音机怎么关闭

不到6万元比亚迪秦燃油版,网友:同级别比它性价比高的不多了

这些年大批国产自主车企纷纷实现了强势崛起,其中的比亚迪汽车在凭借着新一代设计理念的加持,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建树,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巩固品牌的“群众基础”,比亚迪在通往高端化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忘记入门级别的产品布局。在去年的成都车展上,比亚迪发布了旗下全新燃油版秦系列车型,新车同样基于BNA架构下的全擎全动力平台打造,主要面对一般入门型家用市场;今天的最低配值不值,要介绍的是2019款比亚迪秦手动舒适型,厂商指导价6.49万元,部分市场终端有着几千元优惠,一起来看看性价比如何。

外观方面,比亚迪秦燃油版整体造型朴实大方,虽然不像秦Pro那样动感流畅,好在细节处理的还算时尚,同时兼顾了不错的实用性,能够满足人们对该级别车型的审美需求。车头部分延续了家族式Dragon Face设计语言,六边形大嘴式中网格栅,占据了前脸大部分面积,内部多根横向镀铬辐条,与大灯之间形成贯通样式,看起来既有层次感,又延伸了前脸视觉宽度。大灯造型精致,与中网和车头整体轮廓搭配协调,灯腔内部采用了熏黑处理,多颗配有透镜结构的灯组排列整齐,远近光大灯采用的是普通卤素光源,全系均支持自动大灯和延时关闭等功能;下格栅处同样为细长的贯通样式,两端增加了镀铬饰条点缀,车型没有配备前雾灯装置。

车身侧面保持了入门级三厢紧凑型轿车的常规轮廓,尤其是凸出的尾箱设计,不如时下流行的溜背式造型时尚,看起来要略显单调一些;车门表面上扬的高腰线,淡淡的样式贯穿前后门把手,前翼子板处增加了一块镀铬铭牌点缀。外后视镜集成了车侧转向灯,功能上只支持单一的电动调节;全系标配了前排车门无钥匙进入,以及车内无钥匙启动系统。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675/1770/1480mm,轴距2670mm,整备质量1260kg;车型采用的是16英寸铝合金轮毂,细长的亮黑色双五辐花瓣样式动感时尚,轮胎匹配万力HARMONIC H220系列,规格为205/55 R16,车内标配胎压显示系统。

车尾部分简洁工整,尾门中间贯通式镀铬辐条,两端与尾灯内部融合,属于时下的常见做法,同样起到延伸尾部视觉宽度的作用;尾灯造型和车尾表面贴合紧密,灯罩采用了熏黑处理,内部灯带点亮后具有不错的辨识度。车尾底部采用的是左侧隐藏式排气布局,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功能,在最低配手动舒适型上均没有配备。

内饰方面,作为比亚迪刚推出的新车型,秦燃油版车内与家族其它新车型统一风格,一样是极简的设计手法,最低配缺少了中控触控,整体给人感觉略显朴素;中控台造型平整,表面采用了多种材质拼接,中间横贯的镀铬饰条,搭配下方大块烤漆饰板,对车内质感的提升起到很好的帮助。

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造型中规中矩,表面的镀铬装饰能够提升一丝精致程度,仅右侧按键和拨杆负责行车电脑等基本功能,握柄处为塑料材质,表面经过防滑处理,方向盘仅支持手动上下调节。仪表盘为两侧机械指针,搭配中间5英寸彩色行车电脑显示屏,日常读数直观明了,中间屏幕能够显示一些常规行车信息。

中控部分,最低配手动舒适版仅提供了简单的收音机和音乐播放功能,不过同样采用的是悬浮式面板设计,底部旋钮分别控制音量和空调温度。车身配置方面,手动挡车型依然采用的是传统机械手刹,除了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控制外,还配备了上坡辅助等功能。

车内座椅表面采用的是仿皮材质包裹,坐垫和靠背中间的横向纹路,提升了一丝精致程度;座椅造型宽大饱满,内部填充较为厚实,前排座椅均为手动调节方式,且副驾驶位无法控制位置高低。后排座椅延续了前排设计风格,地板中间的轻微凸起,对舒适性影响不大;后排基本上没有什么配置而言,诸如中央扶手和空调出风口等功能均没有提供。手动舒适型和自动豪华型都没有搭载电动天窗,后排座椅靠背不支持放倒功能,牺牲了一些空间上的拓展性。

动力方面,2019款比亚迪秦燃油版全系均搭载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0kW/109Ps,最大扭矩148Nm,满足国六排放标准;匹配5挡手动或CVT无级变速箱;悬架结构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

买比亚迪的人,不懂车吗?

1

年底了,回想今年的汽车市场,就一个字,卷。

谁能想到,汽车的价格能跌到这个样子。

这一年的价格战,都给我看乐了。

本以为特斯拉上来开的一波大,给市场一点小小的震撼是终点。

没想到这只是价格战的开胃小菜。

紧接着法系车集体跳水,雪铁龙化身铁血龙,出手就是猛。

过去只有加价才能买到的日系“豪华”品牌,一个接着一个打折。

连BBA都不BB了,直接平A,开始打折。

至于国内车企,那更是放在电风扇上卷。

一边卷还一边放烟花,旋转跳跃一路火花带闪电。

结果比亚迪带着全系列车型入场,尤其是秦898,直接把三大妈杀得放烟花。

大妈已经不是过去的大妈了,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车企卷得我目瞪口呆。

然后就有人和我说,虽然降价了,但车也变得很一般。

你看过去的奔驰什么用料,再看看现在的奔驰什么用料。

听到这话我就笑了,你不能脱离价格谈配置啊。

过去一台奔驰能买我老家半个单元楼的老破小。

现在的奔驰,入门也就能在深圳买个厕所。

而其他的车价格都跌到连厕所都买不起,只能买得起马桶了。

他这个价格,配上它给我的配置,我觉得挺好了。

买车就跟吃饭是一个道理。

五千块的日料给我从日本进口刺身,那我非骂死日料店不可。

但十五块钱的东北大盒饭,我偏说红烧肉味道有点差,那这就是我不懂事了。

至于你说那些豪(割)华(韭菜)品牌,这些品牌豪华就豪华在加价,就跟烧鸟之神人均四位数起步的鸡肉串一样,根本不在我外卖评价的讨论范围之内。

抛开价格谈性能,全是耍流氓。

2

消费者不傻。

就拿卷得猛销量也特别猛的比亚迪举例子。

如果迪子的配置仅仅配得上它的价格,那它的销量绝对就是前几月还行。

后几个月差评上来了,它也就完蛋了。

但你看比亚迪现在这个销量逐月攀升,甚至当家旗舰汉的日常也是两万三万的卖。

一点没有要熄火的样子。

说明消费者是真的做了功课,知道花钱买什么车最合适。

大家可是真金白银掏钱出来,比我们为了应付考试下的功夫还多。

但凡有谁能做到一样的质量乃至更好,同时把价格打下来,同样的车比迪子再便宜两万。

那老百姓得把你家4s店销量冲爆。

变成4ssr+店。

不能脱离价格谈配置,你说迪子耍心眼,那你找个不耍心眼的出来买它不就完了?

迪子汉给你一个17.98万的起售价,就冲这个价,建议以后把4s店全装成学校风格。

让合资车都来学习一下。

同理,其他卖爆的品牌也是一样。

忽悠人只能忽悠一段时间,如果长期被忽悠,只能得出两个结论:

要么有的车企有尤里,可以心灵控制。

要么就是消费者真心觉得这个选择是对的。

今年车圈都卷成这样了,尤里来了都得塞进洗衣机。

所以真相是什么,大家都懂。

3

你以为迪子是靠减配打的价格战,杀的进口品牌一口一个不吱声。

但真相是,迪子其实打的是堆料战,给的远比你想象得多。

你拉开配置表就发现,同样的配置,迪子价格更合理。

同样的价格,进口品牌才是减配的那个。

很多人觉得新能源时代国产车好像一夜之间就崛起了。

其实不是的。

比亚迪也好,吉利也好,奇瑞也好,长城也好。

这些汽车品牌技术积累了多年,上下游产业链培养了无数人才。

拼的是渠道,是整合,是全产业链的生产效率,是工业力量。

是量变引起的质变。

美人豹的确不太像跑车,但它是吉利迈出的第一步。

长城早期的SUV虽然才100多马力,但也是中国人自己的越野车。

比亚迪的F3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的确不咋地,但这是当时价格最合理的,中国人自己的小轿车。

奇瑞的A系列和QQ系列更是一代经典。

正是踏着前辈车型,一点点地攻克技术难点和改进汽车工业设计,才能在新能源时代厚积薄发,一口气把渗透率干这么高。

前几年新能源+国产车听起来还是个笑话。

但现在呢?

谁笑谁尴尬。

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他只要跑到店里看一看,开一开,坐一坐,自然就知道该选择什么。

怕参数糊弄人,实地看看车不行么?

一拍就知道,德系车皮厚,日系车皮薄。

美国车拍门能出现拍背的声音。

各花入各眼,喜欢什么样的,得动手动脚之后才明白。

我家楼下的阿姨们买菜都会货比三家菜市场。

4

买车这种大事,消费者早就选疯了。

现在的车卷是卷,但价格低不代表质量低。

省钱归省钱,命只有一条,肯定不能拿来省。

我知道,一提到国产车的性价比,尤其是迪子,一定有人会说筷子悬架,也就是三连杆悬架。

说这是上一代过时的东西,说明技术和舒适性不如进口车。

比亚迪汉这种车竟然还在用三连杆,是忽悠消费者。

但是汉的入门版价格还不到二十万啊!

用B级豪华车都不到的价格弄一台C级空间的豪华车出来,这已经是很神奇了。

放在文明6里至少能给城市加三个buff。

别说迪子悬架做得简单,你咋不说传统C级豪华一台能买迪子俩呢?

买迪子就算性价比,买豪华是真买不起对吧?

而且车这东西,你真的开上就发现,底盘开起来好不好,取决于调教和设计怎么样。

三连杆改装空间大,可舒适可运动,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后排空间,让后排底部的布局更合理,给车内一个更好的乘坐体验。

不能因为这个东西出现得早,就认为这个技术它落后。

最重要的是价格在这呢。

你花B级车的价格买一台C级车,它竟然给你装上了这个价格该有的悬架。

尽管性价比已经很高了,今年的新款还是换了铝合金材质和FSD可变阻尼悬架啥的。

比起抬起底盘就能吸起磁铁的“豪车底盘”来说,这算是很有诚意了。

这才是需要震惊的。

这个价格,不仅能买到C级车的尺寸,还能买到新能源的实惠。

这属于性价比X2。

5

当然一提到新能源,都会有北方朋友站出来说,吹得挺好,来北方试试?

我自己就是山东济南人,你问我新能源在山东能不能开,我很明确地告诉你,可以。

如果是北方更北,比如东北。

其实也是OK的。

首先经过几次技术迭代,现在的电池基本都具有保温加热维持续航的功能。

你只要不是每次充完电就在大街上光停车不开车,就不会出现那种iPhone被冻到自动关机的情况。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的iPhone7就是这么没的。

如果说自家没有固定车位没办法装充电桩,现在共用的充电桩也是非常方便。

我们小区就有个房东给自己车位装了充电桩,8个人组了个群一起轮流用。

虽然不提倡,但是挺震撼。

实在不行,车企还是有最终的大招——混动车可以选择啊,迪子的混动技术,说一句666不过分吧。

再比如说把市场卷到极致的比亚迪秦。

你可以说这车是网约车,但能被网约车师傅选择的车,才说明技术上是真的牛。

金杯银杯不如网约车师傅的硬口碑。

所以只要你想开新能源,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迪子都给你准备好了各种应对方案。

怕电池亏电,就加保温和加热。

怕电池不够用,就出混动。

油车能做的,新能源基本都能干。

但是新能源能干的,油车想要一样,得加钱。

比如更安静,比如更顺滑。

6

几年前电池技术不先进的时候,新能源的确有点拉胯。

当时人们都很担心这些电池是比亚迪制造,用不上三年就衰退到自动关机。

但这几年电池技术真的是飞速发展,按照现在衰退速度,你就把它当出租车开,他也能开个十几年。

不然你以为那些网约车为什么会买新能源车,人家是真的算过账的。

算省钱,司机大哥们做的测试可比我们多多了。

他们用行动告诉你,到底开什么样的车性价比最高。

普通消费者想的最多是省钱,大哥们考虑的可是赚钱。

至于保值不保值的问题,我觉得都没必要多说了。

新车市场都卷成这样了,你还能指望二手车市场不卷?

现在市面上最保值的交通工具其实是自行车,真的。

十年前多少钱买,十年后还能七折出。

你指望汽车还跟过去一样保值,这是不可能的。

过去的车保值,是因为汽车产能不够,新车价格太贵,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些二手车。

现在新车降价的速度比二手车贬值的速度都快。

所以买什么车都不保值,还不如直接买现在开起来最值的车。

十年后都是一起淘汰,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买性价比最高的。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但如果主打一个一点亏都不想吃,一定要谈保值,那国产车现在的保值率相对而言也是很能打的。

(中型以及中大型纯电车保值率榜)

(中型以及中大型混动车保值率榜)

【以上截图来自JDPower君迪发布的《2023中国汽车保值率风云榜,重磅发布!》】

尤其是进入新能源时代后,过去属于日系车的保值变成了国产车的代名词。

这一回是迪子带着大家给消费者们拜年啦。

7

迪子的配置加上迪子的价格,已经在市场上杀得通红。

而且说真的,很多不喜欢迪子的也不是对车有意见,但凡是把车标盖住,负面的声音能少一半。

关键是,不仅国内猛,出海也猛。

猛到都要自己买船去满足欧洲老铁的需求了。

(新闻来自财联社)

毕竟三缸的、1.5t的和毛坯的车都能卖得出去,这要是换成迪子的配置,德国老乡做梦都得笑醒。

原来车里除了收音机,还能听点别的。

所以迪子的“缺点”不是改不了,而是得加钱。

你真的要野,方程豹够不够野?

真的要刺激,谁敢说比仰望更刺激?

但面子里子总得顾一头,大家才能买得起不错的车不是么?

迪子的销量已经说明很多问题。

现在买燃油车,多少还是太有钱。

但大家赚点钱也不容易,如果不是为了情怀,建议还是保住钱包。

反观电车,当大家都选择它的时候,那些所谓的谣言自然就不攻而破了。

什么底盘基础差啊,什么冬天车就废了啊,什么开半年掉一半啊,这些要是真的,新能源还能卖得出去????

这也不是新能源的第一年了,时间是很多谣言的答案。

希望比亚迪再接再厉,把价格全打下来。

我爱这个,砍价的世界。

关了空调开车,汽车动力提升一档

开空调影响动力所以费油,那到底影响动力有多少?1.0升左右的小排量的车子,开空调对动力影响比较大,日常驾驶会占用15%到20%的发动机功率。

大于1.6升小于2.5升,或者更高排量的车来说影响很小,或者基本上没影响,感觉不到。

空调对汽车动力的影响有多大?

空调会直接影响发动机功率

车的空调分两种,一种是独立的一种是非独立的,家用轿车采用的是非独立的空调,也就是直接靠发动机动力来带的。

发动机在运转的时候,就要分一部分动力到汽车空调上面去了,汽车空调制冷最重要的核心,最费功率的那个部分叫做压缩机。

汽车压缩机日常运行的功率,直接从汽车发动机运行功率中扣掉,那么我就可以算了。

理论上空调占发动机功率不多

现在大多数发动机功率100千瓦以上的,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动机,比如说雷诺1.6T可以有140千瓦。

数据上来说汽车发动机,这100千瓦的功率,驱动空调制冷是完全OK的,不会有动力缺乏的情况的。

但这个是账面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汽车发动机刚才说一百多是最高功率,油门踩到底的时候才是一百多千瓦。

但实际用车情况,空调占比较大

平时我们不太可能踩得到那么多的,最高功率不代表你现在用的时候的功率,你低速开的时候,功率一般只发挥30%左右。

这部分功率还要克服车辆的行驶阻力,给电池充充电,补偿电器的电能消耗,空调鼓风机、中控灯具、收音机等等,然后有些转向和制动有可能助力也是用电的,那么也要用掉。

你这个时候看制冷机的压缩功率,其实本身不大的,3到5千瓦而已,听起来像毛毛雨,但是刚才那种情况全部加在一堆,这比例还是不小的。

小排量汽车影响大,占用功率22%

我们先说小排量的,1.2排量的发动机大概是60千瓦左右,低速行驶的时候30%,18千瓦。

空调按照系统标准的话,一般3到5千瓦,平均4千瓦算好了,4千瓦和18千瓦,相当于22%的发动机功率是用来空调制冷的,这不是个小数目了。

那小排量的车子本身这个功率刚才算的就18千瓦,开的慢的时候,这个本身就不大,那空调再一开,汽车的动力就会有影响的。

动力不足可能影响驾驶感受

因为它那边有设计的,你总要让它转得起来,转起来这部分能量就用掉了,用掉你自己剩下的只有这么点,那就动力就差一点没有办法。

甚至有时候切换不顺畅,动力分配还不匀,像两个部门一样争功劳抢资源的时候,你开起来还一顿一顿的。

有时候快一下,有时候慢一下,加速和爬坡开着空调就更明显了,就觉得力不从心。

大排量汽车影响小,占用功率14%

排量大一点影响就小一点,1.6到2.5或者更高排量发动机,因为本身功率就大,提供的能量千瓦数高,本身空调所消耗的比重就小了。

比如说2.0排量发动机,155马力一般114千瓦的样子,我们低速开算它30%,还有34千瓦,34千瓦你算最大的功率5千瓦好了。

那么这个空调也只占发动机功率的14%,开空调影响就不会特别大,至少自己不会感觉得到。

混合动力车开空调不会影响动力

有些敏感的朋友,他就是感觉得到,我开3.0我都感觉得到开着空调我不爽,但是我又热,那适合买什么车子?

买混合动力的车子,什么秦、普锐斯混合动力的这种,它是有两个空调压缩机的,一个是使用发动机动力的,另一个是用电的。

混合动力压缩机是由电机来驱动的,不需要用发动机来带的,空调在用电的时候,对发动机的影响很小。

甚至是完全独立开来,不影响的,因为它是用电的,不是靠发动机带的,你动力该是多少就是多少,相当的爽。

有些新款车搭配变排空调

那么刚才那种说法,其实是有个小bug的,就是我们说空调开起来是4千瓦,或者是5千瓦。

其实有一些先进一点的,或者是比较新款的车子,它用的空调功率不是恒定的,它其实有定排和变排,就好像我们以前家里面买空调,这种变频空调道理差不多的。

定排空调压缩机输出功率就是和我刚才说的一样的,始终是4千瓦或者始终是5千瓦,变排空调就不一样了,它会调的,这个系统你也不用了解,反正就是会变的。

变排空调对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最简单办法,你就看车子里面空调按钮,里面有没有个AUTO,有没有个自动,这个自动按下去,还有个A/C制冷再按下去,它就开始运作了。

这个时候你设置了比如23度,外面如果是35度它就吹冷风,外面如果是15度它就吹热风,全自动的很方便。

达到温度之后,它就会用最低的功率输出,来保持这个温度,它就不是4千瓦或者5千瓦,有可能只有1千瓦,就很小很小了。

像这种买新款的小排量的车子,而且还是用变排空调的话,动力影响相对也会小一点。

如何降低空调对动力的影响?

我车子已经买好了,你跟我讲,我不会为了空调为了动力重新去买一辆车子,那怎么样降低空调对动力的影响?

平时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

这个我们就靠平时日常生活中,调整一下用车习惯,比如说刚刚起步的时候,功率还比较低先不开。

车子动力推上去了,比如说我手动挡挂到那个四挡,开起来挺舒服的时候我空调再开。

或者说爬坡速度比较低,我需要动力或者本身转速、动力都还上不去的时候,我空调稍微关一会,你关个30秒不会热死的,你先关一下。

这个坡很爽的,过去了之后再打开,这个我们总能做吧,也不用额外掏钱也不会热死,这些你不妨参考一下,也是小窍门。

汽车开空调到底能费多少油?

那空调这个东西有很多东西可以讲,除了影响动力,它也会影响油耗,用了空调就会更费油,那么费多少油?

空调你有没有注意大档小档,好像就吹出来的风有大有小,那空调的这个风量和温度有没有关系?这两样东西它和油耗又有没有关系?

我还找了一些论文,把资料全部都腾出来,找了一些结论分享给你看,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油耗」就可以看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速锐汽车收音机怎么关闭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