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三电终身质保条款里,为何要限定一年行驶3万公里?
随着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三电(电机、电控、电池)终身质保政策,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一政策中包含了一个看似严苛的条件:年行驶里程必须控制在3万公里以内。这一规定引发了众多车主和潜在消费者的疑问:为何会设定这样的限制?
首先,从汽车保养的角度来看,行驶里程是决定汽车磨损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池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衰减与车辆的使用程度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电池的循环次数越多,性能衰减越快。限制年行驶里程可以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因高频使用导致的快速老化问题。
其次,保障终身质保的可持续性也是比亚迪设定这一限制的原因之一。通过控制行驶里程,可以平衡质保成本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若无任何限制,过高的使用频率可能会导致维修成本激增,这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潜在的经济压力。
此外,这一政策也鼓励车主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车辆。在日常使用中,合理规划行车路线和使用频率,不仅可以延长车辆本身的使用寿命,也有助于促进车辆维护和能源消耗的优化。
总之,比亚迪在制定三电终身质保条款时考虑了保养成本、维护频率及经济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因素。虽然年行驶里程的限制可能会对一部分高频使用用户造成不便,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确保所有车主都能在质保期内享受到更优质、更可靠的服务。
比亚迪吹响“三年大决战”号角
尽管“价格战”的阴霾笼罩了整个2023年,作为新能源车全球销量第一的比亚迪依然拿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3月26日晚间,比亚迪公布2023年业绩:营收为6023.2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汽车业务及电池业务营收为4834.53亿元,占比80.27%;归母净利润达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
对于营收与净利润双创新高,比亚迪解释称,在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的多重挑战下,公司凭借快速增长的出海销量、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在新能源乘用车业务上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
初战告捷
如比亚迪所说,千亿营收与百亿净利润主要得益于汽车及电池业务的快速发展。
2023年,仰望、方程豹等全新品牌帮助比亚迪扩充产品矩阵,将市场竞争范围扩大至万元到百万元区间,集团全年销量达302.44万辆,同比增长67.79%,位列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
对此,在3月27日的比亚迪业绩会上,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当下行业正进入三年大决战,车企步入淘汰赛,这是场成本、技术和规模的比拼,“市场玩家太多,蛋糕有限,必然有人要出去”。
他说,新能源行业“主要敌人是燃油车,怎么把燃油车市场份额快速转化为新能源车,是所有新能源车要努力的”。
在2023年打出“油电同价”口号的比亚迪,2024年伊始便放出“电比油低”的大招。2月19日,比亚迪宣布推出秦PLUS、驱逐舰05荣耀版,售价低至7.98万起,将矛头对准长期占据这一价位的主流合资燃油车型。这是比亚迪针对燃油市场发起的新一轮总攻。
王传福直言,上周上险量比亚迪市占率达16%,新能源市占率达到36%,“这个数据可以反映出来我们这场战役初战告捷”。
王传福也定下了2024年销售360万辆的目标,“今年的销量目标在去年基础增长至少20%。”
动力电池方面,比亚迪去年的动力电池装车量高达105.41GWh,仅次宁德时代的167.1GWh,远超第三中创新航32.9GWh的装车量。
财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近400亿元,同比增长97%,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去年,比亚迪相继发布易四方、云辇等多项全新技术,仰望U8、方程豹等多款车型同步搭载上市;同时,其在智能化上有了新突破。
虽然2023年初,王传福曾表示自动驾驶“虚头巴脑”,但随着市场智能化竞争的升级,比亚迪也顺应“潮流”,加入智能化驾驶的研发大军中。
王传福还在业绩会上表示,目前比亚迪研发人员有9万人,覆盖三电技术、汽车半导体等领域;智能化方面,公司拥有4000多人的智驾团队,从芯片、算法、感知等方面做出很大投入,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展现优势。同时,由于规模优势,比亚迪是华为、英伟达、地平线等大客户,能够拿到全球供应商最好的资源。
毛利率方面,2023年,比亚迪将其保持在20.21%,同比增加3.1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毛利率达到23.6%,同比提升2.63个百分点。
毛利变动
虽然比亚迪的财报数据可以用“大喜”来总结,但长达一年之久的“价格战”也带来了单车利润、平均售价等多方面的影响。
据计算,2023年,比亚迪单车均价约15.6万元,较2022年的17万元下降约1.4万元;单车利润约8600元,在电池成本降低的情况下,比起2022年的约8500元仍增幅不大。
王传福表示,随着价格战深入,单车毛利将会下降,但比亚迪会通过提升规模争取保持总的盈利水平。高度整合、规模化优势、出海战略以及品牌高端化都会对毛利带来正向贡献。
比亚迪并未放弃价格战,甚至今年会加大“卷”的力度,欲在价格战中博得头筹。
2023年5月,比亚迪率先推出宋冠军版车型,以减价不减配的形式加入价格战,直至2024年2月,比亚迪在推出更低价位的荣耀版,在5万—20万元的价格区间快速铺开新车攻势,吹响“电比油低”的号角。
就在业绩发布当日,比亚迪再次推出低价车型小型纯电SUV元UP,入门价更是不到10万元。
甚至在智驾上,王传福希望低价车型也能拥有智驾体验,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今年下半年将推出一批20万以内并带有城市NOA的车型”。
这与此前小鹏宣布将发布一款15万元左右的车型,并标配小鹏的智驾体系的行为一样,使今年价格战的竞争方式更“多样”。
海外雄心
除了国内业绩的亮眼,比亚迪去年海外业绩同样创新高。
财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境外收入达到1602.22亿元,同比提升75.2%,海外销量的提升是其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悉,2023年,比亚迪乘用车出口达到24.2万辆,同比增长334%。虽然已经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但销量在自主品牌车企中并非前列。
王传福认为,全球化趋势出海是好的方向,地缘化问题需要车企出海与本地化同步,中国新能源汽车需要在欧洲、南美洲、中东等地方将技术和本地化战略结合在一起。比亚迪与其他品牌一样需要本地化,在海外建厂,形成国内与国际两大领域。
正如王传福所说,比亚迪早早开始布局海外生产基地,于巴西、泰国、匈牙利等海外地区投资建厂,完善当地生产配套。
同时,比亚迪正加速将国内产品带到国外市场。2023年1月,比亚迪旗下的ATTO 3、DOLPHIN和SEAL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宋PLUS DM-i上市墨西哥。
之后,比亚迪于约旦发布海鸥;于沙特推出汉、元PLUS、海豹、秦PLUS和宋PLUS五款全新车型。到了2月,比亚迪亮相2024日内瓦车展,展示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在欧洲上市的宋PLUS DM-i。
王传福在会上透露,比亚迪在新加坡已经做到第一,在巴西市场当前排名前十,很快可以进入前五,第一也指日可待。他表示,“我们产品力太强了,别人没法比”,欧洲市场刚布局不久,“仗还没打,只是把姿态摆出来都把人吓死。”
在此基础下,王传福定下今年的海外销量目标:“去年比亚迪海外销售24万辆,今年目标50万辆,明年100万辆,未来三年倍增式增长,公司拥有出海经验将是未来成长的重要机会与空间。”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