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代铁托治理下的南斯拉夫是什么样?
诚邀,如题。南斯拉夫曾经是欧洲南部最强大的一个国家,这与其总统铁托不无关系,那么铁托治理下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个什么样呢?
南斯拉夫建国的时期,正是冷战在世界范围爆发的时期,世界分成美国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南在世界大势面前,铁托带领南斯拉夫导向了苏联,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并仿造苏联社会建立法律与经济体制,铁托本人也亲苏恶美,视西方国家为主要敌人,还曾数次击落美国飞机。
但这证明只是南斯拉夫的一厢情愿
在铁托加入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后,由于苏联持续以各种手段榨取南斯拉夫的资源、控制其经济与干涉外交,铁托逐渐有变成苏联傀儡的危险。
60年代的南斯拉夫社会制度类似当代的中国社会制度,国家由工人共产党领导,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为主,适度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出一辙。
然而苏联不管南斯拉夫的国情,强加不适合南的政策给铁托,苏联还视南斯拉夫的解放是苏联的功劳,将南斯拉夫“游击队长”的功劳忘得一干二净,苏联红军甚至在解放南斯拉夫时抢劫和强奸居民。这些使得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在铁托执政时期急剧恶化,1948年后二者甚至出现对抗。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冷战时代铁托治理下的南斯拉夫是什么样?
铁托治理下的南斯拉夫,政治上持不结盟立场,能够和东西方两大阵营做生意;经济上实行灵活的计划经济,经济相对自由繁荣。具体而言有五个特征:
南斯拉夫是高失业率国家。南斯拉夫实行灵活的计划经济,国家不会为所有人口都提供工作,加上对农村人口进城干涉较少,形成了较高的城市失业率。南斯拉夫自建国到崩溃,失业率一直位居欧洲国家前列,且失业率持续攀升,从1967年到1987年,南斯拉夫的失业率从6.6%增长至16.1%。而且,这个数字还没有计算在海外务工的百万劳动力大军。
南斯拉夫是一个国际工程承包大国。南斯拉夫在国际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负有盛名。代表性企业为南斯拉夫电力工程公司( Energoprojekt),该公司自1951年成立后,迅速拓展国际业务,到19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第16大工程建筑企业,雇佣员工7000人,不仅在利比亚、科威特、赞比亚等发展中地区承建大量工程,而且在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民主的德国等都极具竞争力。
南斯拉夫是劳务输出大国。南斯拉夫和其他苏东国家一样,都面临人口非法出境的压力。但是南斯拉夫选择的策略不是“堵”而是“疏”。南斯拉夫减少移民障碍,允许大量高教育程度、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赴海外务工和定居(这可能和本土高失业率有关)。到1970年代,南斯拉夫有110万工人在海外务工,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五分之一。劳务输出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带来大量外汇,到1989年,南斯拉夫海外劳工的侨汇收入达到62亿美元。
南斯拉夫的工人有罢工权。南斯拉夫为了激发工人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赋予工人对企业决策权、组织罢工权。南斯拉夫工人的罢工权是实实在在的(在苏联等国,工人是不允许罢工的),而且工人罢工的程序非常简单,只要有工人或者工人团体要求,就可以开展罢工。罢工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增加工人收入。而管理当局一般都会满足工人要求。但是到了80年代,南斯拉夫经济状况恶化,工人的加薪要求往往无法满足,导致罢工从经济诉求转向政治诉求,南斯拉夫的政治改革便提上了日程。
南斯拉夫是一个高负债国家。1970年代西方国家陷入滞胀,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高企。前者导致西方国家大量过剩资本以低利率向非西方世界;后者意味着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南斯拉夫缺乏足够外汇购买石油。这种背景下,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苏东国家不约而同选择了向西方国家借贷,然后购买石油以维持工业体系运转。由此,南斯拉夫外债在迅速积累,到1980年代,达到了200亿美元。此时,西方国家经济恢复,信贷成本提高,高负债国家经济却没有好转,债务已经不可持续,苏东国家、拉美国家均陷入债务危机。为了偿还债务,南斯拉夫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紧缩建议,政府开支缩减、进口减少、居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这成为南斯拉夫巨变和最终解体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