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北京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秦ev和北汽哪个耐用?

by d会好点,它做点车的时间比较久了,也是相当早的,而且前期做电车的主要技术是做电池,做的早做的久的应该做为首选。

国产的电动汽车领域,北汽如何与比亚迪相争?

我开的是北汽EX3,我同组的同事买的是比亚迪元EV535,我们俩讨论过这个问题,综合来看北汽电动车更胜一筹。我的北汽EX3配备的是宁德时代三元锂电芯,电量可以达到61.3kwh,续航可以达到501千米,而他的比亚迪EV535用的是比亚迪自己研发的电池,起步较晚,刚商用化不久,还有待市场检验。它的电量只有53.22kwh续航也比我的北汽EX3少了91千米。

比亚迪为啥不愿跟北汽“在一起”?原因竟是——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一则“在一起 才是中国汽车”的短视频,更是直接将格局打开,引得无数网友为比亚迪点赞。

尤其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讲述比亚迪造车20年的故事时几度哽咽,更是感动了很多人,当然,也恶心了一部分人。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发布会上几乎把所有自主品牌都致敬了一遍,并在活动门口摆放了13辆友商的新能源汽车。

这些车涉及品牌包括一汽红旗、东风岚图、长安深蓝、上汽飞凡、广汽埃安、吉利极氪、长城哈弗、奇瑞、蔚来、小鹏和理想。

细心的网友发现,在一起的中国汽车竟然没有北汽。“车轱辘话”不由感慨,“在一起”是需要门槛的,不是谁都有资格和比亚迪“在一起”的。

看到这条新闻,不知道北汽高层有何感想。中国有句老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还有一句是,落坡凤凰不如鸡。

这么说,可能会让北汽高层受不了,毕竟面子很重要啊。但回过头来一想又觉得没啥,如果真要面子真想有尊严的话,北汽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好歹也是占据天时地利身在帝都的车企啊,混成这样,问题就在自己身上。

北汽集团属于最早在新能源市场占位的企业。早在2009年,北汽集团成立新能源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达到16.03万辆,那时候的北汽新能源还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而且是七连冠。这样的成绩,至今无人匹敌。

一路狂奔的北京新能源,在2020年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从2019年15万的销量,断崖式下滑到2020年的2.6万辆。

实际上,北汽新能源的热销,早就埋下了隐患,那时候的北汽新能源虽然春风得意,但是大部分销量来自B端市场。

那几年,北汽新能源在网约车、出租车等移动出行市场大肆扩张,不够注重发展个人终端用户,导致个人终端销售占比很小。

如今B端市场竞争激烈,并且呈现下行趋势,北汽新能源的销量自然出现断崖式下跌。

北汽新能源之衰,就是因为自己过于短视、过于投机,这或许是它能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下取得一定的成功,但这成功确实暂时的,很难长久。

再加上在网约车司机口中,北汽新能源,不管是北汽EU7还是哪款车,品控问题一直被吐槽。花重金打造的北汽极狐,尽管营销花了很多钱而且玩儿得很花哨,但对终端销售的支持却十分有限。即便在主场北京,极狐的身影也不是很常见,甚至不如岚图。

特别是在动力电池这方面,很多买过北汽的车主反馈北汽新能源动力电池存在很多故障如虚电、突然断电等等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7月生产汽车1529辆,低于去年同期的2285辆,同比下滑33.1%。

销量方面,7月北汽新能源销售新车3359辆,略低于去年同期的3640辆;今年1-7月,公司累计销售38550辆,同比增长86.68%。

作为北汽集团在新能源和高端化领域的排头兵,北汽蓝谷2023年上半年的销量翻番,但继续大幅亏损。

北汽蓝谷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亿元至-21亿元。

北汽蓝谷上半年销量为3.52万辆,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其每卖出一台车,就要亏损5.11万元至5.97万元。

再说几句

北汽新能源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一手王炸好牌,愣是能打成稀烂。其实不光是新能源板块,整个北汽集团,都可以这么评价。

最近2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都徘徊在几万辆。还有与华为合作的极狐汽车,销量一直未见起色,市场存在感极低。

可以说,在代表汽车行业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北汽集团已经被其他车企远远甩在身后,也难怪比亚迪把它排除在“在一起”的名单之外。

比亚迪也许是无心的,但这次举动对北汽来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当然,企业也不是某个人的,对高层来说,只要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哪管企业洪水滔天。

李书福开吉利,魏建军开哈弗,王传福比亚迪,北汽老板怎么回事?

在汽车行业的大潮中,每一位领军人物的选择都不仅仅代表着个人的偏好,更是一种品牌信仰和企业文化的传达。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些汽车企业领导者的座驾选择时,不难发现,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他们对于品牌价值、企业使命以及对未来的坚定看法。

李书福,作为吉利集团的掌门人,选择驾驶一辆吉利博瑞的顶配版,这看似简单的决定,实则是对吉利品牌自信的最大展示。吉利博瑞不仅仅是一款车型,它是吉利在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就的代表,李书福通过亲自驾驶这款车型,无声地告诉世界,吉利汽车不仅仅能够走进千家万户,更能走进创始人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从内而外的品牌信任,让吉利的故事更加令人信服。

同样,长城汽车的魏建军选择了哈弗H6,这一决定同样充满深意。哈弗H6作为长城汽车的畅销车型,其背后是长城汽车多年来在SUV领域深耕细作的结果。魏建军通过驾驶哈弗H6,不仅是对自家产品的认可,更是对长城汽车品牌力量的自信展现。而随着WEY品牌的推出,魏建军的选择也预示着长城汽车在追求更高端市场领域的决心和努力。

比亚迪的王传福,则将选择放在了比亚迪速锐上。在众多比亚迪车型中,速锐可能并非最为引人注目的一款,但王传福的这一选择,却是对比亚迪实力的最佳证明。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比亚迪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同样不遗余力,王传福亲自驾驶速锐,体现了对比亚迪产品全线的信心,以及对技术创新不断探索的坚持。

而北汽集团的徐和谊选择驾驶一辆奔驰汽车,则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一选择或许在第一时间让人感到意外,但实际上,它反映出的是对合作共赢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北京奔驰作为奔驰与北汽集团的合资企业,徐和谊的这一选择既体现了对合作伙伴的信任,也展现了北汽集团在全球汽车行业中积极布局和开放合作的态度。

这些领导者的座驾选择,不仅仅是个人偏好的体现,更是他们对企业文化、品牌价值和未来愿景的信念表达。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看到了汽车行业不断进步和创新的动力,以及背后的人性光辉。

在每一次选择背后,是对品牌深厚的爱,对产品质量的信任,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这些故事不仅为我们揭开了汽车行业的另一面,更向我们展示了这些行业巨头作为领路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选择,无疑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整个汽车行业树立了榜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北京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