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昨天发生的事

比亚迪一周惊现3起员工跳楼事件,有死者遗书曝光,警方:在正调查

去年11月员工猝死事件过去没多久,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再次陷入舆论漩涡。

据百姓关注、九派新闻报道,湖南长沙,比亚迪员工称在雨花区公司职工宿舍一周内连续发生了跳楼事件。

据该比亚迪员工爆料称,“在厂里面上班的人都知道,25号晚上十点钟有一起,然后26号中午十二点快一点的时候也发生了一起,这一个星期内已经发生三起了。”

该爆料人还介绍,轻生者都是新员工,都是年轻人,前面第一起是一男一女,后面两起都是男生。

比亚迪公司员工还提供了疑似死者遗书,该遗书中称自己“沉迷赌博,无法自拔,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负罪感太重了,承受不起”,认为自己“不配活着”。

除了因为赌博跳楼,在员工内部流传的消息中,还有一个是因为感情问题跳楼,其他的则不清楚。

4月27日,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称,25日与26日发生的跳楼事件属实,25日的跳楼者已不幸身亡。

据派出所工作人员介绍,25日跳楼的案件已经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吴某某是25号晚上跳楼的,当时我们赶到的时候已经跳了,根据现场调查目前是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

26日案件的当事人没事,已经被劝阻。“26号是另外一件事情,那个人没事,我们已经劝阻下来了。”

对于比亚迪员工所说的第一起跳楼事件,工作人员称不方便透露。

目前,警方已经针对比亚迪园区开展相关系列工作整治,案件正在调查中。

财通社注意到,今日A股大反弹中,比亚迪走势较弱,早盘一度跌超5%,午后回升翻红,收盘涨幅为1.38%,最新市值6841亿元。

比亚迪此前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50亿元-9.50亿元,同比增长174%-300%。

有数据显示,3月是比亚迪燃油车停产首月,但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万辆,达10.49万辆,同比上涨333%,以超越特斯拉近4万辆的成绩登上销量榜榜首。1-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28.63万辆,同比增长达423%。

经营形势大好的情况下,4月22日,比亚迪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拟以18亿元-18.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300元/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此次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为0元/股,参与对象无需出资。参与对象包括公司职工代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比亚迪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万人。

按回购资金总额18亿元、参与人数上限1.2万人计算,相当于平均每人将免费获得价值15万元的股票。

巧合的是,公司刚刚豪掷18亿用于“0元”持股计划后,就有员工连续跳楼,究竟是偶发事件,还是和当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有相似之处,一切有待警方查明。

来源 | 财通社APP

撰文 | 王鑫 编辑 | 郑婷

长城状告比亚迪:你们不要再打了啦,新能源车市场都要炸裂了

? 先说“是不是”

5月25日,在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发布会前约5小时,长城汽车发布了一则加盖公章的举报比亚迪的《声明》称:

长城汽车于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在《声明》中,长城汽车还罕见地表示:

目前长城汽车正在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

可见,在一个多月的等待期后,长城汽车已经沉不住气了。

就在当天,比亚迪发布了一份奇怪的回应声明。

比亚迪先来了个“骑脸输出”,首先表明了它坚决的立场:

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

是的,你没看错。该《回应声明》中并不直接说油箱与污染的事,而且直接把长城的举报定性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还要捍卫自己在法律上的“权力”(是权力,而不是权利哦)。

不明真相的群众看了,还以为比亚迪不是一家车企,而是类似于工信部或者汽车乘联会呢——动不动就仲裁、判定另一家车企的不正当竞争,这似乎不是一家车企该干的事情。

然后,《回应声明》用大段语言描述,长城汽车送检的比亚迪测试车辆,不符合国检要求的送检条件,因而这个检测报告无效,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

理论上说,这一措辞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例如,万一其他公司/个人偷偷摸摸在比亚迪的车做了手脚再去送检,那确实对比亚迪不公平。因而“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比亚迪接下来一段画蛇添足的话,却把人搞糊涂了:

(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鉴于以上,我们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

我们知道,《回应声明》中比亚迪所述的检测要求,是针对全车的检测。之所以出现磨合里程的要求,主要是为了让发动机、变速器、齿轮等部件磨合到较好的工作状态,再去测试相关的整车性能(如油耗排放)。然鹅,高低压油箱的燃油挥发指标,与整车磨合与否关系不大——不存在新车油箱挥发糟糕,后续越用越好的情况。

打个比方,篮球运动员选秀前通常要进行体测。为了检验爆发力、速度、弹跳等“动态天赋”,运动员必须先热身,等身体机能与运动神经调动起来之后才能得到更合理的评估。但是身高臂展甚至肺活量等指标,是不需要在运动后再去检测的。如果有新秀以“体测时都没让我运动开”为由去质疑球探报告里“臂展不足、发展潜能受限”的结论,你猜教练组会怎么看?

——他们会更加重视该新秀臂展不足的潜在影响,还会对这位新秀的智商产生怀疑。

比亚迪以送检车辆的里程数质疑油箱蒸发污染物指标,这个逻辑似乎就这么别扭。

总之,在整个《回应声明》中,比亚迪并未拿出“整车蒸发物排放是多少、是否达标”的直接数据或第三方检测结果,也没有正面回应“被指控的产品中是否使用了常压油箱”的关键问题。

这个死穴,严重地削弱了比亚迪回应声明的权威性。

? 再说“有没有”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某车企动力总成系统研发人士时得到的回复是:

从2019年起,随着国六排放在部分城市率先落地,国内多数车企都将油箱切换为高压油箱,部分公司为了满足未来更高的要求还内置的碳罐来吸附油气…按照行业通常的认识,常压油箱无法让混动车满足国六排放的要求。

而2023年5月9日,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

长城汽车这一手“棋筋”,下在了比亚迪不得不应的关键点,这是关系到混动车能否上路的“一票否决事项”。

(一)为什么要用高压油箱

汽车驱动中往往产生尾气排放、加油排放、蒸发排放等三类污染,和前两类排放相比,汽油蒸发排放似乎是个小问题。雪球网上有评论说:

常压油箱多蒸发一点汽油,也就每天几克十几克油,也就一毛多钱而已,多大个事?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汽油蒸汽不仅会引发环境污染,更会对人体的神经/呼吸系统产生直接危害。这一问题在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城市里影响更大,国六b绝非吹毛求疵。

那么,为什么混动车对高压油箱会产生特殊需求呢?

我们知道,汽油是极易挥发的燃料,汽油挥发形成的油气蒸压被密封在油箱里,形成较高压力,如果密封性不佳,容易泄露导致污染。

但相对而言,传统燃油车因为发动机使用频率较高,一旦启动,油箱中的油气就会被释放到汽缸参与燃烧,因而燃油车采用承压4-7千帕的普通油箱就够了。

但混合动力汽车则比较麻烦。由于混动车有纯电模式,燃油发动机用得较少,油箱内累计的油气更多、气压更大,因而需要用到高压油箱,用于承受35-40千帕的压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混动车以电池和发动机共同工作,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还会使得油箱蒸汽压力进一步提高,并通过减压阀控制的油箱通气口排放至外界。

可见,使用常压油箱的混动车更可能出现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对高压油箱的需求更迫切一些。

高压油箱有环保、安全方面的诸多好处,就只有一个缺点:

贵。

成材料上看,高压油箱分为高压钢制油箱和多层特制塑壳油箱两类,价格较为昂贵,且更高的油气压力必然对加油盖、加油管路、蒸发管路等提出了更高的耐压要求。另一方面,对于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而言,间续时间较长的燃油动力模式会导致碳罐内的油气无法及时清洗,进一步增加油气从炭罐大气口溢出的风险,这又对整体设计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而高压油箱不是在常压油箱基础上加固就行,而是一个全新的系统。

体现在成本上,混动车高压油箱系统的成本,比常压油箱高出:

800-1200元。

我们知道,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成长迅速、竞争激烈。任何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设计都会引起同行的极度重视。当主要新能源车企推出自家最新车型时,竞争对手往往是最热衷的购买者——它们不是买回最新车型体验驾驶感受,而是现场拆解,以了解其技术方案和零件情况。

一位调研某头部车企的券商分析师告诉我:

车企工程师最怕新车拆解现场,因为任何一点小小的优化,都会被管理层连声质问,“为什么我们不能采用成本更低的方案”,“拆解现场”秒变“批斗现场”。

而现在,比亚迪以常压油箱干出了高压油箱的性能,让售价10-20万的新车型直接降低了1000多元的成本…

你说其他混动车企会不会关注?会不会把它们家的工程师放到火上烤?

(二)比亚迪的新专利

在回应声明中,比亚迪还宣称:

(比亚迪)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

潜在之意,比亚迪掌握了某项独家专利,可以把常压油箱的性能提高到媲美高压油箱的水平?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比亚迪申报的相关专利。例如一份2022年10月批准的比亚迪油气管理系统的专利显示,比亚迪采用“液冷”专利,简化了(类高压油箱)设计结构。

有比亚迪车主秀出了说明书中的低压邮箱解决方案,从侧面论证了该科技已经推进至应用级。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应用了先进油箱专利的比亚迪,确实可以在成本上傲视群雄。谁让它家是全球首家插电式混动车的新能源车企,就该享受20年技术积累产生的红利啊。

但戏剧性的是,5月26日,比亚迪的供应商亚普股份突然“不顾大局”,冲出来向某财经媒体表示:

比亚迪DMI车型使用的是向我司采购的高压油箱。

一些投资者更是兴奋地抛出了亚普股份在2023年4月投资者关系互动中公布的技术资料。亚普股份的董秘及技术人员解释道:

混动车型中,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EREV(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必须需要使用高压系统;MHEV(轻型混合动力汽车)和FHEV(全混合动力汽车)也有部分整车厂采用高压燃油系统。

这是因为在当前技术下,当混合动力汽车用电驱动时,由于燃油晃动和温度变化,液态燃油会转化为燃油蒸汽。传统燃油系统无法对燃油蒸汽进行控制,从而造成整车碳氢排放超标。

采用常压油箱的混动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蒸发排放失效的问题)

亚普股份抛出这样的言论,显然是利用流量,为自家高压燃油系统产品造势。在比亚迪与长城两股纷纷下跌时,亚普股份连续两天大涨,直接就赢麻了。

这是不是暗示着,比亚迪的专利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未能解决常压油箱的技术难题(或无法量产采用该技术的新油箱)?否则为什么要向供应商批量采购高压油箱呢?

但这不是最糟糕的。让比亚迪更被动的是,号称“中国汽车商业报道第一刊 ”的《汽车商业评论》爆料:

有消息称,比亚迪目前出口的产品均采用了高压油箱。

吃瓜群众迷惑的是:

今年7月就要实施的国六B排放标准,已经媲美甚至超出欧六标准。为什么比亚迪要搞出这样的“内外有别”?

归根到底,这都要怪供应商亚普股份不顾大局,不顾大局呐!

? 局内与局外

俗话说得好:

鸳鸳相抱何时了,鸯在一旁看热闹。

长城汽车怒撕比亚迪,直接造成了两败俱伤的悲伤后果。

我们要明白一点,长城汽车这次是下了极大决心的,各个时间点的选取大有深意:

长城的正式举报发生于4月11日,按照规定,环保、工信等部门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回复。而上海车展是4月18日召开,比亚迪站台的新品亮相是4月20日——这是掐着本年度全球第一个重大车展,准备给比亚迪甩脸子。

在举报一个多月却无果的情况下,长城汽车选择了5月25日上午公布该事件,就在这一天下午15时,比亚迪发布了宋Pro DM-i冠军版,其直接对标车型就是长城的哈弗枭龙。

长城举报事件聚焦在混动车“蒸发排放污染”的技术难点,角度非常刁钻。

一方面,这是国标六b全面实施前的最后窗口期,比亚迪需要在苛刻的时段内花费极大的成本来自证清白。

另一方面,它又绝对不是“无伤大雅”的小事件。2015年9月,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汽车排放造假,大众汽车的大规模召回及赔偿就达到了300亿欧元。意欲在国际市场中有所成就的比亚迪,显然不能在类似的指控中翻船。

但整个事件中最被动的,显然还是监管部门及检测中心等“相关机构”。

比亚迪在回应声明中说:

我们的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认证。

你这是让监管部门很难做啊。

1,如果发现问题属实,要不要让比亚迪大规模召回?这将是一个足以改写新能源车竞争格局的决定。要知道,就在2023年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销量是21.03万辆,海外售出1.48万辆…

2,如果说问题不实,又可能面临汽车行业的质疑。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已有多家自主品牌技术中心进行过市场车辆的逆向排放测试,尚未有车企公开宣称通过了CD模式测试。如果真的像业内人士估计那样,比亚迪通过发动机的控制策略通过测试(当燃油蒸汽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强制启动发动机来进行活性炭脱附;而在日常使用工况,发动机的启停却跟燃油蒸汽浓度无关),这种手段是不是相当于作弊?会不会成为其它车企模仿的方法?相关标准及机构的权威性如何维护?

而独立第三方汽车产品检测机构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谨慎发言。例如“红星资本局”多次致电比亚迪送检的第三方机构——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却均未获有效回应。唯有综合管理部的一名员工表示:

这个事,由集团统一回复。

现在,球已经到了主管部门与独立第三方的脚下,你说怎么办?

沉默是金。

相比之下,其它“兄弟车企”就热闹了。例如理想汽车的李总就很内涵地表示:

我们用的高压油箱,还是外国开发的呢。

更厉害的是在相关讨论中,“我来说句公道话”的大局党再度上线,他们的评述角度朴实无华且枯燥:

中国刚刚超越日本成为汽车第一大出口国,国内自主车企就开始内讧?

兄弟阋墙,就是让国外看笑话,就是让特斯拉等国外车企摘桃子…

还有财经大V煞有介事地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是割喉式竞争(cut throat competition),认为长城此举不合时宜,有损价值观。

所谓割喉式竞争,是指企业采用极端手段,造成恶劣后果的自杀性竞争。意思是,我打不过你,也要让你不好过。

我读书少,但你也休想骗我。

商学院在讲述割喉式竞争时,常举的例子是非理性的低价倾销,或者捏造黑材料,从商誉、政治等角度抹杀对手。而长城举报比亚迪,有没有无中生有恶意中伤?有没有从“价低质次”角度打击比亚迪发布的新车型?

至少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事情还没有到这么极端的地步。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事情的进一步处理。在此之前,劝他人大度的人,是不是需要看看自家会不会被偷?

长城对比亚迪的举报,符合三部门的相应流程,信息公开透明,这是在行使车企在行业内的监督权。某些“公道人”理解这是对比亚迪甚至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打击,那你咋不理解这是追求公平竞争呢:

当比亚迪以常压油箱替代高压油箱、涉嫌排放超标时,有没有考虑过其他混动车企(不止长城一家)面临着更高的成本?

在一个标准模糊、执法力度不足的市场,必然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在这个市场里,认真执行标准(采用高压油箱)的企业是最先被淘汰的。

如果事态朝这个方向发展,我相信这对整个新能源车市场而言绝非幸事。

而从长期看,长城的举报显然是有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国新能源车的未来前景是出海国际市场,如果今天不许同行业企业相互监督,明天出口国外后,你猜外国人、外国车企会不会替你顾全大局?

大众汽车柴油车排放造假案中,国内媒体或重点突出300亿欧元的巨额损失,或津津乐道德国BBA车企的互撕。就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奔驰、宝马等巨头在德系车深陷排放门时不顾大局,时而甩锅,时而落井下石,一路玩得飞起?

这么缺乏整体思维,这德国汽车业迟早要完啊。

但事实上,即使其他车企这么划清界限、疯狂跳反,2023年2月9日,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依然宣布:

因德国车企普遍采用减少其柴油车尿素溶液消耗的软件,涉嫌操纵柴油车排放,决定对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奥迪四家德系汽车制造商处以总计42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7亿元)的罚款。

你不体面,自然有人帮你体面。

? 尾声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黑色幽默中,车迷饭圈化绝对值得一说。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国产车型全系大降价。有部分在降价前购买的特斯拉车主有组织地抱团维权,要求免费获得“补充10万公里超充、100万积分、FSD终身使用权和2-4年延保”的补偿。这些项目的价值合计为:

16.8万元。

这么有零有整还很吉利的数字,当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有专业人士专业参与。

例如西安特斯拉降价维权群群主王兴广,无偿为大家做展示PPT、定期组织大家线上会议、及时带领大家去特斯拉展厅秀肌肉(show muscle)。简而言之:

这位热心人做了工会都没有做到的事。

然鹅,有人认出这位活跃人士的身份是:

曾任上海某车企公关经理,目前供职于比亚迪西安研究院。

尽管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口风甚紧的特斯拉并未表露出激动情绪,也没有扬言采取实质性措施;尽管在疯狂外传两天后,这个话题神秘地热度下降…但这事儿吧,依然让人膈应。

当时,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沉不住气的王兴广突然在微博发言,承认了自己比亚迪员工身份。但重点指出:

1,我作为车主家属参与维权,属于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

2,我已报警,并向网信机构举办网友的不实信息。

这应对模式有点眼熟,怎么和娱乐圈灭火声明套路一致啊。

如果说王兴广的行为可以从饭圈“粉头”的角度解释,那么在某些自发组织的byd车主群内,有群众愤愤地站起来“我来说句公道话”,那就只能从“铁粉”角度予以理解了:

君子论迹不论心,我们难道不应该首先追究特斯拉是不是扰乱市场秩序,有没有损害原车主的利益?别说是车主家属发声,就算是旁人仗义执言,那又怎么了?有些人跪久了,马斯克做什么都能脑补一番…

然后就是软骨病啦,积贫积弱啦,劣根性啦、民族精神啦…

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4个月后,还是这批人在劝人善良、顾全大局,却绝口不提“君子论迹不论心”,不提比亚迪油箱门是不是存在超排风险,不提是否损害了车主利益。

唯一能重新对上脑电波的,是民族工业的大棋。

我就求求你们,能不能搞点消费者该考虑的正常事,不要把车主群饭圈化啊?一群玩着代步工具的人非要整出个三六九等的鄙视链,然后党同伐异为信仰充值,你不嫌臊得慌?

这么说吧,如果有一天非要让我加入某个车主群,我宁可和凯迪拉克车主对暗号。至少,这是一帮爱车懂车的LSP,整天琢磨的就是洗车修车那点破事,绝不掺和尔虞我诈的饭圈打榜、应援集资、品牌互喷…

爱车的人,就是这么纯粹。

2015年11月,把赶集网卖给58同城的杨浩涌,受美国特劳特咨询公司的启发,开始了“瓜子二手车”的二次创业。因为特劳特在资讯报告中说了:

中国C2C汽车交易市场(注:就是个人二手车交易)蕴藏着重大商机,该领域在用户心智中尚有空位,可以发力抢占。

我觉得吧,这吃饭砸锅还藐视客户的态度,直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巴金在晚年时曾写道:

当你深入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你会发现,他们的思想,配得上他们曾经遭受过的苦难。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昨天发生的事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