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量产

比亚迪商票靠谱吗?

口罩本身赚不了什么钱。急人之所急。急人之所需。是树立自己的榜样。标榜自己的品牌好时机。古己有之:买椟还珠!

参股比亚迪的上市公司?

其实比尔盖茨在去年领英上面就说过,未来基础医疗保健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比如口罩,一些应急医疗产品在瘟疫爆发时候,都是非常紧缺的。尤其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如果提前能有一个库存,作为大企业这是一种造福社会,走向世界的手段。

调查|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业内人士:单从常压油箱断定导致不达标为时过早

5月25日,长城汽车(601633.SH)发布声明称,已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002594.SZ)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这两款车都是比亚迪的销量支柱,其中前者刚发布新款,被指有望冲击年度轿车销量冠军。而就在5月25日,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发售,13.58万起的售价又被认为是行业“卷王”。

有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指出,插混车型采用常规燃油箱难以满足国六b的环保要求,目前市面上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插混车型大都采用高压油箱,这会导致成本上涨。不过由于长城汽车未公布举报材料,影响蒸发排放的因素不仅是油箱类型,因此单纯从采用常压油箱就断定导致不达标还为时过早。

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后,双方股价下午开盘均下跌。截至5月25日收市,长城汽车收跌6.17%,居汽车整车版块下跌之首,比亚迪收跌2.41%。

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

检测机构中汽研:正在了解和处理

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产品型号BYD6470ST6HEV2)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长城汽车方面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以声明信息为准,长城汽车正在密切关注立案及处理进展。” 红星资本局询问举报材料的具体内容、为何公开举报,长城汽车未作回应。

5月25日中午,比亚迪方面发布声明回应称:“坚决反对任何形势的不正当竞争,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利”。

比亚迪称,经了解,长城所说的情况,测试车辆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中汽中心(天津) 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测试车辆严格来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即应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鉴于以上,比亚迪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

对此,红星资本局多次致电天津检验中心的多部门了解情况,未获有效回应,综合管理部一名员工表示:“这个事由集团统一回复。”

随后,红星资本局从中汽研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集团对该事件正在了解和处理,暂时还没有进一步消息。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中汽中心(天津)全称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该公司官网简介显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简称“天津检验中心”)始建于1987年,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心”)投资建立,是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独立第三方汽车产品检测及技术服务机构,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授权为国家轿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天津),已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资质认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符合国六b插混车型多为高压油箱

业内人士详解常压油箱与排放不达标

长城汽车认为比亚迪两款车型的核心问题是:“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这两者有什么因果关系?目前的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什么?

某车企内燃机与配件研究员告诉红星资本局:蒸发排放是指除汽车排气管排放以外,从汽车燃料(汽油)系统损失碳氢化合物蒸气的过程。它是全球车辆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国六b排放标准对车企的技术和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六b排放标准,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将大多数污染物的限值指标标准大幅提升,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将被禁止生产、进口、销售。

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排放途径有四种:通过炭罐排气口向外界排放;通过加油口向外界排放;通过燃油系统中与燃油或燃油蒸气相接触的零部件本体向外界排放;通过燃油系统各密封点向外界排放。其中炭罐排气口向外界排放是最主要途径。

据介绍,炭罐是临时吸附油箱内燃油蒸汽的环保装置。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脱附量比传统燃油车更低,发动机可能长时间不工作,无法充分冲洗炭罐,燃油蒸发的气体会积累较多。在国六b昼夜试验过程中,油箱内油气大量排向炭罐,导致炭罐被击穿,排放超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李颜伟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的解决方案是NIRCO系统,炭罐仅吸附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其他非加油过程产生的油气均储存在油箱或排放到发动机燃烧。但这会造成油箱压力升高,因此需要一款能承受高压力,泄压可控的燃油箱,也就是高压燃油箱。”

某车企内燃机与配件研究员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插混车型采用常规燃油箱难以满足环保要求,而高压油箱能禁止燃油蒸汽流出,符合环保要求。目前市面上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插混车型,大都采用高压油箱,比如宝马i3、高尔夫GTE、沃尔沃XC90等。当然高压油箱会导致成本增加。”他表示,“不排除比亚迪有其他技术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汽车独立分析师张旭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常压油箱是指没有真空设备的汽油储存箱,容易导致更多汽油挥发成蒸气。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指的就是汽车所有可挥发成分(主要是汽油中的烃类化合物)释放到大气中的总量。使用常压油箱的车辆,由于更多油品挥发成蒸气,很难达到限制车辆蒸发排放的标准。这也是长城汽车质疑比亚迪的原因所在。

如果长城的举报属实,比亚迪的两款车型有可能不符合国家的蒸发污染排放标准。但这需要进一步核查和验证。“因为影响蒸发排放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油箱的类型,发动机与油路设计、加油口设计、车辆使用情况等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单纯从采用常压油箱就断定导致不达标还为时过早。”张旭说。

比亚迪新车发布之日公开举报

有业内人士认为是“定向狙击”

2022年,比亚迪累计销量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5%。其中DM车型全年累计销量94.62万辆,主打车型秦PLUSDMI、宋PlusDMI、唐DMI、汉DMI等。宋PLUS系列年度销量超36.51万辆,秦PLUS年度销售31.53万辆。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前四个月,比亚迪秦销量达到13.1万辆,同比增长31.5%,市场份额达到14.0%;比亚迪宋累计销售17.4万辆,同比增长83.0%,市场份额约为20.5%。两者分别为国内新能源轿车和新能源SUV零售销量冠军。其中宋PLUS DM-i和秦PLUS DM-i更是两个家族的爆款,指导价分别为15.48-21.88万元和9.98- 14.5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秦PLUS DM-i冠军版于2月底上市,上市七天订单就超过3.2万辆,3月销量超3万辆,4月超3.1万辆,为当月轿车销量冠军。这款A级轿车售价低至9.98万元,被认为是对竞品的“降维打击”,按照现在的销量趋势,能够冲击年度轿车销量冠军。而今日上市发售,售价13.58万元起的宋Pro DM-i冠军版也是个“卷王”,这对友商们是不折不扣的噩耗。

长城汽车的实名举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长城汽车此举或为遏制比亚迪发展势头。该业内人士表示,被举报的两款车型是比亚迪的重要销量支柱,也是长城哈弗需要重点恶补的价位区间的直接竞争对手。

“长城汽车为啥买比亚迪的产品,还拉去检测?为啥选择比亚迪新车发布的当天实名举报?我认为是在定向狙击。”该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宋PLUS DM-i和秦PLUS DM-i是比亚迪的支柱性车型之一,无论是停售还是整改,销量必然受到影响。而比亚迪宋PLUS DM-i与长城旗下的哈弗、魏牌的PHEV车型是直接竞争对手。”

他还指出,“希望车企们不要采用这种方式来竞争,还是要靠产品与技术说话。”

长城汽车与比亚迪此消彼长

此前曾互“送”商标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过去几年,长城汽车与比亚迪的“江湖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长城汽车曾是燃油汽车领袖,在通过皮卡起家后,2002年进入了SUV领域,接连推出长城赛弗、哈弗CUV、哈弗H6等爆款车型。其中,哈弗H6连续87个月获得国内SUV市场销量第一名,被称为国民神车,2016年巅峰时期的年销量达58万辆。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2014年,长城汽车凭借11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胡润研究院2014最具价值中国品牌》55位,在汽车行业中排名第一。2016年,长城汽车的总销量达到107万辆。

由于产品结构过于单一,高度依赖SUV细分市场,2017年长城汽车净利润腰斩,迎来转折点。2017年至2022年,长城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07万辆、105.3万辆、106万辆、111万辆、128万辆、106.7万辆。今年1-4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33.73万辆,同比下滑21.67%。

比亚迪则快速崛起于新能源时代,并成为领军企业。2020年6月,比亚迪发布了DM-p平台和DM-i平台。正是靠着第四代DM-i超级混动技术,比亚迪近两年实现销量飞升,一跃成为行业龙头。2020年至2022年,比亚迪的销量分别为42.70万辆、72.13万辆、186.85万辆。今年1-4月,比亚迪累计销量77.66万辆,同比增长约96.61%。

上述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的销量一举反超长城汽车。今年比亚迪的全年销量目标300万辆起步,争取360万辆,与长城汽车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目前混动车型是各车企抢夺的新赛道。面对比亚迪DM技术,长城汽车拿出了柠檬DHT混动。目前,长城旗下的高端品牌魏即搭载了DHT混动,但在市场上声量还微弱。2022年8月,长城汽车将柠檬DHT混动用到哈弗H6身上,售价比燃油版更高,也没有激起太大水花。

长城汽车2022年度电话会议上明确:“2023年的核心目标是重塑销量增长势能,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重点恶补此前错过的10-20万元价格区间大众市场,哈弗将全面覆盖10万至20万元的插混车型,一年上市5款车型,定价策略也从成本定价转向竞争定价。

但比亚迪各个“冠军版”来势汹汹,秦PLUS DM-i、宋PLUS DM-i都在10万至20万元区间,长城汽车即便不要利润也不易“卷”动。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与比亚迪也曾惺惺相惜。

红星资本局2021年11月报道(详见《比亚迪将商标“魏”转让给了长城汽车,网友:这就是格局》),比亚迪将“魏”商标转让给了长城汽车。比亚迪方面当时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比亚迪于2016年1月提交‘魏’商标注册申请,在今年决定将其转让给合作伙伴长城汽车。同时,长城汽车将其他注册商标转让给合作伙伴比亚迪。双方将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国品牌共同进步而努力。”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编辑 杨程

500万辆!王传福用二十年“含泪”做出这道证明题

57岁的王传福哭了。

“2019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当时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活下去。背后的心酸和不易只有我们自己更清楚。”8月9日晚,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N7下线发布会上,回想起比亚迪过去20年的造车路,王传福首度哽咽落泪。

“曾经,我们也怕等不到‘春天’。2017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到2019年,净利润只有16个亿。但是在研发上,那一年比亚迪还是咬紧牙关投了84个亿。”谈到2019年的“至暗时刻”,王传福又几度哽咽,“许多人在笑,我们这是在烧钱。但我们深知要把车做好,要想发展新能源,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

庆幸的是,比亚迪终于迎来了“春天”。

在发布会上,王传福多次提及“中国汽车品牌”。在发布现场,比亚迪还展出了一汽、长安汽车、长城汽车、蔚来、小鹏等13个自主品牌的车型矩阵。在这些车辆的背后,立着当晚被王传福反复强调的那句话:“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8月10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朋友圈表示,“要给传福兄和BYD点赞,团结才是质量,也是带头大哥风范……”

同一天,理想汽车CEO 李想在微博点赞称,致敬比亚迪!为这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创者鼓掌!为每一位新能源时代的参与者点赞!

“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王传福表示,中国汽车品牌都有机会成为令人尊敬的世界级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中国汽车的格局,给了中国汽车换道超车的机会,中国汽车品牌开始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角。

300万辆到500万辆仅用时9个月,“断油”后比亚迪跑出销量“加速度”

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用时13年、从“100万辆到300万辆”用时一年半、从“300万辆到500万辆”仅用时不到一年,比亚迪正在新能源赛道上演“加速度”。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看来,比亚迪销量的快速增长离不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比亚迪有幸赶上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大潮,又遇到政策风口,比亚迪电动化转型势如破竹。”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下,比亚迪率先完成了全系产品的新能源化。2022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售燃油车,彻底转型为新能源车企。

“断油”后的比亚迪一路开挂。2022年实现营收4240.6亿元,同比增长96.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6.2亿元,同比增长445.86%。不仅一年实现的净利润是此前五年之和,更是交出上市近12年以来最佳年度成绩单。

2022年,比亚迪超过75%的营收来自汽车及相关业务,这一业务板块毛利率超20%,较2021年提升3.69个百分点;去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78.2万辆,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仅为55.5万辆,同比增幅超过200%。

“比亚迪今年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销量目标300万辆。”在今年3月举行的业绩发布上,王传福对外表示。按上述目标计算,除去上半年已完成的125.56万辆,下半年比亚迪需完成超174万辆,月平均销量约29万辆。若能实现上述年度销量目标,比亚迪将有望今年再摘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国家战略的红利、政策扶持、补贴支持、良性循环的电动汽车市场环境,让比亚迪如虎添翼。”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上述因素外,比亚迪完整的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强,进一步巩固了其地位。

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达成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停产燃油车,专注新能源。比亚迪要做一道证明题。”王传福表示,这道证明题,比亚迪已经做了20年。证明比亚迪可以、证明新能源可以、证明中国汽车可以。

近12年来研发投入超800亿元打造“技术鱼池”,研发人员超9万人

据了解,除玻璃和轮胎外,其他零部件几乎都由比亚迪自主开发。王传福表示,在最艰难的时候,比亚迪仍在坚持技术研发投入。

在近 12 年中,比亚迪有 11 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甚至有几年还是净利润的3至4倍。2017 年至 2019 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但即使在最艰难的2019年,只有19亿元净利润的比亚迪,全年研发投入仍达到84亿元。

“许多人不理解,认为这是在烧钱。”但在王传福看来,技术研发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长征。“(2018年)插电混动市场份额小,技术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突破,这条路线当时被诸多汽车公司放弃,比亚迪内部对此也有争议,但我还是拍板,要继续走插混路线,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也认了。”

如今,比亚迪已有11个研究院,研发人员9万多人,相继推出了刀片电池、e 平台 3.0、DM-i 超级混动、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易四方、云辇等技术,打造出比亚迪的“技术鱼池”。

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和不断扩大的“技术鱼池”,成为比亚迪车海战术的有力保障。

2021年以来,比亚迪整车产能快速扩张,年产能从2021年底的60万辆、约100%利用率,迅速扩大到2022年的125万辆、利用率接近150%。年销量从2021年的74万辆大幅攀升至2022年的186.9万辆。

事实证明,比亚迪“赌”对了,插电混动技术路线从之前的非主流逐渐走向主流。2022年以来,插混车销量同比增速超纯电动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节节攀升。中汽协数据显示,到2023年上半年,纯电动车累计销量达271.9万辆,同比增长31.9%,而插混车销量达102.5万辆,同比增长91.1%。

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推出插电混动车型。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汽车品牌也迎来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春天”。

“长期深耕于中国市场,掌握不同圈层的市场需求,得以推出满足各消费圈层市场需求的产品。”章弘表示,比亚迪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不仅会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引领和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向前发展,也会给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及参考。

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60%,比亚迪重塑产品矩阵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加速变革。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占全球的60%,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

王传福认为,新能源汽车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加速度”,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60%;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中,中国汽车品牌大有可为,预计2025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将达70%。

电动化趋势正在推动电动车加速替代燃油车。在这个进程中,比亚迪已启动多品牌策略,希望向高端化领域延伸。

2022年开始,比亚迪全面布局高端化。腾势品牌焕新,以“易四方”技术搭载的仰望品牌开拓百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个性化品牌为定位的“方程豹”抢占更细分市场。

“比亚迪旗下每个品牌的主要定位不一样,细分人群也有区隔。王朝网、海洋网价格在20万-30万元区间,腾势在40万-50万元价格区间,仰望在100万元以上,专业化个性化品牌方程豹介于仰望和腾势之间的价格区间。比亚迪乘用车业务将形成比亚迪品牌(王朝网、海洋网)、腾势品牌、仰望品牌和方程豹品牌所构建的多品牌梯度布局。”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副总经理杜国忠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章弘认为,在市场层面,比亚迪依靠丰富的产品矩阵去满足市场需求。在王朝系列、海洋系列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仍推出了仰望、腾势等新的产品系列,这些新品的特征就是搭载了崭新的技术。比亚迪的产品线得到进一步强化,让其能够在所有价位都大显身手。

出海,开启走向全球化新征程

伴随着产品矩阵的完善,比亚迪显然不止步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逐渐发力海外。

2021年,以挪威为起点,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2022年,比亚迪定义为出海“元年”,去年全年出口量为5.59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新加坡、巴西、墨西哥、阿联酋等超过54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2023年,比亚迪海外乘用车业务攻势猛烈,海外销量持续增长,出口达7.43万辆,已超去年5.59万辆的全年出口量。

今年7月,比亚迪宣布将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在卡马萨里市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达3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45亿元)。上述生产基地综合体将由三座工厂组成,分别为一座主营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的生产工厂、一座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以及一座专门从事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加工工厂。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线涵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计划年产能达15万辆。

从早期的电池、电子业务出海,到以新能源公交、大巴等产品为主导的商用车出海,再到以乘用车为核心产品的新一轮出海,比亚迪在海外市场正开拓一条新的商业路径。

与过去中国汽车品牌更多地以价格换市场、先打品牌后谈收益的车企出海模式不同,比亚迪以技术为核心支撑形成产品优势,在多个海外市场实现了销量爆发式增长。

王传福在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比亚迪已做好充分的准备,满足未来海外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赵琳

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服务“全球流通峰会”

当地时间9月7日至8日,第一届全球流通峰会(Global Mobility Summit)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科学宫举行。此次峰会由印度中央政府主办,包括印度总理莫迪、铁道及煤业部长Piyush Goyal、交通部长Nitin Gadkari、电子信息及法务部长Ravi Shankar Prasad、汽油及天然气部长Dhamendra Pradhan、民航部长Jayant Sinha,各邦政府首席秘书长、英国投资及国际贸易部长Craham Stuart, 及丰田、印度塔塔等公司高层出席。作为唯一一家受邀提供纯电动、零排放的接驳服务的企业,比亚迪携手印度合作伙伴向峰会提供9台纯电动巴士,为与会人员提供舒适、惬意的接送服务,获得各界高度评价与认可。

▲ 比亚迪纯电动巴士为与会人员提供舒适、惬意的接送服务

当前,印度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节能减排。据悉,1981年印度仅有540万注册机动车,而2015年注册机动车数量则飙升至2.1亿,增长约40倍。机动车的普及虽为印度人民提供了交通便利,但这些主要以石油为燃料的机动车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许多亚非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度也深陷空气污染困局,微粒污染物对国民健康的影响巨大。美国大学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严重的空气污染让印度人健康受损,导致印度人均寿命减少超过1.5岁。

借此次峰会,印度总理莫迪首次在公共场合畅谈未来交通。“清洁能源是对抗全球气候变暖的最有力武器,零排放的出行及流通方式将为市民提供更为清洁的空气,保障市民的健康生活质量。”他指出,未来的流通及出行应该是基于7C,即Common(普遍的), Connected(连接的), Convenient(方便的), Congestion-Free(无拥堵), charged(充电的), clean(清洁的), Cutting-edged(前沿的)。莫迪总理认为公共交通应该是交通创新的基石与主要方向,未来将通过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让市民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他同时强调,交通电动化是面向未来的不可逆趋势,希望在印度能建立起从电池到充电设施的电动汽车的全产业链。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亦借大会发布了印度政府针对电动车的第二阶段补贴政策FAME-2。

▲ 比亚迪携手印度合作伙伴共向峰会提供9台纯电动巴士

比亚迪是本次峰会唯一一家被主办方Niti Aayog(印度政府第一智库)邀请提供纯电动、零排放接驳服务的企业。据了解,为服务全球流通峰会,比亚迪携手印度合作伙伴共向峰会提供9台纯电动巴士,负责从大会主会场新德里科学宫(Vigyan Bhawan, New Delhi)到晚宴会场胡马雍陵之间的人员接送。峰会期间,驰骋于新德里街头的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与会各方人员及主办方高度认可。比亚迪希望,用实际行动支持峰会所倡导的公交电动化,响应莫迪总理提出的未来流通的7C理念。

服务于本次峰会,仅仅是比亚迪与印度各界合作的一个缩影。为提高空气质量,印度政府早在2011年便颁布《国家电动化计划 2020》(简称“NEMMP2020”),规划电动汽车需求量在2020年能够达到500-700万辆,而该计划与比亚迪的“公交电动化”战略几乎不谋而合。对于印度的电动巴士市场这块蛋糕,比亚迪人短短几年内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创业历程。据悉,比亚迪目前在印度运营的电动大巴,已占到印度投入商业运营电动大巴数量的100%。

▲ 比亚迪携手印度合作伙伴Olectra向泰伦加纳邦政府交付首批纯电动大巴K9车队

2014年比亚迪K9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首次亮相,为期3个月的班加罗尔BMTC K9试运营创造了“零故障”的记录,为比亚迪在印度赢得良好的口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两年内比亚迪在印度各公共交通公司要求下,分别成功在印度西部重镇古吉拉特邦、首都德里、喜马拉雅山脉 Manali--Rotang成功试运行,进一步提高了比亚迪在印度市场的品牌知名度。2016年11月11日,比亚迪授权合作伙伴投标孟买纯电动巴士招标项目,成功中标6台K7 巴士,这是印度市场上首个电动巴士批量订单。2017年2月21日,结合比亚迪电动巴士 K7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功试运行,比亚迪成功中标喜马歇尔邦 25 台电动巴士。随着订单的陆续交付,这些运行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电动巴士,也组成了印度迄今为止最大的商业化运营电动大巴车队。

而2018年2月,比亚迪更是力压竞争对手,在印度市场拿下最大电动巴士订单。中标泰伦加纳邦政府、孟买政府、班加罗尔政府共计290台巴士订单。未来,该批车将行驶在 “印度硅谷”等知名城市,成为城市名片、国家名片。随着订单的陆续落地,目前比亚迪电动巴士在印度正掀起体验革命,为民众构建全新消费理念。比亚迪电动巴士较传统内燃机巴士更舒适、更贴心、更环保、更安全,给印度人民带来了全新的乘坐体验,为印度构建绿色出行新方式、新理念,有力地助推了印度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量产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