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绿牌,宋PLUS、唐DM
这个问题说到底,其实是比亚迪技术在手,随心所欲,想造多少车型都可以。特斯拉手里没多少技术,只能抱着几款车吃老本。合资车三年小改七年换代,都被骂挤牙膏。特斯拉七年没有中期改款,更没有换代,好意思称其专注精品车型?
其实早期做燃油车的比亚迪,跟现在的特斯拉一样,只能出几款车型。当时最火的车是比亚迪F3,卖了十多年,从来没改款换代。不是比亚迪不想换,而是比亚迪F3发动机是仿制三菱的,底盘是某款日系的,变速箱倒是自己做的,关键全系手动挡,没啥技术含量。总之一句话,比亚迪F3这款车十多年不换代,就是因为三大件技术不够,只能凑合凑合卖。
而现在的特斯拉,手里就两款车。一台model 3,一台model y,二款车打天下,为何?
说到底,就是本身技术储备不够,全靠品牌溢价卖车,出新车难度太高。
但凡全球销量排名靠前的车企,哪个不是多生孩子好打架,恨不得把所有细分市场占领。
就拿2022年卖了1010万辆的丰田来说,旗下车型涵盖轿车,SUV,mpv,皮卡,硬派越野多种车型,价位从7万到百万,是典型的多生孩子好打架。
而丰田能拿出这么多车型,靠的就是技术。比如说丰田的tnga智慧架构,轴距可变,拉长拍扁就是一款新车。装上不同地发动机,不同的内饰,不同地配置,不同的外观,就是一台全新地车。比如大众的mqb架构,小一点是polo,大一点是甲壳虫,再大一点变成了迈腾,帕萨特。可见,专注几款车顶多小而美,很难做大做强。
特斯拉有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技术吗?没有。
特斯拉自从在上海建厂后,大力培养国产产业链,几乎80%以上的零部件由国产配套产业链提供。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电机,电池,电控,底盘,特斯拉仅有电机自研,电池由松下,lg,宁德时代提供,电控由英飞凌提供,底盘据说是逆向仿制跑车品牌“莲花”底盘。
在核心零部件无法自研的情况下,特斯拉想要开发新车,根本不是由它做主的。它得先问问供应商有什么新技术,还得整合协调后才能上车。
而比亚迪,搞出王朝系列,又搞出海洋系列,还有e系列,腾势,仰望,F潮牌。几乎每个子品牌下面,都有多款车型。而且这些车型,不是徐徐图之,而是在这一两年的时间集中发布,迅速铺满产品线。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技术。
比如说底盘架构。丰田,大众依靠底盘架构,拉长拍扁就是一款新车。比亚迪也可以依靠E3.0底盘架构,拉长拍扁也能变出许多车型来。
现在造车的底盘架构,就像搭积木一样,在底盘上面造车。相比燃油车,现在的电动车搭积木更加简单。
现在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是电机,电池,电控,底盘。
动力系统,比亚迪有八合一动力总成,把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电机控制器、高低压直流转换器(DCDC)、双向车载充电器(OBC)、高压配电箱(PDU)、电池管理器(BMS)、整车控制器(VCU)八大模块整合到一起,不同车系调整一下八大模块的细节,就是一款新的动力总成。
电池,最新的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不但把电池包与底盘融为一体,还提高了底盘的抗扭转刚性,底盘强度堪比劳斯莱斯。
电控,与电机整合为一体。底盘,与电池整合到一起。实际造车,就是根据车型定位,把底盘搭建好,确定好轴距,尺寸,再把八合一动力总成放下去就好了。最后设计外型,内饰,起个好听的名字,新车就出来了。当然咯,实际肯定没这么儿戏,但是拥有底盘架构的车企,出新车就是这么简单。
比亚迪除了核心零部件自产自销外,它还是全球顶尖的代工厂,拥有众多的事业部,业务范围涵盖电子数码,光伏储能,轨道交通诸多领域。所有扒开比亚迪的供应商会发现,比亚迪绝大多数零部件可以自产。
零部件可以自产,能大大提高新车的发布速度。因为新车,自然要与其他旧款车型有明显的区分。这种区分,不能只是名字不同,而是从内而外焕然一新,让人看着有新意。
区分的点,是外型,内饰,电机功率,电池包大小,轴距,车身尺寸,配置,底盘用料,底盘高度等等。甚至车机大屏的大小,边框的厚度,蒙皮用皮还是用塑料,座椅是打孔还是用双缝线或菱形格装饰等等细节,都能让新车与旧车有明显的区别.而想要做出这些区别,设计为先,相关的物料,物料的调配都要衔接好。若是有了设计没物料,造车就是纸上谈车。有了设计有了物料,但是物料调配出了问题,就会被卡脖子,有订单都造不出车。
这个难题,对应特斯拉来说非常难。那么多,几百家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又有二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下面可能还有小作坊,来回协调都是大问题。而新车发布有节点,要卡位发布,形成先发优势抢占市场跟口碑。若是拖着拖着,无法按期发布,到时就是瞎折腾。
比亚迪就不一样,绝大多数供应商就是自家的子公司。汽车四大车间,比亚迪全都有技术自己干。是上下级关系,可以自由调配,集中力量干大事,新车需要的物料,需要的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预研。到了时间节点,就能发布。
简单来说,比亚迪现在已经打通了从上而下的技术,是新能源时代仅有的全产业链车企。特斯拉,依旧是传统的买办车企,全球采购。二相比较,有技术在身的比亚迪想造多少新车都行,还可以保证不重样。特斯拉只能走当初福特“T型车”的思路,只造一二款车。再通过不断压缩造车成本,不断降低售价,通过性价比来占领市场。
而历史证明,当初的福特T型车通过不断优化成本做到了累计销量1500余万辆。却也因为过于单一被对手赶超不得不停产。特斯拉专注一二款车型的战略,最后是否重蹈T型车覆辙?对此,您怎么看?
就要绿牌,宋PLUS、唐DM
不多搞几个系列车型,谁给我补贴呢?[机智][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