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DM四驱高性能版 混合动力车型试驾
[爱卡汽车 试驾原创]
新的能耗标准在推动着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这个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明显大家对汽油车依然恋恋不舍,在有些无奈的选择中,混合动力车型开始逐渐被大家所接受。而中国作为新能源车变革的主战场,怎么可能任由混合动力顶着“日系”为王的旗号呢?所以比亚迪带着全新DM-p平台的混合动力产品-汉DM再次来势汹汹,并向你发出提问,是否还记得当年的“542战略”?
比亚迪在插电混动技术方面的发展其实是比较早的,相信有些朋友在10年前就体验过比亚迪的混动车型了。“542战略”就是针对混动车型技术的,5s内的百公里加速、电4驱、2L以内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不只是口号或者目标,更像是比亚迪的决心。
比亚迪 汉DM(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6年过去了,比亚迪将自己的第四代产品技术构建成了双平台战略,DM-p平台侧重于车辆性能,DM-i平台侧重于车辆的经济性。而比亚迪汉DM就是DM-p平台的首款产品,所以虽然汉DM的车身尺寸达到了一个中级车水准,但整体的驾驶质感其实是更加倾向于运动的。
汉DM实车露面至今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并且我的同事也已经在静态下体验过这款车型,并为大家献上了包括外观、内饰、空间、科技等方面详实的体验报告了,那么这次我就不再针对此进行赘述了,本文将以车辆的驾驶感受、使用体验、动态性能方面为主。
静态体验传送门:[你想要的它都有! 爱卡实拍比亚迪汉DM]
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41kW(192马力)最大扭矩320Nm
汉DM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前置的2.0T发动机,一部分来自后轴的驱动电机,整套动力系统的综合最大功率达到321KW(436马力),最大扭矩达到650Nm。同时急加速时发动机上的BSG电机也会同步贡献出自己25kW,60Nm的动力,让汉DM的百公里加速达到4.7s。
后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330Nm。
与发动机搭配的为一台6速双离合变速箱,由于汉DM的特殊底盘架构和驱动模式,这台双离合变速箱主要负责高速巡航部分,也就是说这台变速箱大多数时候用的都是高挡位。
发动机、BSG电机及其电控系统、变速箱都放在了前轴发动机舱的位置,形成前轮的驱动力。后轴上安置了后电机及其电控系统、减速器三合一的总成,形成后轮的驱动力。二者搭配形成了汉DM上的这套电四驱系统,它能独立进行扭矩分配,不仅能让车辆加速更加快速稳定,更能实现单轮附着力脱困。
先来总结下汉DM的驾驶感受吧,整体概括用一个关键词来说就是“平顺”。虽然汉DM的动力调配逻辑有些复杂,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发动机、电机会不停地互相切换工作模式,但有了高功率BSG电机的从中调和,让一切的顿挫感消失在了我们的感受里。
大多数时候我们提到“平顺”,感觉车辆都会偏向舒适一些,这点汉DM自然是做得到的,尤其是在后排座位上感受会更明显。但是事实上平顺与运动也并不冲突,发动机输出的线性,并不妨碍动力的澎湃。不过带上了电机输出自然会和传统的燃油车在“运动”的指标上略有不同。关于这个问题高功率BSG电机起了很大作用,后面我们再细说。
底盘方面汉DM此次用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多连杆独立悬挂的搭配,虽然看起来很常规,但在调校上下足了功夫,前后排座椅的体感有了较大的区分。
整体能感受到悬挂的韧性是很好的,横向稳定性也十分不错,前排座椅的路感也很清晰,在过颠簸路段的时候更是相当“动感”。坐到后排虽然不至于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整体路感有所降低,至少你头靠着头枕的时候,是可以安稳睡一觉的,前排副驾驶座位就比较头疼了。
因为汉DM的特殊底盘结构,所以让汉DM拥有了纯电、并联、串联、高速、能量回收5中动力模式。这5个词是不是看起来非常茫然?下面我挨个给大家翻译一下。
1、EV纯电模式,由电池供电,由驱动电机驱动,适用于低速、拥堵等通勤场景。汉DM的电池容量为15.2kWh(三元锂电池),在NEDC综合工况下可以纯电行驶81km。但是在电池电量低于15%时就不能开启纯电续航模式了。
2、HEV混动并联模式(高功率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传统的SPORT模式),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在超车、快速起步等体现运动特性的场景中会得到很好的使用,也是推动汉DM百公里加速进入4.7s的核心原因 。
3、HEV混动串联模式(可以理解为目前市场上的增程式),原则上动力输出其实还是和EV纯电模式一样,由电池供电驱动电机驱动。不同的是发动机此时会进行发电,增强了保电能力,能让纯电模式的续航里程增加也能让发动机的效能更高,算是混合动力车型中能耗最低的模式之一了。
4、HEV混动高速巡航模式,发动机将独立负责驱动和发电两个工作,发动机在高速行驶时,能较好地维持在高效能区间,富裕的能量回到电池中也是在不影响动力的前提下,最佳的经济方案。
5、HEV混动能量回收模式,发动机发电、前后端电机自动回收动能,目前大多数的混合动力车型在减速时都能实现动能的回收了,但是汉全系车型都用了博世的iPB电控刹车油门,能够更好地通过电脑计算出合理的能量回收计划。
比如抬起油门踏板的收油过程,缓慢踩下刹车的过程等,都会优先选择用电机反转来吸收有可能消耗在刹车盘发热上的动能。只有在需要紧急刹车或主动安全系统检查到危险出现时,系统会选择优先停住车辆,从而调动刹车系统进行强力制动。
当然了相比汉EV,汉DM的动能回收力度会相对更小一些,这虽然是由两车的电机功率不同而导致的,但也让普通人能更好地适应这套回收系统,整体的突兀感非常弱,属于绝对的老司机脚法。
在两天的体验中我发现,如果你认真去感受刚抬起油门踏板的瞬间的话,你是可以感受到刹车的感觉的,只是非常轻微而且缓慢,即便是调整到较强回收力度也是如此。当然这种体验感也会带来另一个结果就是回收的电量比较有限,不会像汉EV那样对续航里程有一个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混动复杂 功能强大
聊完了动力模式,我们也就能比较了解汉DM复杂的动力输出特性了,接着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串联其中非常繁忙的高功率BSG电机,它不仅是营造出整体平顺性的关键,也为4.7s出了一份力。
关于BSG电机,在实用场景中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只是突然提到专有名词还是给大家科普下。BSG全名叫Belt-Driven Starter Generator,可以翻译成“皮带传动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虽显拗口,但字面意思却不难明白。
BSG电机根据安置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近期开始大规模被运用的48V轻混就是其中一种。而比亚迪此次所采用的BSG电机功率达到了最高25kW,事实上这个功率已经足够驱动一台微车了,比如新宝骏E100,E200都不到25kW。
秉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原则,工程师怎么可能放过这台高功率BSG电机,它不仅要负责启停发动机,还要快速将发动机的转速提高到平稳运转的工况,躲过我们日常发动车辆时的抖动区间,同时在换挡时也需要快速平衡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转速差,避免换挡顿挫。
也就是说BSG负责的启停工作是“全速域”的,当任何工况下需要发动机出力了,BSG电机就需要快速叫醒0转速的发动机,并达到和变速箱相同转速区间,还不能被驾驶者发现。当行驶工况不需要发动机的时候,BSG电机又要快速吸干发动机在停转前的能量,同样不能被驾驶者发现。有没有突发迸发一种萌态?
所以因为BSG电机的存在,你在驾驶的过程中很难依靠身体发现发动机何时开始工作了?何时换挡了?何时涡轮介入了?不仅让整个运行工况变得更加平顺也提升了NVH。
同样因为高功率,这台BSG电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发电能力,也因此才让汉DM的HEV串联模式,有了在中低速行驶工况下的“增程式”驱动。(普通混合动力车型在中低速行驶时电机发电能力较弱。)
关于这台高功率BSG电机的发电能力,这里插播一下,汉DM是不需要单独的启停功能的(因为BSG电机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启停),当电池有电时,低速行驶工况或者怠速时发动机不启动;而当电池没电时,低速行驶工况和怠速时发动机则会选择为电池充电。
另外比亚迪还为汉DM增加了一个主动充电功能(不插电的那种),只要在停车状态下,挂入P挡,踩下油门,发动机就会起来带动BSG电机发电,当油门踏板到底时,将得到最高8kW的充电功率。要知道在用电高峰时,或一些较老的慢充桩上,也就这个水平了。
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在等人或者堵车、等红灯时,就可以选择性地为电池增加一个比怠速更高的充电值。如果你想要停止这一切,只要轻点刹车,即可取消。
汉DM可以通过中控系统的新能源模块,进行SOC设置,这项功能是调节电池保电量的,简单点说,SOC将决定发动机工作时,是否需要额外为电池充电。
当我们需要长途驾驶,或者近期不打算充电时,我们可以将SOC放在较高的位置,这样能为电池存下更多的电量,增程式如何省油的话题,想必大家没少被安利。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只是做为日常上下班代步使用,行驶里程数和电池续航量接近,回家又有得充电,那不妨将SOC放在较低的位置,这样你就拥有了一台纯电动车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前面也提到了,25kW本身已经足够驱动一台微车了,所以在急加速时这台BSG电机也同样需要为“为车”效力,60Nm的加成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而当高功率BSG电机身兼数职之后,也让发动机舱变得更加精简。同时因为高功率电机以“扭力”为指标进行调速,在避免抖动的前提下,还能避开不必要的低功耗运转区间,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从而提高了能效。
电源总则成安置在了后备箱底下,占用 了备胎的空间,所以后备箱底下只有一套补胎工具。而动力电池系统被做成了T形,安置在了后排座椅下方及传统车型中传动轴的的位置,并一直延伸到了扶手箱下方,虽然并不会影响后排空间,但也让后排座椅不能放倒了,同时也在后排地板形成了一个隆起,并侵占了一部分扶手箱空间。
其实整体来说汉DM的加速是很猛的,挂入SPORT模式,仪表盘能选择到一个加速计时的界面,即便你没有Pbox,你也可以跟你的朋友炫耀下自己的加速性能,所以有多猛,从自信上就能看出来了。
汉DM的底盘也十分硬朗,不看任何介绍你也可以清楚地从驾驶感受中判断出它是一台偏向运动的车型,但它驾驶起来却又和以往的运动车型略有不同,不同点也就在于高功率BSG电机的扭矩中和能力上,它让整个过度变得十分平缓,而当它遇到“运动”的两面性时的确会让驾驶者有些疑惑。
广义上来说,大家认为变速箱的积极降挡,以及推背感强烈,是一台车运动属性的明确标志,动力、弯道操控能力、加速能力等经常会被变为以上明显的身体感受所替代。而当高功率BSG电机快速中和整体的扭力平衡时,会让整个动力输出变得十分线性,让你几乎感受不到这些原本应该被大家诟病的“顿挫感”,而这些“顿挫感”却时常被误以为是一台车运动的象征之一。当它变得平顺且快速时,看着4.7s的加速成绩,你只会说,它再Normal也能坐实性能车的名号。
由于试驾过程中有一段山路,汉DM也借此展露了一下自己的动态稳定性,从驾驶感受来说方向盘的指向性还是很明确的,得益于悬挂的韧性也让横向侧倾并不明显。
整体操控对于汉DM 4960mm×1910mm×1495mm,轴距为2920mm这样的车身尺寸而言算是值得称赞的,比大多数中级车都强。
当然太过激烈的驾驶,也只能爽到驾驶员,对后排乘客来说,底盘再硬朗也是经不起甩的,关于这点甚至不需要斗嘴。
忙碌的大功率BSG电机
关于安全性问题,由高新电子技术所支撑的主动安全系统已经是各大品牌推广的侧重点,也是时下以及未来在行车安全性上的主力,但是以国人目前的喜好来说,似乎会依然更加看重车辆本身的刚性以及好不容易get到的气囊的重要性。
汉DM的车身结构与汉EV的相同,整个底盘部分的电池量虽然没有汉EV那么多,但电池包的安全性一样重要,大量抗拉强度高达1500MPa的热成型钢,及笼式车身结构都能很好的增加车身的抗挤压性。
气囊方面全车搭载了包括:主驾气囊、副驾气囊、膝部气囊、前排侧气囊、前排侧气帘、后排侧气囊、后排侧气帘在内的11个气囊,这个配置不说同价位,价格再往上加10万、20万,仍是佼佼者。
此次汉DM的两款车型在主要配置上其实差异并不大,更多的是在舒适性配置上,所以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是全系配的,虽然DiTrainer功能目前在车上还是显示需要更新状态,但是其公布的强大功能确实值得期待。
DiPilot的另一个组成部分DiDAS所包含的功能还是十分全面且主流的,如自适应巡航ACC,前向碰撞预警系统FCW,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主动式车道保持系统LKS,交通标示识别TSR,行车记录仪,车内摄像头等等都十分实用。
其实关于车辆安全性这块,除了主、被动安全配置外,我特别想聊的是汉DM的智能电四驱系统,毫无疑问它是让汉DM由静止到100km/s,仅需4.7s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原则上来说,大部分轿车搭载四驱系的统目都是为了快速起步,和动态平稳性。
而事实上目前很多人看到四驱系统(无论什么四驱)的时候,想到的还是越野相关的事情。但对于轿车而言它同样有着自己的意义,除了我前面说的两个理由是在过去经常被用到的以外,对于一台普通的中级车或说家用车,它又有什么用处呢?
单就国内的道路情况来说,北方的雪天,南方的大雨积水,以及常年的道路施工,想必大家对此都有所困扰。而这些路况就是四驱系统最擅长应对的“湿滑路面”、“砂石路面”,它能避免最可怕的打滑和车辆失控,尤其是在我们不觉得这里有危险的时候。
也就是说当智能系统发展到足够高度的时候,智能四驱系统已经不完全是为了越野,或者为了性能而生,很多时候会它会成为我们在日常驾驶中的主动安全系统之一。
第一次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看到汉DM的时候,我的本能感觉是它会比它的兄弟车型汉EV更讨喜一些,也许是因为整车外观更加像一台汽油车而带来的熟悉感。而在试驾完汉EV之后再来开汉DM的心情却完全不一样,关注点也不太一样了。
也许是因为汉DM的行驶平顺性缘故,使得它与汉EV的驾驶感受更加相近,这种熟悉感让我十分好奇底盘那些复杂的部件都瞒着我在干嘛。这些在日常驾驶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许都是不重要的,因为这些繁琐的切换都交给了电脑,也就是所谓智能化的一个必然趋势,这样能让更多人享受有私家车的幸福感,也能让马路上少一些“杀手”。
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无比期待自主品牌能在发动机或者说三大件,乃至整个底盘的调校上,能有更加突出的表现。“不输”,只要不输就很满足了。而时至当下,造车新势力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智能化”上,去造“生态链”,我知道智能时代来了,也许没有人再去关注车辆本身的机械件怎么样了,以后可能大家也都不开车了。可是现在还开啊,大家都还在开车啊,那些未来的东西是否需要在基础建设完善之前就来到我们身边呢?
所以这一次终于不需要优先关注汉DM的能耗时,对于整个底盘结构以及动力系统,包括机械运转上的“智能化”趋势部分都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编辑总结:毫无疑问,汉DM是一款在目前十分值得入手的产品。虽然它和传统燃油车带来的“动感”并不同,但它的操控性和动力是如假包换的。而如果仅仅就底盘而言,我更加倾向于介绍给年轻人,他们可能更加愿意在驾驶座上体验路面这样的反馈,而将后排留给长辈或者一位应当有所礼遇的朋友。
精彩内容回顾:
你想要的它都有! 爱卡实拍比亚迪汉DM
“汉”的另一半 测试汉EV四驱高性能版
不负强汉之名 测试比亚迪汉EV长续航版
高地就收下了吧
比亚迪和长城,谁才是中国混动之王?
最近两年国产品牌的混动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其中,以比亚迪DM-i技术和长城DHT技术最具代表性。比亚迪作为国产品牌新能源技术的代表,推出DM-i高效混动系统自然是合情合理。而长城作为常年霸占国内SUV、皮卡销量冠军的品牌,自然也需要高效率的混动系统来提升车型的竞争力。那么对比之下,比亚迪的DM-i和长城DHT到底谁更好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对比一下二者的优劣!
本田i-MMD三种工作模式
从结构上来说,DM-i和DHT都采用了与本田i-MMD混动系统类似的结构设计。本田i-MMD系统由高效率内燃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电池组构成。在中低速匀速行驶、或车辆加速时,整套系统采用串联模式,也就是发动机只负责发电,然后将电量输送给驱动电机带动车轮旋转。此时车辆具备媲美电动车的驾驶感受,发动机不参与车轮的驱动。
而在中高速匀速巡航时,发动机则会通过一组离合器直接与驱动轴相连,绕过电机直接驱动车辆,也就是俗称的直驱模式。目前本田这套串联+直驱的混动系统已经经过了广泛验证,在平顺性、油耗方面甚至要比结构更复杂的丰田THS系统更加优秀,同时结构还更简单。因此,那些最近几年诞生的混动系统,基本都沿用了本田i-MMD的思路。
长城DHT工作模式
不过相比本田i-MMD在中高速巡航时的发动机直驱状态,比亚迪和长城都额外为车辆提供了一个并联模式。也就是在车辆处于高速急加速、满载加速、高速巡航等对于车辆动力有较高需求的工况下,不仅发动机会直接驱动车轮,同时驱动电机也会介入为车辆提供一定的动力,相比i-MMD在动力上更有优势。
相比起本田i-MMD和比亚迪DM-i系统,长城DHT混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多了一组两挡位变速箱。这样做的好处是,当车辆中低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有较强的动力请求,那这套长城DHT混动系统中的发动机便能与变速箱的一挡相连,并与原本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一同驱动车轮。根据官方资料,长城DHT正是因为多了一个中低速的挡位,所以发动机在时速40km/h的情况下就已经可以驱动车轮了,而本田i-MMD和比亚迪DM-i由于没有两挡变速箱,所以发动机只能在70km/h左右的时速下才能直接驱动车轮。换句话说,在中低速加速时,长城DHT系统可以早早地使用发动机+驱动电机的并联模式,相比DM-i只有电机驱动,在动力上会有一定优势。
而当车辆达到中高速的时速后,长城DHT系统中的两挡位变速箱将会升到二挡,以更小的齿比驱动车轮,来降低车辆在高速时的巡航转速,保证车辆在巡航时有一个相对经济的油耗。
不过DHT的两挡结构并非是完美无缺的,由于发动机会在低速阶段就较早介入驱动车轮,所以发动机的转速便会在一挡的挡位下随着车速出现变化,无法像本田i-MMD和比亚迪DM-i的串联结构那样,始终运转在最高效率的转速区间来发电。
长城为DHT混动系统加入两挡变速器自然是有理由的,要知道,长城旗下品牌主打的是SUV、硬派越野车和皮卡,这些车型的用户对于油耗通常不会像普通轿车用户那样敏感,尤其是越野车和皮卡,势必会面对越野、攀爬、重负载等使用场景,那在不舍弃动力性的前提下还想降低油耗,这套混动系统就只能通过搭载两挡变速器来兼顾了。
不过由于结构更加复杂,所以DHT系统相比DM-i、i-MMD这种相对简单的结构也要面临更多的困难。首先就是成本,额外的两挡变速器是直接的零件成本。除此之外隐性的成本还有更复杂的研发调校工作,比如发动机在什么工况下与变速箱的一挡直连、在直连状态下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各自动力输出的比例该如何动态变化,以及发动机在什么工况下取消与变速箱的直连。此外,由于DHT结构多了挡位切换,所以要想让车辆在“换挡”时做到尽可能平顺,DHT系统的调校难度也要比DM-i更高。
反观比亚迪的DM-i系统,结构简单直接,理论上会具备更好的可靠性,同时也能降低车辆研发调校的周期,快速适配到不同车型上,这也是最近半年以来DM-i车型井喷式爆发增长的原因之一。
除了结构上的不同外,目前DM-i和DHT在能源形式上也有区别。由于比亚迪一直以来主打的就是DM系列插电混动系统,所以DM-i现阶段也只有插电混动车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绿牌”车。至于为什么比亚迪不推出HEV非插电混动版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比亚迪此前经过唐DM等车型的多年积累,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比亚迪=新能源”的印象,而更符合新能源身份的插电混动系统显然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其次是现阶段插电混动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依然可以享受绿牌福利,包括免购置税、免指标等政策优待,比亚迪也的确没有必要放弃现有的优厚待遇去推出“政策不那么友好”的HEV车型。更何况现在DM-i车型的起售价已经被比亚迪秦PLUS拉到了10万元的价位,靠着自研三电系统,以及自家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相比非插电版本多出来的成本也不会太多。况且HEV版本还会失去免税、免牌的优待。
而长城的DHT系统在研发阶段就是针对普通混动系统(HEV)车型研发的,PHEV插电混动系统则是在HEV的基础上通过加大电池容量、增加外接充电等结构扩展而来的,因此目前长城的混动路线是两手抓,普通车型提供HEV动力以降低油耗、提升动力,而新能源车型则在DHT的基础上推出插电混动系统,来满足更细化的使用场景和政策需求。
由于长城DHT的插电混动系统是在HEV上改造而来的,并非是“原生”研发,所以目前也面临着像其他许多插电混动车型一样的问题,就是不支持快充。起码以目前上市的WEY玛奇朵DHT-PHEV车型来看,它是不支持直流快充的,仅能通过家用交流充电桩进行慢充。不过此前在DHT系统发布的时候,长城也表示这套系统会支持快充,所以我们推测未来的新车应该会增加快充功能。
秦PLUS DM-i的双充电接口
反观比亚迪的DM-i,由于研发阶段就是原生的插电混动系统,所以自然有支持快充的能力。目前DM-i车型基本都提供了大约50km和100km这两种纯电续航的版本。其中,长续航版本均支持快速充电,使用交流充电桩可以在半小时内从30%充至80%的电量。在日常使用中,去商场购个物的时间就足够把车辆电池充满了,并且超过100km的续航也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一天的城市纯电通勤了。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布局更早的比亚迪DM-i无论是消费者的认可度,还是车型的普及度都是要比长城DHT具备一定优势的,毕竟比亚迪搞DM双模混动已经有超过10年的历史了。前几年唐DM出现的时候,凭借着4.9秒破百的加速能力更是震惊了车坛,所以比亚迪能有如今的知名度和地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布局更早的比亚迪DM-i无论是消费者的认可度,还是车型的普及度都是要比长城DHT具备一定优势的,毕竟比亚迪搞DM双模混动已经有超过10年的历史了。前几年唐DM出现的时候,凭借着4.9秒破百的加速能力更是震惊了车坛,所以比亚迪能有如今的知名度和地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目前在售的车型来看,比亚迪DM-i混动系统已经装备在紧凑型轿车秦PLUS、紧凑型SUV宋PLUS、中型SUV唐等多款车型上,而中型轿车汉也已经申报了DM-i版本。同时,比亚迪还在规划MPV和皮卡车型,均有望搭载DM-i混动系统。
说了这么多二者技术层面的优劣,那么它们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呢?考虑到现阶段装备长城DHT系统且已经上市的车型比较少,所以我们这里以同为紧凑型SUV的比亚迪宋PLUS DM-i、WEY玛奇朵DHT-PHEV、以及非插电混动的WEY玛奇朵DHT作一个简单对比,看看这三款相同级别的车型,在动力和油耗方面的表现如何。
首先是动力系统,宋PLUS DM-i搭载了一套基于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DM-i插电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是专为混动车型打造的高热效率版本,具备15.5:1的超高压缩比、43%的理论热效率,最大功率110马力,最大扭矩135N·m。
而驱动电机则是一台前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97马力,最大扭矩325N·m,相当于一台2.0T低功率发动机的动力水平。而电池组则是比亚迪自家的磷酸铁锂电池,容量18.3kWh,支持快充,NEDC纯电续航为110km。
WEY玛奇朵这边同样使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作为基础,最大功率97马力,最大扭矩125N·m,搭配两挡变速器。驱动电机同样是一台前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56马力,最大扭矩250N·m。电池组为锂离子电池,容量19.94kWh,纯电续航同样为110km。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WEY玛奇朵的整套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268马力,综合最大扭矩410N·m,已经可以媲美部分3.0T发动机了。而不支持外接充电的玛奇朵DHT车型,同样采用1.5L混动系统,发动机和电机参数与插电版保持一致,但由于没有额外大容量电池的存在,所以整套系统的峰值功率输出要弱一些,但依然达到了综合功率190马力、综合扭矩370N·m的水平。
从实际性能表现来看,宋PLUS DM-i官方0-100km/h加速7.9秒,工信部公布的亏电状态油耗为4.5L/100km。而WEY玛奇朵PHEV的0-100km/h加速为7.2秒,工信部公布的亏电油耗为4.4L/100km。而玛奇朵HEV车型,则拥有4.7L/100km的油耗水平,0-100km/h加速8.5秒,表现也不差。
小小科普一下,插电混动车型的亏电油耗官方名称叫“最低电荷油耗”,是指插混车型在工信部的循环油耗测试中,消耗电池电量不超过最大容量的3%。换个角度说,也可以理解为车辆电池组仅剩余3%电量时测得的油耗数据。
从数据来看,WEY玛奇朵PHEV的性能和油耗表现有着微弱的优势。要注意的是,虽然玛奇朵的车身长度相比宋PLUS要短了185mm,但二者的整备质量均为1790kg左右,相差不大,所以基本可以得出现阶段基于1.5L发动机、110km纯电续航的DM-i和DHT PHEV系统具备比较接近的性能和油耗表现。相比同级别采用2.0L i-MMD系统扩展而来的CR-V插电混动车型,比亚迪和长城的两款车在纯电续航、性能、亏电油耗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一番对比分析下来不难发现,比亚迪DM-i和长城DHT系统现阶段都算得上动力和效率相当优秀的技术。从此前在唐DM-i上的体验来看,拥堵路况4.8L/100km的亏电油耗,以及8.5秒破百的加速能力,即使对比丰田、本田的混动系统也完全不落下风,甚至可以说更好。正因如此,现在比亚迪DM-i系列的车型才会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据说唐DM-i订车都得等三个月以上才能提车了!
而长城这边虽然动作稍慢,但从现有的实力表现来看也根本不落下风,如果未来能够在哈弗H6这类销量极大的车型上普及DHT混动系统,同时把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能进一步提升长城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如果长城未来能推出基于DHT系统的坦克300、坦克500、长城炮等越野车和皮卡,那那些因为高油耗而割爱越野车的车迷就能毫无顾及的去购买一台越野车作为自己的日常座驾了!
百公里油耗仅3.8L,一箱油能跑1200km!比亚迪这款混动车到底有多牛
【太平洋汽车网 评测频道】如果一台车可以做到3.8L/100km的油耗,我相信它就已经足够吸引绝大部分消费者了,而它在这个基础之上还可以有1200km的续航能力,那这绝对就是锦上添花了,而这样的“神器”并不是天方夜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集合上述所说全部能力的比亚迪秦PLUS(询底价|查参配) DM-i在具备这样的强劲表现基础上,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
秦PLUS 2021款 DM-i 55KM 旗舰型车型首页|参配|图片|点评|论坛|经销商
商家报价:11.98~12.66万最高降0.6万元
分期购车获取低价家族最新Dragon Face设计语言
其实说到秦PLUSDM-i的外观,它的家族辨识度还是非常高的,经典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已经深深的植入了我们的大脑,让它在具备了家族特征的基础之上,又能给我们带来新意,不得不说艾格设计团队还是非常了解我们国人的审美。
提供两种不同配色的内饰
内饰布局还是经典的环抱式设计风格,不过秦PLUSDM-i分别提供了两种不同配色来供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并且经典的赛车化仪表也格外具有个性,而中控触屏也搭载了家族最新的DiLink3.0车机系统,响应更加流畅,并支持远程OTA升级。
储物空间是亮点
对于它的载人储物空间表现同样可以称得上越级的水准。前、后排储物区域非常多,而且乘坐表现来说,后排腿部空间宽裕度让后排乘客尽可能的得到松弛,长途行驶不会产生疲劳感。
HES电混系统 解决续航和能耗
对于动力来说,采用了插电式混动技术,DM-i车型搭载骁云-插混专用的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10马力,最大扭矩135牛·米。电机方面,55公里纯电续航版搭载的是电混系统EHS132,最大功率180马力,最大扭矩316牛·米。120公里续航版搭载电混系统EHS145,最大功率197马力,最大扭矩325牛·米。两个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分别是8.32kWh和18.32kWh。与之匹配的变速箱为E-CVT无级变速器。
开上它的第一感受就是畅快,虽然我们试驾车型为DM-i55km旗舰版,但它和120km车型在加速表现上并没有差距,都是那种非常轻快的感觉,油门随踩下的开度会不断的给予动力输出,而且几乎是以纯电的方式在驱动,发动机并没有直接介入,而当你需要发动机介入时,只需要在深踩一会油门踏板,才会唤醒发动机动力,这时才会是HEV真正启动的时候。
其次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安静,开上它真的有种开纯电车型的感觉,因为大部分时间发动机都不会介入,所以根本察觉不出转速工作噪音,在加上秦PLUSDM-i本就有着不错的空气动力学车身设计,大幅避免了过多风噪的干扰,而胎噪抑制上同样得益于选择了低滚阻轮胎,兼顾日常行驶静谧性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降低油耗的作用。
另一个优点也有必要说一下,就是当发动机介入的瞬间,如果你不仔细察觉的话,真的很难发现它从纯电到油电混动切换这个过程,因为真的是太顺畅了,不会有一点突兀的感觉,这样几乎是无缝衔接的过程,确实对提升行驶品质有直接的帮助。
能量回收分为两档可调,标准和较强。标准模式下同样是察觉不出它制动力回收时带来的拖拽感,而较强模式下也是仅有轻微的制动力回馈感,完全不会影响到驾驶本身,对于驾乘者来说,确保舒适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悬挂表现上,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组合也是15万元这个级别车型的标配了,秦PLUS DM –i调校还是偏硬了一些,尤其是在通过减速带和沟坎时,低速滤震效果还可以,但高速通过时,弹簧回弹会有些不及时,出现一点生硬的感觉,对于后排乘客来说,这种弹跳还是比较明显的,后期希望可以对悬挂阻尼进行一些优化,效果肯定会更好一些。
最后它的杀手锏还是油耗表现了,官方所说的亏电状态下综合油耗仅为3.8L/百公里,这样强劲的油耗表现我相信可定是对它的竞品车型犹如当头一棒了,对于车主来说肯定是幸福的,要知道120km版本车型在满电满油的情况下,是可以轻松续航超过1200km的,不管是谁,我觉得都能满足你长途出远门的需求了。
编辑总结:对于这台秦PLUS DM-i我相信还是可以得到消费者认可的,毕竟这个价位区间的自主品牌车型已经没有对手了,而它的直接对手肯定是合资品牌的丰田雷凌、卡拉罗这样老牌日系品牌了。值得肯定的是,秦PLUS DM-i的技术底蕴完全可以和日系车型做直接对抗了,甚至在某些层面已经完成了超越,这一定是好事,因为后者的价格都20万往上了。所以说,这么一台续航超过1200km,3.8L/100km油耗的秦PLUS DM –i的综合性价比一定是非常高的,如果您对插混车型感兴趣的话,一定要多留意一下了,因为我真的怕您因为买了其它车型而后悔。(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