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大陆、江森自控、吉凯恩……跨国零部件巨头这一年都干了些啥?|中国汽车报
一年转瞬即逝。在汽车产业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期,对于博世、大陆、江森自控、吉凯恩、神户制钢、马瑞利等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而言,2018年也是风云激荡的一年,拆分、并购、反并购、出售、合作等一出出大戏上演。接下来,让我们梳理一下他们这一年都有哪些大动作。
博世放弃自产电池 10亿欧元投向芯片
博世集团今年2月底宣布,由于投资风险太大,该集团已决定不再自行生产电池单元,并解散两家锂离子技术合资公司——锂能源和Power GmbH & Co. KG(LEAP),出售其固态电池子公司Seeo。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博世彻底放弃电池业务,而是选择外购电池单元,并运用博世的电池管理系统与系统集成能力,从而提供完整的电池系统。
近5年来,在《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上,博世一直稳坐第一的宝座。为未来考虑,博世布局芯片业务。今年4月,博世宣布投资10亿欧元在德国城市德累斯顿建设一家半导体工厂,2021年开始投产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所需的芯片。
在今年2月举行的博世物联网大会上,博世宣布成立全新智能网联事业部。在博世看来,芯片是打开万物互联之门的金钥匙。博世称,去年全球售出的每一辆汽车,平均都含有博世制造的9个芯片。
大陆集团一拆三 动力总成板块独立
零部件企业的剥离与合并已蔚然成风。今年7月,德国大陆集团在总部德国汉诺威正式宣布了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公司将分为三大板块:动力总成、汽车和橡胶,并形成三个独立的控股公司。其中,动力总成板块计划2019年中IPO上市,上市获得的资金将用于投资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
底盘与安全、内饰这两个部门将改成两块新业务: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并归属于汽车板块,还将成立一个中央研发机构。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都是现今汽车行业大热的领域,大陆集团计划为此新增1.7万名工程师,并与英伟达合作于2021年将L3级自动驾驶推向市场。另外,马牌轮胎和Conti-Tech两块业务仍保持现状,归属于橡胶板块。所有重组计划将于2020年完成。
江森自控132亿美元出售电池业务
今年11月,江森自控国际有限公司宣布以132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汽车电池业务出售给加拿大布鲁克菲尔德商业合伙公司(Brookfield Business Partners)及一些机构投资者。这是江森自控自2016年与泰科国际合并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扣除税收及与交易相关的费用后,此次交易的净现金收益预计在114亿美元左右。
江森自控数年前开启转型之路,2016年底将汽车座椅和汽车内饰两大业务单元剥离出去,使之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安道拓。次年,江森自控以2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安全设备板块——Scott Safety(斯科特)出售给3M公司,用于偿还债务。此次电池业务出售后,江森自控将成为一家“纯粹”的建筑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Melrose横刀夺爱 德纳吉凯恩传动巨头梦碎
今年1月,在英国工业公司吉凯恩业务陷入低谷时,英国投资公司Melrose Industries趁机发出收购要约。为避开恶意收购,今年3月初,吉凯恩与美国德纳宣布合并传动系统事业部,成立德纳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汽车领域最大的传动巨头。
不过,遗憾的是,吉凯恩和德纳描绘的美好前景终究抵不过Melrose真金白银对股东的诱惑,今年3月底,Melrose以总价约11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方案获得吉凯恩52.4%股东的同意,以微弱优势收购吉凯恩。之后Melrose将吉凯恩的传动系统和动力系统业务整合成新的汽车部门,并挖角德尔福科技公司CEO 利亚姆·巴特沃斯,由他来担任汽车部门的CEO。
豪掷30亿 神钢谋求东山再起
神户制钢,去年因造假丑闻一夜之间“风靡”汽车界的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正在谋求东山再起。今年4月,神钢表示,公司计划投资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增加高强度钢的产量,以满足汽车制造商对轻型材料的需求。这笔资金将投向神钢的加古川制铁所,用于新增一条生产线,将每年的钢产能提升24万吨。
自从2013年淡出世界500强行列后,神钢的经营每况愈下。神钢财报显示,在去年的造假丑闻曝出之前,这家百年老店就已连续2年净亏损。神钢2008财年的营业利润超过2000亿日元,十年后已不足百亿。此次投资意味着神钢在努力使相关业务重回正轨。
两年折腾 高通收购恩智浦交易黄了
历时21个月、延期近30次的高通并购恩智浦案于今年7月以失败告终。2016年10月,高通宣布将以约3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汽车芯片提供商——恩智浦半导体。这笔交易原计划去年2月完成,但中途可谓是坎坷重重,延期了30多次。
历经欧盟反垄断监管部门的数次审核、通信芯片巨头博通的恶意收购,临门一脚被中国否决,高通最终未能如愿将恩智浦收入囊中,并不得不向恩智浦支付了20亿美元“分手费”。
交通系统业务拆分上市 霍尼韦尔一变三?
今年6月,霍尼韦尔宣布,其交通系统业务拟第三季度完成拆分并独立上市,新公司命名为“Garrett(盖瑞特)”。“盖瑞特这个名字将继续作为涡轮增压技术的代名词,并将支持我们在电气化产品、软件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实现实质性进展与投资。”新公司CEO芮博廉表示。
拆分的决议始于去年10月,当时霍尼韦尔经过评估,决定将年收入规模30亿美元的交通系统业务,以及年收入规模45亿美元的家居与ADI全球分销业务从集团中拆分出来,使之成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这两块业务独立后,霍尼韦尔相当于一变三。
作价62亿欧元 马瑞利投身康奈可
菲亚特克莱斯勒(FCA)集团剥离旗下零部件企业马瑞利的传言终于成为现实。今年10月,FCA发表声明称,同意以62亿欧元的价格将马瑞利出售给日本汽车零部件公司康奈可。该交易预计将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
在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中,马瑞利以92.34亿美元的营收排在第28位,康奈可则以90.61亿美元排在第29位。两家公司合并后的实体将以马瑞利CK控股(Magneti Marelli CK Holdings)的名字运营,总部设在日本,并将在欧洲、日本、美洲和亚太地区拥有近200家工厂和研发中心。马瑞利CK控股今后还将与FCA加强供应关系,维持其在意大利地区的业务。
“代工皇帝”麦格纳与北汽合资
今年6月,有着“车界富士康”、“汽车界代工皇帝”等称号的麦格纳与北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北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工程开发合资公司与制造合资公司,为中国市场进行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和制造。这两家合资公司以北汽集团位于江苏镇江的现有工厂为基地,2020年首先投产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的相关车型。
今年4月,北汽集团与麦格纳宣布,将为中国市场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平台。该电动汽车平台将会转移至工程开发合资公司,未来将成为合资公司电动汽车产品的基础平台。据了解,麦格纳在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中排行第三,去年在整车代工方面的营收将近30亿美元。
佛吉亚控股日本歌乐
今年10月,法国零部件供应商佛吉亚宣布,与日立达成协议,拟以14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6亿元)的价格,收购其持有的日本汽车导航系统制造商歌乐的63.8%的股权。佛吉亚还计划未来100%控股歌乐。这笔交易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完成,届时佛吉亚将在日本建立一个全新的业务板块,名为佛吉亚歌乐电子系统公司,到2022年将创造超过20亿欧元的收入。佛吉亚希望借此增强其在驾驶舱系统集成方面的实力。
文:张冬梅 编辑:黄霞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qcb010@163.com
恒大汽车能否成为许家印的“救命稻草”?
“保交楼”、“造车变现”……许家印手中的底牌不多了。
12月2日晚间7时,许家印现身恒大集团召开保交楼工作专题会议。许家印的出现,让此前种种传闻不攻自破。
在“保交楼”会议上,许家印表示:“今年1至11月,恒大集团实现交楼25.6万套,2022年全年要力争完成30万套的交楼,12月份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交楼4.4万套。这个月还剩29天,时间紧、任务重,恒大全体员工要坚定不移地履行我们的主体责任,永不放弃地努力拼搏,确保完成全年交楼任务。”
不止是“保交楼”的压力。近日来,恒大面临一系列的“麻烦”。有消息称,为降低成本,恒大汽车集团总部将解散,总部人员架构调整,大部分人面临裁员,小部分人下沉到工厂。与此同时,由于恒大集团12月2日的月度工作会议临时取消,引发网络传言四起。12月2日,恒驰汽车内部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关于裁员我们是有官方回应的,但其他谣言过于离谱,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本次优化淘汰整体比例为10%,部分业务条线或高于此数,另有25%员工停薪留职1至3个月。”上述人士表示:“此前,恒驰汽车人员架构是按同步研发9款车型配置的,但鉴于当下疫情及市场原因,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降本增效,集中资源确保恒驰5的生产交付,以及恒驰6、7的研发量产。”
恒驰5(图片来源:恒驰汽车)
目前,恒驰5已量产交付。早在恒驰5开启预售14天时,恒大曾表示这款车型累计预定数量超3.7万辆。但如今,恒驰5除了宣布100辆车型的首批交付,甚至无法查阅到其具体的销量信息。
恒驰5真的像官方宣称那般成功吗?
首款车只是“半成品”?
“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2019年11月,许家印当着全球1100多位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的面,用上述15个字展望恒大造车之路。
许家印进军造车虽然来得并不算早,但也算赶上了“最好的年代”。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1%,到2019年时达到5%,如今更是突破了20%。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559.0万辆,同比增长108.4%,累计渗透率达24.7%,对汽车市场增长贡献率超80%。
ALL IN新能源汽车三年之后,2022年10月29日,恒大汽车将首款车型——100辆恒驰5交付给首批车主。恒驰汽车方面表示,后续批次车辆将陆续发往各地交付到车主手中。根据预订协议,首批车主在交车时付全款至天津市津滨公证处。目前,恒驰汽车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19个城市布局首批交付服务中心。
尽管目前仍无法查阅到恒驰5至今为止最新的真实交付数据,但在7月6日恒驰5正式开启预售时,恒驰汽车总裁刘永灼曾表示,预售发布会后,恒驰5市场反应良好,恒驰5大卖已成定局。其官方销售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恒驰5累计预定数量超3.7万辆。
恒驰内部人员曾表示,恒驰5 定价17.9万元是亏本的,为的就是能有好的销量表现。官方号称恒驰5是“30万以内最好的一款纯电SUV”。
据称,恒驰5采用从德国本特勒收购的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搭载由联电开发的“三合一”电驱系统,最大功率150kW。恒驰5还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602km。此外,通过L2.5+级H-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恒驰5可轻松实现APA全自动泊车、遥控泊车、超级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等。在恒驰的供应商名单里,有爱达克、博世、大陆、安波福、佛吉亚、宁德时代、麦格纳、法雷奥、联合电子等等供应商加持,给消费者以“提到就是赚到”的印象。
图片来源:恒驰汽车
按照恒大汽车的计划,集团正在同步研发14款车,目前已经发布9款。而在天津工厂生产的恒驰5只是恒大造车的一个开始。
不过,这款被恒驰汽车寄予重望的车型却在交付后出现不少问题。有车主表示,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中控屏字体重影,刹车异响,自适应巡航无法开启,车辆续航里程剩余12公里时突然趴窝,座椅通风打不开,座椅加热关不了的异常现象。恒驰汽车客服表示,辅助驾驶不能使用的问题,在后续OTA升级之后将能够实现。
事实上,目前不少智能电动汽车都存在“先开卖后开发”的“半成品交付”现象。目前,智能驾驶被视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主要优势,但目前市面上不少车型仅在硬件上具备实现L3乃至L4级自动驾驶能力,真正的自动驾驶功能需要通过后续的OTA推送陆续开通、不断完善。甚至,部分车型在交付之初连最基础的巡航等功能都尚未开通。恒驰5正属于这一类车型。
如何走出亏损“无底洞”
新能源汽车既是风口上的产业,也是前期投入巨大、后期九死一生的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巨大的机会,不仅吸引了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先后入局,也吸引了恒大等房地产企业玩起跨界造车。
造车第一关便是“烧钱”。此前,恒大集团曾表示,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恒大集团宣布的未来10年转型发展的重心,从2019年宣布进入造车领域的恒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投入达到474亿元。
造车的上市公司主体恒大汽车(00708,HK)前身是恒大健康,2020年9月更名为恒大汽车。根据恒大汽车(00708.HK)的财报数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恒大汽车亏损情况逐年递增,分别为14.29亿元、44.26亿元和73.94亿元。在2021年上半年,恒大汽车就已经亏损了47.87亿元,2021年全年财报未按时发布。2022年4月1日,恒大汽车宣布停牌,直至今日,尚未复牌。
问题频出的恒驰5显然并不足以支撑恒大汽车挺到盈利之日。目前,即便是销量相对较高、更受市场欢迎的国内新造车企业也普遍未实现盈利。
根据近期陆续公布的财报数据,小鹏汽车第三季度净亏损23.8亿元,同比扩大49.0%。前三季度小鹏净利润亏损额度更是达到67.78亿元;零跑汽车净亏损13.4亿元,同比扩大86.37%,前三季度亏损总额达37.84亿元;蔚来第三季度经调整净亏损为3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7亿元。
与此同时,近年来更是有不少入局造车的企业快速陨落。如赛麟汽车从高调入场到被拍卖不过一年时间,陷入经营困局的汉腾汽车走向破产重组,号称德系四强BBBA的宝沃也已经宣告破产。也因如此,产品力不强的恒大也被业界猜测是否将会成为下一个倒下的企业。
许家印曾在2020年放出豪言,称恒大汽车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如今,恒驰5在交付之后显然未达到预期,恒驰6、7是否能带来颠覆的影响力仍是未知数。许家印的造车梦究竟是否还有机会照进现实,如今看来愈发迷雾重重。
作者:刘珊珊
恒大汽车,不能讲故事了
PPT造车最怕的不是没有车,而是开始卖车。
“正常,今天还交车呢!”
有关许家印谣言传遍微信群的12月2日下午,恒驰的一位销售告诉凤凰网汽车。
她还发来一张交车图片,在鲜花簇拥下,一辆灰色的恒驰5被系上漂亮的红丝带,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恭喜您成为恒驰5车主”,“欢迎加入恒享家”。
“恒驰”、“恒享”……词儿都是好词儿,谁不希望天长地久,但往往越喊,越缺。
一个月前造车三年的恒大终于交车了。
10月29日,恒驰5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佛山、东莞、苏州、杭州、海口、成都等城市陆续交付。
但是交车之后,困难没有迎刃而解,反而传出一些坏消息。
12月2日,有媒体报道“恒大汽车总部将解散,总部人员架构调整,大部分人面临裁员,小部分人下沉到工厂。”
之后有多家媒体采访知情人表示,消息不实。总部解散暂且不说,裁员倒不是新消息,也不是假消息。
12月1日,一张疑似“停工留职通知书”截图流出,显示“鉴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及集团、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部分项目已停工待产,亟待经营管理优化调整,因为您所在的岗位一定时期内暂无工作,故办理停工留职。”并有媒体报道称,计划裁员60%。
之后,恒驰汽车内部人士在恢复相关媒体时表示,确有裁员和停薪留职,但是比例分别为10%和25%。
回想许家印“大干三月又三月"保交车,也许的恒大汽车更大的挑战在交车之后。
自称“勇士”的准车主
恒驰5自称为有史以来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根据此前凤凰网汽车对意向车主群体的调查,恒驰5的配置试图“精准狙击”他们对产品“性价比”的需求。俗称,贪便宜。
不仅恒驰销售员工直言,新车是“亏本赚吆喝”,一些号称准车主更是认可其零部件价值。
一位预订两台恒驰5的车主告诉凤凰网汽车,搭载的是宁德时代72.8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其成本就有10万元。
恒驰5的底盘架构,是从德国本特勒收购的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搭载由联电开发的“三合一”电驱系统,最大功率150kW。在恒驰的供应商名单里,有爱达克、博世、大陆、安波福、佛吉亚、宁德时代、麦格纳、法雷奥、联合电子等等供应商加持,给消费者以“提到就是赚到”的印象。
秉承许家印“大大大”的造车箴言,定位紧凑型的恒驰5,尺寸已接近中型车。如果对标特斯拉Model Y,恒驰的宽和高都超过前者,车长仅比Model Y短2.5cm。不光车身尺寸远超宝马X1和奥迪Q3,充一次电就能跑602公里,还搭载L2.5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
所以仍有不少人对恒驰报以信心:“恒大都暴雷了,恒驰还有这么多大牌供应商,肯定有保障,人家(供应商)又不傻。”
“只要恒驰活下来,这车就划算。”
但是车主是否真的赚到,开了车才知道。
虽然交车只有一个月,但是使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真不少。据各家媒体报道,“中控屏字体重影,刹车异响,自适应巡航无法开启,车辆续航里层剩余12公里时突然趴窝,座椅通风打不开,座椅加热关不了的异常现象等”。
销售人员对凤凰网汽车表示,这些问题后续会通过系统升级解决
恒大汽车难“救主”
从2021年8月恒大债务暴雷,大厦坍塌,超过2万亿天价债务重组至今毫无头绪。
表面上,许家印“弃房保车”,垂暮的一腔激情,倾力投注于恒大汽车“恒驰5”的量产。此前 ,许家印曾为企业定调,称“恒大在10年内要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主业。”
但是众所周知,新造车哪怕是头部的“蔚小理”,鲜少有赚钱的,造车是前期投入非常巨大,后期又九死一生的创业。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恒驰汽车关联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再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约2.96万元。目前,该公司存在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1亿元。
10月11日,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被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5次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根据恒大汽车(00708.HK)的财报数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恒大汽车亏损分别为14.29亿元、44.26亿元和73.94亿元。2021年上半年,恒大汽车亏损了47.87亿元,全年财报至今未出。从恒大汽车创立至今,累计亏损应该肯定已经超过了200亿元。
2021年半年报显示,资产负债率约为96.7%,已接近“资不抵债”。从债务结构来看,千亿债务里有近一半为欠上游的“应付款项”。
在“大干三个月”保交车之前,恒大也曾想出售汽车业务筹集资金。
去年8月,恒大曾发布公告称,“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资产”,包括恒大汽车。恒大汽车在今年8月也表示,公司一直在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既有地方政府也有多家实力企业对恒驰汽车表达了投资意向。
但是目前看来,包括网传的“国企接手”都没有成真。
在恒大汽车股价最鼎盛的时候,港资助阵、“500百万辆”壮志凌云、吉尼斯纪录式设计师签约,还有供应商一席举杯的豪门盛宴……那时候,媒体说,许家印是“假造车,真圈地”。
据不完全统计,恒大汽车在2019年投入超156亿元,共拿地约33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住宅及商业用地。2020年,恒大花5.9亿元,拿下广州南沙的43.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该基地面积累计超125万平方米。
如今地产帝国破灭,这些地大多皈依了退换的命运,恒大倒是售出了一辆真车。无论是不是假造车,如今只能真造车,欢迎来到造车的残酷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