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集团有多少个分公司

比亚迪有电子厂吗?

应该是有的,比亚迪造电池也挺出名的,但比亚迪汽车更为普遍一点。全国各地方都有,而且制造基地全国有几处。

绝密档案 | 解锁比亚迪在全国31个省份翻倍狂飙的销量密码

来源:【汽车纵横全媒体】

因春节假期、国补退出等因素的影响,在2023年开年其他汽车企业销量一片大跌声中,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之路上的“狂飙”仍然没有刹车的迹象。2023年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9.37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12.63%;1-2月,累计销量为34.50万辆,累计同比增长84.98%,实现了真正的“开门红”。

同时,我们通过分析过去一年的上险数据发现,在细分到各地区的上险量中,与其他企业相比,比亚迪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地域特征,几乎全国31个省份通吃。

所谓地域特征,就是某一类地区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共性,比如,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以高端车型为主的企业,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粤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五菱、长安、奇瑞等微型电动车销量较大的企业,则以河南、山东、河北、广西为主战场;而比亚迪的畅销车型尽管从紧凑型车到中型、中大型车都有,但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在多个省份和城市都占据着非常高的份额。

那么,比亚迪是如何做到与众不同的呢?下面我们就深度剖析一下比亚迪在全国31个省份“狂飙”的销量密码。

比亚迪31省销量分布剖析

横看通吃,纵看凹凸

根据来自保监会机动车交强险的上险数据统计,2022年全年,国内31个省份的新能源乘用车合计上险量为523.31万辆,这比2021年的290.34万辆大幅增长了80.24%,近乎翻倍。其中,比亚迪形成一家独大之势,贡献了三成的销量。

2022年全年,比亚迪乘用车上险量高达158.32万辆,同比增长201.27%;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险量更是高达79.39万辆,在全国范围内所占的市场份额为63.08%,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那么,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车型都卖到哪里去了呢?或者换句话说,都是哪些地区的消费者在买比亚迪呢?

分大区来看,华东地区是比亚迪2022年的第一销量大区,该大区占其总量的比例接近四成,上险量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省份,这些省份同时也是全国的新能源大省;其次,华南地区为比亚迪的第二销量大区,略超两成的比亚迪车型流向了该地区,其中主要由其大本营——广东省一己之力所贡献;同时,各有一成左右的比亚迪车型流向了华中、华北、西南三个大区,其中河南、四川上险量较高;西北和东北则加起来也不足一成。

分省份来看,比亚迪全年上险量超过10万辆的省份共有4个,分别为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其中广东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全年新增了高达26.13万辆比亚迪车型,江浙沪差别不大,均超10万辆;比亚迪全年上险量在5万-10万辆之间的省份有8个,其中山东和河南各在9万辆上下,四川和河北在六七万辆区间,陕西、湖北、湖南和安徽则均在5万辆以上;此外,北京、天津、广西、福建、山西、重庆和江西均超过3万辆,其中北京离5万辆仅差一步之遥。(见图表1)

图表1:比亚迪2022年在国内31个省份的上险量排名及份额占比(单位:辆)

数据来源:上险数(注:上述车型包含纯电动、插电混动,下同)

横向对比来看,比亚迪可以说是所有新能源企业中地区分布最为均衡的车企,称其“全国31个省份通吃”也不为过。但是纵向对比,也凸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分布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各省份甚至各城市之间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差异较大,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表明广袤的西部地区还在等待着我们去开发。

比亚迪主要城市分布特征

占据省会,包围“新一线”

从比亚迪2022年上险量TOP15省份(此处未含直辖市)及下辖城市TOP5的市场分布来看,比亚迪因产品线覆盖面广,相对其他企业来说最为均衡,尽管广东省是其最大的市场,但占比也仅为16.50%,跟其他企业相比并不算高,同时其在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四川等多个省份均有较高的分布,这些省份在其总量中的占比分别在4%-8%不等。

广东省作为比亚迪销量第一大省,由深圳市和广州市包揽了半数以上销量,仅这两个城市全年上险的比亚迪车型就接近14万辆,另外超过1万辆的还有佛山市、东莞市、惠州市和中山市。

比亚迪在浙江省和江苏省的分布情况比较类似,浙江省和江苏省各有三个城市集中了比亚迪半数以上的上险量。前者下辖的杭州市、温州市和宁波市三市合计占比为59%;后者下辖的苏州市、南京市和无锡市三市合计占比为56%。

比亚迪在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河北省四个省份的全年上险量呈梯次排列,城市分布也各具特色。其中,山东省下辖的青岛市和济南市两市合计占比为33%,潍坊市、临沂市、济宁市、烟台市等多个城市则差距不大;而河南省仅郑州市一个城市就占了34%;四川省仅一个成都市就占了56%;河北省则有六成以上集中在石家庄市、唐山市、保定市以及邯郸市这四个城市。

比亚迪在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四个省份的上险量均在5万辆以上,集中度也均属于高企之列。如,比亚迪在陕西省有高达71%的车型流入了西安市;在湖北省有48%的车型流入了武汉市;在湖南省有45%的车型流入了长沙市;在安徽省有40%的车型流入了合肥市。上述城市均为省会城市。

比亚迪在广西省、福建省、山西省和江西省四个省份的上险量均在3万辆以上。其中,广西省集中度较高,46%流入了省会城市南宁市;福建省则被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三分天下;山西省有39%流入了太原市;江西省有34%流入了南昌市。(见图表2)

图表2:比亚迪2022年上险量在15个省份下辖城市TOP5占比(未含直辖市)(单位:辆)

数据来源:上险数

从比亚迪的主要城市分布特征来看,省会城市是各大省份的销量担当。在全国31个省份中,比亚迪上险量除了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内蒙古这四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屈居第二位之外,其他省份上险量排在第一位的全部是省会城市。

可以说,除了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之外,大多数“新一线”城市均被比亚迪占领。目前我国上过新一线城市名单的有22座城市,分别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南京、天津、西安、青岛、长沙、沈阳、苏州、宁波、东莞、郑州、大连、无锡、佛山、厦门、合肥、福州、济南和昆明,比亚迪在这些新一线城市中均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注:该名单出自2013-2022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横向对比

比亚迪与其他畅销车型有何不同?

按企业销量排名位列前三的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在多个省份都是畅销车。其中比亚迪更是几乎全国通吃,在全国范围内占据30%份额,五菱和特斯拉则各占9%和8%,这三家企业几乎占据了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分地区看,还是分企业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集中度都是非常高的。

从2022年上险量TOP10省份及主力车企可以看出,各省份中3-6成的市场基本被2-3家企业所垄断,而销量最大的正是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这三家企业。TOP10省份中,比亚迪在10省份占比超10%;五菱为4省;特斯拉为3省;而广汽、上汽和奇瑞仅各在其大本营占比超一成。横向对比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出,比亚迪的地区分布几乎全面通吃各省,而特斯拉和五菱则分别侧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低速车大省。(见图表3)

图表3: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TOP10省份及主力车企(本省占比≥10%)(单位:辆)

数据来源:上险数

从产品端可以看出,除了比亚迪是个特例外,主打高端车型的企业和主打低端车型的企业分别占据不同的市场,如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以高端车型为主的企业,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粤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五菱、长安、奇瑞等微型电动车销量较大的企业,则以河南、山东、河北、广西为主战场,而这些省份同时也是低速电动车销量大省,消费升级潜力巨大。

另外,从单一车型在各城市的分布来看,在2022年上险量TOP10车型中,有六款是比亚迪旗下的车型,分别为宋(EV+PHEV)、秦(EV+PHEV)、汉(EV+PHEV)、唐(EV+PHEV)、元(EV)、海豚(EV),全年上险量从11万辆到43万辆不等,这六款车型各有三到四成的销量集中在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西安市、天津市、北京市、成都市、重庆市、杭州市等十余个城市。尽管上述车型从紧凑型车到中型、中大型车都有,但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从城市流向来看重合度非常高。

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微型电动车——宏光MINIEV去年全年上险量为40.98万辆,仅次于比亚迪宋(EV+PHEV)的43.01万辆,但其与比亚迪旗下的车型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宏光MINIEV最畅销的前十个城市依次是柳州市、武汉市、南宁市、杭州市、成都市、商丘市、临沂市、驻马店市、郑州市、南阳市,但每个城市之间并没有拉开太大的距离,其TOP10城市集中度也仅为17%,可以说是地区分布最为分散的车型了。

长安汽车旗下的奔奔E-Star也是一款微型电动车,其流向的TOP10城市依次为郑州市、济宁市、重庆市、台州市、天津市、杭州市、菏泽市、柳州市、洛阳市、宁波市。尽管从城市名称上来看与宏光MINIEV不完全重合,但从城市类别上来看,却有着较高的重合度,比如奔奔E-Star流向的济宁市、台州市、菏泽市、洛阳市等,与宏光MINIEV流入的商丘市、临沂市、驻马店市、南阳市等,都属于三四五线小城市。

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由于定位相近,城市分布也趋同,主要集中在上海市、杭州市、深圳市、北京市、成都市、苏州市、广州市、南京市等城市,其市场集中度更是高到惊人,半数左右流向TOP10城市。由此可见,因产品定位不同,特斯拉与宏光MINIEV和奔奔E-Star的流向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见图表4)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高低端市场分布的差异化,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多层次、复杂化的市场需求,也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打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生孩子打群架”的多品牌(或多车型)战略由来已久,但由于定位趋同成功者寥寥,比亚迪是少有的得其精髓者,技术与产品力或是助推比亚迪取得成功的终极法宝。

本文来自【汽车纵横全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揭秘!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供应商都有哪些?分布在哪?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中下游拥有全产业链布局,从电池的原材料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再到下游整车拥有完整的整车制造及研发体系,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上游:动力电池供应链

比亚迪动力电池供应链主要包含:正极、隔膜、辅材、负极、电解液五大环节,以及锂资源布局。

正极材料

01

湖南裕能

国内最大的磷酸铁鲤供应企业,2021年出货量12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5%。

02

湖北万润

2021年磷酸铁理正极材料出货量约为4万吨。

03

龙蟠科技

2021年磷酸铁理正极材料出货量约为3万吨。

负极材料

01

中科电气

2021年负极材料出货量为5.89万吨,是比亚迪的主力供应商之一。

02

贝特瑞

2021年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6.62万吨是比亚迪天然石墨负极和人造石墨负极主要供应商。

电池隔膜

01

星源材质

2021年隔膜销量为12.20亿平方米,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电池隔膜的主要供应商。

02

中材科技

2021年隔膜销量达6.8亿平方米。

03

恩捷股份

2021年隔膜出货量超30亿平方米。

电解液

01

多氟多

2021年底公司已经具备20000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理的生产能力,2022年计划新建35000吨产能,年底总产能达55000吨。多氟多是比亚迪电解液六氟磷酸鲤的一级供应商。

02

天际股份

子公司江苏泰际年产10000吨六氟磷酸理项目,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与销售;子公司江苏泰瑞联腾也将新增年产30000吨六氟磷酸理的产能;子公司新泰材料生产装置技改完成后,六氟磷酸理产能将从目前每年8160吨增加至每年12000吨。

03

新宙邦

已经在国内规划建设了11个电解液生产基地和5个电解液关键材料生产基地,今年年底预计电解液产能将达24万吨。

导电剂

01

道氏技术

主要从事“碳材料+电材料+陶瓷材料”三大板块业务,子公司格瑞芬主营碳纳米管,21年底拥有碳纳米管浆料立能2.5万吨,粉体1000吨。

02

天奈科技

国内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碳纳米管下游应用中73%用于新能源车领域近两年来磷酸铁用碳纳米管占比提升,主要来自比亚迪等电池厂。

锂资源

比亚迪理资源布局的主要方式,包括投资理资源企业,建立碳酸鲤等鲤盐产品产销合作;与理资源企业合资建厂;或者直接购买鲤矿开采权。

中游:电池、电机、电控

比亚迪牢牢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技术,并拥有完备的大规模全自动化生产线,有着强大的电池生产能力。

电池

2005年比亚迪第一款磷酸铁动力电池面世;

2020年比亚迪刀片电池问世;

目前,比亚迪已经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车企,动力电池装机量居国内第二位,仅次于宁德时代。

产能方面,截至目前,比亚迪动力电池已落实产能已超过700GWh(已投产+在建设+待开工)。

电机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由转子、定子、线束、壳体、端盖、轴承等构成。现在电动车用的电机分为圆线电机跟扁线电机。

比亚迪拥有成熟的扁线电机技术,可以自研自制已经用在量产车上,比如比亚迪汉、海豹等车型。

电控

2002年成立智能控制IC事业部,到2020年正式成立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就是研发生产包括车规芯片在内的各类集成芯片。2020年12月30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正式筹划将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分拆上市。

此外,2007年成立比亚迪电子,自主研发Dilink汽车智能系统,并积极布局以智能网联系统、智能驾驶座舱以及自动驾驶系统为核心的汽车智能系统开发。

下游: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1月22日,彼时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拿到了轿车生产资质,正式宣布进入整车制造行业;2007年,比亚迪高调宣布发展新能源车;2008年比亚迪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上市,率先实现电动汽车商业化。

发展到2022年3月,比亚迪宣布停止生产燃油车all in纯电和插电混动汽车业务。此后,比亚迪销量增长如坐火箭:3-6月份,比亚迪单月销量持续突破10万辆大关,7月超越16万辆,8月跃升至17万辆,9月销量达到了20.13万辆,10月达到21.78万辆。

在比亚迪此前的一次电话会议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当前趋势下,2023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可达900-1000万辆比亚迪准备冲击400万辆销量。

产能方面,比亚迪也已经准备好了大步迈进。公司已在深圳、西安、长沙三大整车产能基地投产,22年将完成常州、抚州、济南、合肥4大城市基地投产,另外深汕、襄阳基地正在建设中。2022年预计将投产产能约305万辆,2023年规划产能或达到470万辆。根据各地政府公开资料,预计2024年可见的规划产能为620万辆。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比亚迪的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同步在加快。7月份以来,比亚迪分别进入荷兰、新加坡、日本、德国、瑞典、泰国、柬埔寨、约旦、马来西亚、老挝、印度、蒙古、哥伦比亚等市场。

9月底,比亚迪还召开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三款车型,包括汉、唐及元PLUS,并公布官方预售价格。如今,比亚迪新能源足迹已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

垠坤链产云

垠坤链产云是新华网江苏公司和垠坤集团共同打造的产业资讯门户和综合性招商服务平台。是面向县域政府打造的“双招双引”服务平台,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主导的七大新兴产业,为县域政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提供数字化、专业化、一体化、解决方案。

「挖」通龙头比亚迪 | 公司概况

前言

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比亚迪在2023年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实现了302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在技术方面,公司凭借DMI/DMP混动架构和DMO混动越野平台、纯电专属平台e3.0以及刀片电池等方面的优势,确立了行业的领先地位。

电池起家,历经二十余载终成新能源汽车龙头

比亚迪是中国汽车市场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公司成立于1995年,最初专注于电池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比亚迪的业务范围扩展到手机部件和组装业务、汽车业务、光伏业务、交通轨道业务等多个领域。到了2023年,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了302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历程

公司的核心盈利业务是汽车业务。在乘用车领域,公司推出了以朝代命名的王朝系列和以海洋生物及军舰命名的海洋系列,覆盖了35万以下的价格区间。中高端品牌腾势系列则在30-50万价格区间提供产品。在2022年11月,公司推出了豪华汽车品牌仰望,该品牌的定位与保时捷等豪华品牌相媲美,价格区间为80-150万。而在2023年6月,公司推出了专业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它定位于腾势与仰望之间,主打硬派越野细分市场。

公司已上市乘用车产品

在商用车领域,公司采取了“7+4”全市场战略,将电动车应用于道路交通领域。

公司商用车产品

在电池业务方面,公司拥有从自主研发到设计和生产电池的全方位产业链。其产品涵盖了动力电池、储能及新型电池、消费类电池及零部件,并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储能等多个领域。公司在2020年推出了刀片电池技术,并于2022年推出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公司刀片电池产品

光伏业务是公司的龙头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硅锭、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全产业链技术布局。公司的太阳能业务推出了光储一体化产品,并拥有独有的硅胶技术,使太阳能组件的使用寿命可达50年。储能业务的产品主要包括源网侧储能系统产品、工商业储能产品和户用储能产品,并提供储能系统、机器人电池等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公司储能电池产品

公司太阳能业务产品

公司储能业务产品

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公司提供创新材料、研发设计、精密智造、测试认证和智能供应等五个领域的解决方案。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消费电子业务、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涵盖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多元化市场。公司拥有过万名工程师,并拥有25000+专利。

比亚迪电子 3D 玻璃热弯车间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

公司的轨道交通业务涵盖了两个品牌,分别是"云轨"和"云巴"。"云轨"是一种中运量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而"云巴"则是小运量的胶轮有轨电车。这两个品牌都采用了无人驾驶系统等先进技术,旨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交通领域的新方向。

公司云轨交通产品

在2022年,公司的"云轨"品牌正式推出了巴西圣保罗地铁17号线的云轨交通系统。而在2023年9月,合肥比亚迪园区也开通了"云巴"品牌的云巴线路,成为全国第七条云巴线路。

公司云巴交通产品

产品线:产品矩阵丰富,组合层次清晰

公司的产品矩阵非常完备,覆盖了各个价格区间和用户群体的需求。在乘用车产品领域,公司基于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动力类型,形成了五个主要品牌: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和仰望。这些品牌涵盖了高、中、低端不同价格区间,满足了各类用户群体的需求,产品矩阵非常丰富多元。

王朝系列主打沉稳大气的风格,主要面向家庭用户,产品价格在10-30万元区间。海洋系列注重时尚年轻化,主要吸引年轻人群体,产品价格也在10-30万元区间。腾势系列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主要吸引增换购豪华车和家庭用户,产品覆盖30-50万元区间。方程豹系列主打新能源专业个性化市场,包括硬派越野和跑车等细分领域,主要吸引注重个性化消费的人群,产品价格在40-80万元区间。仰望系列则主打高端豪华市场,目标用户是经济独立的年轻成功人士,产品价格在80万元以上。

比亚迪产品价格分布(单位:万)

公司的高端品牌定位非常明确,品牌向上布局已经完成。腾势、方程豹和仰望三个品牌层次清晰,定位明确。腾势作为过渡品牌,连接中端市场和高端豪车市场,主要面向精英、商务和城市人群,具备领先的新能源和安全技术、智能豪华产品品质以及用户生态服务体系等三大核心竞争力,在MPV、SUV、轿车和城市跑车等领域有着广泛覆盖。方程豹则填补了腾势和仰望之间的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空白,定位于专业个性化用车的用户体验人群。仰望作为公司的豪华品牌,是提升公司品牌价值的关键。公司在最前沿的易四方、云辇系统、动力电池、超级车身、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等六大核心技术赋予了仰望出色的车身控制能力、安全性和卓越的动力性能,通过技术提升高端品牌和公司的价值。

销量:总量高速增长,结构“王朝”主导

凭借技术优势和行业发展的支持,公司的汽车销量保持着高速增长。自从2021年发布DM-i/p混动系统和纯电专属平台e3.0以来,公司依托领先的技术,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当年公司实现了91.4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速达到112%,实现了翻倍增长。在2022年,受益于行业持续的爆发式增长,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了186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冠军。到了2023年,凭借丰富的产品线、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公司的汽车销量约为302万辆,同比增长62%,延续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公司汽车销量高速增长

借助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公司以出色的产品实力,出口销量实现了重大突破。在2023年,公司的汽车出口销量达到了24.2万辆,同比增长333%。同时,公司依靠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销售网络、品牌影响力和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多个国家实现了销量冠军的地位,其全球化战略布局正在收获丰硕的成果。

2023 年公司出口销量实现质的飞跃

在公司的销量结构中,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各占一半的比例,其中海豚EV和秦PLUS混动车型的销量占比最大。2023年,公司国内汽车销量结构中,混动车型销量达到121万辆,占比为48%。在主要混动车型中,秦PLUS销量最多,达到27.4万辆,占比23%;宋PLUS销量为26.5万辆,占比22%;宋PRO销量为18.8万辆,占比16%。纯电动车型销量为130.3万辆,占比约为52%。在主要纯电动车型中,海豚销量最多,达到28.6万辆,占比22%;元PLUS销量为28.3万辆,占比22%;海鸥销量为22.1万辆,占比17%。

公司销量结构中纯电与混动基本各占一半

2023 年混动结构中主要车型销量(万)与占比

主要纯电车型销量(万)与占比

产能:国内外新增产能加速落地,助力销量快速提升

为了满足扩张需求,公司积极布局国内外的生产基地,提高产能。在国内,公司已经建设了9个大型整车制造基地,以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同时,为了适应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公司在泰国建设了一个能够产生15万辆汽车的生产基地,以辐射东盟地区市场;在乌兹别克斯坦,公司已经先期建设了一个产能为5万辆的生产基地,用于生产Chazor和Song Plus等车型,以辐射中亚市场;在巴西,公司建设了一个年产能为15万辆的生产基地,以满足美洲市场的发展需求。

比亚迪整车产能规划(万辆/年)

此外,公司还宣布于1月18日在印尼建设一个产能为15万辆的工厂。预计到2024年,公司的国内外总产能将达到458万辆,2025年产能预计达到505万辆。

比亚迪海外制造工厂

新车周期:新车、新技术一并落地,开启产品黄金元年

为了延续强势的产品周期,公司在新车布局上做了全面的规划。在2024年,公司将发布十余款全新车型,涵盖了皮卡、房车、轿跑等多个细分赛道,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些新车型将基本覆盖乘用车市场的各个细分领域。

公司 2024 年预计推出的新车

在2024年春季,公司计划发布一款定位为硬派越野皮卡的方程豹皮卡,主要目标是国外市场,以支持公司的大规模出海战略。另外,公司还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发布一款猎装轿跑车,其设计灵感来自保时捷帕拉梅拉,以满足对豪华运动轿车的需求。

公司混动换用底盘专利图

为了提升改款车型的产品力,公司将在2024年发布DM5.0+混动专用底盘和二代刀片电池新技术。新一代混动车型将采用专用底盘,与2024款车型完美适配,摒弃了油电兼用底盘,为车身布局提供更合理的空间,从而提高用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此举将进一步提升混动车型的性能和驾驶体验。

公司刀片电池

另外,公司还将推出第二代刀片电池,预计其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180Wh/kg,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这代新型电池重量更轻,能耗更低,为车辆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高的动力输出。搭载这一新技术的车型将助力整个产品系列的换代进程,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集团有多少个分公司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