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充电时起火燃烧?官方回应:假消息
据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11月19日,比亚迪针对网传充电起火消息作出回应。以下为回应内容:
近日,虎扑上出现一篇网贴,称疑似“比亚迪汉充电时起火燃烧,原因不明”,随文配上一些只露出比亚迪汉燃烧后的图片,引起一些网友的关注和议论。
经办办核实,此为失实信息。网贴里所示事故发生于今年10月18日,一辆比亚迪汉在充电站停放充电时,被附近起火车辆引燃,经现场勘查,底盘电池包完好无异常。
目前,针对相关信息已依法取证,我们保留追究有关侵权人责任的权利。希望广大不知悉实情的网友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失实情况
来源:界面新闻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燃事故,燃烧快扑灭难,电动汽车安全吗?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屡见不鲜,而且起火速度快扑灭却难,那新能源电动车究竟安全吗?
新能源汽车不仅代表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而且目前以电动汽车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不断开拓市场,但是随着这几年电动汽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关电动汽车安全隐患的担忧也越来越严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动力电池起火。
这让电池起火自燃似乎就和电动汽车划上了等号,其实这是由于媒体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度关注,给人们造成的错觉,因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7月由媒体报道的新能源汽车的自燃事件就有47起,试想一下几乎每隔5天左右就能看到一起这样的事件,对于受众的感性认知来说的确是很有冲击力。
但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自燃情况要严重得多,根据消防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的接报火灾情况显示新能源汽车的自燃事故达到640起,这么看来的话媒体还有许多没报出来。
但如果我们拿燃油车来做对比的话,就会发现新能源汽车目前的自燃率更低。
为什么要说目前呢,因为到今年一季度为止计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有891.5万辆。那么按照640辆的自燃数据,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自燃率是0.0072%,但是根据统计,普通燃油汽车的自燃率是0.01%到0.02%之间来看,新能源电动车似乎并更安全。
但是纵观这几年的数据来看,从2002年的0.0026%到现在,这个数据一直在攀升,这正是我们需要引起重视,既不能说新能源汽车更安全,也不能说新能源汽车更危险,但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起火特点却是更加不能忽视的问题。
因为动力电池的起火速度非常快,一旦起火就会引起整车的迅速燃烧,而且几乎没有扑灭的可能性,只有尽量确保周边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让其烧完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所以在日常驾驶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新能源汽车的自燃原因多半来自于电池,而且燃烧快扑灭难,那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导致的呢?
新能源电动汽车自燃事故主要发生在三种状态下,第一种是遭遇事故碰撞之后引起的自燃,第二种是正常行驶或静止停放状态下,第三种是处于充电状态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状态下的起火自燃,势必要碰触到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动力电池,这些电池是作为一个电池组件存在于汽车当中。
因为其材料不仅像汽油一样具有可燃性,而且电池的内部结构更复杂,在损坏短路后因为电阻增大会不断释放热量,这对于火灾发生时需要降温的电池无疑是火上浇油,而且电池内部的电解液等成分是含有氧化物的,在电池遭遇燃烧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释放氧气,要知道阻绝燃烧,除了隔绝可燃物,最重要的就是降温和阻绝氧气。
动力电池作为可燃物安装在汽车上,在起火后是几乎不可能分离的,而温度也因为电阻放热降不下来的情况下,甚至还会释放更多的氧气助燃。可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自燃事故中的“优异”表现,所以燃烧快,扑灭难才会成为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一大痛点,而这跟其动力电池的质量好坏还没有直接关系,无论电池好坏一旦发生自燃,所起到的助燃作用都是一致的。
这一点对于所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也算是众生平等了,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汽车的老将,还是小鹏、蔚来这样的后起之秀,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都逃不过自燃的命运。
不过,这更重要的不是新能源汽车自燃后,动力电池产生的助燃作用,而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本身就存在引发自燃的危险。而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能否继续大力发展的关键,因为如果电池引起自燃的概率越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就越差,安全都无法保障,其他就更无从谈起了。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究竟是怎么引起的自燃,自燃危害能否降低,又该如何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来说,之所以会引起自燃主要是短路和热失控两大原因,短路非常好理解,通常都是物理性的外力作用导致电池组损坏发生短路,比如事故中强力的碰撞,短路就会造成电阻增大释放热量,火灾不就顺其自然了嘛。同时电池如果遭遇泡水腐蚀等原因,也会造成电池组的短路。所以新能源汽车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检查电池是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对于绝大多数正常使用的车辆来说,既没有外力碰撞,也没有海水浸泡等问题的情况下,是否就是绝对安全呢?其实也不尽然,因为还有一大原因就是电池的热失控造成的,简单地说就是电池的热量已经不受控制了,而这主要发生于电池的过度放电的情况下,导致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急速老化,还有就是使用快充也是同样的道理,会造成电池热失控的潜在风险增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自燃事故,是发生在地下车库充电时,这与很多燃油车的自燃是发生在高温环境行驶状态不同,是否起火自燃,很大程度取决于汽车动力电池本身的性能,但是随着汽车的使用时间增加,很多新能源汽车在两三年后很可能会遭遇电池老化的问题。
所以解决电池安全性能是一大关键,即使遭遇电池起火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在足够的时间内不会产生爆炸,留出绝对的逃生时间,这是新能源汽车研究的一大关键课题,至于起火预警系统等更加优化的设备则是锦上添花。
而目前电动汽车里程有限的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如果盲目增大里程就要超限使用电池,对于电池的安全性就是更大的考验,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媒体碰撞实验两天后起火,比亚迪紧急回应:冷却液被更换,实验存诸多疑点
刀片电池翻车了?
近日,有媒体将比亚迪汉EV高速对撞极狐阿尔法S,静置两天后,发现汉EV起火。
比亚迪汽车在其官方微博紧急发文回应称,实验存在诸多疑点,采用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均为非主流、非权威,也不是国家及行业的标准。
分析人士指出,车辆发生碰撞起火有多方面的原因,有车架设计问题,也有可能是电池pack问题。发生碰撞第一时间并未出现起火爆炸等重大事故,说明目前国产新能源车在碰撞事故中保障了逃生安全。
比亚迪汉EV碰撞后起火
7月25日,比亚迪汽车发文回应称,实验视频中,碰撞车辆的冷却液(红色,行业普遍使用,有导电性)与汉EV量产车的冷却液(紫色,比亚迪独有,不导电)完全不同,所以,碰撞车辆是被更换了具有导电性的冷却液。车辆在剧烈碰撞后数天内冷却液渗漏,进而造成线路短路,并引发燃烧。
比亚迪指出,从目前视频中的信息以及后台相关数据初步研判,存在诸多疑点。视频中所采用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均为非主流、非权威,也不是国家及行业的标准。公司已与该媒体就此事展开沟通,并将安排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及疑点排查。
比亚迪称,汉EV自开发之初就严格按照超五星安全标准开发,并以91.5%超高得分率(82%以上即为五星),荣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汉上市以来陆续通过C-NVAP和中保两大国家级权威机构认证。
图片来源:比亚迪
搭载刀片电池
比亚迪官网信息显示,汉EV电池类型为刀片电池。
图片来源:比亚迪
比亚迪曾公开表示,刀片电池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可以安全通过针刺测试的动力电池。此外,通过重卡承压测试,让46吨满载重卡碾压刀片电池包,刀片电池包完好,无漏液、无变形、无冒烟现象。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车辆起火的原因主要是碰撞导致的电池包变形,单体电池挤压,造成隔膜破裂,从而出现短路。”
张翔表示,针刺实验不起火不自燃,并不代表碰撞不自燃。同时还需要去了解针刺实验后,多少小时可以保证不自燃。本次碰撞也并非立刻起火,而是放置48小时后。
分析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比亚迪汉的车身设计兼顾PHEV车型(即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不是非常完善的电动平台,可能导致碰撞后电池盒挤压受损变形。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标准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留出逃生时间。
该分析人士称,本次实验并不能直接说明刀片电池不安全,毕竟车辆发生事故第一时间并未起火爆炸,保障了驾驶员逃生时间,后续才出现起火问题,其原因复杂,难以轻易下判断。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