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比亚迪DM-i常压油箱的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达标吗?
通过竞争对手的态度,大抵可以看出一个汽车品牌处于怎样的江湖地位。很少被同行提及的,大概率寂寂无名,而产品经常被拎出来掰头,甚至被颇有名气的对手公开cue的,一定是扛把子级别的狠角色。
比亚迪就是后者。
汽车界最近大热的新闻莫过于比亚迪“排放门”事件。关于宋PLUS DM-i的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比亚迪已经在平台上做出公开回应。不过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或许技术话术多多少少晦涩难懂。我们今天把问题拆解开来,分析一番。
何为整车蒸发污染物?
汽油具有强挥发性,汽车在行驶、加油或停车时,除了发动机尾气排放,油箱内的汽油也会挥发出来,排放到大气中便形成了蒸发排放污染物。目前整车蒸发排放的执行标准为国六排放标准,即《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
如何有效控制整车蒸发排放?
对于普通燃油车而言,通常通过常压油箱+炭罐来解决油蒸汽排放问题。常压油箱的内部压力一般在6-10kPa,高于这个压力时,油箱的蒸汽阀门就会打开,油蒸汽便被释放进炭罐内,炭罐吸附饱和后,储存的汽油蒸汽会被吸入发动机燃烧,使炭罐重新具备吸附能力,即炭罐脱附。
而混合动力车型由于发动机的运行时间少,导致炭罐脱附的机会少,因此容易出现炭罐过载、无法完全吸附的情况。所以常规混动车型目前的解决方案有两个:
一是采用更大容量的炭罐。好处是能一定程度上增强油蒸汽的吸附能力,但并未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毕竟油蒸汽会源源不断产生,碳氢化合物又很难被及时吸附;
二是采用高压油箱。原理是通过隔离阀控制油箱与炭罐之间的通道,加油时产生的油蒸汽储存在炭罐内,非加油情况下产生的则存储在高压油箱内,以此减轻炭罐的负担。缺点是零部件成本高、机械结构更复杂。
比亚迪是如何做的?
比亚迪基于DM-i串并联架构,对混合动力车辆的油蒸汽排放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多控制单元协同控制,以及深入研究对EV行驶里程、时间与炭罐特性,比亚迪开发出了常压油箱的油气排放控制技术。当车辆处于电动模式时,可预先建立炭罐吸附模型,根据环境温度、油箱油位、车辆上电间隔天数等来确定炭罐吸附量。当炭罐吸附量超过预设值时,电动模式会切自动换到混动模式进行炭罐脱附。也就是说,炭罐能够在趋于饱和之前被及时脱附,即使EV行驶下也会通过短时启动发动机,从而使炭罐长期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按照比亚迪在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的回答,在实际用车场景中,EV模式下连续行驶6天左右时,如果车辆达到脱附时间点,那么车速大于35km/h时,发动机会自动启动,约4分钟即完成碳罐脱附。
如此一来,DM-i架构搭配常压油箱,既能实现油蒸汽自由脱附。当然,由于产品的设计方案不同,比亚迪目前在售的部分车型也采用了高压油箱。但无论DM-i架构配合的是常压油箱还是高压油箱,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比亚迪还做了什么?
比亚迪DM-i不仅解决了混动车型常压油箱油蒸汽自由脱附的技术难题,而且是一举多得的方案。
对于用户而言,在EV模式下短时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的运转噪音很小,因此行车过程中用户几乎没有体验到差异,便快速完成了油蒸汽脱附。与此同时,油蒸汽脱附的过程中车辆也在高效发电,既不增加能耗,还实现了发动机保养。发电、润滑和脱附同时进行,既合法又合理。
比亚迪深耕PHEV领域20余年,积累了大量有关插电式混动技术系统的创新技术,并申报多项发明专利,填补行业空白。关于油蒸汽排放技术,比亚迪已经申请了专利《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表示,这项专利将向所有汽车同行免费分享。
写在最后
文章最后,简单分享几个有关比亚迪的热知识:
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推出了比亚迪F3DM低碳版双模电动车,可自由切换纯电和混动模式;
比亚迪是全球首家官宣停产燃油车的车企,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掌握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
比亚迪铁电池坑梓基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而这个基地在2014年就建成了;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目前共申请专利29823件,去年申请的专利数多大1375件;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经畅销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
比亚迪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1.3亿人民币,华为是30.38亿左右;
……
愿中国汽车品牌诸强们,能够惺惺相惜、协同并进、越来越好。
比亚迪F3和L3烧机油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烧机油的原因比亚迪的F3和L3发动机出现烧机油,这两款发动机主流排气在1.5升自然吸气的发动机上,出现烧机油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单向阀,也就是油气分离器,一旦发现有问题就换掉,但必须是原厂配件;另外一个原因是活塞环堵塞和卡滞,也是必然会出现的一个原因。
通常而言,活塞环堵塞和卡滞首先要测试缸压,有可能会发现烧机油比较严重的缸体,缸压比其它的缸稍微低一些,没有关系整体缸压均衡就可以,只要缸壁上没有严重的磨损就不需要大修发动机。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如果在加速时或怠速时有顿挫或者比较严重的抖动,但又查不到任何问题,这种极个别的情况,大概率是由于活塞环的气环或者油环,出现变形导致的。
烧机油的解决办法只要缸压没问题,缸壁没有严重磨损,排除单向阀的问题,基本上就是活塞环的问题,先不用考虑大修。如果是EGR阀脏了,清洗一下就可以,这款车的EGR阀是仿照日本发动机做的,基本上不会坏。解决活塞环导致的烧机油问题,就用PNF类的修复剂,机油款+燃油款一起使用,通过多行驶不断的让活塞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让机油在回油孔中产生回油压力,伴随着燃油款从上往下的疏通过程,加上机油款从下往上疏通,使回油孔畅通,包括油环卡滞也会一点一点变软,借助机油整个循环系统的工作压力,会将已经软化的小孔进行疏通和清洁。
总结以上就是比亚迪F3和L3,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出现烧机油,检查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及PNF技术修复剂叠加一次的使用次数就能解决活塞环导致的烧机油问题。
干货分享|比亚迪DM-i常压油箱的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达标吗?
通过竞争对手的态度,大抵可以看出一个汽车品牌处于怎样的江湖地位。很少被同行提及的,大概率寂寂无名,而产品经常被拎出来掰头,甚至被颇有名气的对手公开cue的,一定是扛把子级别的狠角色。
比亚迪就是后者。
汽车界最近大热的新闻莫过于比亚迪“排放门”事件。关于宋PLUS DM-i的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比亚迪已经在平台上做出公开回应。不过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或许技术话术多多少少晦涩难懂。我们今天把问题拆解开来,分析一番。
何为整车蒸发污染物?
汽油具有强挥发性,汽车在行驶、加油或停车时,除了发动机尾气排放,油箱内的汽油也会挥发出来,排放到大气中便形成了蒸发排放污染物。目前整车蒸发排放的执行标准为国六排放标准,即《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
如何有效控制整车蒸发排放?
对于普通燃油车而言,通常通过常压油箱+炭罐来解决油蒸汽排放问题。常压油箱的内部压力一般在6-10kPa,高于这个压力时,油箱的蒸汽阀门就会打开,油蒸汽便被释放进炭罐内,炭罐吸附饱和后,储存的汽油蒸汽会被吸入发动机燃烧,使炭罐重新具备吸附能力,即炭罐脱附。
而混合动力车型由于发动机的运行时间少,导致炭罐脱附的机会少,因此容易出现炭罐过载、无法完全吸附的情况。所以常规混动车型目前的解决方案有两个:
一是采用更大容量的炭罐。好处是能一定程度上增强油蒸汽的吸附能力,但并未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毕竟油蒸汽会源源不断产生,碳氢化合物又很难被及时吸附;
二是采用高压油箱。原理是通过隔离阀控制油箱与炭罐之间的通道,加油时产生的油蒸汽储存在炭罐内,非加油情况下产生的则存储在高压油箱内,以此减轻炭罐的负担。缺点是零部件成本高、机械结构更复杂。
比亚迪是如何做的?
比亚迪基于DM-i串并联架构,对混合动力车辆的油蒸汽排放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多控制单元协同控制,以及深入研究对EV行驶里程、时间与炭罐特性,比亚迪开发出了常压油箱的油气排放控制技术。当车辆处于电动模式时,可预先建立炭罐吸附模型,根据环境温度、油箱油位、车辆上电间隔天数等来确定炭罐吸附量。当炭罐吸附量超过预设值时,电动模式会切自动换到混动模式进行炭罐脱附。也就是说,炭罐能够在趋于饱和之前被及时脱附,即使EV行驶下也会通过短时启动发动机,从而使炭罐长期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按照比亚迪在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的回答,在实际用车场景中,EV模式下连续行驶6天左右时,如果车辆达到脱附时间点,那么车速大于35km/h时,发动机会自动启动,约4分钟即完成碳罐脱附。
如此一来,DM-i架构搭配常压油箱,既能实现油蒸汽自由脱附。当然,由于产品的设计方案不同,比亚迪目前在售的部分车型也采用了高压油箱。但无论DM-i架构配合的是常压油箱还是高压油箱,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比亚迪还做了什么?
比亚迪DM-i不仅解决了混动车型常压油箱油蒸汽自由脱附的技术难题,而且是一举多得的方案。
对于用户而言,在EV模式下短时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的运转噪音很小,因此行车过程中用户几乎没有体验到差异,便快速完成了油蒸汽脱附。与此同时,油蒸汽脱附的过程中车辆也在高效发电,既不增加能耗,还实现了发动机保养。发电、润滑和脱附同时进行,既合法又合理。
比亚迪深耕PHEV领域20余年,积累了大量有关插电式混动技术系统的创新技术,并申报多项发明专利,填补行业空白。关于油蒸汽排放技术,比亚迪已经申请了专利《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表示,这项专利将向所有汽车同行免费分享。
写在最后
文章最后,简单分享几个有关比亚迪的热知识:
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推出了比亚迪F3DM低碳版双模电动车,可自由切换纯电和混动模式;
比亚迪是全球首家官宣停产燃油车的车企,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掌握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
比亚迪铁电池坑梓基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而这个基地在2014年就建成了;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目前共申请专利29823件,去年申请的专利数多大1375件;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经畅销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
比亚迪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1.3亿人民币,华为是30.38亿左右;
……
愿中国汽车品牌诸强们,能够惺惺相惜、协同并进、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