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广告音乐

比亚迪“三级跳”

斑马消费 范建

这个清明节,比亚迪放出一个重磅炸弹“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全面聚焦新能源”。开创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先河。

28年前,王传福下海创业,带领比亚迪从手机电池厂商,到汽车制造商,再到新能源汽车巨头,顺利实现了三级跳。

下海造电池

比亚迪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王传福从零开始的。

1966年,王传福出生在安徽无为的一个木匠家庭。兄妹8人,他排行老七。尽管父母一直勤勤恳恳,但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日子始终过得紧紧巴巴。

天有不测风云。在王传福13岁那年,家里顶梁柱父亲去世,全家的重担都压到了母亲身上。

几个姐姐相继嫁人,妹妹送到别人家寄养。

长期积劳成疾,在王传福中考那年,母亲也撒手人寰。

看着一贫如洗的家,想想从小到大的不幸,王传福决定辍学,外出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

但这个想法,换来了哥哥王传方的两计响亮的耳光。

在哥哥和嫂子的全力支持下,1983年,17岁的王传福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4年后,他被保送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读研,学业结束留校任教。

如果按照既定的人生轨迹,他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研究人员和学者。

1993年,是王传福人生的又一个重大转折点。

研究院要在深圳成立电池公司,王传福一直专攻电池研究,于是被任命为总经理,前往深圳筹建公司。

彼时的深圳,一片生机盎然,一座座高楼几乎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到处充满着商机。

王传福注意到,很多有钱人用起了两三万一个的大哥大,里面一块镍镉电池,就要上千元钱。

日本是这种电池的生产大国,却因环保的考虑,放弃了这个巨大的产业。

王传福预感到,镍镉电池供应短期内会有很大的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将自己的想法上报给研究院,但没有获得肯定的答复。

于是,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下海。

1994年,比亚迪在深圳布吉成立。谁也不会想到,当初一个只有20多人的小作坊,日后会成为全球电池巨头。

创业之初,王传福就将哥哥王传方安排进入公司,如今已是公司副总经理,持有比亚迪882.5万股,身价超过20亿元。

蒙眼造汽车

早期,比亚迪的电池主要给手机做配套,鼎盛时期,全球每三台手机,就有一台安装比亚迪电池。

2002年,比亚迪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迈向资本化,走出了新的一步。

这时,王传福未雨绸缪,开始为企业的前景担忧。在他看来,手机电池行业市场容量小,即便全部被比亚迪包揽,天花板也很容易看到。

他看中了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

当时,“汽车狂人”李书福,已带领吉利跑通了“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两个沙发”的理论,成为首个拿到造车资质的民企。

“富二代”魏建军临危受命,放下纨绔子弟的身份,已执掌家族企业长城汽车十余年。

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完全是从零起步。于2003年,收购了亏损企业西安秦川汽车公司,借船出海。

没人看好比亚迪造车。电池和汽车,风马牛不相及。

有香港的投资者给王传福打电话威胁:“你如果造车,我们就抛售你的股票,抛到死。”

如李书福的狂妄,王传福也放出狠话,“汽车,说到底就是一堆钢铁”。他甚至对外界感到惧怕的专利壁垒,也不屑一顾。

在他的认知里,汽车产业已有百年历史,真正的技术专利极少,绝大多数通用技术,都可以拿来用,可以极大缩短开发周期。

他用诚心邀请来了国内知名汽车设计专家廉玉波领衔,招来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在上海组建成了研发中心。

和吉利一样,比亚迪造车也是从拆车开始的。从几万元的国产车,到上百万的进口奔驰,都被技术人员拆得七零八落。

但是,比亚迪内部开发的第一款代号316的产品并不成功。公司为这款车投入过亿,经销商却认为这款车造型难看,对市场前景并不看好。王传福果断拍板,重新开发一款车,将316永久封存。

直到F3推向市场,比亚迪汽车一炮打响。这辆车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像极了丰田花冠。但它完全规避了丰田的专利技术,没有给这家日本汽车巨头留下任何把柄。

F3成功后,比亚迪加快了推新车的速度,F3-R两厢版模仿了别克凯越,同样成为了市场畅销品。

在公开场合,王传福毫不否认,燃油车时代,比亚迪走的是跟随路线,换句话说,就是“模仿”。这是很多中国车企,在发展早期都走过的一条路子。

放弃燃油车

王传福似乎早就想好了,燃油车只是比亚迪在汽车领域的基础,他将更长远的目标,放在了新能源上。他知道,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也是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

从2003年开始,公司就组成500人的团队进行汽车电池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我相信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得到重视,如果等到那一天才开始研发,时间就晚了。”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王传福说。

F3DM是比亚迪推出的首款新能源汽车,这是一款双模电动车,以自身研发的铁电池作为核心动力,并取得了电动转向、电动传动等600多项专利。该车用家用电源即可充电,充满一次可行驶100公里,仅可满足日常短途通勤使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电池技术的改进,比亚迪20年的积累,终于在能源汽车快速增长期爆发。

过去的2021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60.38万辆,同比增长218.3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59.37万辆,同比增长231.60%,高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位,秦、汉两款车型双双挺进前五。但是,燃油车同比下滑42.54%至23.73万辆。

今年以来,公司新能源汽车板块仍旧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前三个月,已销售新能源汽车28.63万辆,同比增长422.97%。但同期燃油车仅卖出5049辆,同比下滑近9成。

直到4月3日,比亚迪公开对外宣布,从3月起停止燃油车整车的生产,全面聚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外界才恍然大悟。

云辇现身:比亚迪不仅“飘”了,还“跳”了

王传福在他的“鱼池”中又捞出来一条“大鱼”。

“比亚迪有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市场需要时,我们就会捞一条出来”。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曾在多个场合提及“技术鱼池”。

“哪怕掉了一个轮子,车辆依然可以保持平稳行驶”。4月10日晚,比亚迪预热已久的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发布。产品矩阵包含云辇-C、云辇-A、云辇-P等产品,将从舒适、操控、安全、越野等维度提升驾乘体验。

现场演示中,搭载云辇-X的比亚迪百万级跑车“飘”着现身,还表演了原地起跳,随后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抖音、快手、头条等迅即出现大量相关视频。

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行业目前针对车身垂直方向控制的研究,主要从单一技术或者单一硬件入手。比亚迪率先拿出了车辆垂直方向系统化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这也意味着比亚迪成为首家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

“新能源豪华看技术、看产品”

“云辇”出自《魏书》,命名灵感源于中国古代的帝王座驾“辇”。

云辇的推出,是比亚迪继刀片电池、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易四方后的又一自研安全技术。

在发布会现场,王传福表示,云辇是首个在垂直方向系统化解决车身控制问题的车身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感知人、车、路三者的状态,可以使得车辆在复杂路况下依旧保持舒适性。

在安全性方面,得益于云辇技术的应用,车辆的整体安全性将进一步提升。“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哪怕掉了一个轮子,车辆依然可以保持平稳行驶”。

提起车身控制系统,业内大多会提及奔驰的“魔毯系统”、奥迪的“智能稳姿系统”、路虎的“全地形反馈系统”等。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车身控制系统技术一直被高端豪华汽车品牌垄断。如今,比亚迪推出专为新能源汽车设计打造的云辇车身控制系统,成为首家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

“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车身控制系统技术大多被博世、大陆等国际零部件企业或国外车企所垄断,云辇发布后,比亚迪成为首个推出此技术的国内车企,且针对不同车型有不同的产品,如仰望U8将搭载云辇-P、腾势N7将搭载云辇-A等,意味着中国车企将不再依靠国外,自主掌握造车核心技术。”中博联智库特聘专家、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认为,变革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新老品牌的交替,而是对整个行业底层技术架构的颠覆,聚焦需求,以技术创新推动用户体验的变革,才能构建新时代的品牌价值。”王传福认为,传统豪华看车标看历史,新能源豪华看技术看产品,要在安全基础上兼顾操控和舒适。新能源汽车不仅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对燃油车进行革新,更要在能带来独特体验的技术上进行创新和突破。

“快鱼吃慢鱼”

“行业现在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忧的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这个时候行业不是大鱼吃小鱼,可能是快鱼吃慢鱼。”在今年4月1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王传福曾指出,在大变革期,企业要有创新的技术,精准的战略和灵活的决策,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过去三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站在了“双碳”的风口,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的5%左右增至2022年的27.6%(乘联会口径),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规划目标。

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131.3万辆,同比增长超20%,中国汽车全面电动化时间表和进程在加速。王传福表示,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危中有机、机中有危,需要关注市场的微小变化。

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比亚迪仍坚持“快、技术和战略”,认为在当下市场环境,“快鱼吃慢鱼”比“大鱼吃小鱼”更恰当,要趁更多的品牌尚未站稳脚跟时确定并捍卫新能源领导者的地位。

在王传福的带领下,比亚迪在汽车业务、动力电池、半导体领域不断研发新专利、扩充新技术,蓄水“养鱼”。

2020年-2021年比亚迪研发费用分别为74.65亿元和79.91亿元。2022年,比亚迪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达186.54亿元,与2021同期相比增幅达133.44%;在整体营业收入中占比约为4.4%。研发人员从全年的4万增至6.9万。年报信息显示,其研发投入包括刀片电池、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DM-i混动、魔方储能系统等14个项目。

从上游的镍、锰、锂金属原料,到电解液、隔膜等电池组件,到动力电池的核心“三电”——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半导体芯片和整车制造,比亚迪几乎全产业链纵向整合。

按照王传福的说法,比亚迪除了玻璃、轮胎和钢板不能自己制造,“其他所有零部件都将是Made In BYD”。

“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凭借着从“技术鱼池”里捞出来的一条条“大鱼”,比亚迪走得稳且快。过去一年,比亚迪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炙手可热的玩家之一。

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

停售燃油车后,比亚迪不仅再度扭转净利下跌趋势,全年净利润规模突破100亿元,更交出了上市12年(以比亚迪A股上市时间为基准计算)以来最佳年度成绩单和单季度净利润历史之最。

比亚迪曾在公告中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去年全年比亚迪一路高歌猛进,以50余万辆的年度销量优势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186万辆,同比增长212%,大幅高于当年新能源乘用车行业97.3%的平均增长率。

规模效应带动比亚迪汽车相关业务营收为3246.9亿元,同比增长151.8%,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升至76.57%。单车利润方面,除去比亚迪电子板块,比亚迪去年四季度单车利润约为1.01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进入2023年,比亚迪增长势头未减。根据其最新发布的产销快报,1-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超15万辆;一季度累计销量已超55万辆,同比增长92.81%。

在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王传福表示,中国1-2月汽车需求同比弱于去年,但比亚迪的销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他更是直言,“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销量目标是300万辆,争取翻倍到360万辆。”

对此,比亚迪将用全新的品牌矩阵迎战。

2022年,比亚迪全面布局高端化,去年8月腾势D9上市,腾势迎来品牌焕新;2023年1月发布了高端子品牌仰望,进军百万级新能源市场。

今年2月,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比亚迪还计划推出一个专业个性化的品牌,与用户共建共创,内部代号为“F品牌”,在比亚迪体系内将介于仰望与腾势之间,整体价格定位将比肩BBA等豪华汽车品牌,主打多品类、独特性的专业级新能源车型。预计年内发布,并独立于现有比亚迪品牌运营。

在比亚迪蓝图中,未来,其乘用车业务将形成比亚迪品牌(王朝网、海洋网)、腾势品牌、仰望品牌和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所构建的多品牌梯度布局,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的用车需求。

不过,在多品牌战略下,如何将母品牌和多个子品牌进行区隔、让外界对不同品牌产品有不同的认知,或将也是比亚迪面临的考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编辑 徐超

校对 刘军

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比亚迪?比亚迪的三轮车跳给你看

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比亚迪?比亚迪的三轮车跳给你看

最近,特斯拉带动的电车行业,在“内卷严重”的中国,车企也一样非常“卷”,各大车企在积极地发布新品牌新车新系统,新的交互,新的辅助驾驶,新的平台。

在极氪在4月12日发布了性能小钢炮极氪X后,在前几天奇瑞又推出了首款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

并且现在各大车企都学起了APPLE,开启了发布会,大事小事都得开个发布会说道说道。

比亚迪的子品牌仰望自然也不甘示弱,在前几天,比亚迪微博官宣推出了全新系统云辇,并会搭载在仰望U9上。

在汉语释义中,神仙乘云而游,古代帝王的座驾即称为“辇”。

因此,在正式发布前,市场上关于云辇系统定位“稳定”、“舒适”、“高端”的传闻不断。

比亚迪这次放大招,推出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

同时仰望U9也搭载上了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X,而且现场还有实车展示,最牛牛的是,仰望U9可以腾空而起, 在现场的演示中,仰望U9可以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

据官方介绍,仰望U9上搭乘的云辇-X具有垂向主动控制技术,可以使得汽车原地起跳。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因为有有这项技术的加持,最厉害的是可以让车子在只有三个轮子的极端环境下还可以顺利前进,在动图中我们可以仰望U9甚至被卸掉一个轮子后,也能继续行驶。

比亚迪的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把国内的电车爱好者的期待值拉满了!

“比亚迪的车跳起来”的话题,成功吸引了广大网友,并引起大家对新车的关注。

无独有偶,也有人对这技术提出了质疑,觉得很厉害,但是用处不大?

有部分较为极端的人群,如果你告诉他特斯拉出了一个新技术,三个轮子都能开。

他知道后跟别人介绍的时候会昂首挺胸,甚至举一反三,“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爆胎了,车身稳定性一绝。”

但是当你跟他说比亚迪出了一个新技术,三个轮子都能开的时候。

他会说“这有什么意义吗?谁少一个轮子还把车开出来?国外早就有这技术,只是没意义所以不用。”

我认为只要是自主品牌做出的成就,我们都应该摇旗呐喊,为其加油鼓劲。

长城坦克越野超越了牧马人跟普拉多;埃安弹匣、比亚迪刀片电池安全最出色,国外没有人可以跟上;21年比亚迪骁云超过丰田本田成为全球热效率最高量产发动机,今年很可能掉到第三,另外有两家国产准备冲上来了……

上次U8装了麦轮横着出场的时候,网上关注的焦点都变成了“横着开”“可以360度原地转圈”,然后就会有人发视频“这是国外多少年前就实现了的功能”,再配上那辆在沙地上像野猫追尾巴一样疯狂转圈的视频。

这次不出所料,网上关注的焦点又变成了“悬挂可以像跳舞一样起伏”“可以原地起跳”,然后再配上那些改装车像野牛一样疯狂蹦跳的视频,“人家国外多少年前就实现了”。

可是,重点其实不是“原地掉头”“可以原地起跳”,重点是“精准控制”。

不可否认的是,比亚迪在国产汽车行业中的技术已经非常超前了,也非常的有想象力,敢想敢做。比亚迪技术上的更新还有突破,甚至是落地,大家都有目共睹,都是中国车企进步的体现,在设计方面也在大步向前迈进。

比亚迪的技术上在国内行业中,已经遥遥领先。让我们期待一下,这个中国车企在未来会不会给我们来更多的惊喜!

最后,你觉得比亚迪的云辇系统怎么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广告音乐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