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这个名字多好啊,古人为什么要改为“西安”,谁改的
长安在历史上改名为西安,是让当下的西安人非常不爽快的一件事。如果现在城市的名字依然叫长安的话,别的不说,只需要这个名字,就不知道能吸引国内外多少游客。因为长安作为古都是世界级的,位列世界四大古都(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中国西安)之一。
(西安鸟瞰图)
当然了,现代西安人虽然很不爽,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古人并不明白“旅游经济”是什么东西。古人在给一座城市取名字的时候,更多的还是立足于政治考量。
“长安”这个名字最早是刘邦改的。刘邦建国后,把都城建在那里,其实也是很费脑筋的。项羽为了衣锦还乡,把他的王都建在彭城,因而成为一个短命的政权。刘邦当然不会跟着项羽学,不会把都城建到沛县或者偏僻的汉中去。
当时最好的选择,肯定是在秦朝的都城咸阳。毕竟咸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不仅有“百二秦川”提供丰富的出产,还有函谷关这样险峻的关隘拱卫。当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始终打不进关来,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险要的地势。
但是,定都咸阳刘邦也不踏实。一来,秦朝是一个短命王朝,似乎并不是很吉利。二来,项羽到咸阳的时候,放了一把火,把咸阳烧得差不多了。最终,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把都城定在离咸阳不是很远的长安。那里原先就有一个长安乡,刘邦就把这个名字作为都城的名字,“长治久安”,不重蹈秦朝的覆辙。
刘邦没想到,虽然他建立的汉朝并没有千秋万代延续下去,但是,这个长安都城却一直留了下来,成为后世王朝在选择都城的时候的第一选择。虽然历史上先后在长安建立的那些皇城,都不存在了,但是后世又不断地复建。到了隋唐时期,长安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代。
(刘邦)
长安在唐末及五代的时候,多次遭到焚毁。后来宋朝建立,本来赵匡胤也有想法要在长安建都的,当然他也提出过要在洛阳建都。但是,由于当时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再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粮食出产地,主要来自于江南和四川。因此,以赵光义为首的皇亲权贵,贪图享乐,最终并没有迁都到长安,而是把都城建在了开封。
元朝建立后,由于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因此,他们定都的地点,肯定就不会是中原王朝最习惯的长安,而是既有北方特色,又有南方特色的燕京(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既然已经确定燕京(大都)作为他们的都城,就要弱化长安作为汉人王都的意义。因此,当时忽必烈把他的第三子封为安西王,镇守在长安一代,并在原先长安城焚毁的地方,修建安西王府,改称安西国。这个“安西”,显然就是把长安作为元朝西边来加以安定的意思,而不再具有政治上的中心地位。
不过,后来又发生了安西王造反的事情。显然,元朝想让通过藩王来安定西边,并没有起到作用。于是,元朝统治者在在平定了安西王之乱后,就把安西国给撤了,改为奉元路。这个“奉元”,就包含了维护元朝中央集权的意思。
(朱元璋)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在平定南方以后,派徐达等将领北伐。徐达攻下奉元路后,朱元璋把奉元路改为西安府,“西安”的名字就这样出现了。
“西安”和“安西”看起来是同一个意思。不过,侧重点不同。“安西”是一个动作,“西安”是一个结果。朱元璋改这个名字,似乎要高明一些,他需要的是大明帝国西边安定这个结果,不需要那个过程。虽然他把他的次子朱樉安排在这里就藩,但有这个结果,也就不会重蹈前人覆辙了。
也就在明朝,西安还有机会改回“长安”的。当时朱元璋想迁都西安,专门安排太子朱标前往考察,并对西安城进行修缮。如果这个动议最终能够成行,那么,“西安”这个名字,肯定是会重新恢复成长安的。京城的地方自然是中央,而不是西边,叫“西安”显然是不恰当的。
可惜的是,朱标从西安城回到南京后,很快就生病去世了,这让朱元璋非常伤心,因此,迁都的想法,也就打消了。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朱允炆,并迁都到燕京,并把燕京改为北京后,北京自然就成了全国的中心。此后,西安只在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时候,短暂地作为首都,后来就没有再成为国都,当然也就没有再改回原来的名字“长安”了。
(参考资料:《西安故事》)
为什么长安被改名为西安?其实长安是长安,西安是西安,并非一地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很多人认为西安古称长安,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西安是西安,长安是长安,西安和长安完全是两个概念。
长安是什么?长安之名,始于秦的长安乡,汉高帝五年,在此地设长安县,长安县是一个特殊的县,因为它的县城就是国家的都城,因为都城在长安县,所以被称为长安城。
唐代,长安城仍是国都,这是长安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不过此时的长安城被一分为二,一半仍归长安县管,一半归万年县管,两县的名称连起来就是“长安万年”,有吉祥的寓意。都城虽然分属两县,不过依然被称为长安城,因为这本就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唐朝时长安城面积很大,把大明宫和芙蓉池都包含在内,比现在的西安城墙围起来的面积大多了。
因此在古代长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汉唐的都城——长安城,也就是被城墙围起来的部分;二是指长安县,最终演变为今天的长安区,是西安市下辖的一个区,而区和县是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划。
西安又是什么呢?现在说的西安,是一个地级市。下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九个区及周至、蓝田、户县、高陵4个县。
西安市在汉代并不叫长安,而是叫京兆尹。京兆尹下辖十二个县:长安县,新丰县,船司空县,蓝田县,华阴县,郑县,湖县,下邽县,南陵县,奉明县,霸陵县,杜陵县。虽然京兆尹的辖区与现在的西安市不完全重合,但二者都是比县高一级的行政区划,显然只有京兆尹才能对应现在的西安市。
到了唐朝时,京兆尹变成了京兆府,下辖万年、长安、新丰、渭南、郑、华阴、蓝田、鄠、盩厔、始平、武功、上宜、醴泉、泾阳、云阳、三原、宜君、同官、华原、富平、栎阳、高陵等二十二县。
京兆府在元代时,被朝廷改为安西路,后来又被改为奉元路。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奉元路改为西安府,这是西安这个名称的第一次出现。
西安市具体的历史沿革是:京兆尹(两汉)→京兆郡(曹魏)→雍州/京兆郡(隋唐)→京兆府(唐宋金)→安西路/奉元路(元)→西安府(明清)
明朝西安府,辖域基本上相当于今天西安、咸阳、渭南、铜川4市和商洛市部分区县。清朝继续沿用明朝的西安府名,辖域变成15县1州2厅。到了民国初年西安府变为关中道,辖域变成41县。
民国时期,废府道,留省县。本来西安府被裁撤,西安这个名称就该没有了。偏偏民国又实行切块设市的政策,把原西安府的府城,也就是长安县的县城,从长安县分出来,并沿用了原西安府的名称,称为西安市,它的地位比长安县还高。
民国1928年设立设立西安市,解放初年西安市辖12个区,到1983年稳定为7区6县,直到今日的11区2县。
西安(汉代的京兆尹)与长安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可见现在的西安市并不等于汉唐时的长安城。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道:洛阳也是汉唐的都城,为什么现在有洛阳市呢?其实现在的洛阳市,并非古代的洛阳城。古代的洛阳,与长安的情形类似,都是一个县的名称,因为国都在洛阳县,所以被称为洛阳城。
而现在的洛阳市,在清代叫河南府,是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府,而洛阳县是河南府下辖的一个县。
民国成立后,推行废府存县,河南府被废除了,而河南府府治所在地洛阳县,还一度成为河南省的省会。
1948年,洛阳县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后,城区被分出来单设了一个市,叫洛阳市。不过这个洛阳市显然是县级市,和今天的地级市洛阳市不是一个概念。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从此只剩下洛阳市,不再有洛阳县。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施市管县的体制,洛宁县、宜阳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伊川县改属洛阳市,形成了现在的地级市洛阳市。
可见,现在的洛阳市,虽然名字来源于古代的洛阳县,但是同洛阳县并不是一回事。古代的洛阳县,并不是今天洛阳市的前身,洛阳市的前身是河南府,就像西安市的前身是西安府。只是在民国到共和国,中国行政区划经历了几次变革,洛阳市才有幸获得了“洛阳”这个名称,而西安市则延续了“西安”这一称呼,未能获得“长安”这个美丽名字。
另外说一句,我国有不少“市县同名”的情况,其形成的原因与“洛阳市、洛阳县”的情况是一致的,只不过洛阳县最终被撤销了,而很多县的名称被保留下来了,比如:
黑龙江省:
伊春市,伊春区
吉林省:
通化市,通化县
辽宁省:
抚顺市,抚顺县
铁岭市,铁岭县
朝阳市,朝阳县
辽阳市,辽阳县
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河北省:
承德市,承德县
邢台市,邢台县
河南省:
安阳市,安阳县
新乡市,新乡县
濮阳市,濮阳县
山西省:
大同市,大同县
长治市,长治县
山东省:
东营市,东营区
江苏省:
淮安市,淮安区
安徽省:
芜湖市,芜湖县
黄山市,黄山区
湖北省:
荆州市,荆州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
湖南省:
长沙市,长沙县
株洲市,株洲县
湘潭市,湘潭县
邵阳市,邵阳县
衡阳市,衡阳县
岳阳市,岳阳县
江西省:
南昌市,南昌县
九江市,九江县
吉安市,吉安县
上饶市,上饶县
甘肃省:
白银市;白银区
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临夏县
青海省: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
四川省:
宜宾市,宜宾县
广安市,广安区
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
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
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
喀什地区,喀什市
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塔城地区,塔城市
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
西藏自治区:
那曲地区,那曲县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